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目赤痛暗昧刺諸病方第四十三
華佗禁方。
令病人自用手兩指擘所患眼,垂空咒之曰:疋疋,屋舍狹窄,不容宿客。即出也。
傷寒方末,亦有眼方。姚方,目中冷泪出,毗赤癢,乳汁煎方。
黃連三分,蕤仁二分,乾薑四分,以乳汁一升,漬一宿,微火煎取三合,去滓,取米大傅眦。
睛為所傷損破方。
牛旋,日二點,避風。黑睛破,亦差。
附方
《范汪方》:主目中泪出,不得開,即刺痛方。
以鹽如大豆許,內目中,習習去鹽,以冷水數洗目,差。
《博濟方》:治風毒上攻,眼腫癢澀,痛不可忍者,或上下瞼毗赤爛,浮翳瘀肉侵睛,神效驅風散。五倍子一兩,蔓荊子一兩半,同杵末,每服二錢,水二盞,銅石器內煎及一盞,澄滓,熱淋洗,留滓二服,又依前煎淋洗,大能明眼目,去澀癢。
《簡要濟眾》:治肝虛目睛疼,冷相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補肝散。
夏枯草半兩,香附子一兩,共為末,每服一錢,臘茶調下,無時。
《聖惠方》:治眼癢急赤澀,用犬膽汁注目中。
又方,治風赤眼。
以地龍十條,炙乾,為末,夜卧以冷茶調下二錢匕。
又方,治傷寒熱毒氣攻眼,生白翳。
用烏賊魚骨二兩,不用大皮,杵末,入龍腦少許,更研令細,日三四度,取少許點之。
又方,治久患內障眼。
車前子、乾地黃、麥門冬等分,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屢效。
治目方,用黃連多矣,而羊肝丸尤奇異。
取黃連末一大兩,白羊子肝一具,去膜,同於砂盆內研,令極細,眾手捻為丸,如梧桐子,每食以暖漿水吞二七枚,連作五劑,差。但是諸眼目疾,及障翳青盲,皆主之。禁食猪肉及冷水。劉禹錫云:有崔承元者,因官治一死罪囚出活之,因後數年,以病自致死。一旦崔為內障所苦,喪明,逾年後,半夜嘆息獨坐時,聞階除間悉窣之聲,崔問為誰,曰:是昔所蒙活者囚,今故報恩至此。遂以此方告訖而沒。崔依此合服,不數月眼復明。因傳此方於世。
又方,今醫家洗眼湯。
以當歸、芍藥、黃連等分停,細,以雪水或甜#1水煎濃汁,乘熱洗,冷即再溫洗,甚益眼目。但是風毒,赤目花翳等,皆可用之。其說云:凡眼目之病,皆以血脉凝滯使然,故以行血藥合黃連治之,血得熱即行,故乘熱洗之,用者無不神效。
又方,治雀目不計時月。用蒼术二兩,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不計時候。以好羊子肝一個,用竹刀子批破,糝藥在內,麻繩纏定,以粟米泔一大盞,煮熟為度,患人先薰眼,藥氣絕,即吃之。《簡要濟眾》治小兒雀目。
《梅師方》:治目暗黃昏不見物者。
以青羊肝切,淡醋食之。煮亦佳。
又方,治眼睛無故突一二寸者。
以新汲水灌漬睛中,數易水,睛自入。
《崔元亮海上方》著此三名,一名西國草,一名畢楞伽,一名覆盆子。治眼暗不見物,冷泪#2浸淫不止,及青盲,天行目暗等,取西國草,日暴乾,搗令極爛,薄綿裹之,以飲男乳汁中浸,如人行八九里久,用點目中,即仰臥,不過三四日,視物如少年。禁酒、油、麵。
《千金方》:點小兒黑花眼翳澀痛。
