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9600000045

第45章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六

隋(都长安)

文帝(杨坚受周禅)

开皇元年。帝初受禅沙门昙延谒见。劝兴复佛法。乃下诏。周朝废寺咸与修营。境内之人任听出家。仍令户口出钱建立经像。由是民间佛经。多于六艺之籍○初同州般若寺尼智仙。通禅观言人吉凶。皆验。文帝始生于寺。尼谓太祖曰。此儿佛天所祐。因呼为那罗延(此云钩锁力士)太祖委仙视育。一日皇妣来抱。见儿成龙形惊堕于地。尼失声曰。惊吾儿致令晚得天下。及长密告之曰。像教将灭。一切鬼神皆西向。汝当大贵佛法暂废赖汝而兴。及周武罢教。此尼竟隐帝家○诏于相州战地为军士死事者建寺荐福○敕僧猛法师住大兴善寺。为隋国大统○南朝陈国沙门智周等自西竺还。赍梵经二百六十部。诣阙上进。上召见慰劳。赐以缯钱。

三年。诏天下正五九并六斋日不得杀生命○唐公李渊(高祖初封于唐)以长安宅居施沙门昙崇。帝为制清禅寺名○海陵沙门惠盈。六时礼三千佛。救民饥苦之厄。一日讲法华经。有神拥从称五道大神。请授戒法。云往东海巡行。盈为设食授戒而去。

四年。灵藏律师始与帝为布衣交。及即位建大兴善寺以居之。敕左右仆射。两旦参问起居。尝陪驾洛州。归之者众。帝手敕曰。弟子是俗人天子。律师是道人天子。有欲离俗者任师度之。由是度人至数万。有疑之者。帝曰。律师化人为善。朕禁人为恶。意则一也。

五年诏法经法师。于大兴殿授菩萨戒。

六年。亢旱。诏昙延法师于正殿。升御座南面授法。帝及群臣。咸席地受八关斋戒。俄而云兴大雨沾霔。

七年。诏昙迁法师为昭玄大沙门统。

八年。昙延法师亡。帝辍视朝。敕王公已下往临(去声)内史薛道衡白吊文曰。圣皇启运像法载兴。卓尔缁衣郁为称首。屈宸极之威重。申师资之礼文。三宝藉之弘通。二谛由其宣畅。以诱人为善之德。为助国行仁之方。岂谓法柱忽倾慈舟遽覆。匪直悲缠四众。固亦酸感一人○京兆杜祈暴亡至冥府。王审其名曰。误矣。问祈识周武帝否。答曾任左武候司法常在殿陛。王顾吏引至大铁屋。从窗中望。一人瘦身铁色著铁枷锁。祈见泣曰。大家何苦。答曰。我信卫元嵩毁灭佛法。故此受罪。祈曰。臣误追当还。大家有说否。曰汝若还为闻大隋天子。昔与我共食仓库。我灭法受大苦。望为我作福相救。及还以事闻。帝乃敕天下人出一钱为武帝追福(见唐高僧传。法苑珠林。作赵文昌入冥。恐当时有此二事。皆可为证)。

九年。李士谦雅好佛学兼善玄谈。有客问三教优劣。士谦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时以为至论(无量寿佛经。惟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十年(是年隋灭陈始承正统)正月诏曰。光宅顗禅师。昔周武毁教。朕曾发心必许护持。及受命于天遂即兴复。师已离世网修己化人。必希奖进僧伦用光大道○敕臣僚士庶。有欲出家听。是岁度僧至五十万。

十一年。诏相州灵裕法师至京为国统。裕表辞三上。帝留之不可。谓仆射苏威曰。朕知裕师刚正不可屈。乃厚赐还山。御书灵泉为寺名○十一月。晋王广(文帝次子)总管扬州迎顗禅师。至镇设千僧会受菩萨戒。上师号曰智者。

