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90500000002

第2章 鼎盛学风

玉山考棚赋

千古一辩之所,千年读书之地,千载文明之城,千秋学习之市。古之上饶,文脉旺盛,玉山考棚,翰墨飘香,书香浓郁,千年不衰。

书院、学宫、孔庙、贡院,古代教育体系;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士子进身台阶。科举制度重要产物,见证科举漫长历史。王朝兴废更迭,科举相承相续。儒教道统,居高临下;莘莘学子,考棚求索。十年寒窗,一朝闻名,多少书生成栋梁?科举选贤,一考再考,考试到老,几多考棚透炎凉?

真英才,不怕下里巴人。古人好学,故事遍载史籍;功名利禄,的确人生大计。搜寻史迹,书院、学宫、孔庙存于世者,各地虽有,然科考场地,所能见全貌者,江西独存玉山考棚也。其设施布局,一百余年,原形未变。玉山考棚,乾隆五十七年建,青砖瓦房,卵石铺道。虽历经兵燹、灾害,原貌依然。两千平米考场,若干列考号,依功能精心规划;一百余士子,按《千字文》①编号,顺序入座。南北衙署相对,上马下轿,门庭森严;试官高靴马帽,正襟危坐,各司其职。十个开间,各有分工:分卷、保密,安全有条不紊。东西号舍整齐划一。考生单间窄号,或端坐案前,若有所思;或挥汗作答,笔走龙蛇。一场考试,五日在考,身不离号舍,心忍耐坚持。寒门学子,忍饥挨饿,奋力拼搏,期跃龙门。夜夜官差敲锣巡视,“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墨笔润纸,沙沙有声;官差呼叫,良心叩问,格外凄厉。如此巡视看似离谱,实则包含苦心,在敲打警钟:一旦金榜题名,做官必须清正,否则人间冤屈不得安宁。心地褊狭心浮气躁者,必然惊慌失措;心胸坦然道德高尚者,方能担当国家重任。一朝发榜,或名落孙山,或功成名就。

科举之弊,积重难返,为人诟病。然公平公正之科考世所推重。俊杰之士,期望出考棚而上金銮殿试,脱布衣而加官为国家能臣;饱学之士,盼望鱼跃龙门直上青云,尽展治国安邦才能。举国俊才,鱼贯而入,脱颖而出。故考棚,不以贫贱欺人,不以衣冠取人,不以年龄论人。昨日发奋废寝忘食,今日得间妙笔生花,他日宏图大展,立功于朝野,立德于世间,立言于家国,名闻天下。

呜呼,玉山考棚,科举“活化石”。玉山考棚,依稀激荡书香。建县千年,才人千万;海内大家,不可胜数。“博士县”称号,名不虚传。看今日学风强劲,吹遍城乡。最可喜全民读书,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怀抱梦想!

注释:

①《千字文》:相传,梁武帝萧衍命周兴嗣拓取王羲之一千字不重者编为四言韵语而成。《尚书故实》称:“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间。”既要用不相同的字,又要由从王羲之遗书中拓出的千字组成,还要使之成韵,一夕而就,恐难尽信。许是赞扬周兴嗣过人智慧与出众的才华,才有此说。周兴嗣(?—521年)南朝梁陈郡项(今河南沈丘)人,字思篆。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识读。因流传甚广,以致文书编卷,都采用“天地玄黄”来代替数字。兄弟民族地区也出现了满汉、蒙汉文的对照本字。由于历代不少大书法家都曾书写,更使《千字文》至今仍是学习各种书法的范本。《千字文》的续广增编,宋元以来,不下数十种,如《续千字文》、《广易千字文》、《叙古千文》、《正字千字文》等,但都不能与周编《千字文》抗衡。

