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咨客中心疗法
咨客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疗法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其指导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疗法不是由某个学派的杰出领袖所创的,而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观点的人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患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咨客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或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
咨客中心疗法的倡导者和创始人卡尔?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以后又学习了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了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分析训练,他作为心理治疗专家曾在一个儿童行为指导中心工作了12年。早在1939年,他就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设想:“假如我不去考虑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觉得依靠来访者来完成这个治疗过程更好……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了解应向什么方向努力,了解什么问题最重要,了解自己隐藏着什么体验。”他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于1942年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提出了自己新的心理治疗观,1951年,他又出版了《咨客中心治疗》一书,为患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1.罗杰斯的经验
在数十年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同那些有各种烦恼的人直接接触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并积累了许多经验。简言之,有以下几点:
(1)他发现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能长时间装假。譬如:当自己生病时,不能装成正常人。
(2)在他承认自己不完善,接受别人的真实感情时,他才能有所改变,和别人相处也会更有效些。
(3)对别人理解越深,自己和被理解人的关系越会有所改变。罗杰斯说,他从了解患者的各种体验中学到了改善自己的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责任心的人。
(4)用他的态度创造一种安全的关系和自由的氛围。能减少和别人之间的隔阂,才能互相公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5)能接受别人的感情、态度。包括愤怒的感情和仇视的态度,才能助人成长,因为这才是他真实的、要害的部分。
(6)他不急于叫别人照他的意愿去做。即不去塑造别人,越是如此,就越发现自己和别人都在成长变化。
(7)应当相信自己的经验。别人评价好的对自己不一定有用,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例如:罗杰斯不是医生却在做心理治疗,批评和鼓励他的人都有,但他可以不去管它。
(8)经验是最高权威。罗杰斯认为,不论是圣经还是预言,不论是弗洛伊德学说还是其他理论,不论是上帝启示还是人的指教,都不能胜过自己的直接经验。
(9)同样,应认识到事实才是真正的朋友。
(10)经验证明:人们都有一个基本的、指向成熟的、建设性的、自我实现和社会化的潜在趋势。如果能理解别人的感情,能承认他们作为独立的人所拥有自己的权利,如果对此理解越充分,他们就越能放弃以前对付生活的假面具,向前迈进。
(11)生命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包括信仰),应当允许别人发展自己内在的自由,对他的生活经验做出自己有意义的解释。罗杰斯把这些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都渗透到他的咨客中心疗法的理论和实践中。
2.咨客中心疗法的特点
(1)十分注意治客关系。罗杰斯曾说:“当一个为许多困难而苦恼着的人来找我时,最有价值的办法是,建立一个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关系,目的在于理解他内在的感情,接受他本来的面目,制造一个自由的气氛,使他的思想、感情和存在沿着他要去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关系中,施治者不是以专家、医生或科学家的身份去指导咨客的生活,塑造咨客的人格,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平等身份去理解他的情感,促进他的成长;不是以施治者自己的理论去影响咨客甚至强加给他们,而是要在良好的环境里,让咨客自己内心世界发生变化。所以称之为“咨客中心”疗法。施治者怎样才能创造一种安全的关系和自由的气氛呢?除了以平等的身份出现之外,还应做到三点:真诚相待、无条件尊重和设身处地的理解。所谓真诚相待是指,施治者持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态度,和咨客公开讨论自己的感情与态度,这样才能使咨客消除关系上的障碍,这是促使其成长的最基本的条件。所谓无条件尊重和设身处地的理解是指:施治者对咨客的正性或负性感情都无条件地接受,尊重他的自身价值不加评判,不急于叫他们按照施治者的意愿去行事,而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的这种感情,从其眼神中看到内心世界,做他们患难与共的朋友。据说,在这样的气氛下,咨客会有要求改变的动机,深深埋藏在防御面具后面的趋向成长的潜力就会发挥出来。在治疗过程中,咨客渐渐透露出以前隐藏的感情和经验。当他们发现施治者真诚的接受态度,及并不因他们表露出各种正负情感而动摇时,作为酬答,也会持同样的态度对待他本来的自身,并能公开表示内心里的一切。逐渐取下他们的假面具,分辨哪些行为出自自己的真实情感,是他“本来如此”的;哪些行为是反映别人的价值,是“应当如此”的。他会发现,在他的生活中,有多少行为是被他的“应当如此”指导的,而不是他“本来如此”所指导的。他会发现他仅仅是为反映别人的要求而存在,似乎没有他自己的自身,他仅仅照别人以为应当想、应当做的方式来思考、感受和行动。这些假面具,在治疗以前,咨客是不知道的。在通过治疗而去掉这些假面具时,可能引起暂时的烦恼。以后,越来越少地看重别人是否赞许,而多以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生活方向,防御性行为就减少了。同时,对别人的评价也较以前易于接受,更能尊重别人,人格更成熟,更能承受挫折。
(2)非指导性治疗。咨客中心疗法倡导非指导性治疗,不讲究技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技巧。除了让咨客畅所欲言外,最关键的还在于帮助咨客宣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施治者在会谈中,要不断地使用会谈技巧来激发咨客的情绪。非指导性治疗的会谈技巧包括:①以某种方式确定咨客表达自身时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态度;②确认或说明咨客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③指出对话的主题,让咨客自行发挥;④确认咨客谈话的主题;⑤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⑥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⑦根据咨客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下面引用哈斯(K.Hass)所著《变态心理学》的一个会话片断:
咨客:我丈夫说,好吧!我可以再回到学校去。但这可使我为难了,我想也许他不过是吓唬我而已。他反对我出去,而他现在这样做了。
施治者:我想是一种愤怒的感觉。你是有些恼火。
咨客:对,我想我是有些生气,简直把我气疯了,他到底要干什么?昨天我对婆婆说,也许她了解他,但我不了解。她能从里到外地了解他的一切。
施治者:你在这里还生气,也许是嫉妒吧!