述曰。世谓炀帝禀戒学慧。而弑父代立。何智者之不知预鉴耶。然能借阇王之事。以比决之则此滞自销。故观经疏释之则有二义。一者事属前因。由彼宿怨来为父子。故阿阇世此云未生怨。二者大权现逆。非同俗间恶逆之比。故佛言。阇王昔于毗婆尸佛发菩提心。未尝堕于地狱(涅槃经云)又佛为授记。却后作佛号净身(阇王受决经)又垂裕记。阇王未受果而求忏。令无量人发菩提心。有能熟思此等文意。则知智者之于炀帝鉴之深矣。故智者自云。我与晋王深有缘契。今观其始则护庐山主玉泉终则创国清保龛垄。而章安结集十年送供。以是比知则炀帝之事。亦应有前因现逆二者之义。孤山云。菩萨住首楞严定者。或现无道。所以为百王之监也(事见智者本纪)。

潞州刺史辛彦之立十五层浮图。州人张元暴死。复苏云。神游天上见一堂极崇丽。天人曰。幸刺史有大功德。作此堂以俟之。

十二年。二祖慧可禅师先传法于舒州僧粲。以是年往管城正救寺说法。有和法师先于寺讲涅槃。学徒稍稍引去听法。和不胜愤。乃谤于邑宰。加以非法。师怡然委顺。寿一百七。先谓粲曰。吾有宿累今当偿之○十二月。智者禅师至荆州玉泉山安禅七日。感关王父子神力开基造寺乞授五戒。师入居玉泉。道俗禀戒听讲者至五千人(蜀先主将关羽。详见智者本纪)。

十三年。帝幸岐州搜于南山(音搜舂猎曰搜)逐兽入古窑中。忽失所在。但见满窑损佛像。沙门昙迁曰。比周武毁法故圣像多委沟壑。帝乃下诏。诸有佛像碎身遗影者。所在官检送寺庄严○四月智者于玉泉说法华玄义。章安顶法师预听○七月赐智者玉泉寺额。

十四年。诏建禅定寺名昙迁法师集海内名德百二十人以居之○智者于玉泉说摩诃止观。听众千人。章安预听○冬十月。智者过岳州为刺史王宣武授戒法。沙门昙捷等请讲金光明经。其俗闻法感化一郡五县一千余所。咸舍渔捕。

十五年真观法师(智者门人)于杭州虎林山建天竺寺(唐时改虎为武)○二月晋王遣使迎智者。至扬州禅众寺。上所著净名义疏。九月辞归天台○北天竺阇那崛多。于大兴善寺译佛本行经等三十三部。翻经学士费长房等笔受。

十六年齐州灵岩寺释道相暴亡。至冥府见势至菩萨。将观僧狱。有榜云。众僧遣法迥向京师请灵岩寺额。将绢百疋驴两头。至京逢通事舍人。是灵岩檀越。为奏得额不费一钱。迥自思此额因我而得。应销三十疋绢。乃市丝布香药等物。私用入己。当入梁压地狱。迥闻即首服陪还。又一榜云。人盗僧林杏树。截作梳材。寺僧道郭拾得残木一截。仍堪作梳。直八十钱。当堕火烧地狱。郭闻说即时承还。又榜云。沙弥道弘为众作馄饨先盗食一钵。当堕铁丸地狱。弘数年口疮。乃为众设一供。如此三十余人。道相七日内。十三度死。见菩萨指示罪相。以语诸人。即各陪偿。狱榜随灭(僧镜录)。

十七年。翻经学士费长房。进开皇三宝录十五卷。长房先为沙门。周武沙汰反俗。隋兴入预译经○十月晋王遣使迎智者。师至石城。乃称有疾。谓门人智越曰。大王欲使吾来。吾不负言。吾知命在此。故不须进。乃右胁西向专念弥陀。至十一月二十四日为众说法即入三昧。门人奉灵龛归佛陇。藏之西南峰。