明清以来,一些学者称《千字文》为以有限文字而能条理贯穿的“绝妙文章”,不无道理。

千古一辩赋

上饶远郊鹅湖山,放在江南很平常,不过古木参天、山泉流水响、有湖在山上罢了。然而,自东晋以来,历经唐宋明清,士子争相到建在山上之书院读书,学者常常于此云集,一代理学大师朱熹还曾在此寓居讲学,从而使鹅湖书院名闻天下。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发生过鹅湖之会,理学大师们奋舌辩论,竟然诞生了“千古一辩”。吾观夫中华学术,自始皇焚书坑儒,千年沉寂之无语;鹅湖书院朱陆争锋相对论理宗,方一扫大一统之弊端,开学派存异之先河。道统一尊从此明,千古乾坤存此理。

朱熹之理学,陆九渊之心学①,长期对峙;一崇“道问学”,一尚“尊德性”,各执一端。学术争高低,理学论正宗;三儒长久仰,相互不得见。公元1175年6月,“东南三贤”之吕祖谦②乃邀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相聚鹅湖寺,欲使他们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然而,朱之“格物致知”③,陆之“发明本心”,激烈碰撞,辩论三天,虽唇焦舌燥,仍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终归不合而罢。这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关于认识论的“千古一辩”,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虽不欢而散,时有攻讦,但理论分歧,并未影响私谊,相反,双方愈益相互尊重。“鹅湖之会”后,继续书信往来,进一步讨论学术问题。千古一辩,大音希声。鹅湖来哲学泰斗,书院迎海内名公。四贤相聚,坐而论道。陆氏言尊德性养心神,去心之蔽;朱子④谓静观博览而后归之约,圣贤之路。对陆氏之义利观,朱子大加赞赏,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并力邀陆氏兄弟赴白鹿洞书院⑤一起讲学。争鸣当促和谐,其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触景生情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以水流之分合,表达“求同存异”,豁达隽永,意境深远。道不合,异中求同,相与共谋;志相同,同植纲常,同扶名教。致广大,尽精微,启发正道而合乎学统;辨明理学而扩大交流。打破学术门户之见,培养学子精进之心,陆九龄赞曰:“珍重友朋相切磋,须知至乐在于今。”

寒来暑往,越春露秋霜;斗转星移,任时空流转。寻觅先贤踪迹,学子感念;追思千古一辩,泽被后人。理学兴衰,心法更替,难论短长,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鹅湖书院悬“道学之宗”御匾,发“顿渐同归”功用,穷理居敬,治学圣地。鹅湖塔下四贤祠,回廊环绕;牌坊碑亭记丰功,檐角攒尖。御书楼映湖水之影,月池殿宇读天下文章。千古一辩,明人心之微;圣贤论道,放日月之光。

鹅湖山流水清响,流淌千年风韵;鹅湖书院门池桥房,荫蔽八百年幽思。登山远望,时空隔断,叹世事更替;低首而思,千古一辩,想人物风流。今非昔比,欲登明辨之堂,不妨再上鹅湖山!

注释:

①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②吕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婺州(金华)人。祖吕好问(1064—1131年)字舜徒,南宋初年“以恩封东莱郡侯”,始定居婺州金华(今属浙江)。当时,学人多称其伯祖吕本中(1084—1145年,字居仁)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则称为“小东莱先生”。到了后世,一般均称吕祖谦为“东莱先生”了。

③格物致知:这一词语,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获得知识。但朱熹认为,《大学》一书缺了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的一章,他补上了这一章。朱熹增补的内容是: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识。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的顶点。

④朱熹:后人称朱子。早年出入佛、道。三十一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履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⑤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江西省星子县内。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1027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并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叠山书院赋

信江北岸,东门岭上,有一书院依山而造。俯瞰信江,滔滔西去七百年,春花秋月,浪淘尽饶信英雄。此书院也,即叠山书院。

盖天下之书院,莫以地为名,若鹅湖书院者。或以胜景为名,若岳麓书院①者。或以名人为名,若叠山书院者。叠山乃抗元英雄谢枋得之号,书院,乃纪念枋得一生忠烈所建。

叠山书院,长廊蜿蜒,楼、堂、园、阁联为一体。元皇庆三年(1314年),叠山门人为纪念先生建叠山祠;元延祐四年(1317年),朝廷批准叠山祠改称叠山书院。遥想当年,谢公叠山②一生不事二主,反元被押至大都,绝食而死。时人敬慕叠山凛然大节,皆称其死得其所。看我煌煌江西,巍然屹立爱国两座山,一曰文山,一曰叠山。叠山上马杀敌,下马写诗,一生创作悲壮诗词,文名如雷气势宏;一生抗元为百姓,感天动地泣鬼神。林公则徐极慕叠山气节,亲为叠山书院题墨留迹。

