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1600000008

第8章 孔雀帝国失落之谜(2)

古城摩亨佐·达罗遗址的发现证明:包括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古印度也和埃及、巴比伦、中国一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史学家认为,昔日摩亨佐·达罗郊外,也是郁郁葱葱,长满着茂盛的草木。和尼罗河一样宽阔古老的印度河,不仅灌溉着这里的千里沃野,也孕育了人间的文明。只是到了后来,由于过度的放牧和种植,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植被稀疏,表土裸露,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其水分迅速蒸发,然后随风吹蚀,最后终于使这里沦为一片沙洲。可见,环境的保护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摩亨佐·达罗人后来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摩亨佐·达罗古城和“印度河文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呢?

这些谜底可能还深藏在神秘的“死人之丘”底下。可是,由于岁月的消磨,洪水的冲刷和盐碱的腐蚀,解开这些历史悬案的希望就像眼前的摩亨佐·达罗遗址日见颓败一样,变得越来越渺茫了。

孔雀帝国之谜

当一个把整个物质世界看作不过是一种幻觉的文明,对如时间和地点一类细枝末节是不会感兴趣的。印度历史关心的仅仅是能否使印度哲学中的永恒真理清楚明白地显示出来。因而,在现能得到的为数不多的印度原始资料中,历史、神话和想象总是难分难离地结合在一起。

“印度人的人数比我们所了解到的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多,所以他们交纳的贡物也超过了别的每一个民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这样告诉我们,公元前480年,当泽尔士入侵希腊时,其军队里还有“身穿棉服、肩荷竹弓和铁头竹箭”的印度人。也许根据外国入侵和外国人留下的历史报道,我们可以掌握到有关印度早期历史的真实具体的资料。

孔雀帝国是印度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帝国,它标志着印度从宗教运动转向政治发展。

如果说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那么在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当然这并不是说印度就没有统一。印度也有统一,但这是文化的统一而不是政治的统一。印度文化强调的是忠于社会秩序而不是忠于国家,正如种姓等级制度的地位比任何政治制度都要高这一点所证明的。

当雅利安人迁居恒河流域的摩揭陀王国时,西北地区凭借同波斯文明的密切联系,日益与印度其他地区相分离。

大约公元前518年时,大流士皇帝已越过兴都库什山脉,使旁遮普西部成为其帝国的第二十块辖地。波斯人的入侵,让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再次成为一个不可解的迷雾,一直到二个世纪以后,也就是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到来之时。

在当时的印度文献中,迄今未发现有任何提及亚历山大之处。而亚历山大的同伴们留下的有关印度的印象记,也全未存留下来,只有其中的部分见闻,通过后来的著作支离破碎地流传下来。这些东西描述了港口、买卖的商品、城市的外观、土著的服装以及诸如一夫多妻、种姓法规和死人火葬一类奇风异俗。虽然这是一些注重事实的报道,但在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的著作中则用讲故事的形式说出来,从而大大增加了这些离奇故事的趣味性,比如说什么有身高十英尺、肩宽六英尺的人,靠蒸汽维持生命的无嘴人,下钢球的雨,恒河里长三百英尺的蛇形鱼,等等。

亚历山大的入侵与其说是一次正式的侵略,不如说是一场袭击。他在印度仅驻扎了两年,而且在他去世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旁遮普的希腊政权就完全消失了。不过,他发动的战争确实对印度后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亚历山大的陆海军在开辟或增加陆海商路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较有实效的。从印度西北部经阿富汗和伊朗,然后通达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部诸港的商业贸易,在这个时候获得了迅速发展。而亚历山大在整个中东建立的希腊殖民地无疑也为这一贸易做出巨大贡献。

对印度历史来说,最重要的是亚历山大在印度西北部废除当地的几个王国和共和国、造成政治真空地带方面所起的作用。旃陀罗笈多·孔雀迅速填补这一真空,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帝国——孔雀帝国。