十八年。故智者弟子僧使灌顶普明。奉遗书及净名义疏至扬州。王答书。所嘱天台造寺。今遣司马王弘一遵指画。

二十年。立晋王为皇太子。敕天下名藩有毁佛天尊像者。以大逆不道论。

仁寿元年。诏天下名藩建灵塔。遣沙门净业真玉等分送舍利。奉藏诸郡百十一塔。灵瑞之迹遍见僧传(南山撰唐高僧传)○南天竺三藏达磨笈多(此云法密)北天竺阇那崛多(此云至德)于大兴善寺重译法华为八卷。名曰添品○十月天台僧使灌顶智璪。至京师奉启谢皇太子造寺。

二年。西天竺沙门阇提斯那来上言。天竺获石碑说。东方震旦国名大隋。城名大兴。王名坚意。建立三宝。三年。洛阳龙门王通诣阙献太平十二策。上不能用。归而教授河汾之间。续六经以见志。子曰。吾续书以存汉晋之实。以汉统天下除残秽与民更始。起汉高止晋武(凡百五十篇)。

吾修元经以断南北之疑。以天下无赏罚三百载矣。故始晋惠讫隋开皇。寓褒贬以代赏罚(春秋义包五始故。今别名元经。凡五十篇。元经纪年书帝春正月。起晋惠至东晋。宋继魏孝文。元和元年以能迁都洛阳。得中国以及于周隋。故皆称正统。以齐梁陈同四夷也。南北二史。夷虏相称。今明正统以断其疑也)续诗以辨晋宋后魏齐周隋六代之俗(凡三百六十篇)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礼论二十五篇。乐论二十篇。后王不合周公制作者。则论而正之)赞易道以申先王之旨(赞易七十篇。申明孔子十翼之旨意)世称王氏六经(阮逸序中说谓。房杜诸公不能臻师之美。故续经不振)朝廷三征皆不至。卒于家。门人谥曰文中子。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温彦博。窦威。杜淹。温大雅。陈叔达。王圭。皆北面受道。为世卿相弟子薛收等。集对问之言。名曰中说。其言三才五常之道。天人性命之际备矣(阮逸序曰。大哉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文中子曰。诗书盛而秦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或问佛。子曰。圣人也。曰其教如何。曰西方之教也。守国则泥(乃订反不通也)子读谠议曰。三教于是乎可一矣(子之祖献公述皇极谠议。谓洪范五皇极义贵中道。人位天地之中。则知教虽有三。人即一也)或问长生神仙之道。子曰。仁义不修。孝悌不立。奚为长生。

炀帝(广文帝次子。谥法逆天虐民曰炀。左传鲁炀公。隋谥陈后主曰炀。今亦谥炀。如有报也。广韵余尚反。暴也)

大业元年九月。帝幸扬州天台僧使智璪。诣行在所。引对大牙殿。敕为天台寺立名。智璪启曰。昔陈世有定光禅师。迁神之后梦其灵曰。汝欲造寺未是其时。若三国为一。当有大力势人为之造寺。寺若成国即清。宜名国清寺。上曰。此先师灵瑞也。即用为名。乃遣通事舍人卢正方。奉安寺额。敕秘书监柳顾言。为智者造碑。立之寺门。十一月二十四忌辰。设千僧斋。有司案名满足千数。临斋受嚫数溢一人(梵语达嚫。此云施财。今人误书嚫字者非)咸谓智者化身来受国供。是日午后使者大众开视灵龛。唯空床虚帐而已(相传玉泉藏殿一日推轮。关王附人语曰。我师肉身在此。不得动飞轮其上。自是知关王神力。自天台移藏此地)。