用貝齒一兩,燒作灰,研如緬,入少龍腦,點之,妙。又方,常服明目洞視。胡麻一石,蒸之三十遍,末,酒服,每日一升。又方,古方明目黑髮,槐子於牛膽中漬,陰乾百日,食後吞一枚,十日身輕,三十日白髮黑,百日內通神。
孫真人《食忌》:主眼有翳。
取芒消一大兩,置銅器中,急火上煉之,放冷後,以生絹細羅,點眼角中,每夜欲卧時一度點,妙。
《經驗方》:退翳明目,白龍散。
馬牙消光净者,用厚紙裹,令按實,安在懷內著肉處,養一百二十日,取出,研如粉,入少龍腦,同研細,不計年歲深遠,眼內生翳膜,漸慚昏暗,遠視不明,但瞳人不破散,并醫得。每點用藥末兩米許,點目中。
又方,治內外障眼。
蒼术四兩,米泔浸七日,逐日換水後,刮去黑皮,細切,入青鹽一兩,同炒,黃色為度,去鹽不用。木賊二兩,以童子小便浸一宿,水淘,焙乾。同搗為末,每日不計時候,但飲食蔬菜內調下一錢匕服,甚驗。
《經驗後方》:治虛勞眼暗。釆三月蔓菁花,陰乾,為末,以井花水每空心調下二錢匕,久服長生,可讀夜書。
《外臺秘要》:主目翳及努肉。
用礬石最白者,內一黍米大於翳上及努肉上,即冷泪出,綿拭之,令惡汁盡,其疾日日臧,翳自消薄,便差。
礬石須真白好者,方可使用。
又,補肝散 治三十年失明。
蒺藜子,七月七日收,陰乾,搗散,食後水服方寸匕。
又,療盲。
猪膽一枚,微火上煎之可丸,如黍米大,內眼中,食頃,良。
又方,治翳如重者。
取猪膽白皮,曝乾,合作小繩子如粗釵股大小,燒作灰,待冷,便以灰點翳上,不過三五度即差。
又方,輕身益氣明目。
蕪菁子一升,水九升,煮令汁盡,日乾,如此三度,搗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斗門方》:治火眼。用艾,燒令烟起,以碗蓋之,候烟上碗成煤,取下,用溫水調化,洗火眼,即差。更入黃連,甚妙。
《廣利方》:治眼築損努肉出。
生杏仁七枚,去皮,細嚼,吐於掌中,及熱以綿裹箸頭,將點努肉上,不過四五度,差。
《藥性論》云:空心用鹽揩齒,少時吐水中洗眼,夜見小字,良。
顧含養嫂失明。
含嘗藥視膳,不冠不食,嫂目疾,須用蚺蛇膽,含計盡求不得,有一童子,以一合授含,含開乃蚺蛇膽也,童子出門,化為青烏而去,嫂目遂差。
治卒耳聾諸病方第四十七#3
葛氏,耳卒聾。
取鼠膽,內耳內,不過三,愈。有人云:側外瀝一膽盡,須臾膽汁從下邊出,初出益聾,半日頃,乃差。治三十年老聾。
又方,巴豆十四枚,搗,鵝脂半兩,火熔,內巴豆,和取如小豆,綿裹內耳中,差,日一易。姚云:差三十年聾。
若卒得風,覺耳中怳怳者。
急取鹽七升,甑蒸使熱,以耳枕鹽上,冷復易。亦療耳卒疼痛,蒸熨。
又方,栝簍根削令可入耳,以臘月猪脂煎三沸,出塞耳,每日作,三七日即愈。
姚氏,耳痛有汁出方。
熬杏仁令亦黑,搗如膏,以綿裹塞耳,日三易,三日即愈。
聤耳,耳中痛,膿血出方。
月下灰吹滿耳,令深入無苦,即自出。
耳聾,菖蒲根丸。
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搗,篩,分作七丸,綿裹,卧即塞,夜易之,十日立愈,黃汁立差。
耳中膿血出方。
細附子末,以葱涕和,灌耳中,良。單蔥涕亦佳,側耳令入耳。
耳中常鳴方。
生地黃切,以塞耳,日十數易。
《小品》療聤耳,出膿汁散方。礬石二兩,燒,黃連一兩,烏賊魚骨一兩,三物為散,即如棗核大,綿裹塞耳,日再易,更加龍骨。
耳聾,巴豆丸。
