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桂心、甘草、乾薑、黃連、椒、术、吴茱萸、熟艾、雄黃、犀角、麝香、菖蒲、人參、芍藥、附子、巴豆、半夏、麻黃、柴胡、杏仁、葛根、黃芩、烏頭、秦膠等,此等藥并應各少許。
以前諸藥固以大要嶺南使用,仍開者,今復疏之,眾藥并成劑藥,自常和合,貯此之備,最先於衣食耳。
常山十四兩,蜀漆,石膏一斤,阿膠七兩,牡蠣、朱砂、大青各七兩,鱉三枚,鯪鯉甲一斤,烏賊魚骨,馬蘭子一大升,蜀升麻十四兩,檳榔五十枚,龍骨,赤石脂,羚羊角三枚,橘皮,獨活,其不注兩數者,各四兩,用芒硝一升,良。
成劑藥。
金牙散、玉壺黃丸、三物備急藥、紫雪、丹參、菵草膏、玉黃丸、度瘴散、末散、理中散、痢藥、丁腫藥,其有側注者,隨得一種,為佳。
老君神明白散
术、附子炮各二兩,烏頭炮,桔梗二兩,細辛一兩,搗篩,日一服五方寸匕,若一家有藥,則一里無病,帶行者,所遇病氣皆削。若他人得病者,溫酒服一方寸匕,若已四五日者,以散三匕,水三升,煮三沸,服一升,取汗即愈。
云常用辟病散。
真珠、桂肉各一分,貝母三分,杏仁二分熬,雞子白熬令黃黑三分,五物搗篩,歲旦服方寸匕。若歲中多病,可月月朔望服。
單行方。
南向社中柏東向枝,取曝乾,末,服方寸匕。姚云:疾疫流行預備之,名為柏枝散,服神良。《刪煩方》云:旦,南行見社中柏,即便收取之。
斷溫病令不相染方。
熬豉,新米酒漬,常服之。
《小品》正朝屠蘇酒法,令人不病溫疫。
大黃五分,川椒五分,术、桂各三分,桔梗四分,烏頭一分,拔楔二分,七物細切,以絹囊貯之,十二月晦日正中時,懸置井中至泥,正曉拜慶前出之,正旦取藥置酒中,屠蘇飲之。於東向,藥置井中,能迎歲,可世無此病。此華佗法,武帝有方驗中,從小至大,少隨所堪,一人飲,一家無患,飲藥三朝。
一方有防風一兩。
姚大夫辟溫病粉身方。
芎藭、白芷、藥本,三物等分,下篩,內粉中,以塗粉於身,大良。
附方
張仲景三物備急方,司空裴秀為散,用療心腹諸疾,卒暴百病。
用大黃、乾薑、巴豆各一兩,須精新好者,搗篩,蜜和,更搗一千杵,丸如小豆,服三丸,老小斟量之,為散不及丸也。若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刀刺痛,氣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若不下,捧頭起,灌令下喉,須臾差。未知,更與三丸,腹當鳴轉,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須折齒灌之,藥入喉即瘥。
崔氏《海上方》云:威靈仙去眾風,通十二經脉,此藥朝服暮效,疏宣五臟冷膿、宿水變病,微利不瀉人,服此四肢輕健,手足溫暖,并得清凍。時商州有人患重足不履地,經十年不瘥,忽遇新羅僧見云:此疾有藥可理。遂入山求之,遣服數日,平復後,留此藥名而去。此藥治丈夫婦人中風不語,手足不隨,口眼喎斜,筋骨節風,胎風,頭風,暗風,心風,風狂人,傷寒頭痛,鼻清涕,服經二度,傷寒即止,頭旋目眩,白癜風,極治大風,皮膚風癢,大毒熱毒,風瘡。深治勞疾,連腰骨節風,繞腕風,言語澀滯,痰積。宣通五臟,腹內宿滯,心頭痰水,膀胱宿膿,口中涎水,好吃茶漬,手足頑痹,冷熱氣壅,腰膝疼痛,久立不得,浮氣瘴氣,憎寒壯熱,頭痛尤甚,攻耳成膿而聾,又衝眼赤,大小腸秘,服此立通,飲食即住。黃疸,黑疸,面無顏色,瘰癧遍項,產後秘澀、暨腰痛;曾經損墜。心痛,注氣,膈氣,冷氣攻衝。