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一、心理治疗的定义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应用心理学知识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来达到消除症状、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从广义上讲,心理治疗是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排忧解难、降低心理痛苦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改变行为的方法都是心理治疗。人类所具有的一切亲密关系都能起到“心理治疗作用”。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同学同事之间、邻里之间、亲朋好友间的解释、说明、指导等真挚的交往与沟通,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影响和心理治疗作用。
狭义的心理治疗,则是在确立了良好的心理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施治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求治者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以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
其实,在中国古代心理治疗就已得到了绝妙的应用。据《后汉书》记载,某地有一太守,因忧思郁结患病,久治无效。后请名医华佗诊治,华佗闻得太守的病情后,开了一个奇妙的治疗“处方”:他故意收取了太守的许多珍宝后不辞而别,仅留下一封讽刺太守的信件。太守闻讯勃然大怒,命人追杀华佗,但华佗早已远去。于是,太守愈加愤怒,竟气得吐出许多黑血。不料黑血一吐,多年的沉痼顽疾也随之痊愈了。这里,华佗正是采用了心理治疗的方法,以“怒胜忧思”之术治好了太守的“心病”与“身病”的。
为了更好地描述心理治疗,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归纳了心理治疗的几个主要特征:
(1)心理治疗是一种两人或多人之间的持续的人际关系。
(2)参与心理治疗的其中一方具有特殊经验并接受过专业训练。
(3)心理治疗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参与者是因为对他们的情绪或人际适应感觉不满意而加入这种关系的。
(4)在心理治疗中应用的主要方法实际上是心理学的原理,即包括沟通、暗示以及说明等机制。
(5)心理治疗的程序是根据心理障碍的一般理论和求治者障碍的特殊起因而建立起来的。
(6)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求治者的心理困难,而后者是因为自己存在心理困难才来寻求帮助的。
二、心理治疗的种类
心理治疗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与治疗实施要点,可分为分析型心理治疗、认知型心理治疗、支持型心理治疗、行为型心理治疗、人际关系型心理治疗等诸多种类;按照心理治疗进行的方式,又可分为个人心理治疗、夫妻治疗、家庭治疗、集体治疗等;按进行的时间长短,则可分为长期心理治疗、短期与限期心理治疗等。
我们按第一种方式进行分类,不同心理治疗的主要特点是:
1.分析型
其特点在于探求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如何受自己童年经历的影响而形成潜意识,经过内心的分析,理解自己的内心动机,特别是潜意识中存在的症结,以改善自己的行为。
2.认知型
又称认知治疗。其主要理论认为:个体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及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其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的心理与行为常是由于不正确的或扭曲的认知而产生的,如果更改或修正这些不正确或扭曲的认知,则可改善其心理和行为。所以,其治疗的重点在于矫正其对人和事错误的及扭曲的认知。
3.行为型
其理论主要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以及模仿学习的原理。他们认为:人的任何行为,经过适当的奖励或惩罚,都可获得改进。通过行为的塑造与引导,可达到纠正异常行为的目的。
4.人际关系型
其理论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种特殊角度来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现象的,它认为人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都脱离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治疗的重点是如何改善不妥当的、有困难的人际关系。他们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5.支持型
无论心理医生选择哪种心理治疗方法,都不可能不用到支持型心理治疗。所谓支持型心理治疗,是强调施治者设身处地的理解病人的处境,并且以此为依据用语言、行为等各种方式支持病人。一方面发挥病人自己潜在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又运用病人周围的环境优势来改善病人目前的困境,特别是当病人出现焦虑或抑郁时,施治者更要尽量支持病人,同时还应调动其家属或同事支持病人,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困境与症状。
三、心理治疗的原则
1.接纳性原则