亚历山大撤离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322年,旃陀罗笈多还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青年将领,他夺取了摩揭陀国难陀王朝的王位,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在以后几年里,他稳步地朝西北方向扩大自己的统治,直到他的帝国从恒河流域扩展到印度河流域,并跨越了包括这两条大河的三角洲地区。与此同时,他还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和一个有效的政府来维持他的国土。作为亚历山大继承人之一的塞琉古当上中东的国王后,试图重新获得亚历山大统治过的印度地区,但是旃陀罗笈多毫不费力地便击退了这支希腊军队。

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304年,塞琉古被迫媾和,把印度地区让与孔雀皇帝,并将一位希腊公主嫁给他。作为回报,塞琉古得到五百头象,他利用这些象,成功地击退了他在希腊化世界中的对手。塞琉古与孔雀皇帝之间的媾和标志着孔雀帝国已作为当时的一大强国立足于世。

有一位名叫麦加斯梯尼的希腊使节,曾在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住过好几年,他的观察报告虽然现在只能以第二手的形式得到,却是些很有价值的资料。从报告中,我们得知旃陀罗笈多的儿子频头沙罗(约前298~273年)似乎征服了德干,而他的孙子,著名的阿育工(前273~232)则征服了羯陵伽,即印度东部。因而,在后者的统治下,孔雀帝国包括了除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

阿育王统治时的孔雀帝国可以算的上一个“美好的国家”:养护很好的公路上,成群的商人、士兵、王室信使和行乞的托钵僧往来不绝,车辆众多,这使正式的公路法成为必需。

对东海岸羯陵伽的征服促进了贸易,一个海事部专门维护航道和港口。许多寺院的题词证实了向寺院捐款的商会和行会的富有和慷慨。首都华氏城被称为“花城”,以它的公园、公共建筑物、九英里多长的河边地和吸引国内外学生的教育制度而闻名于世。

但这同时又是一个高效率的、严厉的、官僚政治的社会。法律是严厉的,维持秩序的手段也是无情的。军队号称有七十万人,配备九千头大象一万辆战车。精干的密探无处不在,通过信使和信鸽将一连串的报告送交首都。严酷的刑罚有十几种,常用作惩罚和逼供的手段。

阿育王的统治表明,传统型的帝国统治发生了根本而独特的变化。他在通过特别残忍的战争征服羯陵伽王国之后,内心经历了一番变化,他在刻于岩石上的第十三条敕令中这样写道:

十五万人作为俘虏被带走,十万人被杀死,许多倍于这个数字的人死去。……为诸神所爱的羯陵伽的征服者,现在感到很懊悔,感到深深的悲伤和侮恨,因为征服一个以前未被征服过的民族,包含着屠杀、死亡和放逐。……即使那些躲过灾难的人也由于他们始终热爱的朋友、熟人、同伴和亲属所遭到的不幸而极度痛苦。因之,所有的人都承受着不幸,而这,使国王的心情十分沉重。

从此以后,阿育工致力于促进和实现佛陀的教义。他渴望有一个“安全、理智、所有人内心都很平静、温和”的未来。他仿效波斯的统治者,将自己的敕令刻在岩石、山洞和专门建造的柱子上。这些敕命与其说是正式法令,不如说是具有国家训诫的性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告诫人们发扬伟大的美德——朴素、同情、相互宽容和尊重各类生命。阿育王与首先考虑国家利益的考底和耶不同,他更关心的是人民。所以,他兴办了许多并不给国家带来直接利益的公共事业——医院和国家公费治疗,大路两旁的果园和休息场所,分配施舍物给各个教派,派佛教传教团去外国。

阿育王并不像现在某些人士所宣称的,是印度的君士坦丁。他没有使佛教成为国教,也没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他对婆罗门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的捐助,并帮助各教各派的杰出人士。这不是宗教上的变革,而是一种态度上的改变。他最强调的是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不仅因为这两者是道德上合乎需要的东西,而且因为它们会促进他那庞大且复杂的帝国日益和谐。这在阿育王统治期间证明是很成功的,因为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但是,在他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王朝被推翻,他的帝国被消灭。

文化的统一和政治的统一有时是互相抵触的,印度文明往往在一个范围里增进了统一的文化,却又在另一范围里破坏了政治的统一。然而,这已成为到现代为止的印度历史的一个模式。

“艾哈文化”之谜

早在20世纪中叶,印度的一些考古学家在该国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发现了一处庞大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群,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考古学家认为,约四千五百年前,一个叫做“艾哈”的古人群迁移到这里,他们不仅成为梅瓦及邻近地区最早的居民,还创造了“艾哈文化”。

“艾哈文化”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如何灭绝的呢?