观夫叠山一生,文才武略,精忠报国,人之杰也。以难得之才,怀救世之心,殿试廷对,侃侃而谈。言辞犀利,抨击当时朝弊;气度从容,议论振聋发聩。报国热情,如熔岩喷发;爱国之心,照日月之光。然而不得志于当朝,退隐家乡。于是乎信江河畔,设馆收徒。数年诗书教人,著书立说。精研典章制度,判析春秋微言。分辨易象,儒道源流细探;笔落华章,诗文意气风发。书文论世,俨然天下太平;学问共研,世事一目了然。君子风度,和气旁通。闲云野鹤,共歌江南春月;仙风道骨,同钓信江秋水。濯足江水,挂冠山头。游吟于信江之岸,行走于田园之畴。一片明月高悬,万里山河如寄。若不铁骑北来,一生何寄山水。突然元军南下,掠风挟雷。家国危难,义不容辞。谢叠山目光如灼,忧心如焚。江东十问,笔指当朝权奸;铅山夜哭,悲祭英雄稼轩。于是乎放下教鞭,募二千余人马,揭竿而起,挥师北上,如急流涌起大潮,响雷滚过长空。走马飞骑,共赴国难。江东驰骋,成就威名。然一介书生,况国势直下,一木难支,兵败解甲,占卜人生。屡辞朝召,押至大都,大义凛然,忠贞不屈。至明景泰五年,与文天祥同赐谥。天祥赐“忠烈”,枋得赐“文节”。

叠山去后,已数百年矣。叠山书院,依然当年形势。宏模巨制,巍峨壮观。雕梁画栋,英气缭绕。飞檐高脊,深邃恢弘。竹木相映,书声不断。登高远眺,千里风光,尽收眼底。清泠之信江奔腾足下,秀丽之龟峰展现远方。“清明正大之心不可以利回,英华果锐之气不可以威夺。”叠山书院,演绎人间忠义,书写铁劵丹书。一代革命先驱方志敏、邵式平,少年求学于叠山书院,无怪乎其形象有叠山之风范,其精神传谢公之灵魂。吾辈待叠山书院,取恭敬,多造访,常思慕,可矣!

注释:

①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侧,紧邻湘江。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重要观光点。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晚清(1903年)的湖南高等学堂也自认岳麓书院为其前身。今天的湖南大学在岳麓书院的旧址附近,并且用此名冠于一正式招生的二级学院。

②谢叠山(1226—1289年):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德祐初以江东提刑,知信州。叠山曾率兵抗元,信州失守后,流亡于福建山区。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四月至大都(今北京),病,迁悯忠寺,不食而死。明景泰七年(1456年)九月,与文天祥同赐谥。天祥赐“忠烈”,枋得赐“文节”。叠山幼小聪慧勤奋。在家乡有“神童”之誉,成年后愈发才气横溢,名声愈显,“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生不忘”。宋宝祐五年(1257年),谢叠山参加科举考试,与文天祥同科,名列前茅,但在对策中,因指责当朝丞相董槐及宦官董宋臣等权贵的腐败和罪行,被抑贬二甲第一名。谢叠山不屈事权贵,曾一度抛弃功名,返回家乡。后虽从政,但在政坛面对腐败的朝廷和奸臣当道,便丢下官职,踏上了流离颠沛的道路,或卖卜或教书,空余时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爱国主义诗人,谢叠山具有渊博的学识,文章伟丽,著作等身,文品和人品都让人敬仰,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谢叠山主要作品有《诗传注疏》、《易传注疏》、《书传注疏》、《易说》、《十三卦取象》、《十三卦启蒙》、《易诗书三传》、《注解四书》、《大学解义跋》、《檀弓解》、《礼经讲意》、《五经珍钞》、《秘籍新书》、《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五卷》、《唐诗解》、《文章轨范》等。另外,杂著诗文有六十四卷之多,后人辑成文集多种。其中较通行的有:明代黄溥编辑的《叠山集》共十六卷,清代《四库全书》收《叠山集》五卷,清代陈乔枞编辑的《谢叠山文集》(附外集)共九卷。