即对所有求治的心理“病人”,不论心理疾患的轻重、年龄的大小、地位的高低、初诊、再诊都一视同仁,诚心接待,耐心倾听,热心疏导,全心诊治。在完成患者的病史收集、必要的体格检查、心理测定、明确诊断后,即可对其进行心理治疗。施治者应持理解、关心的态度认真听取病人的叙述,以了解病情经过,听取病人的意见、想法和心理感受。一方面如果施治者不认真倾听,表现得不耐烦,武断地打断病人的谈话,轻率或持怀疑态度,就会造成求治者对施治者的不信任,必然导致治疗失败。另一方面,施治者又不能机械地、无任何反应地被动听取求治者的叙述,而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注意其言谈和态度所表达的心理症结是什么。因此该原则又可称为“倾诉”或“倾听”原则。某些求治者在对施治者产生信任感后会全部倾诉出自己压抑已久的内心感受,甚至会痛哭流涕地发泄自己的悲痛心情,这一结果会使其情绪安定舒畅,心理障碍也会明显改进,故接受性原则具有“宣泄疗法”的治疗效果。
2.支持性原则
即在充分了解求治者心理疾患的来龙去脉和对其心理病因进行科学分析之后,施治者通过言语与非言语的信息交流,给予求治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使其建立起治愈的信心,要反复强调求治者所患疾病的可逆性(功能性质)和可治性(一定会治愈)。反复地支持和鼓励,可防止求治者发生消极言行,大大调动求治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使其情绪变得平稳安定,以加速病患的康复。这对悲观消极、久治未愈的病人尤为重要。但在使用支持疗法时应注意:支持必须有科学依据,不能信口胡言;支持时的语调要坚定慎重、亲切可信、充满信心,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交流和情绪感染作用,使求治者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力。
3.针对性原则
即通过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精心医治以解除求治者的心理症结及痛苦,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日臻成熟。在心理治疗的全过程中,应逐步对求治者的身心症状、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和性格等心理缺陷的病理机制加以说明、解释和保证;同时辅以药物等其他综合防治措施,促使其身心向健康转化。在实施保证性原则的过程中,仍应经常听取病人的意见、感受,充分运用心理治疗的人际沟通和心理相容原理,在心理上予以保证,逐步解决求治者的具体心理问题,正确引导和处理心理矛盾,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上述三个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但接受性原则必须放在首位。治疗过程中心理气氛要融洽,务必让求治者把话讲清,一次不行,可进行多次,应要求病人高度合作,并注意保密原则;尊重病人的人格,取得求治者的高度信任,因为信任是心理治疗得以成功的基础。同时还应注意心理治疗的主观能动性原则,因为仅仅有施治者的保证,而不注意引导求治者对自己的疾病进行正确认知、充分调动自我调治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的。
四、心理治疗的目标
一般而言,有效的心理治疗应达到下列目标:
1.解除病人的症状
精神与身体不适都会妨碍求治者对社会的适应,并因此而造成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求治者在心理或精神上的痛苦,或帮助解决其无法自己解决的心理冲突。例如,用心理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等)矫正求助者的恐惧、焦虑心理等。
2.提供心理支持
在急慢性应激状态下,求治者因适应不了或耐受不了环境的危机,从而产生心理疾患或障碍。这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对环境的耐受性,降低易感性,提高心理承受力,使之能自如地顺应和适应社会。这方面的心理治疗技术有危机干预、应激应付、应激免疫训练等。
3.重塑人格系统
这一点尤其被内省性心理治疗家们(如认知治疗、精神分析等)所强调,他们认为人类的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是其不成熟人格所致。所以,只有重塑人格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求治者的病态心理和不良的行为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重塑人格系统不但可缓解当前的心理冲突,同时也对今后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心理治疗的机制
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的产生,主要依靠下述四种治疗机制起作用。
1.施治者的支持与配合
一个人在情绪不稳定、心情不舒畅的时候,最需要的莫过于别人的支持与安慰了。一支本有希望夺冠的球队却名落孙山、铩羽而归,此时,最需要的莫过于嘘寒问暖、理解、支持和安慰,而并非一味地讨论、分析、指责失败的原因。同样,刚刚丧偶、失去子女、事业失败、生病受伤的人,心理上最需要的也是别人的体贴、安慰与支持。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一句关心的话,一些同情的表示,犹如雪中送炭,比什么都更能使受困苦的人感动,并可以使一个精神将要崩溃的人神奇般地重新振作起来。因此,心理治疗能使病人好转的治疗机制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培养希望、恢复动力。所以,给求治者提供适当的支持与辅助,可以说是心理治疗的前提,也是心理治疗的根本所在。
2.求治者的认知与领悟
俗话说,只有爱是不够的。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的人,或反复陷于困扰处境的人,除了支持,还得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脱离无法自遣的症结,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的方向。