考古学家发现,“艾哈人”有着氏族社会的文明特征。遗址群分为九十个主要居住地,每处面积约五百平方米,均用泥砖围成堡垒模样。后来,南亚的考古学界在巴基斯坦境内发掘了规模宏大的“赫拉帕文化”遗址,其文明特征与“艾哈文化”如出一辙。人们据此相信,“艾哈文化”是赫拉帕文化的一个分支,并将考古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赫拉帕地区。

尽管如此,一些细心的考古学家对“艾哈文化”的起源仍存有疑问。从1994年开始,在美国考古学家的参与下,印度考古界沿着不同的地质层,对“艾哈文化”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发掘。现在,人们终于有了惊人的发现——在“艾哈文化”遗址发掘出五具古人类遗骸!

这真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是人们在“艾哈文化”地区首次发掘出古人类遗骸。研究表明,这些古人死时的年龄均在三十五岁至五十岁之间,除一人的性别无从辨别外,其余为两男两女。其中四具遗骸是在公元前2000~1800年的红铜时代地质层发现的。更为惊奇的是,这些遗骸分明有着被火化过的痕迹,与赫拉帕文化的土葬习俗不同,最后一具出土的遗骸并保持着印度教持定三昧的姿势。一些考古学家提出:难道“艾哈文化”与赫拉帕文化并非同宗?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这两个文化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考古学家在“艾哈文化”遗址,同时发现了布满牛粪的痕迹,并发掘出大量雕刻有牛图形的文物。起初发掘的文物上刻的均是公牛图形,这契合了印度人历来奉牛为神明的传统。

但之后又发现了刻有母牛图形的文物,这使考古学家大惑不解。考古学家深入分析后认为,不管是公牛还是母牛,“艾哈文化”与以雅利安人为代表的印度人种的文化,有着更大的共同点:对牛的崇拜。“艾哈文化”与赫拉帕文化不存在同源的特性,因为赫拉帕文化丝毫没有对雌性动物崇拜的现象。

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谜团进一步被揭开。人们确信“艾哈文化”是一种较之赫拉帕文化历史更为久远的文化现象,“艾哈人”制作陶器的技术不仅更为精湛,而且运用了比赫拉帕文化的“黑色陶器”更丰富的红黑色彩绘手法。此外,“艾哈人”在建筑工艺上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烧砖。考古学家相信,当赫拉帕文化于公元前2500年处于鼎盛时期时,“艾哈人”从赫拉帕文化中学到了不少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从而推动了“艾哈文化”的发展。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艾哈文化”在历史上形成了以农业、畜牧业、狩猎和捕鱼为特色的混合经济模式,只是到公元前1800年前后,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难,“艾哈文化”才逐渐消亡。赫拉帕文化在同期也开始没落,这也是“艾哈文化”灭绝的一个因素。但印度考古学界认为,“艾哈文化”并没有从印度国土上消亡,它依然活在印度人民心中。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本书从旱灾和饥荒、无法抗拒的火山和海啸、无情的战争和种族屠杀、地震灾难、剧烈的污染、飓风和洪水灾难、可怕的传染病、海难、空难以及特大火灾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告诉人们灾难背后的故事,希望读者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能唤起历史的记忆,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护自己,也保护人类,并珍惜现在的生活。
  •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
  • 环境中有害物质知多少

    环境中有害物质知多少

    人类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包容了人类以外的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基础。社会环境是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思维、想像、风俗习惯、情绪、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等。
  •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但它并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尤其是生态伦理关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一样的生态伦理观念,就会对应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究竟应该持有怎样的生态伦理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生态伦理本身了解多少。
  • 自然发现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自然发现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神奇的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活,都充满了种种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共分为十五册,分别介绍了“ 宇宙”“动物”“植物”“人类”“科学”等内容,引导青少年不断地去探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热门推荐
  • 明月谣传

