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3300000003

第3章 致青春,典雅纯洁的娇美女生

在京城没住上多长时间,赵庆华一家就搬到了天津居住。

这样搬来搬去确实很麻烦,孩子们刚刚熟悉一个新环境,交上一帮新的玩伴,自然是不愿意搬走,赵庆华更不愿意这样不断地搬家,但是他也没办法。1917年6月,张勋复辟回到京城,那里又变成了废帝溥仪的天下,赵庆华在北京待不下去了。好在他在天津还有宅院,就拖家带口搬到了天津的家。之后的一段岁月,赵一荻就是在天津度过的,度过了她的少女时代,度过了她的美好青春。

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影响着赵庆华,他的工作虽然专业性很强,但是从参加工作那天起,他的命运就是依托政治而生存。政治有风险,从政需谨慎。这个道理他懂,却只是无奈。对于玩政治的人来说,如果站错了队跟错了人,那就犯了方向性错误。赵庆华躲在天津,静观京城之变。

张勋复辟的闹剧没上演几天,就以失败而告终,段祺瑞再次出任北洋政府的内阁总理,赵庆华的政治生命又有了活力,他被新政府任命为邮传部邮政司司长。

去还是不去,他在犹豫中,按照对外的说法,他是厌倦了官场的浮沉,其实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并不是特别看好段祺瑞,怕过不了多久老段又被人家轰下台了,他落得到处东躲西藏的下场。

赵一荻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她被送进天津法租界的浙江小学。这所学校的旧址就在今天的天津市河北路小学那个地方,始建于1910年,这是浙江人在天津开办的一所私立小学,许多在天津做官的经商的浙江人,都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读书。赵庆华身上有浓重的故乡情结,他也把最小的最疼爱的女儿送进了这所学校读书。

学校建在法租界深处,看上去是很隐蔽很安全的。

入学的时候,赵一荻刚刚七岁,牵着家人的手走进学校,她从此开始了在天津这座城市的生活。

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是非常前卫的大都市,很有些副首都的感觉,不但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政治上也有着独有的魅力。许多显赫的大人物,都把天津当作自己家的后花园,他们喜欢在京城工作,在天津居住。与京城沉闷的政治氛围和古老的人文氛围比较,天津更现代,更罗曼蒂克一些。那时候的天津是达官贵人们的乐园,是真正的宜居城市,这些高官和富商形成了稳固的上流社会圈子。特别是法租界,直、皖、奉系各路大军阀的别墅和公馆都建在那里,袁世凯在那个地方有楼房,山东军阀张宗昌、淞沪军阀卢永祥、直系军阀孙传芳也在法租界建有别墅。

无数像赵一荻这样的官二代富二代集结在天津,在赵一荻就读的那所小学,随便拎起一个孩子,没准他的爷爷或者爸爸就是民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天津浙江小学,赵一荻却没有真正完成小学学业。

1922年春末夏初,安静的天津城骤然变得不安静了。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开战了,炮火虽然暂时还没有打到城里来,却时时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人们都不敢送孩子去学校上学了,谁知道炮火会不会烧到津城,谁知道学校是不是保险。

当然学校不会就此停课,只是部分孩子不去上课了,赵一荻也在其中。

那年她十岁,已经长出了美女的雏形,身材瘦削颀长,白净俊秀,无论什么样的衣裙,穿在她身上立即显出与众不同,她与生俱来的大家闺秀气质随着渐渐长大越来越浓郁。她不想休学,想继续去上课,家里人都不同意,说那样太危险了。

闷闷的,她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跟着家庭教师练练琴,学学英文、美术什么的。她弹琴的姿势很美,姐姐们都有些嫉妒她,这个小妹就像一个小女妖,小精灵,不但长得美,学什么会什么,冰雪聪明。家庭音乐老师刚刚教完一个曲子,大家还在学习和练习阶段,她已经能弹得像模像样了。还有那不好学的英文,她却一学就会,甚至能和老师熟练对话了。

在别的兄弟姐妹们课后复习的时候,赵一荻会独自坐在一旁慵懒地发呆,她的表情看上去比同龄的女孩子更成熟一些。妈妈闲着没事的时候,会做些缝纫编织之类的手工活打发时光,她本来就是劳作女儿出身,即使成为了富家太太,也忘不了自己的本色,这个时候,赵一荻会抢过妈妈手里的活计,帮她缝几针或者钩几针,妈妈惊诧于小女儿在女红方面的无师自通,她居然也能把缝纫做得很有几分样子。于是妈妈常常对其他的女儿这样说:“看咱家香香,就是头脑灵光,心灵手巧,学什么会什么,比你们这些做姐姐的都强。”