尽管一般人都认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事实上,自知甚难,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需要旁观的第三者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动机。所以,心理治疗也是帮助病人分析自己的内心,使其看透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意义,继而发现解决心理困难、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向。只要有了充分的了解,问题的答案也就不难获得了。当然,要想意识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认识其性质,领悟到从前没有意识到的潜在动机,是需要时间、耐心和精力的。
3.治疗中的训练与学习
一般来说,心理治疗通常要兼顾三个方面:一是定向,即了解问题的性质,决定可能得以改善的方向;二是激活,即激发病人希望通过得到医治以求得改善的动机;三是改变,即帮助病人实际地改变行为或态度。但客观上存在着“明知故犯”或“本性难移”的现象。有些行为由于年深日久,变成了性格的一部分,即使要改,也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地去学习、训练、矫正、改变。而心理治疗则是利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原理”来帮助求治者改变行为的。通过适当地利用奖赏、处罚,来消除不合适的旧行为,增加合适的新行为,同时应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新的行为方式。例如,减少病人在病房自由行动的机会,给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得以“出人头地”之机会;或对病患行为予以电击惩罚,对新的正常行为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等等。
心理治疗在通过训练使求治者的行为得以改善的同时,还要通过刺激使其观念和态度得以改变。帮助求治者建立一种积极、有效而且合理的基本态度,与行为训练同等重要,但这并不容易,往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
4.促进自然愈合与成长
我们知道外科医生用针缝合伤口,只能促使伤口自己复愈,却无法使伤口直接复原。同样,心理治疗也只能帮助求治者自己慢慢地从心理困境中解脱出来,得以康复。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把求治者的心理压力与自我挫折感尽量减轻,让病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慢慢去克服、改变自己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缺陷。有时,心理治疗仅是帮助患者渡过危机和难关,需要依赖患者的心理自我调治能力的重建,才能促使自我走向健康与成熟。
总之,心理治疗并非神秘的玄术,也不是看相算命的骗人把戏,而是一个利用心理学的原理支持困境中的心理病人,让患者从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寻找“心结”和适应的新方法,培养自己应付困难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来解除自己的心理问题。
二、心理治疗的阶段与步骤
关于心理治疗中的阶段与步骤,各种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看法不一,有分3个阶段的,有分4个阶段的,也有分6个阶段的。我们综合各家之长,将心理治疗过程分为3个阶段和若干个步骤。
1.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求治者的背景资料,认清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制定治疗的目标。这是一个准备阶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建立医患关系。心理治疗主要依赖于求治者与施治者之间能否建立起互相依赖、合作无间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成败。著名心理治疗专家罗杰斯(Rogers,C.R.)曾经说,许多用心良苦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之所以未能成功,是因为在这些咨询和医治过程中,未能建立起一种令人满意的医患关系。另一位专家帕特森(Patterson,C.H.)也认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现。”而这种亲密的关系,从第一次见面时就应开始培养。施治者真正地去体会求治者的处境,使其初次与陌生人见面就无所顾忌地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个人的隐私。施治者还应使病人真切地感到鼓励与支持,愿意与施治者接近、交谈、倾诉,并使他觉得有希望改善他的心理问题,从而对心理治疗产生兴趣。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可帮助求治者改变自己,达到矫治的目的。