咨客:我也许是跟他生气,也许是嫉妒。我常嫉妒,而且很容易嫉妒。哪怕他和女儿们出去,我也嫉妒。我感到孤独,被人抛弃了。
施治者:你常常嫉妒,感到孤独,也许因此感到遗憾。
咨客:我感到苦恼,感到自己不好。我不值钱,我成了坏脾气的女人,我一无是处,没人要我!
在这个谈话片断中,施治者的谈话使咨客暴露了自己,暴露了症状和主诉底层的情感。这种否定的、消极的观点需要揭露出来,以后才可能有所改变和消除。20世纪40年代初,罗杰斯最早提出的“非指导性治疗”,当时仅看作是一种咨询和治疗的新方法。对咨客的各种诉说和行为不加评论,不予指导,只是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的感情。在施治者提供的良好气氛中作出自己的发现和决定,被人称为“点头疗法”。1950年前后,开始发展的咨客中心疗法,重点放在咨客的内心变化上。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罗杰斯发现在个人咨询中,行为改变的潜力用小组活动的形式也可得到发挥,便以邂逅小组(encountergroup)的形式进行集体咨询与治疗。在罗杰斯倡导的邂逅小组中,人数不等,可自由参加,成员们可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感情,倾诉他们各种烦恼和悲伤,可随意找组内一成员谈心,互相保持真诚、谅解的气氛和理解、接受的态度;以诚相待,不互相指责;可以批评,但要从理解和尊重出发。这样的关系和气氛与个人咨询或治疗的时间相同,只是范围更广。小组活动的结果是,大多数成员变得能认识自己,能理解别人,去掉通常社交时的假面具,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感情,少用防御机制。逐渐转变为成熟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有的邂逅小组目的是,让参加者尽量宣泄他们的感情,强调得到所谓“高峰”体验,或者用静坐法达到“无自我”状态等等。这些方法统称为体验过程疗法(experientialtherapy),可以说是咨客中心疗法的进一步发展。
3.与其他心理治疗的不同
(1)它打破了以前疾病诊断的界限。不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对象不分神经症病人和正常人,甚至精神病人,因而不叫他们为病人而称之为咨客。
(2)只注重治疗环境和气氛,不注重治疗技巧。罗杰斯说,心理分析法的“钻心”技术无用,行为矫正法过分“机械”而失去人性。他批评以前的心理施治者把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强加给病人,叫他们无条件接受,阻碍了病人发挥自己的潜力。
(3)轻视专家的作用。批评心理分析中父母―子女式的医患关系和行为疗法中的师生关系,主张施治者不应以医生、专家的身份而应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以平等态度对待咨客,不给予具体指导和分析,只引导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
4.治疗步骤
(1)咨客前来求助。这对治疗来说是一重要的前提,如果咨客不承认自己需要帮助,不是在很大的压力之下希望有某种改变,咨询或治疗是很难成功的。
(2)施治者向咨客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施治者要向对方说明,对于他所提的问题,这里并无确定的答案,咨询或治疗只是提供一个场所或一种气氛,帮助咨客自己找到某种答案或自己解决问题。施治者要使对方了解,咨询或治疗的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并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施治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咨客自我成长的气氛。
(3)鼓励咨客情感的自由表现。施治者必须以友好的、诚恳的、接受对方的态度,促使对方对自己情感体验作自由表达。咨客开始所表达的大多是消极的或含糊的情感,如敌意、焦虑、愧疚与疑虑等。施治者要有掌握会谈技巧的经验,有效地促使对方表达。
(4)施治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这是很困难也是很微妙的一步。施治者接受了对方的这种信息必须对此有所反应,但不应是对表面内容的反应,而应深入咨客的内心深处,注意发现对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如矛盾、敌意或不适应的情感。不论对方所讲的内容是如何荒诞或滑稽可笑,施治者都应用接受对方的态度加以处理,努力创造出一种气氛,使对方认识到这些消极的情感也是自身的一部分。有时,施治者也需对这些情感加以澄清,但不是解释,目的是使咨客自己对此有更清楚的认识。
(5)咨客成长的萌动。当咨客充分表达出其消极的情感之后,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的情感会不断萌生出来,成长由此开始。
(6)施治者对咨客的积极的情感要加以接受和认识。对于咨客所表达出的积极的情感,如同对其消极的情感一样,施治者应予以接受,但并不加以表扬或赞许,也不加入道德的评价。而只是使咨客在生命之中,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去自己了解自己,使之既无须为其消极的情感而采取防御措施,也无须为其积极的情感而自傲。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咨客自然达到领悟与自我了解的境地。
