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7600000004

第4章

彌勒菩薩一生補處。當來成佛。現居兜率內苑。說法度人。上生經說。行眾三昧。深入正定。乃可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兜率是欲天。諸天綵女愛著五欲。耽玩不捨。此娑婆界釋迦在日。舍衛城中。三億人家。不見不聞。況餘國耶。彌勒下生亦復如是。不如彌陀淨土無惡道女人。常聞法音。速登不退。十疑論說。西域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結願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到者。誓來相報。後師子覺一去。數年不來。世親去後。三年始來。無著問云。何以久如。世親云。到彼天宮。聞彌勒一座說法。旋繞即來。以彼天日長故。已經三載。又云。師子覺受天快樂。在彼外苑。不見彌勒。彼菩薩人欲生兜率。尚爾艱難。況下劣凡夫耶慈恩法師彌陀經通贊言。安養十勝。天宮十劣。言十勝者。一化主所居勝。二所化命長勝。三國非界繫勝。四淨方無欲勝。五女人不居勝。六修行不退勝。七淨方非穢勝。八國土莊嚴勝。九念佛攝情勝。十十念往生勝。天宮不爾。故十皆劣也。

永明料揀

永明智覺禪師。從天台韶國師。得單傳之旨。專修淨土之行。延三宗學者。會同諸說。為宗鏡錄一百卷。又慮學者執空見為理性。撰萬善同歸集言。大乘菩薩六度萬行恒沙法門。皆當稱性修之。其示參禪念佛四料揀偈。一曰。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謂單明理性。不願往生。流轉娑婆。則有退墮之患。陰境者。於禪定中。陰魔發現也。如楞嚴所明。於五陰境。起五十種魔事。其人初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迷惑無知。墮無間獄者。是也。二曰。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謂未明理性。但願往生。乘佛力故。速登不退。三曰。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既深達佛法。故可為人天師。又發願往生。速登不退。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四曰。無禪無淨土。鐵床并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既不明佛理。又不願往生。永劫沉淪。何由出離。欲超生死。速登不退者。當於此四種擇善行之。

法離四執

淨慈法真禪師曰。淨土之說。經論尚矣。諸師訓辨亦已詳矣。報應間發。不吾欺也。世或有疑者。葢以無明自障。理事不融。法華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況復一心不亂。於此求生。何獨不然哉。且見善不明。用心不一。雖世間萬法。何往而不疑。豈特佛法哉。要之唯當信受而已。不應疑其有無也。然則淨土果有乎。曰非也。果無乎。曰非也。亦有亦無乎。曰非也。非有非無乎。曰非也。是則淨土果烏乎在。離此諸見。即名淨土。即見如來。若聞是說。不驚不怖。當知是人決定往生。而無所生。以非莊嚴而為莊嚴。信心清淨。一念華開。全體見前。眾相具足。是心即佛。補處何疑。已度生滅。得無量壽。其或於此未能信解。餘方便中。九品具在。隨力修之。亦不唐捐矣。

理觀相應

永嘉集云。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又復心與不空相應。則見愛俱亡。慈悲普救。身與不空相應。則內同土木。外現威儀。依報與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又復心與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依報與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臺寶閣嚴土化生。永嘉此說。驗修證工夫之成否也。若三義前後而修成次第三觀。若圓融而修。即一心三觀以與空相應故。讚毀平等。圓覺所謂。觀彼冤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也。今之人自謂悟空者。譏一言則終身讐隙。讚一語則喜不自勝。而欲刀割香塗。無苦樂相。施與劫奪。無得失相者。不可得也。既皆謂實而妄說法。空則成大妄語矣。況能與不空中道相應耶。實相初明開佛知見。是中道現前。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則不礙於舍此。生彼香臺寶閣嚴土化生。是淨土境界。而初心學佛者。多鄙薄之。何倒置之甚耶。

智能導行

心正則行正。智邪故行邪。大乘菩薩所修之行。以般若為前導故。皆為成佛之因。直趣薩婆若海。凡夫行善。認為實有。故報在人天。外道苦行。以邪見為主。故報在三塗。二乘所修。以志在偏空。故唯證小果。漸修大士雖以理融事。猶存功用。未能一一稱真。故落第二。圓頓行人一毫之善。量同法界。契合真如。不趣二乘。不滯三有。了一切法皆不思議三諦之理。故皆為成佛之因也。以不思議觀修念佛三昧。是圓頓妙行。豈可以凡夫外道取著妄情而測量之耶。