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独特性。即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施治者与每一位求治者的关系都是独特的,与其他所有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比较也是独特的。帕特森曾指出,治疗关系不是建立在社会交往的立场上的,它完全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内、具有隐蔽性、保密性的特殊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深度超过了一般的社会友谊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治疗的气氛必须使前往求治的人有安全感,以保证其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的进行。
其次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心理治疗的过程,是主观性和客观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在心理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施治者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对求治者的情况有正确的了解和客观的分析,才可能找到最佳的处理办法。求治者之所以能从这种医疗关系中获益,主要是施治者保持了必要的客观性。而医疗关系中的主观性意味着施治者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求治者,尊重求治者,不断地使之感到温暖可信。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有利于心理治疗过程的深入发展。这是因为,施治者与求治者之间没有日常的纠葛和利害冲突,使得施治者最有可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为求治者着想,对求治者负责;还因为这种关系能自觉应用有关人际关系的科学原理,使治疗关系能正常有效地发展,并使医患双方都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治疗中最基本的问题。
最后是限制性。每种心理治疗情境都是有其限制的,保持这种限制,对获得治疗成功往往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是求治意愿限制。帕特森认为,医疗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因为求治者遇到了自己无法独立解决或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加以解决的难题,需要特别的帮助或支持。因此,医疗关系强调求治者必须对自己的心理境况感到不满,而主动要求取得这种帮助。如果求治者在某一方面并不想求得帮助,或者是自己停止了来访咨询,那么,即便是施治者觉得自己有新的办法或是找到了肯定能对他有帮助的“药方”,去主动找对方医治也是徒劳无益的。
另外是职责的限制。施治者应认清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是求治者的责任。例如,某求治者可能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毫无办法了,认为施治者应为改变其孩子的不良行为负全部责任。而实际上,施治者的责任是帮助求治者重新认识与孩子的交往行为,协助他调整自身的行为来帮助孩子改变其不良行为。而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是求治者的职责,施治者是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越俎代庖的。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任何变化的产生都需要经过施治者与求治者双方的努力。如果没有求治者个人的努力,而仅仅依赖于施治者,其自身状况的改进是不可能实现的。施治者职责的限制,实际上正是以帮助来访者成长为目标的,这恰巧也是治疗目的所要求的。
还有就是时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是保证治疗成效的有效制约。治疗中一次会谈时间通常为40分钟左右,施治者应使求治者明白,治疗时间是有限的,这样能促使求治者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有效地利用会谈时间。尽管有些求治者可能不喜欢这种时间的限定,但最终却必定要接受这一点。实际上,简短会谈中所含的必要而适当的信息量是有助于求治者学习和治疗的;而长时间的会谈和超量的信息反而会使其收获下降。
(2)收集问题信息。这一步骤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收集与求治者及其问题有关的资料,认清“主要问题”。一般来说,施治者收集的资料越多,对下一阶段进行心理诊断就越有利。所谓“主要问题”,就是求治者最关心、最觉困扰和需要改善的问题。进入心理门诊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带着自身的问题而来的,往往非常敏感,也就更容易受伤。虽然第一次会谈时,求治者往往会说明最困扰他的问题是什么。但有时却需经过好几次会谈,慢慢摸索、探讨,才能了解真正困扰他的问题。这是因为求治者往往羞于开门见山地诉说他的主要问题,比如说:“我有同性恋倾向”,“我跟某人发生了暧昧关系”,等等。加之有时求治者也不一定真正知道自己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而需要在不断的会谈中渐渐发现问题的核心。如,一直怀疑妻子不贞的丈夫,其“主要问题”可能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一向不与异性来往,认为谈论“性”是很肮脏的事的人,其基本问题可能是内心有许多对性的奇异幻想,却又以伪君子的态度来掩饰、控制自己对性的欲望。为此,施治者对什么是“主要问题”应有足够的认识,并努力创造出某种能使来访者产生温暖、安全感的气氛。此外,对对方所谈内容的真诚关注、友好的面部表情,对对方思维、情感活动的理解以及施治者良好的职业形象、敏锐的洞察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的收集包括三个维度:
第一,时间维度。即注意求治者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信息。对于求治者过去经历的了解,可以得知其目前的概况;对于求治者现时状况的了解,又有助于获得其对自身问题理解的有关信息;而对求治者对未来看法的了解,则可以更进一步认清其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以及使之产生烦恼与困惑的原因。三者综合,有助于了解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为何前来求助。
第二,思维与情绪的维度。即注意求治者对于自身、他人及有关事件的看法,注意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活动。对思维与情绪的认识有助于了解思维与情绪之间的交互作用。
第三,思维与行为维度。即注意求治者对现实的理解与看法,注意其怎样待人处世,怎样处理自身所遭遇的各种事情,注意其出现心理冲突时,采取什么防范应急措施,以及他对自己处理这些事件的看法。这有助于了解求治者是怎样一个人,有助于了解其思维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可预测其今后在某事上的反应。
在收集信息的阶段,施治者一方面应注意引导对方的思路,另一方面亦应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应随意打断求治者的谈话,扰乱对方的思路;也不应连珠炮式地发问,以免造成对方过重的心理压力;并切忌在收集信息资料阶段就对求治者的问题妄下断语,造成误诊或更严重的心理伤害。
(3)进行初步诊断。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对求治者的心理问题及造成此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确认;此外,施治者还面对是否打算继续接待求治者并给予治疗做出决定。因为并非所有的求治者都适宜做心理治疗,因此需要慎重决定治疗的适合性。一般说来,求治者应符合精神状况没有错乱,并患有明显心理疾患或障碍,且愿意接受治疗者,才适合于心理治疗。
对求治者心理问题的确认和诊断的过程,是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它强调对深层次问题的注意,需要施治者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并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把问题具体化,也就是施治者应注意事物的特殊性。实际上,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然后决定心理治疗应采用的方法,是一个由部分(收集信息)到整体(综合分析、对问题的确认)再到部分(在抓到主要问题的前提下各个击破)的工作过程。一位著名心理治疗专家在谈到心理诊断时建议:第一,不要把不同的东西分开来想,这样做可能会以偏代全,就像盲人摸象一样;第二,对放置着各种不同东西的场景,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它的构造;第三,抓不准和完全不懂时,即成为问题所在的部分,需放到更大的背景和构造之中进行系统观察;第四,综合分析,深入分析各部分事实在整体构造中发挥着什么样的功用,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初步诊断。
(4)确立治疗目标。在进行心理治疗时,施治者要在完成心理诊断的基础上,与求治者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即让求治者明确:通过治疗,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应有什么改变,达到什么程度等。治疗目的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具体性。例如,面对一个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成天怀疑妻子有“外遇”的丈夫时,其治疗目标就是减轻他的自卑感,增强他的自信心,最终改善其夫妻关系。这个目标的确定就是非常具体的,而且具有可测性,求治者朝这一目标走的每一步都是可见的,有利于施治者在治疗中找准方向,并对目标的实施进行评价。
第二,可操作性。治疗的目标应是现实的,要根据求治者的潜力、水平以及他所受周围环境的限制来确定。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目标不仅不会使治疗成功,反而可能会使求治者丧失信心,甚至放弃治疗。
第三,针对心理治疗。治疗的目标应是心理方面的,而不是生理、物理方面的。如使求治者变得更为自信、不再自卑、减少焦虑等。有时求治者伴有躯体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是与其心理状态有关的,其治疗目标也应是怎样改变引发这些躯体症状的心理因素,而不是消除和减轻其生理症状。总之,要将治疗落脚于心理问题上。
第四,分清轻重缓急。有些求治者只有一个治疗目标,而有的求治者可能会有多个治疗目标。如一位求治者具有轻生自杀意向,同时还有焦虑不安、社交恐惧、性格内向等心理问题,在面对如此多个治疗目标时,施治者应分清轻重缓急。一般应首先消除自杀意念,继而解决焦虑问题,再解决社交恐惧问题,最后才弥补性格缺陷。当然,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施治者对求治者的深入了解,治疗目标可能会重新排序,或者也会引申出其他的治疗目标。假如此时新出现的目标相对其他目标更为重要,便应将其定为治疗的首要目标了。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治疗的目标确立后,还需经常检查和评价。如果目标定得具体、现实、可测,治疗时对治疗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和检查,对求治者来说会成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有助于激发他的动机,增强他对治疗的信心;如治疗进行得不顺利,检查和评价也有助于调整治疗方向和选择更适当的治疗方法,使治疗得以向纵深发展,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2.帮助和改变阶段