二年。诏沙门道士致敬王者。沙门明瞻等抗诏不从。帝诘之。对曰。陛下若使准制罢道。则不敢不奉。如知大法可崇。则法服之下僧无敬俗之典。帝默然而止○三祖僧粲禅师亡。师初以白衣谒可禅师。既传法授衣。属周武废教。往来司空山积十余年。隋开皇初居皖公山(户版反在舒州)传法于沙弥道信。优游江国。以是年复还旧止。为众说法俨立而逝。塔于山谷寺○相州沙门道明亡。同房僧玄绪暮行野间。忽见伽蓝。往投之。遇道明不异平生。引绪至房。绪私怪之。至后夜明起谓绪曰。此非常处谨莫过堂。去绪潜往见。维那唱施粥。皆作血色。行粥遍诸僧。举身火然。如一食久。维那打静无复苦相。绪惧还所止。明至绪问之。答曰。此是地狱。吾为取僧一束柴煮染。忘不陪偿。当一年然足受罪。褰衣见膝下并焦黑。因曰。公幸为我买柴百束陪还常住。并写法华经一部。可得免苦。绪许之。归寺依言为辨。重往寻寺寂无所见(僧镜录)。

三年正月。诏天下州郡七日行道。总度千僧。上亲制愿文曰。菩萨戒弟子皇帝杨总持。稽首和南十方诸佛。愿以度人出家功德。普为有顶无间(天宫地狱)清净罪垢同至菩提(云云)。

四年。

五年。诏天下僧徒无德业者。并令罢道。寺院准僧量留。余并毁折。庐山福林大志禅师(智者门人)素服哭于佛前三日。誓舍身明道。乃诣东都上表曰。愿陛下兴隆三宝。贫道当然臂以报国恩。上敬而许之。遂以布蜡缠升大棚端坐。度火然之。焚毕入定。七日加趺而终。自是诏下而不行。

九年。诏改天下寺曰道场○帝幸维扬。召神僧法喜入见。一日绕宫中索羊头。帝恶之。以付廷尉。禁卫甚严。而有司见其日丐于市。上命案之。见袈裟覆黄金锁骨。诏以香泥塑其形。是夕泥像起行。言笑如故。上异之。诏释其禁。未几示疾而终。葬之香山。后数岁自海南归者。见师殊无恙。发其蒙视之。唯空棺焉。及炀帝遇害江都。方悟索羊头之先谶。

恭帝(侑炀帝子)

义宁元年。五祖章安灌顶禅师。于天台国清寺。为智威禅师说止观心要。

唐(都长安)

高祖(李渊受隋禅)

武德元年。诏为太祖已下造栴檀等身佛三躯。以沙门景辉尝记帝当承天命为立胜业寺。以沙门昙献于隋末设粥救饥民。为立慈悲寺。以义师起于太原。为立太原寺。又诏并州立义兴寺。以旌起义方之功。

二年。诏依佛制。正五九月及月十斋日。不得行刑屠钓。永为国式。

三年。

四年。释智岩初仕隋为虎贲中郎将。每于弓首挂漉水囊不饮虫水。至是弃官入皖山学道。见异僧丈余谓之曰。卿已八十一生出家矣。同军闾丘胤至山寻之。见山崖峻立鸟兽悲鸣。谓师曰。郎将狂耶。何为住此。答曰。我狂欲醒。君狂正发。同军嗟叹而退。

六年。濩泽县李录事亡。常往余法师所听讲维摩。共人言议。师问之曰。今讲此经感何人听。答曰。自人头已上便是鬼神。上及诸天重级充满。然见诸天闻法师酒气。皆回面而听。余即悔过不复饮。鬼又曰。非唯此会独感诸天。但有法事无不来降○敕沙门玄奘三藏住大庄严寺。

七年。上幸国学释奠。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善讲老子。博士陆德明(本名元朗)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帝说曰。三人者诚辩矣。然德明一举辄蔽。

八年。太史令博奕上疏曰。佛在西域言祅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窃食。易服以逃租赋。夫生死寿夭出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于人主。而愚僧矫诈。皆云由佛。窃人主之权。擅造化之力。其为害政良可悲叹。书奏不报。

