登陆注册
14202000000004

第4章

第二明经体性门。先体后性者。泛明体性有通有别。通者体即性。别者性体各殊。如慈恩总章中。约通义说如言。此人体性善恶等体无别也。今此录中约别义说。体即五重名句等不同。性即圆成三门辨别五种之性也。即体粗性细义各细也。能诠性用体者。声是能诠性。名句文三是能诠用。假实合明者。名等三是假。声是实。以名句等依声上屈曲假立。离声无体。其犹忿等依嗔假立。即嗔为体。此二亦如是。即声为体。此依大乘宗说也。若准小乘萨婆多宗。即名句文三离声实有也。亦不即声者。以假实别论名句文三。知声有别。所以名等是行蕴法处法界所收。声是色蕴声处声界所摄。各不同也。由此法词乃至词缘于声等者。四无碍解今依识论略列名义。一义无碍解。论云。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二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此即缘名句文身为境。三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现一切音声故。此即缘声而为境也(已上两释配录可知)四辨无碍解。善达机宜。次为说故(述曰)既声与名等别为法词。二境明知名等非无体也。二隐假谈实体者。即摄假归实。离声之外无别名等也。故对法有成所引声者。对法论声有十一种。一因执受大种声。藉能觉受执四大种之所发故。二因不执受大种声。即外风铃等声。三因俱声。即内外合发如击鼓吹贝等。四可意声。五不可意声。六顺相违声。此三但约顺违俱非说故。即好恶非好非恶三种也。七世所共成声。世谓世间。世间成立言教之声也。八成所引声谓诸圣者。成就无漏所引成就无漏所引之声。此声成立圣教道理。即三藏教是(此即录中所引也。意云。但说成所引声为教体。不说成所引名等为体。故知位用声为教体也)九遍计所起声。即诸外道等。妄情计度成。即矫言所起之声也。十圣言所摄声。即见言见不见言不见等八种净语。十一非圣言所摄声。即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等八非净语是也。应如色等非实能诠者等取香味触也。以闻是离声实有体故。此意破萨婆多名句文三离声实有。若是实有应非能诠。比量云汝实名等应非能诠。是宗中法。因云离声实有故。同喻云犹如色等。并例准知。三能所诠显体者。能诠是文所显是义。故录云。由能诠文义得显等。此示举一色象理实能诠所诠能显所显。如次是文义两种合为教体也。前二后二。此之四法约能诠以明教体。今此一门兼说所诠义等为体故 彼论云。谓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由文显义。方能解生生解究竟必由文义故。说二法合为经体。又云。然文差别略有六种。一名身。一句身。三文身。四语。五行相。六机请。此与唯识说文不同可知。义差别者。乃至无穷略说十种。一地义。二相义。三作意义。四依处义。五过违义。六胜利义。七所对治义。八能对治义。九略义。十广义。一一指文恐繁且止。四摄法从心体者。即摄境归心也。法者即且声名句文等能诠之法。若假若实。皆不离心。三界唯心者。彼云。三界虚妄唯心所现。又云。诸佛常身知一切从心转。若人如是解。是人真见佛等。又契经说等者。即密严经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楞伽亦云。一切诸法皆是自心现量所作等。论说心心乃至皆不离心等者。瑜伽成唯识等。皆作此说。以色心等五位法。即是大乘百法皆唯识摄也。如其次第。是识自体门。识相应门。识所变门。识差别门。识实性门故。摄五位皆唯一心故。此教体不离心也。二十唯识者。是天亲所造。有二十行颂名二十行颂。名二十唯识论也。二识成决定者。准彼论文有其两义。一自他为二。二善恶为二。今取自他二也。相续者。即是身之异名也。五摄事归如者。即摄相归性也。慈恩释云。诸教广说虽复不同。以类而言不出四种。一约缘论实性。以妄辩真。于际法中有其情。如人言冰有等。二囗囗论实性。直谈真如性非染净。三以实从缘性。即此真性由随染净二缘。即能成彼生死涅槃。其犹冰体水自性不殊。由遇炎凉冰水成异故。涅槃经云。佛性一味。以烦恼故出种种味。四以缘从实性。即染净法体即真如。今此录中依第四义。即摄末归本。唯以真如为体。犹百川之趣海同一味碱。万法归于一如。并皆真性。无有文字者。文字即真如故。圆成等者三性义。略以二门辨释。一列数释名。二出体性。就初门中先列次释。言列数者。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次释名者。周通计度故名边计。性者体也。此边计以所执实我实法即空性故。持业释也。依他因缘之生起性名依他起性。依主释也。圆谓圆满。成即成就。实者诸法实性故名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圆成即真如性。持业释也。二出体。