这是治疗中的重要阶段,直接决定着治疗的效果。在这一阶段使求治者产生何种变化,与治疗方法有关,还与求治者及其所面对的问题有关。各种疗法的具体进行步骤将在下节中详述,这里仅强调与帮助求治者改变其认知或行为等有关的问题。
(1)领悟。在治疗阶段,施治者可以帮助求治者重新审视自己内心与问题有关的“情结”,帮助对方达到某种程度的领悟。这种领悟的作用之一是,可以使求治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降低,并能建立起真正的心理平衡。此时,许多求治者的问题虽然仍然存在,但他已经开始有所改变了。这种领悟的作用之二是,可以为他改变其外显行为提供心理依据,产生强大的彻底解决自己问题的动机。例如,某求治者总感到自己只要一看书、一用脑子,身体的某个部位就会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这种感觉影响着他,以致不能看书学习了。在治疗过程中,施治者应帮助他先达到一种认知,即怀疑自己有病是无根据的,从而使其相信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求治者也许能很快达到这样一种领悟,即自己看书时,潜意识中就开始怕这种难受的感觉出现,就在等待着这种感觉的出现。意念集中在此,结果一出现微小的生理反应即引起自己的过分关注,形成条件反射并固定下来。以后,这位求治者就会将前面的领悟扩展到其他方面,从而在其心理健康的轨道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时,他便进入了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了自己问题的施治者。
(2)支持。即施治者通过给求治者以正强化,以及通过给对方指明在某一事件或情境中应抱有的积极、有益的方式,通过真诚地对对方好的行为的表扬、鼓励和支持等方式来减轻对方的焦虑,促进对方积极行为方式的增长。但要注意对求治者做保证或鼓励时,其基本出发点应当是立足于现实的,而不能仅开一张空头支票。有的施治者出于好心,对求治者做出:“这件事情一定会好的”,或“我敢担保你会做得很好”等保证式的支持鼓励,实际上反而不利于治疗。同时,“正强化”也必须慎重使用。施治者一定要注意自己奖励对方时是奖励对方的什么事情、哪个方面,奖励后会出现什么情况,不奖励又会出现什么情况,什么方式的奖励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等。既要注意“正强化”的方向,即不鼓励对治疗起副作用的行为,又要注意避免“正强化”使求治者出现为了赢得施治者的表扬而故意迎合的行为。因为这样反而刺激了对方的依恋心理,使治疗过程难以结束。在治疗过程中,求治者最理想的进步是自己奖励自己,从而减少对施治者奖励的需求和依赖。但求治者在治疗初期尚不具备自己奖励自己的能力,那么此时,施治者的支持奖励便是必不可少的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强化”的采用应以适度、不定的间隔、针对性强为好,在求治者某一新行为已稳定地出现时,应不再重复表扬。
(3)反塑造。在治疗过程中,施治者往往采用奖励、期望、对峙、帮助对方达到某种领悟等影响方式来矫正求治者的认知和行为。反塑造则是指求治者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影响施治者。对所有人来说,他人的影响都可能会在自己身上产生某种作用。因此,施治者也应注意来自求治者的各种影响。有时,求治者这种影响对方的企图可能并不比施治者少,他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奖励或惩罚施治者。比如当施治者以能使求治者感到愉快的方式行事时,求治者就会以自己的进步或对其看法与做法表示赞赏的形式回报施治者。而当施治者使求治者感到不快时,他就可能以退行或攻击的方式对待施治者。对求治者所表现出的这种行为,施治者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应对:第一种方式是,当求治者创造出一种使施治者感到相当愉快或不快的情景时,施治者可反问自己:对方为什么要这么说或这么做?他希望我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自己的反应会对对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实际上是在分析对方的意图和了解是否产生了交互作用,以便做出相应的反应;第二种方式是,不管或有意不去重视求治者对施治者构成的影响,而只专注于治疗目标的实现。这有助于对方了解施治者不愿受其意愿的影响,并促使他放弃此类反塑造行为。
(4)移情。移情意味着求治者可能把以前生活里与他人关系中产生过的情感、态度等主观体验移植到施治者身上。比如,当施治者以一个权威者的角色出现时,对方可能表现出过去对某一权威的种种心态:敌对情绪、防御反应或逢迎等。求治者对施治者的移情反应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既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不论哪种情况,施治者都应对此保持较强的洞察力,认识到所有的移情都可能成为某种形式的治疗阻力。一般来说,对移情的处理方式应依据移情本身的情况而定,也许应对此进行解释,也许应让其自生自灭。间接表达出来的、一般程度的积极的移情,只需给予较少的注意就可以了;而直接的、强烈的、消极的移情则需认真及时的对待。
(5)反移情。反移情是指施治者以不适当的行为来对待求治者在治疗中的某些行为表现。这种反移情同样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比如,施治者可能无故而表现出对求治者的关心、注意,或者反感,甚至厌烦。反移情对于施治者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当施治者认识到自己反移情倾向的存在时会更好地认识自己。不利的一面是,施治者一旦把自己的情绪带入治疗过程就必然失去判断力,失去必要的反应形式和帮助对方的方式的客观性,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主观影响。