    明月谣传

    在一次车祸意外中,杀手叶玉墨一朝穿越,竟然穿越到了被后人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太平公主身上!而这当时的太平公主尚且年幼,软弱无能。武则天眼不见,心不烦,将她禁足在太平宫。为了获宠,她心狠手辣,尽量避免太平公主的惨死。可她的性格无不与太平公主相同,正在一步步的实践着历史。薛绍,武攸暨,武承嗣。历史上的人物一个个出现,叶玉墨能否真正找到自己的真爱?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复仇之破碎的爱已凋谢

    复仇之破碎的爱已凋谢

    小诗翎造人陷害,父亲背叛,母亲被杀,从小除了琳姨世界上上再也没有人懂她了......
  • 修罗志

    修罗志

    上界土著挖出神秘镜子,遭到天雷轰杀,借助一滴精血附体重生。这是一个重生的少年,手持一面古朴的镜子,身怀一本逆天的功法,书写一段逆天的传奇。
  • 倾吾一生:唯汝一人

    倾吾一生:唯汝一人

    灵魂穿越,风起云涌。她来到这个世界,找寻一个答案。除庶妹、斗渣男、训恶奴、灭心腹.......种种的种种,她却淡然一笑:“自己送上门的,为什么要客气呢?”有人跟她比有钱,那就直接把她送进钱庄,看看金库,有钱,就是这么任性;有人跟她比容貌,那就直接刮了她的脸,看看谁更美,有颜,就是这样调皮;有人跟她比实力,那就直接空手废了她丹田,看看谁更强,有实力,就是这么拽!可她只能说,她真的不是有意要这么拽的,谁叫那妖孽说:“随你处置,不必要后顾之忧。”哎,没办法,关键时刻,还是得比谁的魅力大,谁的男人拽。“倾尽我的一生一世,只对你一个人好。”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万古毒帝

    万古毒帝

    天庭之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龙脉相传,唯我永生!
  • 重生花期已至

    重生花期已至

    冯止妤短暂的一生可以用三部曲来阐释:前八年是幸福交响曲,中间八年是叛逆交响曲,后五年是自作自受交响曲。重活一世,她不求富贵不求真爱,只求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 王牌女友

    王牌女友

    【大难不死】水染娆从小是水家的唯一继承人,所以被众星捧月式的疼爱,自然有点单纯小白。十三岁那年闺蜜失踪,水家覆灭,能来的祸都来了,可是一切还不止这些,三年后一场阴谋被她亲手揭开,沦落荆棘古堡。所有人都以为她回不来了,谁知道就那样被男主捡了回去,一养就又是三年。人生在世,只要你还活着,该来的总会要来。数年未见的闺蜜成长成了黑暗萝莉,水染娆自己也是毒物一枚。“我……待在英国也够久了,也是时候回来了。”手中的报纸应声落地,当年的事情又岂是一个误会?从女主十九岁开始,带点校园风的军官总裁文由此拉开序幕拉!!(作者才是真小白啊有木!?)
  • 白鹰之雨

    白鹰之雨

    车祸、失忆、灵魂转移……这都是什麽事啊!现在居然又成了血案的唯一线索谁来告诉她这是什麽情形?
  • 御灵符师

    御灵符师

    前世天玄门外门弟子星魂,因偷学内门机关禁术,而遭到内门长老的追杀,后以死明志,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凌云大陆。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绚丽的魔法,更加没有强悍的武技,不过,这里拥有着一种强大的职业,同样也是凌云大陆上最强大,最高贵的职业——御灵符师。带着对前世的不甘和对修炼的执着,在这一世,他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本命灵符,奇异阵法,守护幻兽,驯化灵兽,这个神奇的职业——御灵符师,又有着怎样的秘密。灵士,灵师,大灵师,灵统,灵王,灵尊,灵贤,灵圣,灵帝,一百级的修炼却为何只有九个称号,那最后的一百级,又会成为什么?敬请收看玄幻小说《阴阳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