谢叠山以他的人格魅力,以他优美而饱含热泪的诗情,以他坚贞不屈的坚强意志,以他爱国主义的情操,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在法源寺后街江西会馆谢枋得殉难处建祠,现院内还有二层小楼一座,原供谢叠山和文天祥像,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信江书院赋

信水西流烟波笼,山青水碧立书院。信江书院①,江西四大古书院之一,“钟山峙于后,灵山揖于前;飞悬苍翠间,书声起廊亭”。北环信水,西带丰溪,雕梁画栋,临江环山。粉墙砌于红云之上,回廊走在翠林之下。亭台高阁遍题清词丽句,书屋讲堂曾来学坛泰斗。信江书院,盛极一时;儒家之学,光泽一方。

书院初创,名曰曲江,1694年张公创建。信江流水九曲回环,所以如此命名。1712年周公扩建,易名钟灵讲院。“延师主之,召七邑士子肆业焉。”呼唤士子奔四方而来学,延请大儒讲经论道,以德化人。好学深思,所以事理明达;胸怀大志,方成国家栋梁。既讲读于书院之内,又思悟于万里之远。学风日盛,蒸蒸日上。1743年陈公建楼祭祀朱熹,于是更名紫阳书院。三十八年后,康公大兴土木,以致气概不凡,故改口直呼信江书院。自此以后,院名相沿无改,反而名播远近,成人杰地灵之象征,独领风骚三百余年!呜呼,信江书院一如信江之水,渊源深广。文理伦理相辅相成,文脉国脉相承相继。

诗书礼乐,抚楼台而怀往事;道德教化,感先贤而觉使命。当年张公泛舟而来,官任广信知府。两袖清风,三江孤月。披肝沥胆,励精图治。百姓感动,欲立生祠。张公拈须含笑:乡民襄助,共筹学资。草创之功,后世不忘。

嗟夫,书院孕文明,信水书青史!信江书院三百年,故称人杰地灵;尊师重教到于今,勿忘书院文化之功,所谓青出于蓝。改革开放,中华复兴,更待以文化人读书成材!

注释

①信江书院:坐落在上饶市信州区信江南岸的黄金山上,系江西四大古书院之一。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名曲江书院,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扩建后改名为“钟灵讲院”。乾隆八年(1743年)在后山建楼以祭祀朱熹,改名“紫阳书院”,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始称为“信江书院”。

怀玉书院赋

“原始怀玉,赣浙儒山”。群峰开颜面朝书院耸立,风水这山独好包裕才子。一座怀玉书院,饱经风霜,却把声名远播,曾与白鹿洞、白鹭洲、鹅湖、象山江南四大书院齐名于世。宋真宗次子赵佑《山院怀古》云:“讲堂特起面崇冈,朱陆相寻吕与汪,取配鹅湖齐鹿洞,一时名哲满江乡。”

想怀玉书院,座落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山顶,当年朱熹手植梨树一颗,初创草堂而讲学,遂名扬四海。唐大历年间,僧人志初进山在金刚峰南麓建“法海禅院”。宋开宝七年,玉山县令杨文逸废法海禅院建书房,更名“怀玉书院”而名留至今。当年为其孙杨万里①读书、修学之用,世称“杨亿精舍”,可称书院之始。玉山籍状元汪应辰,上怀玉讲学,始称“草堂书院”。大儒朱熹,数次上山,“入怀玉,深山静坐数月”;多次讲学,撰《玉山讲义》传世;讲学之余,为《四书集注》秉烛夜书。玉山之会、鹅湖之争,倾动一时,草堂书院遂与白鹿洞、鹅湖等并立于东江。前贤创学,开辟光辉功业;后继有人,承续治学传统。县人王奕重修书院,更名“梅岩精舍”,世称斗山书院和丰山书院。明嘉靖三十三年,江西提学使王宗沐来玉山视学,再传怀玉书院之名于世。从宋至清,几废几兴,“为政者以新学校育人才为先”,书院与人才,巍巍乎生生不息,煌煌乎代代相传。