(6)对峙。对峙是施治者向求治者指出其态度、思想与行为中出现的矛盾,而不是施治者对求治者认知、感受的直接、简单的反馈,它更重视对方较深层的动机与所表现的行为之间的矛盾。如施治者在对某一有婚姻关系紧张问题的求治者采用的对峙方法应是,指出其矛盾:“你说是要挽救自己的家庭,使之免于破裂,但你的行为使我怀疑你是否真的想做到这一点。”
施治者应用此法时应注意:①对峙的运用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医疗关系的基础上,因为对峙对求治者来说很可能是应激性的;②对峙的内容一定要有事实根据,在事实不充分、不明显时不宜采用此法;③注意掌握应用对峙的时机,要在求治者能随和接受这种对峙时采用;④应用对峙应以有助于求治者的成熟发展为目的,而不能使之变成一种攻击式的反应。
(7)解释。解释是为求治者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另一种看法,它应该被认为是施治者在治疗过程中最常用、最有力的“武器”了。解释根据不同的学派而异,如心理分析学派偏重于释放潜在的东西,认知学派则注重理性地、现实地帮助求治者认识世界。但无论如何,在进行解释时,施治者首先应知道向对方解释的内容应是什么,其次要注意何时应用解释以及怎样应用解释来面对求治者。因为只有适当地应用解释,才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帮助和改变阶段是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施治者任务最重的阶段,又是施治者最能发挥其创造性的阶段。这需要明确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施治者的责任。前来求治的人往往容易把施治者当做心理“建筑师”,认为他一定能为求治者个人提供心理“建筑蓝图”,即施治者应告诉求治者,他的问题是什么,他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何时应往哪儿走等等。在求治者眼里,施治者似乎是个万能的人,不仅要对求治者的现实问题负责,而且还要为求治者的一生负责。实际上,施治者应注意避免扮演这样的角色,而应成为求治者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管理者。因为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要求治者自己回答出他是怎样一个人,他的问题是什么,他是否想解决这一问题,他是否想做出自己的努力等问题。施治者的角色是提供一种对求治者有利的外在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出某些说明、解释、意见和建议,通过领悟和学习,促进求治者的改变和成长,帮助求治者自己成为自己的施治者。
3.结束阶段
心理治疗实施一段时间,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后,即应进入结尾阶段,以便结束其治疗。治疗阶段的长短不同,结尾阶段的开始也有所不同。如原先预定十次会谈之后结束治疗,那么最后两次会谈就应将重点转移于结束期的工作;假如是持续一年之久的治疗,则在最后一二个月即应逐步开始准备结束。在结尾阶段应注意如下几点:
(1)综合所有资料,作结论性解释。在整个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施治者应随时从求治者那里获取心理资料,据以掌握求治者的心理反应模型,并不断给予求治者解释、说明,使其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帮助其学习新的反应方式。到治疗结束时,施治者宜与病人作一次全面探讨,综合所得资料,做出结论性解释,使求治者有机会对自己进行更清楚的认识,以便应付将来可能必然面对的心理生活。这种综合性的评语、建议,容易使求治者铭记在心,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可以诱导他掌握处世待人的心理方向,帮助他不断成熟。
(2)帮助求治者举一反三,学习应用治疗经验。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不仅希望求治者能把在治疗过程中所学习到的新知识、领悟与经验应用到日常生活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希望求治者以后能不经施治者指点、引导与帮助,自己也能帮助自己继续学习、发展,走向成熟。在结束阶段,施治者要向求治者指出他在治疗中取得的进步,并向其指出还有哪些应注意的问题;还应帮助求治者重新回顾治疗要点,帮助检查治疗目标的实现情况,进一步巩固治疗所取得的成果。在此阶段中,施治者宜渐渐退出施治者的角色,采取比较被动的态度,让求治者自己扮演独立、自主、积极的角色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况。
(3)准备结束,接受离别。有的求治者经过长期心理治疗以后,可能形成依赖施治者的心理,或产生喜欢施治者的情感,舍不得结束离别。施治者应让求治者了解凡事都有终结,鼓励其自力而为、独立自主。有的求治者依赖性很强,施治者应采取渐次结束的办法而终止治疗。总之,心理治疗是一个目标明确的过程,是由不同的阶段、步骤组成的。各阶段之间相互重叠、相互关联,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从慢慢准备、发展,进入高峰,然后又慢慢结尾、停止。施治者不但要随时注意每次治疗的情形,也要时时观察求治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之中的反应。在治疗全过程中,每一阶段又各有其侧重点,但明确的治疗目标又会使其和谐地、像一首多声部的协奏曲一样美妙地统一起来。好的施治者就是好的指挥家,当他掌握了更多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之后,当他更深刻地理解了求治者及治疗过程后,就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度,自己的才智也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方法