姐姐们扁着嘴酸酸地说,你的香香哪儿都好,我们哪比得上她啊。

第一次直奉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两年,枪炮声有时候会紧密一些,也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安安静静的,赵一荻就以为战事已经过去了,吵着闹着要去上学。家里人就安慰她,不急,再等等看。过不了多久,又有零星的枪炮声响起在远方的天际,那声音像是过年时候的鞭炮声,赵一荻就又安静下来,她知道,老爸不会永远让她在家休学的,总有一天她还会回到学校去。

东北张作霖的奉军占领了天津,张作霖这个名字是休学以来赵一荻听到最多的,她只是知道自己的休学和这个人发动战争、占领天津有关系,岂能料想几年之后自己会和他的儿子有了扯不断的干系。张作霖的背后有日本人撑腰,带着他的军队一路打过来,天津城有他的驻军,京津一带都有奉军驻扎着,为了安全起见,有一些家底的富户都开始往租界搬,乡下的地主土豪们也涌了进来,天津的各国租界却因为这场战争更加繁荣昌盛,天祥市场等大商场兴建起来。

在家人的陪同下,赵一荻会经常逛逛商场,买一些女孩子需要的东西。从人们的回头率上看,十一二岁的赵家四小姐已经长成了倾城小美女,她亭亭玉立,秀雅端庄文静,有南国女孩的纤秀婉约,又有北国女孩的落落大方。

赵庆华觉得这样让小女儿总是宅在家里也不是办法,第一次直奉战争已经稍稍消停了,该让她重返校园读书了,如果总是这样下去,四小姐就会变得性格孤僻,很难再融入到社会中。民国不同于封建社会,女孩子将来还要在社会上抛头露面,一个性格孤僻,没什么见识的女孩子,将来难嫁到好人家。

1923年,已经十二岁的赵一荻重返校园读书。

她不能再到天津的浙江小学读小学了,像她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都该上中学了。赵庆华决定让她直接读中学,赵一荻成为了天津法租界的中西女中的中学生。中西女子中学就是今天的天津市长征中学,当时是一所教会学校,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都是新式的,这里的教学模式不但在天津算是前卫的,在全国的中学中,也算得上靠前的。

对于跳级上中学这件事,家里人唯一的顾虑是她能不能跟上班,赵一荻却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她很自信,相信自己能行,在休学的两年时间里,她一直没有中断学习,她自学了许多课程,读了很多书。

实践证明,家里人的担忧和顾虑是多余的,赵一荻不但能跟上学业,成绩还很优秀。

这所学校里,学生们习惯用英文名字。赵一荻的英文名字Edith就是这个时候取的,所以说,在这之前我们根本不应当把赵四小姐叫做赵一荻,赵一荻这个名字是之后根据她的英文名字的译音得来的。

赵一荻最快乐的事情是,从此她周围又有了许多伙伴和朋友。她是个性格比较随和的女孩子,大家都喜欢她,于是,她和许多同学成了好朋友,她的朋友很多,一些平时看上去很傲气很不近人情的女孩,也成为了和她无话不谈的闺蜜。对此有些男作家在写有关赵一荻的传记的时候,总喜欢说,因为她天生丽质美丽漂亮,大家都喜欢和她交往。这是纯粹的男性视角,他们根本不知道女孩子之间成为闺蜜互相吸引凭的是什么,男孩子与女孩子交往,总是把女孩的外貌容颜放在第一位,女孩子之间的友谊,很少看对方的外表,一个女孩长得再美丽,如果性情上和自己不合,她们也不会把她发展成闺蜜,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友谊凭的是默契。

在中西女中,赵一荻最好的朋友是民国前国务院代总理朱启钤的女儿朱媚筠,这个女孩子因为在家里的女儿中排行老五,被称为朱五小姐,还有天津著名的吴家大院的小姐吴靖,驻日公使陆宗舆的女儿陆静嫣、财政部长李思浩的女儿李兰云等。

这些女孩子的家庭都非常有背景,不是高官的女儿,就是富二代,共同的家庭背景和业余爱好,让她们成为无话不谈的至交,后来她们都成为民国年间的名媛。

在学业上,她们的学习成绩良莠不齐,在对美的追求上,她们却非常一致。中西女子中学因为是教会学校,不像其他女校的女学生那样要求统一服装,不必穿那个年代整齐划一的白衬衫黑裙子,这个学校的女学生们个个打扮得青春靓丽时尚,很罗曼蒂克、很拉风、很摩登、很前卫。

赵一荻天生爱美,她对时装的定位是,典雅大方但须前卫,却不盲目跟风。她是个纯洁的娇美女生,那时候,天津女孩最流行的发式是剪短发,就是那种看上去很清纯的女学生头,齐耳短发,显示出女孩子青春的纯美,大街上顿时出现了无数留着短发的年轻女子,这里面不单单是女学生,也有追求时尚的少妇和其他爱美的女子,头发是不是敢剪是衡量一个女孩子对时尚是不是敏感的风向标。赵一荻闺蜜圈里的几个小姐妹也商量着把自己的头发剪短,大家商量好之后就回家实施了。