(7)咨客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由于社会评价的作用,一般人做出任何反应总有几分保留,加之价值的条件化,使人们具有不正确的自我概念,因此常常会否认、歪曲若干情感和经验。这与人的真实自我是有很大距离的。而在治疗中,咨客因处于良好的、能被人理解与接受的气氛之中,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心境,能够有机会重新考察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达到一种领悟,进而达到接受真我的境地。咨客的这种对自我的理解和接受,为其进一步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心理的调和奠定了基础。
(8)帮助咨客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在领悟的过程之中,必然涉及新的决定及要采取的行动。为此,施治者要协助咨客澄清其可能做出的选择。另外,对于咨客此时常常会有的恐惧与缺乏勇气,以及不敢做出决定的表现应有足够的认识。此时,施治者也不能勉强对方或给予某些劝告。
(9)疗效的产生。领悟导致了某种积极的、尝试性的行动,此时疗效就产生了。由于是咨客自己领悟到了,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付诸行动的,因此这种效果即使只是瞬间的,仍然很有意义。
(10)进一步扩大疗效。当咨客已能有所领悟,并开始进行一些积极的尝试时,治疗工作就转向帮助咨客发展其领悟,以求达到较深的层次,并注意扩展其领悟的范围。如果咨客对自己能达到一种更完整、更正确的自我了解,则会具有更大的勇气面对自己的经验、体验并考察自己的行动。
(11)咨客的全面成长。咨客不再惧怕选择,处于积极行动与成长的过程之中,并有较大的信心进行自我指导。此时,施治者与咨客的关系达到顶点,咨客常常主动提出问题与施治者共同讨论。
(12)治疗结束。咨客感到无须再寻求施治者的协助,治疗关系就此终止。通常咨客会对占用了施治者许多时间而表示歉意。施治者要采用与以前步骤中相似的方法,来澄清这种感情,接受和认识治疗关系即将结束的事实。
[案例]
常某,男,已婚,31岁,某部队机关干部。
[主诉]
一向外向、乐观、心无城府。近一二年来总觉得心情烦躁,回家就想发脾气,不停指责妻子,和妻子发生矛盾时摔东西,甚至打妻子,情绪总处于紧张状态,很难放松下来,惶惶不安似的,每天都感到很累,担心会崩溃。
[现病史]
患者记起两年前,恰逢部队整编,需要一批机关干部下放到海岛,自以为在机关工作多年和各部门领导都熟,而且过年过节都去看望他们,还有几个当首长的老乡撑腰,以为自己一定是继续留在机关了。当时无丝毫危机感。谁知一纸命令下来,竟然“榜上有名”。一个礼拜后,必须到新单位海岛某部报名,他一下被打懵了。虽然当时妻子正怀孕,但是不得不随命令下海岛。后来,一直愁眉不展,怀疑有人暗中算计他,给他穿小鞋,再三打探,终没得到答案。从此以后,情绪就似乎一直在恐慌中。情绪紧张、烦躁,整天眉头紧锁,很难放松面部表情,有时也知道,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有危机出现,但还是时刻提防着什么,唯恐发生意想不到的事。
[个人背景]
共兄弟姐妹四人,排行最小,哥姐们都大他十几、二十岁,父母是普通工人。经济虽吃紧些,但一直受着父母、哥姐感情上的宠爱、保护。29岁结婚,其妻小他7岁,漂亮、气质好,小鸟依人,家庭环境较优越,婚前很多追求者。婚后,妻子对他依赖性较强,期望也较高,这使他有些自卑,压力较大,希望自己更加完美。刚接到下岛命令那天,他愁眉苦脸地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给妻子,对怀孕中的妻子就像是晴天霹雳,她说“嫁给你还不如嫁给一个志愿兵”后就哭出来了。从此患者就更想出人头地了。
[咨询员的一般印象]
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大鼻子,中等身材,粗壮结实。眉头紧皱着,面部表情不太自然,似乎烦躁不安,一会儿摸一下脸,一会捋一下头发的,有搪塞支吾现象,表达能力不太强,笨口拙舌,但理解力强。
[个案分析]
从临床表现看,本例可考虑为焦虑症。有恐慌、紧张、焦躁不安,控制不住打人等现象,有危机感。但从症状发展的历程,可看出家庭环境保护、婚姻状况对患者症状形成都有重要影响。从整个病史看,我们可以假设家庭环境的保护可能是病根,与妻子婚姻状况的背景是诱因,而下放到海岛一事使病情加重。可以从人性主义精神、社会两方面进行分析。
(1)从精神上:因为父母、哥姐从小给他撑了一方保护的大伞,挫折感少,心理承受力差。
(2)社会关系方面:因心理承受力差,所以面临下放海岛这一决定感受到被打击,而妻子娇弱,加上语言的刺激,不谙世事、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患者就一下子变得惶惶不安、焦虑重重了。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甚至控制不住情绪而打妻子。
[咨询过程及总结]
本例共进行了6次咨询,历时3个多月。因病人首次有些阻抗,所以咨询员就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运用了咨客中心疗法,以无条件尊重和同朋友谈心的方式为主,同病人谈到病人喜欢的球棋类娱乐项目,又经过两次沟通,病人渐渐暴露出以前隐藏的感情和经验。第四次,病人表现较为主动,谈到一些夫妻矛盾和上下级关系,咨询员进一步引导病人渐渐认识到自身人格上的弱点。第五次,咨询员教病人做放松训练,病人较配合。第六次,病人声称烦躁时已能使自己放松下来,病人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面部表情也自然多了,治疗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五、格式塔疗法
