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区锦园小学 王小云
古人有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可见,读对于写的作用非常重要。读写结合是实现意文兼得的有效途径。实现读写结合的关键在于搭建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桥梁,从阅读中领悟表达方法,欣赏语言运用的特点,以此作为习作标准,指导学生以后的习作。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名篇佳作,文质优美,人文色彩浓郁。编委会根据各年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机地将字、词、句、段、篇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体验生活,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低年段,教师要使用好教材,既引导好学生读懂文本,从中获得思想、情感、道德、文化信息,又指导学生认识和学习文本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并从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提高语文能力,“意文兼得”。
一、发展情节,创编中“意文兼得”
理解课文内容,获得知识信息,这只是一般性的阅读,并非我们的阅读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智力。根据课文的主题、发展情节,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情感的体会,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请看《雷雨》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段:
师:请听老师读,你们闭上眼睛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老师范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树被风吹得一会儿往右摆,一会儿往左摆。
师:一会儿往右摆,一会儿往左摆,用课文的词语就是——
生:乱摆。
师:你听到树发出声音了吗?什么声音?
生:沙沙沙。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一只蜘蛛垂下来逃走了。
师:蜘蛛怎么会垂下来?为什么逃走呢?
生:被风吹的。
师:是的,蜘蛛多么无奈,被风吹得垂下来,蜘蛛多么害怕,它逃走了。
师:刮这样大的风,还有哪些景物也受到了风的袭击呢?
出示图片:一条绳子上面挂着衣服,请学生说话: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绳子__________,一件件衣服从__________,__________了。
再出示图片:一叠纸张放在桌子上,请学生写话: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窗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以上的片段中,我先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想象画面,自主理解课文,接着引导学生体会风之大,景物之无奈,最后进行有梯度的想象说话。学生在创编中学会了文章的句式,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了感知表达身边小事的欲望,学生在课堂中意文兼得。
二、揣摩文风,仿写中“意文兼得”
潘新和教授曾经说过:“表现论阅读教学对作者的关注,重心不是放在文本意义的解读上,而应放在透过意义的层面,感悟作者言语生命意识和特征,解读作者的言语创新和言语个性上。”可见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揣摩文章写作风格,习得文风,做到“意文兼得”。
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这篇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诵读文本,你会发现你已经不知不觉走进课文描述的情景之中,仿佛自己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这就是第一人称的写法和拟人的手法所带来的奇妙感受。理解完课文后,我引导:我们能否也用这种方法来写“火”呢?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对火的认识更加全面了。于是,学生不吐不快,就有了这样的文章:
我是火
大家好,我是火。我很红,跟太阳一样红。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通过敲击木头,使木头温度升高,把我敲了出来。从此以后,我便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能做许多好事:在寒冷的冬天,我发出的热量供人们取暖;在漆黑的夜晚,我发出的光,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当人们需要食物的时候,可以用我来烧水、煮饭……人们多么喜欢我啊!
我也会做出许多坏事:烧毁房屋、烧掉森林、烧死人们……人们对我恨之入骨。
从学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时,学会了拟人的手法,并在研究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了选择有说服力的事例,有了谋篇布局的初步意识。这样的课堂学生有学有思有用,语文能力得到了锻炼,语文知识得到了内化,意文兼得。
三、感悟文本,改写中“意文兼得”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总能引导学生感悟到文本的人物、感情,理解文本,但有了感悟并非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因为这时语言还停留在外部,还是作者的语言,教师要继续引导,创设这种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将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一文,写了在春天里,笋芽儿钻出地面,尽情生长,感受了春雨、阳光对它的爱抚。学文时,在指导理解、朗读课文时,我启发学生想象感悟:
1.假如你是笋芽儿,春雨姑娘呼唤你时,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2.把你当成笋芽儿,揉揉眼睛,伸伸懒腰,看看四周,撒娇地说说话:“是谁在叫我啊?”
3.雷公公敲响大鼓啦,如果你是笋芽儿,你会怎样对雷公公说呢?
4.如果你是笋芽儿,当你钻出地面看到明亮美丽的世界,你会怎样呢?(高兴)带着你开心的心情读一读第六自然段吧!
学生把自己当成了笋芽儿去体验文本,读出了笋芽儿的稚嫩可爱,读出了春天的美丽。如果课文就此而止,笋芽儿是笋芽儿,学生还是学生,他们的情感没有真正交融。为了让学生内化文本,我设计了写话练习:
1.咱们来比一比,谁能最快背下第六自然段。
2.你们都是很可爱的笋芽儿,你们钻出地面都看到了什么呢?你能把自己当成笋芽儿说一说吗?
3.你能不看课文,把自己当成笋芽儿,写写你钻出地面后看到的景色吗?
我终于钻出了地面。我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我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我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第三人称改写成了第一人称,而且在不看课文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平时的积累,描写了美丽的春景。其实,不管学生写的春景与课文是否一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把自己当成了笋芽儿,并且内化了课文的知识,把课文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
低年段是学生学习语文、学习阅读的起点。让我们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创设“意文兼得”的阅读教学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获第六届“快乐语文”杯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