赵一荻这样的家庭,是不会在小女儿剪头发这件事情上为难她的,这样的事情父亲甚至都不过问,母亲又是那样一个贫民出身的女人,她更不愿让女儿在任何方面输给别的女孩子,既然当下最流行的发式是剪短发,那你就把长辫剪掉吧,不能让别人说女儿有一个丫鬟出身的老妈,就把女儿打扮得像个下人似的,而且,她觉得她的四小姐剪什么样的头发都好看。

反倒是赵一荻的好朋友吴靖在这件事情上遇到了阻碍。其实吴靖姐姐妹妹好几个,大姐和小妹都已经把辫子剪掉了,不知道那姐妹几个是没和妈妈商量,还是当时赶上妈妈心情好没阻拦。到了吴靖要剪短发的时候,妈妈突然对这个女儿严厉起来,坚决不许她把头发剪短。眼瞅着中西女中自己的几个好朋友都已经把头发剪短了,吴靖一是觉得自己没面子,二是觉得自己输给了那几个姐们儿,回到家就伤心地哭,最后还是爷爷心疼孙女,替她做主,把辫子剪掉了。后来,这个名叫吴靖的女孩嫁给了赵一荻的六哥赵燕生,成了赵一荻的亲嫂子。

民国年间上层社会的闺蜜们也活得很洒脱,她们和现在的女孩子一样,一起疯,一起玩,偶尔也一起干点儿小坏事。这帮女孩子经常拉帮结伙泡舞厅,夏天游泳,冬天溜冰,暑假一起去北戴河避暑。

那时候她们还不太懂得爱情,但是每个女孩子都隐隐有了心事。

那时候,美少女赵一荻还没有遇上少帅张学良。

同类推荐
  •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他,让三洋、索尼等国际大公司感到恐惧,他,一个近似狂妄的技术奇才,他,在漫漫熊市吸引“股神”入股比亚迪,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他,仅一年时间身价暴涨百亿,成为中国新一代首富……他就是王传福,曾经一文不名的农家子弟,26岁时却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2002年,他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2003年,王传福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誓言要成为汽车业领军人物……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公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
  •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和卡夫卡是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家,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该书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本书选取唐宋八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人品性情、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之乡浙江温州诞生的数学才子谷超豪,少年时期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和抗议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斗争。在迎接解放的特殊战线上,他为新中国保留科技人才和保护设备器材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以他的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在数学路上屡建奇功。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当他开出一条通往金矿的新路后,他会把金矿让给助手学生继续挖掘下去发表后续成果,而他则转而根据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去接受下一个挑战,并通过科技前沿的需求来引领数学研究的未来。
热门推荐
  • 始地风云

    始地风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底是天地不仁,还是掌控天地的神不仁不义?本为天之骄子,奈何跌入凡尘。背负血海深仇,誓要杀尽不仁之人,不义之徒,为所有人讨回一个朗朗乾坤。
  • 周日之后

    周日之后

    那人说,一周有八天。而那星期八啊.....(被一拳头正中人中)谁特么这么蛇精病啊?!
  • 我源来易直在爱你凯

    我源来易直在爱你凯

    我是萌萌的妹子!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不要怪我哦
  • 让理想像疯草一样

    让理想像疯草一样

    每个人都有理想,如果为理想奋斗,那才称之为理想,否则就是妄想!书中描述了3个大学毕业生去深圳闯天下的神奇经历。
  • 一代睡神

    一代睡神

    自从少年张五机因为玩CS过度,然后鬼使神差的捡到天师的尿壶后,性情大变,一言不合,尿葫芦砸头,小基友不好好修行,砸头,这一路砸来,砸出多少嘻嘻哈哈,疯疯癫癫的离奇故事。都道是修仙是正途,却不知,在茫茫宇宙,修睡也是大道圆满……
  • 瓦特

    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妖孽王爷萌宠废材逆天五小姐

    妖孽王爷萌宠废材逆天五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因自己的徒弟穿成丞相府最无用的废材,他帝国王爷,人称鬼王,但天赋异禀,容貌无双,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物还是花痴一个,唯恐避之,只有他对她誓死不放手,宠她爱她。
  • 都市之召唤西游

    都市之召唤西游

    在老家散心的苏璟,莫名获得了召唤西游人物的能力,不管是打酱油的妖怪小弟还是三界中天尊级的如来、三清……神仙妖鬼,通通都能召唤!
  • 遇见菲林之前世今生

    遇见菲林之前世今生

    五次转世,各具风格。第一世未完的恩怨,来世,再来了结。梦中熟悉的身影,唤醒了前世的记忆。“我,要变强。这一世,我不要,再错过他们。”
  • 金刚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金刚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