巴豆一枚,去心皮,班猫一枚,去翅足,二物合搗,篩,綿裹塞耳中,再易,甚驗。云此來所用則良。
又方,磁石、菖蒲、通草、熏陸香、杏仁、萆麻、松脂,搗篩,為末,分等,蠟及鵝脂和硬,和為丸,稍長,用釵子穿心為孔,先去耳塞,然後內於藥,日再,初著癢,及作聲月餘總差。殿中侯監效。
耳卒痛。
蒸鹽熨之。
痛不可忍求死者。
菖蒲、附子各一分,末,和烏麻油煉,點耳中,則立止。
聤耳膿血出。車轄脂塞耳中,膿血出盡,愈。
附方
《肘後方》:療耳卒腫出膿水方。
礬石燒,末,以筆管吹耳內,日三四度,或以綿裹塞耳中,立差。
《經驗方》:治底耳方。
用桑螵蛸一個,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細研,入麝香一字,為末,糝在耳內,每用半字,如神效。如有膿,先用綿包子捻去,次後糝藥末入耳內。
又方,治耳卒聾。
巴豆一粒,臘裹,針刺令通透,用塞耳中。
《梅師方》:治耳久聾。
松脂三兩,煉,巴豆一兩,相和,熟搗可丸,通過以薄綿裹,內耳孔中塞之,日一度易。
《聖惠方》:治腎氣虛損耳聾。
用鹿腎一對,去脂膜切,於豉汁中,入粳米二合,和煮粥,入五味之法,調和,空腹令之作羹及酒并得。
《杜壬方》:治耳聾,因腎虛所致,十年內一服愈。
蝎至小者四十九枚,生薑如竭大四十九片,二物銅器內炒,至生薑乾為度,為末,都作一服,初夜溫酒下,至二更盡,盡量飲酒;至醉不妨,次日耳中如笙簧,即效。
《勝金方》:治耳聾,立效。
以乾地龍,入鹽,貯在葱尾內,為水,點之。
《千金方》:治耳聾。
以雄黃、硫黃等分,為末,綿裹,塞耳中。
又方,酒三升,漬牡荊子一升,碎之,浸七日,去滓,任性服盡,三十年聾差。
又方,以醇酢微火煎附子,削令尖,塞耳,效。
《外臺秘要》治聾。
芥子搗碎,以人乳調和,綿裹塞耳,差。
《楊氏產乳方》:療耳嗚無晝夜。
烏頭燒作灰、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耳中,日再用,效。
治耳為百蟲雜物所人方第四十八
葛氏,百蟲入耳。
以好酒灌之,起行自出。
又方,閉氣,令人以蘆吹一耳。
又方,以桃葉塞兩耳,立出。
蜈蚣入耳。
以樹葉裹鹽灰令熱,以掩耳,冷復易,立出。
岫蜓入耳。
熬胡麻,以葛囊貯,枕之,蟲聞香則自出。
蟻入耳。
炙猪脂、香物,安耳孔邊,即自出。
神效方,岫蜓入耳。
以牛酪灌滿耳,蛐蜓即出,出當半銷。若入腹中,空腹食好酪一二升,即化為黃水而出。不盡,更作服,手用神驗無比,此方是近得。
又方,小雞一隻,去毛足,以油煎令黃,著穿作孔,枕之。
又方,取蚯蚓內葱葉中,并化為水,滴入耳中,蛐蜓亦化為水矣。
附方
《勝金方》:主百蟲入耳不出。
以雞冠血滴入耳內,即出。
又,《千金方》:搗韭汁,灌耳中,差。
又方,治耳中有物不可出。
以麻繩剪令頭散,傅好膠,著耳中物上枯之,令相著,徐徐引之令出。
又,《梅師方》:取車釭脂,塗耳孔中,自出。
《續十全方》:治蟲入耳。
秦椒末一錢,醋半盞浸良久,少少灌耳,蟲自出。
《外臺秘要》:《肘後》治蟻入耳。
燒鯪鯉甲,末,以水調,灌之,即出。
劉禹錫《傳信方》:治蛐蜓入耳。
以麻油作煎餅枕卧,須臾岫蜓自出而差。李元淳尚書在河陽日,岫蜓入耳,無計可為。半月後,腦中洪洪有聲,腦悶不可徹#4,至以頭自#5擊門柱。奏疾狀危極,因發御藥以療之,無差者,為受苦不念生存,忽有人獻此方乃愈。