遍计所执性。据护法师义。即有漏六七二识所执蕴等起自心相计为实我实法。如兔角等。其体即空为体性也。问。体既空无。如何立性。答。情有理无。随彼妄情教所诠故立为性也。问。有漏第六通缘诸法可名遍计。有漏第七唯缘第八。如何名遍。答。是此类故且名遍计。理实言之。计而非遍。由此应作四句分别。有遍非计。谓无漏识有漏善识等。能遍广缘而非计执也。有计非遍。谓有漏第七有亦遍亦计。谓有漏第六我法二执。有非遍非计。谓有漏五识及赖耶识也。依他起性者。即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见相分有漏无漏诸有为而为体也。圆成实性者。谓依他起。且彼妄执实我实法。二空所显真如为体故。唯识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也。摄事归如。即圆成等者。此下约上五重教体以辨性也。第五门是真如故。是圆成性摄也。亦依他性者。亦圆成故。意云。摄法从心门中。有其圆成。兼亦有依他。以是因缘法故。据性相二种为二性所收也。下皆准知。据本质教者。如来所说声名句文名之为本。闻者识变名之为影。谓由闻者善根增上缘力引佛利他无漏种子。于佛识且文义相生等名本质教。此唯无漏闻者。识变通有漏无漏。是影像教也。随小乘宗者。以萨婆多宗说佛身。十八界中唯意界意识界法界。此三通无漏。余并唯有漏。然大乘宗中对法论说十五界有漏者。是且随小乘宗义。佛地论成唯识等。皆说十八。唯无漏故。声名句文皆无漏也。菩萨第八有漏性收者。即第八识也。一切菩萨要至金刚喻定。为菩提时方转第八异熟识。成大圆镜智故。十地已还一切菩萨。生第八识。皆是有漏故。所变相分五尘等亦是有漏。若于无漏心说神通第六七者即六七二识也。准成唯识论等说。菩萨八地见道已去。即许转六七二识成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故。通无漏。此显像教之唯无漏等者。即六二识所变相分声名句等。名影像教也。以六七二识见分是无漏故。所变相分必无漏也。以唯识道理诸识起时。必自实相而缘 即能变为见分。所变为相分。其见分是无漏所变。相分亦是无漏。有漏亦然故。录云。由见相分性类同故。即漏无漏性也。问。何故不言前五识耶。答。转前五识诸论有二师释。一云。菩萨修道位中。后得智引眼等诸识得成无漏故。成事智亦得初起。一师云。要成佛位方得现起。以十地中眼等五识依异熟根。彼根即是异熟识变非无漏故。依有漏根发无漏识。不应理故。故摄大乘论云。平寺性智妙观察智。于初现观最初现行修道位中。缚后清净大圆镜智成所作智。佛果始证一得已后无有增减。诸论皆取后师为定。皆至佛果方缚五识故。说菩萨无漏唯通六七也。二我虽有游观无漏入灭尽定等者。以二乘人入灭尽定时。要依游观无漏为加行入言游观者。意简根本无分别智显是后得智所摄。即取游履观察之义也。故唯识论云。此定初起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后故。下文又云。随应后得所引发故等。今此意显二乘人后得所摄无唯有。此入灭定时加行左有余位即无故。云少不足言也。以力劣故。法智类智等。但能断或证理不能缘事。以说谓教时是缘事知后得所摄故。二乘无。若准小乘。灭定是有漏所摄。不同大乘也。是性境故者。慈恩极要总摄诸境有其三类。一者性境。诸真法体名为性境。色是真色。心实是心。真实法不定随心三性不定。如实五尘唯无记性。不随能缘五识。通三性故等。此即见相二分各别种生也。二者独影之境。唯从见分。性系种子皆定自故。如第六识缘乱色空花石女儿等。皆定随心无别体用。假境摄故名为独影。三者带质之境。谓此影像有实本质。如因中第七所变相分。得从本质是无记等。亦从见分是有覆所摄。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亦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故等。如彼颂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性谓三性。种谓种子等。即界系等。随应者是不定义也)以许见相杂引生故者。识论第十云。善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缘杂引生故(述曰)此约有漏位说见分识等。虽是其善所变相分声等是无记也。论说色声非善恶性等者。显扬论第十八说也。即大乘五尘皆唯无记。经部亦体。萨婆多宗色声通善恶。余三唯无记。由大乘等。以思为业体故。色声无记。萨婆多以色声为业体故。通善恶宗不同也。名等如何者等句文也。此已下唯问名句文三也。汝小乘师声界有漏等者。汝萨婆多宗执佛声是有漏。虽通善恶名句文三。离声实有。唯是无记。我大乘宗佛声无漏。名等三种依声假立。摄假归实名等即声故。唯是善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驭兽记