循業發現

萬善同歸集云。夫善惡二輪。苦樂二報。皆三業所造。四緣所生。六因所成。五果所攝。若一念心嗔恚邪婬即地獄業。慳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癡暗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若心淨即香臺寶樹淨剎化生。心垢則丘陵坑坎穢土稟質。皆是等倫之果。能感增上之緣。離自心源。更無別體。

善根多少

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大智律師疏云。凡布施持戒禪誦苦行等一切福業。若無正信回向發願。非往生因。皆名少善。若依此經。執持名號。則決定往生。故知稱名是多善根也。昔作此解。人或未然。近得襄陽石刻經本。於一心不亂下。有云專稱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彼石經本。梁陳人書。與今釋義。文理冥符。則知南方經本相傳訛脫也。當知佛身非相。果德高深。不立嘉名。莫彰妙體。十方諸佛皆有異名。況我彌陀以名接物。是以耳聞口誦。無邊聖德。攬入識心。永為佛種。頓除億劫重罪。獲證無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六即揀濫

天台大師凡釋佛字。皆明六即。謂眾生佛性全體在迷曰理即。聞說生解曰名字即。如理進修曰觀行即。大賢亞聖曰相似即。同佛所證曰分真即。至極無上曰究竟即。六故凡聖不濫。免增上慢。即故初後皆是。免生退屈。六處常即。即不妨六。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佛旨。人多謬執。生死垢心。五濁苦境。為心淨土淨。此凡夫四倒中不淨為淨也。圓論諸法。皆須六即。辨其初後。今擬此說。以談淨土。庶無差謬。若言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雖處五濁雜染界中。受諸苦報。而性本清淨。此理即。佛本覺清淨也。若聞性本清淨。深生信解。名字淨也。以不思議三觀。稱性修行。觀行淨也。斷枝末無明。獲六根清淨。相似淨也。分破根本無明。分證三德祕藏。分真淨也。三惑究盡。二死永亡。始覺已圓。本覺究顯。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究竟淨也。又復九界眾生本覺雖淨。未聞圓頓大法。皆為心垢土垢。若眾生以淨信心。發願往生。心專注故。不離當念。得見樂邦華池寶樹清淨境界。此名字觀行位人。心淨土淨故。經曰。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方便土淨也。若破根本無明。登十住位。證無生法忍。此分真位人。心淨土淨。經云。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諸菩薩眾咸處其中。實報土淨也。若位登妙覺。智斷圓滿。此極果聖人。心淨土淨。經曰。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所住。名常寂光。常樂我淨。三德涅槃。諸佛如來所遊居處。方名究竟。心淨土淨也。愚俗無知。以博地凡夫。不加修證。同佛清淨。譬如庶民妄號帝王。自取誅滅。謗法之罪孰大於是哉。

觀慧門第四

眾生本性具一切法。故稱性而觀。則一切諸法唯心發現。十萬億剎不行而至。八萬相好覿體現前。大哉修心妙觀之宗。其起死回生之妙術乎。眾生曠劫淪溺苦海。幾喪乎法身慧命。今獲稟圓乘。知心作佛。知心是佛。猶執炬而入冥室焉。以觀佛身故即見佛心。見一佛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故能於須臾頃。承事諸佛。徧十方界。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則無所往而非佛法矣。妙觀之功可思議哉。

一心三觀

四明尊者云。三觀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恢揚肇自於如來妙悟。近推於智者。全由性發。實匪修成。故於一心。宛有三用。所謂空者。一切皆空。三觀悉彰蕩相之用也。假者一切皆假。三觀悉明立法之功也。中者。一切皆中。三觀悉是絕待之體也。是則終日蕩相而諸法皆成。終日立法而纖塵必盡終日絕待而二諦熾然。故般若談空。八十法門得顯。維摩立法。三界見愛皆忘。法華一乘。世間之相常住。皆由三觀相即。致令諸法無遺故。三即非三。一即非一。非次第而入。非竝別而觀。不可以有無求。不可以中邊取。故云不竝不別。非縱非橫。三一圓融。修性冥泯。豈識心之所測。何言說之能詮。故強示云。不可思議之妙觀也。說即非說。無說而說。能知此已。對一切境。以此觀照了之。立一切行。以此觀導達之。辨一切事。以此觀成就之。設一切教。以此觀敷暢之。修比觀者。能所必忘。取捨斯泯。故真如無念。向則心絕。終日說示不異無言。捨此則必同眾魔。離此則未超諸外。故龍樹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迦葉云。未聞大涅槃前。皆是邪見。大矣哉。一心三觀之妙宗也。