《兵部手集》:治岫蜓入耳。
小蒜汁理一切蟲入耳,皆同。
錢相公《篋中方》:治百節岫蜓并蟻入耳。
以苦醋注之,起行即出。
《聖惠方》:治飛蛾入耳。
醬汁灌入耳,即出。又,擊銅器於耳傍。
《經驗方》:治水入耳。
以薄荷汁點,立效。
治卒食噎不下方第四十九
葛氏方,取少蜜含之,即立下。
又方,取老牛涎沫,如棗核大,置水中飲之,終身不復患噎也。
附方
《外臺秘要》:治噎。
羚羊角屑一物,多少自在,末之,飲服方寸匕。亦可以角摩噎上,良。
《食醫心鏡》:治卒食噎。
以陳皮一兩,湯浸去穰,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熱服。
《聖惠方》:治膈氣,咽喉噎塞,飲食不下。用碓觜上細糠,蜜丸彈子大,非時含一丸,嚥津。
《廣五行記》云:永#6徽中,絳州僧病噎不下食,告弟子:吾死之後,便可開吾胸喉,視有何物。言終而卒。弟子依言,而開視胸中,得一物,形似魚,而有兩頭,遍體是肉鱗,弟子置器中,跳躍不止,戲以諸味,皆隨化盡。時夏中,藍多作澱,有一僧以澱置器中,此蟲遂繞器中走,須臾化為水。
治卒諸雜物經不下方第五十
食諸魚骨鯁。以魚骨於頭上,立即愈。下云謦咳,即出。
又方,小嚼薤白,令柔,以繩繫中,持繩端,吞薤到鯁處,引之,鯁當隨出。
療骨鯁。
仍取所餘者骨,左右手反覆擲背後,立出。
雜物鯁方。
解衣帶,目窺下部,不下即出。又方,好蜜,以匕抄,稍稍嚥之,令下。
魚骨鯁在喉中,眾法不能去者方。
取飴糖,丸如雞子黃大,吞之,不去又吞,以漸大作丸,用得效。
附方
《斗門方》:治骨鯁。
用鹿角為末,含津嚥下,妙。
《外臺秘要》:療鯁。
取虎骨為末,水服方寸匕。
又方,螻蛄腦一物,吞。亦治刺不出,傅之,刺即出。
又方,口稱鸕鷀,則下。
又,《古今錄驗》:療魚鯁骨橫喉中,六七日不出,取鯉魚鱗皮,合燒作屑,以水服之,則出,未出更服。
《勝金方》:治小兒大人一切骨鯁,或竹木簽刺喉中不下方。
於臘月中取鱖魚膽,懸北檐下,令乾。每魚鯁,即取一皂子許,以酒煎化,溫溫呷,若得逆,便吐,骨即隨頑涎出。若未吐,更吃溫酒,但以吐為妙。酒即隨性量力也,若未出,更煎一塊子,無不出者。此藥但是鯁物在藏腑中,日久痛,黃瘦甚者,服之皆出。若卒求鱖魚不得,蠡魚、魷魚、鯽魚俱可,臘月收之,甚佳。
孟詵云:人患卒瘂。
取杏仁三分,去皮尖,熬,別杵,桂一分,和如泥,取李核,用綿裹含,細細嚥之,日五夜三。
治卒誤吞諸物及患方第五十
葛氏,誤吞釵方。取薤曝令萎,煮使熟,勿切,食一大束,釵即隨出。生麥菜若節縷,皆可用。
誤吞釘及箭、金針、錢鐵等物方。
多食肥羊脂、諸般肥肉等,自裹之,必得出。
吞諸珠噹鐵而鯁方。
燒弩銅令赤,內水中,飲其汁,立愈。
誤吞錢。
燒火炭末,服方寸匕,即出。《小品》同。
又方,服蜜三升,即出。
姚氏,食中吞髮,繞喉不出方。
取梳頭髮,燒作灰,服一錢匕。
吞環若指彄彊。
燒鵝羽數枚,末,飲之
吞錢。
臘月米餳,頓服半升。
又方,濃煎艾汁服,效。
附方
《聖惠方》:治誤吞銀環子、釵子。
以水銀半兩服之,再服,即出。
又方,治小兒誤吞針。
用磁石如棗核大,磨令光,鑽作竅,絲穿,令含,針自出。
又方,治小兒誤吞銅鐵物,在咽喉內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