    驭兽记

    严肃版:一个背负“命运”的人降临,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变故?当他重新醒来的那一刻,这个世界,也将会因他而……重新复活!!流氓版:陈邪君重生了,来到了一个叫做源大陆的世界,手握万兽伏魔珠,培养无数妖兽小弟,称霸全世界的故事。“那个谁谁谁,将你家圣教神女洗干净了,待本少爷吃饱了就去那个啥啥去~~”【不要瞎想,这是个很严肃的故事(呲牙)】
  • 仙剑三之升级

    仙剑三之升级

    看景晨穿越成景天,怎么证道圣人。
  • 独醉亭集

    独醉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林记大宅门

    林记大宅门

    林家有三个姑娘,大姑娘林琼萱,二姑娘林琼玉,三姑娘林琼芳,个个长的眉目如画,丽质天成。然而林宅里的下人都道,这大姑娘是真懦弱,三姑娘也是真嚣张。唯独只有这二姑娘,面上看着且是温柔娴静,其实内里最是冷心冷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色异域

    血色异域

    二次元腐女一枚,新手上车(づ ̄3 ̄)づ╭?~
  • 玄尽传

    玄尽传

    天地合而唯一,分则不记其数。奈何不能常合,却分而再分分。有分必有合时,众盼何时能合。不舍分之利望,怎得合时利往。今小作玄尽传,玄现出分之分。后必有大势合,天地分合既玄。
  • 潜别离

    潜别离

    殿阁大学士之女完颜凝婉,标致聪慧,却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太医院的太医相恋,更大逆不道地暗结珠胎。她甘愿为妾,只为了那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本该在一起,却遭遇无数的棒打鸳鸯,权利,富贵,质疑,这一切,都比那缥缈虚无的誓言珍贵,有过多少的执着不悔,到终,就有多少的孤独怨恨。身披凤冠霞帔的她,以血为证,立下此咒:"你欠我多少,你今生就还尽我多少!"
  • 魔族的力量

    魔族的力量

    这是一篇关于异界大陆上一群疯狂追求力量的被称为魔族的人类的小说。在异界里,各种力量纵横交错,掀起了异界大陆上的风云变幻。一股域外的未知强大的力量突然袭击了异界大陆,引起了异界大陆上的变化,奇异魔兽的迅速崛起,引发了异界魔族的人类对生存的恐慌。“战斗吧!“魔族人的骨子里流淌的是战斗的血液;于是在新出现的力量引发的魔兽狂潮的生存威胁下,魔族人又再度掀起了一股新的追求力量的狂潮。
  •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梦江湖

    回梦江湖

    这个江湖,是唯属于郭嘉的。人生如梦,梦似江湖。有人说:“人之一生,他就是一个人时刻行走在江湖的过程,而当他有一天终于走得累了,想要寻个驿馆小憩一会儿时,那么这也便是他生命即将宣告红尘的长宁之日!”在这个不一样的江湖里,且看他将是如何带领我们一起踏入进他的世界?同时,这也是他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