十六妙觀

觀無量壽佛經云。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云云)。妙宗曰。若但讀文。不名修觀。必須覽經。所詮之相。入一念心。用空假中微妙之觀。照於心性。本具淨土。如法進修。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文出像觀。義遍初後。乃不思議三觀。十六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也。圓頓行人。依此修學。速證無生。

初六觀觀依報

初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

二七觀觀正報

七華座觀八像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觀十三雜觀

三三觀觀九品

十四上品觀十五中品觀十六下品觀

初觀落日。狀如懸鼓。令心堅住。專想不移。此有二意。一令觀日心不馳散。二令心想正向西方。次觀清水。復想成氷。良以彼土琉璃為地。此地難想。且令想氷。氷想若成。寶地可見。且寄此土。落日及氷以為方便。次觀彼國。地樹池樓。至樓觀成。寶土皆現。故名總觀。(已上觀依報竟。次觀正報)既欲觀佛。佛必坐座。故先觀華座。又真佛難觀。要須觀像。像觀若成。真佛可見。八萬相好但觀毫相。如五須彌。此想若成。八萬皆現。次觀觀音勢至真實色身。次修普觀。先想己身。生於彼土。次觀三聖。來入我心。次修雜觀。觀彼佛身。勝劣化用。能大能小。皆全法界(已上七觀觀正報。次觀三輩徃生)次觀三輩九品行人。修因感果。令捨中下。修習上品。諸觀皆用。經所示相。憶持在心。為所觀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託境想成。令性具法。發明心目。觀與經合。稱性而觀。名為正觀。見相乖經。是發魔事。故名邪觀。

諦觀落日

觀經云。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妙宗曰。先作日觀。意令繫心。凡心暗昧。何能明見淨土妙境。故令專想落日之形。一事繫心。想之不已。其心則定。心若靜細。種種觀法。皆可造修。繫心之法。須落日者。欲令定想。趣於西方。是向彌陀所居處故。初心行人。雖了根塵。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勝相難觀。是故如來設異方便。即以初見落日為境。想之令起。觀中之日。圓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緣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緣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豈不即空假中。此猶總示。若別論三觀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無礙。以緣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當體顯現。此之三觀。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議。若不爾者。非是圓人所修觀也。

約心觀佛

觀無量壽佛經第八像觀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妙宗釋曰。欲想佛身。須知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依體立宗。斯之謂也。須知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又復彌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若論作是。即不思議三觀也。以若破若立。名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是中道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則三諦俱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觀。乃十六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文出此中。義徧初後。是故行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成功难,不成功更难

    成功难,不成功更难

    《励志文集:成功难,不成功更难》是《读者》签约作家丛书之一。本书优美的文字指导青年读者构筑在当代社会中做一个好人的价值观。阅遍全书,你会发现成功、爱、纯洁等其实都与快乐密不可分。快乐渗透在我们所有的善行当中,包括克服困难、一步步向上走的过程之中。本书风格明快,情理交融,语浅意深,启人心智。
  • 极品混教师

    极品混教师

    看向往白天有酒喝,晚上有美女作陪,上课睡懒觉,下课得嗑药的一个人渣大学生,演绎了怎样的一场人生?
  •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中一牟只为她

    梦中一牟只为她

    他是神选定的天选者,却又被魔所选中,来自异星系的一场神魔之战!浩劫将如何降临,生于现代的他,神与魔他将如何选择!神真的是正义的存在,光明的领袖吗?穿越异世界,只为寻找梦中的她!她问他“值得吗?”他说“为了你,与世为敌又如何?”他是如何在现代都市成为一代传奇,又是如何在异界成为一个神话!
  • 名侦探柯南之命运之瞳

    名侦探柯南之命运之瞳

    “我最大的幸运,不是重活了一次,而是遇见了你。”如果是命运赐予我这双眼瞳,我就用它永远守护你,哀,护你一生,无哀。软糖第一本书,不管成绩如何,软糖绝不弃文,放心入坑。
  • 僵尸后时代

    僵尸后时代

    我叫万隶沙,我生活在生化危机的后六十年.......
  • 明伦汇编交谊典主司门生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主司门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科折衷纂要

    女科折衷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琴音

    网游之琴音

    三年前,他大笑走出职业赛场,三年后,《仙境》出世,他发誓要夺回曾经……新手写书,多多包涵。
  • 雪落一世花开一时

    雪落一世花开一时

    “穿越?我还不如不穿。”某女在一旁气愤。“不穿,你怎能觅得我这个夫君。”雪衣男子嘴角噙了抹笑。“木瑶,你不穿也得穿,今生你就是我的,谁也夺不走的。”玄衣男子眉头微微皱起。“切,遇见你两,才是我穿越最后悔的事。”木瑶不屑的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