嘉靖34年,书院鼎新,规为大奋,悉如白鹿洞规制。青砖雅舍,别有天地:中为崇圣殿,殿前书院门,门前为泮池,绰楔门之内为致敬所;左为崇贤祠,右为报德祠;殿后为明德堂、易简堂、敬一楼。正殿门额上题“芳润堂”,中殿门额上题“朱子殿”,“一勺泉”水井左右均配楼台,东为崇贤祠、居仁斋,西为西院德祠、忠字号舍。史上屡遭劫难,多次毁于战火,几次遭遇武僧强占。清朝两度大规模修葺,终成规模宏大壮观书院。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党军队“围剿”北上抗日之红军,殃及书院焚毁。毁了又建,建了又毁,毁建二十多次,政通人和时建,战乱灾荒时毁,世道无常,屡建屡废。建废之中,引人叹息:国运系文运,文运兴国运。千年怀玉书院,黄鹂悠悠伴丝竹,廊移秋月明天理,桃李争色留青史。

神游怀玉山,寻觅古书院,养学而不厌之文气,树精益求精之遗风。看怀玉书院所在地,今成鼎鼎大名博士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学习,自如纵横于乾坤;满腹经纶,振兴华夏于天地。

注释

①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1154年中进士。1186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1187年迁秘书少监。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辞官而归,从此不再出仕。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杨万里是宋朝大诗人,他的诗在当时有很大影响,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如《悯农》、《观稼》、《农家叹》、《秋雨叹》、《悯旱》、《竹枝歌》、《插秧歌》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杨万里写过多首歌颂上饶山水人文的诗篇,如《玉山道中》、《过弋阳观竞渡》、《宿灵鹫禅寺》、《灵山》、《题荐福寺》等。

墨池赋

鄱阳湖光照余干,天然水池落东山。一代宗师临池洗砚,池水磨墨亲注《离骚》①。《玉山讲义》索私人讲学规律,《白鹿洞书院揭示》著书院学规范本。云风堂上写屈原,东山书院领风骚。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东山西峰有一天然水池,池水渗自山崖。相传南朝齐梁间,有龙蹯池中,池水盈盈,虽盛夏严冬,池水不涸,此池得名“龙池”。1156年,理学大师朱熹,亲赴余干吊唁知遇之恩,随后在东山书院讲学。讲学之余,批注《离骚》,常临池洗砚,并汲水研墨。大师行为,士子争相仿效,天长日久,竟把池水染黑,故龙池又得名“墨池”。池旁筑一小亭,那是供朱熹在此歇息的,名“墨池亭”,亦名“乘风亭”。墨池旁还立有碑,谓“朱子注《离骚》处”,遗迹尚存。南宋枢密使抗金英雄张浚尝携子余干游览,留连墨池,感念大师生发豪情满怀。笔者赋曰:“龙池”神奇,泉从石冒,四季不枯,清冽味甘。泉水有幸,承朱子之妙笔;泉水有情,经千年而不竭。

墨池驻足,画屏半开;丹颜树色,倒映池中;云影月光,醉碎琼珠。皓月当空,若俯瞰墨池,有明月坠池之感,有缥缈仙临之境。“龙池夜月”之美景,乃“干越八景”之一,古今游客流连忘返。叶继震作诗赞云:“不见池中龙,徘徊池上月。龙性自神奇,水光归冥灭。空明夜半生,深静一泓碧。勺水足兴波,月色千里白。”