腎臟風壅,腹肚脹滿,頭面浮腫,注毒脾肺氣,痰熱咳嗽,氣急,坐外不安,疥癬等瘡,婦人月水不來,動經多日,血氣衝心,陰汗,盜汗,囗臭穢甚,氣息不堪。勤服威靈仙,更用熱湯盡日頻洗,朝塗若唾,若治囗臭,藥自塗身上,內外塗之,當得平愈。孩子無辜,令母含藥灌之。痔疾秘澀氣痢絞結,并皆治之。威靈仙一味,洗焙為末,以好酒和,令微濕,入在竹筒內,牢塞口,九蒸丸曝,如乾,添酒重灑之,以白蜜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湯酒下。
《千金方》:當以五月五日午時,附地刈取耳葉。
洗,曝燥,搗下篩,酒若漿水服方寸匕,日三夜三。散若吐逆,可蜜和為丸,準計一方匕數也。風輕易治者,日再服。若身體有風處,皆作粟肌出,或如麻豆粒,此為風毒出也,可以針刺潰去之,皆黃汁出乃止。五月五日,多取陰乾,著大養中,稍取用之。此草辟惡,若欲省病省疾者,便服之,令人無所畏。若時氣不和,舉家服之。若病胃脹滿,心悶發熱,即服之。并殺三蟲,腸痔,能進食。一周年服之佳。七月七、九月九,可釆用。
治牛馬六畜水穀疫癘諸病方第七十三
治馬熱蚛顙黑汗鼻有膿,啌啌有膿,水草不進方。黃瓜蔞根、貝母、桔梗、小青、栀子仁、吴藍、款冬花、大黃、白鮮皮、黃芩、鬱金各二大兩,黃檗、馬牙硝各四大兩,搗篩,患相當灰常要啖,重者藥三大兩,地黃半斤,豉二合,蔓菁油四合,合齋前啖,至晚飼,大效。
馬遠行到歇處,良久與空草,熟刷,刷罷飲,飲竟,當飼。困時與料必病及水穀。六畜瘡焦痂,以面膠封之,即落。
馬急黃黑汗。
右割取上斷訖,取陳久靴爪頭,水漬汁灌口,如不定,用大黃、當歸各一兩,鹽半升,以水三升,煎取半升,分兩度灌口,如不定,破尾尖,鑱血出即止,立效。
馬起卧,胞轉及腸結,此方并主之。
細辛、防風、芍藥各一兩,以鹽一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二度,灌後、灌前,用芒硝、鬱金、寒水石、大青各一兩,水五升,煮取二升半,以酒、油各半升,和攪,分二度灌口中。
馬羯骨脹。
取四十九根羊蹄燒之,熨骨上,冷易之。如無羊蹄,楊柳枝指粗者,炙熨之,不論數。
飲馬以寅午二時,晚少飲之。
啖鹽法。
鹽須乾,天須晴,七日,大馬一啗一升,小馬半升,用長柄杓子深內咽中,令下肥而強水草也。
治馬後冷。
豉、葱、薑各一兩,水五升,煮取半升,和酒灌之,即瘥。
蟲顙十年者。
醬清如膽者半合,分兩度灌鼻,每灌一兩日將息。不得多,多即損馬也。
蟲顙重者。
葶藶子一合,熬令紫色,搗如泥,桑根白皮一大握,大棗二十枚,擘,水二升,煮藥取一升,去滓,入葶藶搗,令調勻,適寒溫,灌口中,隔一日又灌,重者不過再,瘥。
蟲顙馬,鼻沬出,梁腫起者,不可治也。
驢馬胞轉欲死。
搗蒜,內小便孔中深五寸,立瘥。
又,用小兒屎,和水灌口,立瘥。
又方,騎馬走上坂用木,腹下來去擦,以手內大孔,探却糞,大效。探法:剪却指甲,以油塗手,恐損破馬腸。脊瘡,以黃丹傅之,避風,立瘥。
疥,以大豆熬焦,和生油麻搗傅,醋泔净洗。目暈,以霜後楮葉細末,一日兩度,管吹眼中,即瘥。
馬蛆蹄。
槽下立處,掘一尺,埋雞子許大圓石子,令常立上,一兩日,永差。
啖大麻子。
净擇一升,飼之,治啌及毛焦,大效。
疥,以樗根末,和油麻塗,先以皂莢或米泔净洗之,洗了塗,令中間空少許,放蟲出下得,多塗恐瘡大。
秘療疥,以巴豆、膩粉,研油麻塗定,洗之,塗數日後,看更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