“格式塔心理疗法”简称“格式塔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弗雷德里克.S.珀尔斯博士创立的。根据珀尔斯最简明的解释,格式塔疗法是自己对自己疾病的觉察,也就是说,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觉察、体会和醒悟,是一种自我修身养性的疗法。它的实施简便易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1.九项原则
(1)“生活在现在。”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悔昨天发生的事,而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上。
(2)“生活在这里。”对于远方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杞人忧天,对于事情毫无帮助。记住,你现在就是生活在此处此地,而不是遥远的其他地方。
(3)“停止猜想,面向实际。”你也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单位,当你遇到领导或同事的时候,你向他们打招呼,可他们没反应,连笑一笑都没有。如果你因此而联想下去,心里嘀咕,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这个人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是轻视自己吗?其实,也许你没有料到,你向他打招呼,而他可能心事重重,情绪不好,没有留意你向他打招呼罢了。很多心理上障碍,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而“想当然”造成的。
(4)“暂停思考,多去感受。”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多去思考,而少去感受。人们整天所想的,就是怎样做好工作,怎样考出好成绩,怎样搞好与领导及同事的关系等。因而容易忽视或者没有心思去观赏美景、聆听悦耳的音乐。格式塔疗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作为思考基础的“感受”,感受可以调整、丰富你的思考。直觉思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心理品质,但是,现在人们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它就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可怕的后果就是使人们变成一台失去情感的机器。
(5)“接受不愉快的情感。”人们通常都希望有愉快的情感,而不愿意接受忧郁的、悲哀的不愉快情感。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而言,同时也是相互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因此,正确的态度是: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情绪;要有接受愉快情绪,也要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
(6)“不要先判断,先发表参考意见。”人们往往容易在别人稍有差错或者失败的时候,就立刻下结论。“格式塔疗法”认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先要谈出你是怎样认为的。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和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冲突,而你自己也可以避免产生无谓的烦恼与苦闷。
(7)“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现代社会,有很多变相的权威和偶像,它们会禁锢你的头脑,束缚你的手脚,比如学历、金钱等等。“格式塔疗法”对这些一概持否定的态度。我们不要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从而被剥夺自主行动的能力。
(8)“我就是我。”不要说什么,我若是某某人我就一定会成功。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必怨天尤人;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我能够做的事情。
(9)“对自己负责。”人们往往容易逃避责任。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会把失败原因归罪于自己的家庭环境不好,学校不好;工作不好,会推诿说领导不力,条件太差等。把自己的过错、失败都推到客观原因上。“格式塔疗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承担责任。
“格式塔疗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还在不断地发展着。据此,对珀尔斯提出来的九条原则,还可以补充一条,就是要“正确地自我估计”,也就是把自己摆在准确的位置上。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占据着一个特定的位置,所以你就得按照这个特定位置的要求,去履行你的权利和义务,你如果不按照社会一致公认和大家都共同遵守的这个规范去做,那你就会受到社会和他人对你的谴责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