墨池归来,心潮澎湃。蟠龙已杳无踪影,池亭依然如故,池水澄碧透绿。池畔,春开牡丹,秋高黄花满山,长年水草繁茂,树木葱葱。环山公路如盘龙,直抵龙池追贤人。小小墨池,竟然无限风光,怪不得游人到此常常忘返。

赞曰:“龙池”泉本清,化砚书墨客。千年不干涸,朱子批《离骚》。记载千秋事,濯笔成墨池。文人凭吊地,游客喜瞻仰。

注释

①《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婺墨赋

书乡婺源,山水揽胜,物产丰饶。文房四宝,歙砚微墨,原产于此。墨中之宝,徽墨著称;徽墨之尊,婺墨上乘。婺源制墨,与歙县、休宁并论,产品“朴实无华”,雅士最爱。文房四宝,婺墨飘香;响亮名牌,蜚声墨坛。

婺源制墨,肇于南唐,明清盛成雅范。浙源虹关,婺墨原产;詹氏名匠,鸿儒赞赏。“落纸如漆,万古存真”,墨水于纸,鲜艳夺目,数十年后,光泽如初,婺墨一度辉煌,历代交口称赞。“销售于二十三行省,所至皆开行起栈,设店铺无数,乡人食其利矣”。是其时,婺源墨铺约百家,虹关詹氏一姓便有80余。詹氏墨业,历十数代而不衰,堪称制墨世家。詹氏墨业,栉风沐雨;詹姓墨工,踔厉风发;所制墨品,异彩纷呈。康熙年间,日本著名古墨制作收藏家松井元泰到婺源,请教制墨秘笈。另一东瀛藏墨家河氏朱庵,著作《朱庵谈墨》,赞婺墨“艺冠墨林,名重天下”。明清以降,詹氏墨家人才辈出,直至民国末年尚不绝如缕,诸多墨师荣归桑梓,建造深宅大院,珍藏传家墨品,谓:北有乔家大院,南有墨家名宅。婺墨之繁华,由此足见一斑。虹关村口生长千年古樟,旁盖古驿亭,一副楹联字迹斑驳:“试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论荣论辱浙水长流。”更有清代徽州余良弼诗赞“山前山后植松篁,亦有田畴插绿秧;不是桃花流出洞,那知此处墨研香。”秘诀一诗道出,婺墨秘在重材。

滚滚绿浪,琅琅书声,为蚺城增春;欣欣墨业,攘攘墨市,为山乡添辉。设计、造型、雕刻、描金、色彩,技艺精细;松烟、油烟、炭墨、骨胶、皮胶、麝香,原料讲究;烧烟、配料、蒸坯、捶打、印刷、阴干、整边,工序严格,方有“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墨而光,防腐防蛀,经久不变”之婺墨。油烟书画墨,仿古珍藏墨,八宝灵丹墨,落纸生秀;青烟墨,松烟墨,文宝添锦。墨锭“五百斤油”,墨林“艺术珍品”,获赣省技术改造三等奖;“成圭牌”高级药墨获赣省优秀产品奖。信息时代,网络盛行,电脑打字;然乘兴泼墨,追求韵意,照样洒脱!

今日婺墨,承传统风格,驭时代方舟,制墨秘诀,重焕光彩;雕琢独特,推陈出新;京沪展览,名噪一时;殊荣加身,再现辉煌;墨业发展,大有可为。做美婺墨,做强墨业,最美乡村明媚春光伴墨香。

同类推荐
  •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是一本涵盖了饮食、读书、旅行、品茶等在内的心灵随笔。也是心灵随笔作家李丹崖一年沉淀的最新力作。俗世匆忙,读她,能让你慢下来;人心躁动,读她,能让你静下来。修身养心,不可错过。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山野现代舞