铠庵曰。傅奕以小人之资。一旦上书谤佛毁教。当时群臣皆所不取。独高祖薄信迷其说。今观傅奕之疏沙汰之诏。不过谓游手窃食。苟避征徭而已。嘻学圣道以求出世间。敷慈化以赞理天下。明善恶之应以警昏俗。穷性命之旨以悟真修。斯学佛者之大效。其与儒家者流将并行而不悖。岂当以征夫徭卒之贱而望之者哉。或曰。学佛之士多自农出。反而止之。所以厚农俗也。不然今夫田家之子。致身科第者。岂得而止之耶。矧夫佛道多容不问愚智。若指其庸鄙以蔽诸贤俊。比子厚诮退之忿其外而违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今名为儒。而资小人者固多矣。未闻以为者不善而遽欲废周孔之教。然则出家而庸鄙者。人材之未至。非佛道之咎也。

九年。傅奕七上疏请除佛法。帝以其疏付群臣杂议。大臣皆曰。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弃废。宰相萧瑀(后梁明帝之子)曰佛圣人也。而奕非之。非圣人者。无法当治其罪。奕曰。人之大伦莫如君父。佛以世嫡而畔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萧瑀不生于空桑。乃遵无父之教。非孝者无亲。瑀之谓矣。瑀合掌谓之曰。地狱正为此人设(瑀音禹见旧唐史)帝一日问群臣曰。傅奕每言佛教无用卿等如何。左仆射裴寂曰。陛下昔创义师。志凭三宝言登九五。誓启玄门。今六合归仁富有四海。而欲纳奕言。岂不亏往德而彰今过乎。帝复以疏。颁示诸僧。问出家于国何益。沙门法琳撰破邪论。谓佛教彻万法之源。而孔老立言时域中之治。凡出家者。守志明道弘善兴福。启迪昏蒙利国非浅。时秦王府记室虞世南。为序以赞之。明概法师作决对论。责奕谤佛僧八事。有秦王府典仪李师政。述内德论云。劝善进德之广。六经所未逮戒恶防患之深。九流莫之比。但穷神知化。其言宏大而可惊。去惑绝尘。厥轨清邈而难蹈。夫能事未兴于上古。圣人开务于后世。故栋宇易桧巢之居。文字代结绳之政。饮血茹毛之馔。则先用而未珍。火化粒食之功。虽后作而非弊。岂得以诗书早播而可隆。贝经晚至而宜替。又死生无穷之缘。报应不朽之说。释氏之所明。黄老之未喻也。又慧乘作辨正论十喻九箴。破道士十异九迷之谬。上览诸沙门论议。寤奕誉道毁佛。遂有兼汰二教之意○五月下诏。以沙门道士苟避征徭不守戒律而寺观邻接廛邸溷杂屠酤非所以为垂教。其僧道戒行亏阙者。并令罢道。精勤练行者。并就大寺观居止供给衣食。京师留寺三所观一所。诸州各留一所。余皆罢之○六月庚申。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不利于秦王。秦王世民讨杀之。以秦王为皇太子。癸亥大赦天下。停前沙汰僧道诏○八月诏传位于皇太子。既即位。尝问傅奕曰。佛道微妙圣迹可师。且报应之事显然。卿独不悟其理何耶。对曰。佛乃西方之桀黠无补国家。臣非不悟鄙不学也。帝深恶其言(云云)。后傅奕得恶病。遍身糜烂号叫而死。少府监冯长命梦至冥府。多见先亡。因问傅奕毁佛恶病而死今受何报。答曰。已闻付越州为泥犁矣。当时识者。谓是泥犁地狱也(苦报记)。

太宗(世民高祖次子)