一、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因此,精神分析的基础是出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了诸如抗拒、压抑、性欲、攻击、恋亲情绪等诸多无意识的心理反应。弗洛伊德的弟子E.E.琼斯后来把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原则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决定论原则
心理过程不是偶然发生的,某些偶发事件看似无因可查,实则有其行为意义。弗洛伊德一次“不小心”摔破了书桌上的墨水瓶,但他认为这是事出有因的。事实上这种“失误”如口误、笔误、失手等,在人们身上是常有发生的。经他仔细一想,不久前妹妹来参观书房,对其藏书之丰富,古玩之别致和布设之雅致大加赞赏,但见到书桌上那旧而难看的墨水瓶时便说:“它与整个书房太不相配了。”弗洛伊德还辩解说:“只要能用,不需再好。”那么这次的“不小心”实际便是潜意识中接受了妹妹的意见,并以“失手”作为开脱。引起摔破墨水瓶行为原因的时间历程并不长,但它是被决定了的。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出现的许多重大的心理或生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这便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支撑点。罗恩?哈伯德更认为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源于未出生前的胎儿期,他倡导“回思术”,让病人逆转时间“回到童年”,甚至“回到子宫”,以求明了当前行为最早期的决定因素。荣格在很多方面更改了老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但在这方面则有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个体有许多无意识的原型,这是人类共同经验的积累。这样一来,便把当前行为决定因素的时间历程拉得更遥远了。
2.情感过程的自主性原则
情感过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它可以脱离原情并移置到其他方面。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由于施治者设身处地理解求治者的内心,求治者便可能对施治者产生强烈的、毫无根据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情感移置,而把施治者当做与其原情有关的人。因此,施治者可以了解到求治者的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并引导求治者了解自己的无意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
3.心理过程的动力性原则
心理过程是有动力的,并且具有释放与之相关的能源的趋势。所以,无意识的种种冲动都在寻求发泄的窗口。但这种无意识冲动往往又以不同方式发泄出来,如:直接发泄――不受任何干扰或改变,无意识的“肮脏洪水”直泄于社会,因此触犯法律或道德,成为“有罪之人”;择机发泄――顾及到法律的禁令和道德的戒条,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并有适当的对象时才发泄,由此便成为“凡夫俗子”;不敢发泄――内心压抑太多,动机冲突又强,便可能成为“精神病人”;升华――把无意识的冲动当做人生前进的动力,迎合社会的法律与道德来改变原冲动的形式,或改造社会的法律与道德使之更符合人性,于是成为“伟岸丈夫”。
4.心理压抑的作用
法律、道德、习俗等“看门人”随时监视着无意识的冲动,个体心理存在压抑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本原则与动力性原则是相对应的。
5.精神冲突的存在
无意识的冲动和心理压抑的相撞,便导致精神冲突。相撞不断,则冲突不止。
6.儿童心理的意义
成人期的愿望和生活重要事件寻根究底都与儿童期的心理愿望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对儿童期心理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便是人生的缩影。
7.儿童心理的性欲
个体的发展从初生婴儿的口腔期到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乃至少年的两性交往期都是以个体性欲为主要发展动力的。结合上述原则,性欲也便贯穿于人生各阶段且起着重大的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因此也有人视之为“泛性论”。
由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者的症状和病理表现便是这众多原因的复合物,其组成的基本因素则是各种动机和本能的冲动。把病人意识不到的心理因素召回到意识中来,通过多次的揭示和解释,让其了解无意识的伪装和真实含义,扩展意识生活的内容,这便是精神分析疗法的治疗目的。
精神分析疗法最经典的技术便是自由联想法、直接分析法、梦境分析法、催眠疗法及暗示疗法等。以后无论荣格的心理分析法、阿德勒的心理分析法、约翰?罗森的直接分析法和哈伯德的戴尼提回思术,还是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某些疗法等,凡与动力心理学基本观点有关的心理治疗方法,均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精神分析疗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将结合案例对几种具体方法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