    山野现代舞

    本书收录了山野雕塑、京中美食、音乐之伴、写作的女人、怎一个“谢”字能了等多篇当代名人随笔。
  •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本书内容为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之专题研究。就一些有争议或被忽视的问题试作探索。如胡适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发展;鲁迅小说是否“蔽于‘疗救病苦’的信条”;“萧红体”的内涵和渊源;庐隐游走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写作;凌叔华小说在现代视野和委婉谨慎之间的微妙平衡;曹禺话剧的民族化;沈从文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想建构;张爱玲小说的本意在俗,其质却雅等。偏重于文学史上风格独特或有争议之名家。注重通过自叙类文献及代表性作品。
  • 走进唐宋诗词

    走进唐宋诗词

    本书主要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而又喜爱唐宋诗词的学生而编。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例出了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北宋词、南宋词、宋词等时期的经典诗进行赏析及点评。该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素质教育的选修课教材,也适用社会上有同类需要的读者。
热门推荐
  • 我的修炼之路

    我的修炼之路

    一切都在主角遇到一个神秘和尚之后开始变得不同。一个预言将在江湖上带来腥风血雨——一个已死之人与一个失忆之妖将释放死者之魂。爱恨情仇,各大门派纷争,面对重重困难,“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 奈若何:错孕弃妃

    奈若何:错孕弃妃

    她是他明媒正娶的王妃,却活的比侍妾还要卑微。一夜缠绵,珠胎暗结却落得与人通奸的罪名。府中处处刁难,她淡然应对。可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冷眼旁观,任她被人欺负,凌辱,并以侮辱她为乐!他冷峻,残忍,暴戾一定要看到她受尽屈辱,才能泄他心头之恨。对他动情,才知,他不仅要除掉她腹中胎儿,更要取她性命,要她生不如死。他心爱女子远嫁,怎么可以算在她头上?她不过是一缕二十一世纪的幽魂。她只想平淡的生活,竟如此难以实现!这样无心无情的男人,她又何必留恋!黑风山崖,一纸休书飘落:“今日你我恩断欲绝,终有一日,我会看着你失去所有,像狗一样趴在我脚下”五年后,她是刖国首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马云的资本

    马云的资本

    本书详细讲述了马云在商业场上的冲杀搏击所向披靡,更点破其背后的故事与内幕,娓娓道来生活中的马云,他在每个人生抉择处的所思所想。探寻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补充不为人知的关键细节,揭开马云的胆识、智慧背后的商业哲学与创业理念。
  • 重生郑荣和

    重生郑荣和

    某男重生到郑荣和身上,然后混在韩国娱乐圈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YY更新时间:周三、周五、周末(没意外的话~~)
  • 喵星崛起

    喵星崛起

    在黑洞星系中,有一颗叫做喵星的星球,里面居住着数以千计的喵星人。在一个小队执行任务时,不小心落到了地球。于是,喵星人与地球的一段神奇历程开始了······
  • 霸道世子毒爱妃

    霸道世子毒爱妃

    她和她,本来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一场变故走到了一起,穿越到异时空。且看她们强强联合,如何在古代闯出一片天,收获美男心!
  • 万族末世界

    万族末世界

    众多的世界,却没有一处安宁之地,我誓要打破所有的秩序,建立万族世界
  • 狂妻驯九夫

    狂妻驯九夫

    文静,本是现代豪门文氏长女,商界女王,意外穿越异世,重生在大衍皇宫。一个意外,让她不得不女扮男装成为二皇子段天宇。看似慈祥可亲的外公,实则却是心狠手辣野心勃勃,到处心积虑想要除掉对手登上帝位。
  • 小警故事

    小警故事

    我不叫贱人,我叫任建。不想当警察,却被逼走上这条路,既然做了警察,那就做一个贱贱的,额不,健健康康的警察先生吧,,然后……女贼哪里跑……还不快快伏法……
  • 一心向阳,一生向暖

    一心向阳,一生向暖

    一朵,两朵,三朵……说什么命犯桃花,于叶灵西却是流年不利。莫名其妙的相亲,被突然出现的家伙搞得更是一团糟!难道天生犯冲,此人命里克她?只是这本来一笔糊涂账,怎的心变得如此慌乱?想来,叶灵西突然一阵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