正观元年正月。诏京城德行沙门。并令入内殿行道七日。度天下僧尼三千人。诏以皇家旧宅通义宫为兴圣寺○诏沙门光智。于大兴善寺译宝星经等五部。左仆射房元龄等监护。

二年三月。诏曰。朕自创义以来。手所诛剪将及千人。可皆建斋行道竭诚礼忏。冀三途之难因斯得脱。

述曰。或谓太宗手自诛杀。真忍人也。殊不知隋为不道。天将兴唐。太宗方间关于军伍之中。当梗化害政。适在目击。不亟剪去则有妨于机事。奉天命以除残贼。非如桀纣无辜杀人贯盈罪恶之比。天下既定仁心自存。唯知佛法可为拯济。建斋行忏惠及幽关。盖所以拔沈苦以遂有生。真仁恕之君也。

五月。敕先朝忌辰并于章敬寺设斋行香。永为定式○七月。诏京城诸郡僧道。七日七夜转经行道。为民祈福以保秋成。每岁正月七月视此为式。

三年正月。诏京城沙门。每月二十七日行道转仁王经。为国祈福官给斋供○三月。诏密州师净禅师至京祈雨。师结斋坐禅。感天西北白虹昼见。大雨通济○八月。沙门玄奘上表。乞往天竺求经○十二月诏曰。有隋失道九服沸腾。朕亲总元戎致兹明罚。可于建义以来交兵之处。凡义士凶徒陨身戎陈者。各建寺刹招延胜侣。树立福田济其营魄(老子载营魄注魂魄也。庐山集。心法者。神明之营魄也。)以称朕矜闵之意(已上并见。唐旧史欧阳新书删去不存)四年正月。救上宫绣释迦佛丈六像。奉安胜光寺设千僧斋○五月战场建寺成。敕群臣撰碑。破刘武周于汾州。立弘济寺。李百药撰。破宋老生于莒州。立普济寺。许敬宗撰。破薛举于幽州。立昭仁寺。朱子奢撰。破宋金刚于晋州。立慈云寺。褚遂良撰。破王世充于邙山。立昭觉寺。虞世南撰。破窦建德于泛水。立等慈寺。颜师古撰。破刘黑闼于洛州。立昭福寺。岑文本撰。是岁天下大稔。米斗三钱。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断刑才二十九人。天下大治。帝谓群臣曰。此魏征劝朕行仁义。既效矣。因追念初平天下手诛千余人。不值太平即以御服施诸寺命僧行忏(事见旧史。欧阳新书并删去之)。

铠庵曰。君举必书。故曰史。史者所以记当时失得之迹也。以故恶如弑君必书。丑如蒸母必书。岂以其丑恶而不之记耶。是知修史者不没其当时善恶之事。斯可为信史也。昔范晔著汉书。西域传始论佛法。陈寿志三国。则忽而不录。唐太宗修晋书。于沙门高行时有所取。魏收于北史著佛老志。李延寿于南史作顾欢传。凡帝王公卿毁赞佛老者。莫不悉载。其于二教之偏正优劣。当年今日未尝不明识所归。欧阳氏之修唐书五代史也。于佛老之事则删之。夫唐书唐家之正史。非欧阳之私书也。借使不足法。论之可也。岂当以己所不好而悉删之耶。是知无通识者。不足以当修史之任也。夫佛法之取舍。大较系乎人之好恶。韩欧司马始不好佛。遇事立言。必有诋诃。及退之问道于大颠。永叔闻法于圆通。君实广文中子之言。而作禅颂。言为百世师。行为天下法。为贤为大圣。是名佛菩萨(禅颂六章见司马公文集)是三贤者。始恶而终好之。惜乎闻道之晚。而其先出之言莫可收也。吁佛法之取舍。果在于人之好恶。可不审乎哉。

五年正月。诏僧尼道士致敬父母(正观政要)○诏以庆善宫为穆太后建慈德寺。为皇太子承干建普光寺。敕沙门法常居之。为太子授菩萨戒○十一月。化度寺僧邕禅师亡。上敬悼赐帛。敕右庶子李百药撰碑。更令欧阳询书(今有收石本者。文字残阙。藏以为实)初波斯国苏鲁支立末尼火祆教(祆火烟反。胡神。即外道梵志也)敕于京师建大秦寺(波斯国在西海此云大秦)。

