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宁夏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启示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组织统一思想认识,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从各地实际出发,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二是要科学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全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区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三是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省区的经验,制定出台《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充分发挥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建设“三大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化进程。
(二)因地制宜,园区示范
各地尤其是沿黄城市带要结合本地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要以全区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布局10~20个规模较大、特色明显、优势显著、带动力强、功能各异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采取“一个示范点一个合作社,一位首席专家、一个技术团队”的模式,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示范引领,带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
(三)深度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升服务城市的能力
开发生产功能,发展精品农业。深度开发农业生产功能,大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着具有都市特色的种植、养殖产业,打造精品农业平台,建设面向高端市场的优质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
开发示范功能,发展高科技农业。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要超前发展精准农业,围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加快精准农业的推广和普及,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农产品;要大力发展创意型农业,搞好农产品的文化注入,面对高端消费群,完成农产品的工艺化过程,提高农产品的观赏性和附加值。
开发生态功能,发展循环农业。要注重资源化,充分利用各种废弃物,发展沼气、秸秆气化和生物质能燃料等,最大限度地向能源转化;要注重减量化,发展喷灌、微灌等节水设施,扩大中水回用,减少农业耗水量;要注重再利用,节约使用生产资料,提高农业设施、设备的重复使用率。注重生态效益,采取适宜品种和技术,实现耕地的四季全覆盖。
开发生活功能,发展休闲农业。按照城乡互动、产业融合的要求,各地结合本地资源和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农村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优势,大力开发郊区农业的生活服务功能。近郊区要凭借贴近城区、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和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重点发展集景观、科技和休闲为主的园区农业。远郊区(县)要积极鼓励发展融教育、体验、观光和生产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农业。
开发体验功能,发展教育展示型农业。发达国家在都市农业区域内建立生态园和农业公园等,让市民及青少年接触农业、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的乐趣和农村文化,使都市农业具有教育和展示功能。要发展教育农园、观光农园和科技示范农园,使之成为新型的青少年教育基地,让中小学生体验普通的农家生活,了解农艺知识,培养热爱农业、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要大力发展市民农园,让市民参与农业生产劳作,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
开拓市场,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发挥宁夏清真品牌优势,推动农业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全方位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外向型和物流型农业。制定扶持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部在宁夏聚集,建立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促进农产品外销和出口。
(四)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主导产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通过扶持、招引、重组、并购等方式,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粮油食品加工、果蔬加工、水产畜禽加工、乳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聚集,充分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影响力。引导龙头企业开发农业生产、精深加工、生活、生态、示范、休闲、观光等农业多种功能,使其成为引领农民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五)建立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保障机制
一是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各级要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研究制定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优势产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政策,提供科技推广、信息服务、组织建设和农民培训等服务,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政策保障体系。二是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保证都市农业发展的用地需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推广贺兰县“企业带动、托管代耕、大户引领、支部引导、创业带动、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模式,整合有限土地资源,使耕地向种养大户、科研机构、产业化基地、龙头企业等流转,保证都市农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三是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由政府、企业及农户三方共同构成风险互助等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六)创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投融资体制
一是把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对西部的特殊政策支持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项目资金,统筹与整合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国家政策性资金和农业专项资金资源,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倾斜。二是自治区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专项资金,加大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财政投入。三是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推动建立农村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及符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和担保机制。政府牵线搭桥,深化“银农合作”“银企合作”,推广西夏区通过政府贷款或放大贷款规模的做法,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支持企业和农户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四是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工商、民间、外来资本等社会资金,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外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制,聚集各类资本投资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七)构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市场与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建立一批规模大、特色强、辐射范围大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农产品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形成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区域性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二是加快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全区乡镇、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等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扩大市场与信息辐射范围;建立功能完善、反应敏捷的农产品进出口预警系统,及时提供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信息。三是进一步强化三农呼叫中心、短信平台和农业信息网站的服务功能,加强对国内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成果展示、宣传和推广,引导农民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主持人:马建民 周鸣和
调研组成员及执笔:马文兴 王慧春 张伟虎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