六年。诏以东都(洛阳)龙潜旧宅为天宫寺○诏杜顺和上入见。锡号帝心○八月七日章安禅师示寂于国清。异香满室。

七年。中天竺三藏明友来译大乘庄严论。李百药序之云。大小乘学悉以此论为本。于此不通未可弘法○敕僧道停致敬父母○寒山子者。隐居天台之寒岩。时入国清寺。有拾得者。因丰干禅师。于赤城路侧得之。可十岁。委问无家。付库院养之。三年令知食堂。常收菜滓于竹筒。寒山若来即负而去。或长廊叫唤快活。寺僧逐骂辄抚掌大笑。闾丘胤初为台州刺史。临途头痛。遇丰干言。从天台国清来。为噀水治疾。须臾即愈。胤问。天台有何贤士。师曰。见之不识。识之不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寒山文殊遁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胤至郡即诣国清问丰干院。僧道翘引至空房。多见虎迹云。禅师在日唯舂米供众。夜则唱歌自乐。又问寒山拾得引至灶。前见二人向火大笑。胤前礼拜。二人喝胤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二人即把手而笑。走向寒岩更不返寺。胤乃令道翘于村墅人家屋壁竹石之上。录歌诗三百余首传于世云。

八年。诏为穆太后建弘福寺。车驾亲临自开佛眼○尚书虞世南立疏曰。弟子早年忽遇重患。当时运心差愈之日奉设千人斋。今谨于道场供千僧蔬会。以斯愿力希生生世世常无疾恼。七世久远六道怨亲。并同今愿(法帖)○敕普光寺常法师入内殿。为皇后授戒○莱州奏。高丽三国僧(与新罗百济为三国)愿入中国学佛法。欲觇虚实耳。魏征曰。陛下所为善足为夷狄法。所为不善。虽距夷狄。何益于国。诏许之。

九年十月。玄琬法师终于延兴寺。遗表有云。圣帝方尊事三宝。不应使沙门与百姓同科。乞令僧有过者。并付所属以内律治之。帝嘉纳焉。乃遣皇太子临吊。敕有司给葬具(敕葬沙门自琬师始)○十一月。诏曰。比缘丧乱僧徒减少。华台宝塔窥户无人。其令天下度僧尼三千人。有司详定。务取德业精明者以闻。僧徒有假托医巫左道惑众。造诣官曹属致赃贿者。朕在情持护必无宽贷诸犯过者。宜令所司依准内律明为条制○诏曰。老子李姓。是朕之祖。名位称号宜在佛先。沙门智实法琳等诣阙申理。诏不许。驾幸洛阳。实等复抗辞固争以道士虽冒宗老子其实遵三张符水醮箓之事(后汉张陵父子。教民悔过。今输米五斗。其后有张修张角。效其法用符水以治病。故世称五斗米道)不宜居释氏上。敕宰相岑文本谕旨。实等固不奉诏。帝怒杖实于朝堂。民其服流之岭表而终。有讥其不量进退者。实曰。吾固知已行之诏不复回。所以力争者。使后世知有僧耳。闻者愧服。

十二年。尚书虞世南既卒。上梦见之。因诏曰。世南德行纯备志存忠益。奄从物化。良用悲伤。昨因夜梦倏睹斯人。兼进谠言。有若平生之旧。可即其家造五百僧斋佛像一躯。以资冥福。以申朕思旧之意(旧唐史)。

十三年。诏国子祭酒孔颖达.沙门慧净.道士蔡晃。入弘文殿谈论三教。净讲法华。蔡晃问曰。经称序品第一。未审序第何分。净曰。如来入定放光雨华。为破二之洪基。作明一之由渐。故曰序也。第者为居。一者为始。序最居先。故称第一。晃曰。师言不出唇何所可领。师曰。菩萨说法声震十方。道士在座如迷如醉。晃曰。野干说法何由可闻。净曰。天宫严卫理绝狐踪。道士神昏谓人为畜。天情大说合座欢踊○方士秦世英谮法琳所著破邪论讪毁皇宗。敕流益州而亡○有西域僧来善咒术。令人死复苏。帝令咒飞骑皆验。傅奕曰。此邪术也。请使咒臣咒之无所觉。僧忽仆地。若为物所击者。遂不复苏。又有婆罗门僧得佛齿。所击前无坚物。奕谓其子曰。吾闻金刚石者。唯羚羊角能破之。汝往试焉。及往见齿出角扣之。应手而碎。

述曰。夫咒以中道为体。持善遮恶为用。此大圣秘密化物之法。而持是法者必惟其人。故苏婆呼童子等经云。诸咒皆有部主明王诸威德鬼神以为之护(部主如释迦佛及观音菩萨。明王即持明仙王。威德神即金刚神药叉将。诸护咒神)然明王部主。慈悲覆护于彼咒师。不见其过。至于诸恶毒鬼。见有为利养诈解持诵者。见彼痴人缪执金刚杵。便生嗔怒。即害彼命(云云)。今观西僧不知持善遮恶之义。而欲以区区咒术远来东土咒死为功邀名人主。有利欲之心无沙门之行。是宜护咒鬼神乘怒以毙之耳。咒骑兵死。咒傅奕不死。奕小人谤法。罪在泥犁。非奕能拒咒也。此事至秘。唯探索咒部者能知之。佛舍利齿骨一切物不能坏。彼婆罗门所携之齿。恐非佛真。用羚角以碎之。或金刚石伪为之物。虽足以成傅奕博物之名而终不能知吾佛金刚不坏之体。世好党奕而不知义故为辨之。庶几乎免谤法之罪而救沦坠之苦也。

诏曰。遗教经者。是佛临涅槃时所说。诫敕弟子甚为详要。末俗缁素。不知崇奉永怀圣教用思弘阐。宜令有司多写经本付京官刺史各一卷。若见僧尼业行与经不同者。公私劝勉必使遵行(文馆词林)。

述曰。太宗知务僧之本在于遗教。故能戒有司写经本令公私相劝。俾免于过。其有得于仁王护法之心也。

十月。杜顺和上坐亡于义善寺。有弟子诣五台礼文殊。方抵山麓见老人。语之曰。文殊今在终南山。杜顺和上是也。弟子趋归。师已长往。

十五年。善导法师至西河见绰禅师九品道场讲诵观经。喜曰。此入佛之津要也。修余行业迂阔难成。唯此观门速超生死。至京师击发四部三十余年。般舟行道。造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满长安中并从其化。有终身诵弥陀经十万至三五十万卷。日课佛名一万至十万声者。师念佛时有光明从口出。后高宗朝。赐寺名曰光明云。

十六年。上幸弘福寺为穆太后追福。自制疏称皇帝菩萨戒弟子。谓寺主道懿曰。朕顷以老子是朕先宗故令居释氏先。卿等能无憾乎。对曰。陛下尊祖宗降成式。讵敢有怨。上曰。佛老尊卑通人自鉴。岂一时在上即以为胜。朕宗自柱下。故先老子。凡有功德佥向释门。往日所在战场皆立佛寺。太原旧第亦以奉佛。初未尝创立道观。存心若此卿等应知。

十七年。蕲州黄梅四祖道信禅师。四征不起。乃就赐珍缯以旌其道○敕卫尉丞李义表黄水令王元策。使西域游历百余国。至毗离耶城东北维摩室。元策以手板量之。纵横得十笏因号方丈。复登耆阇崛山。刻碑纪唐威德○八月。原州奏。昌松县鸿池谷有五石。青质白文曰。高皇海出多子。太平天子李世民。千年太子李治。七佛八菩萨。上果佛田。天子文武。贞观昌大。圣延四方(云云)。十一月。遣使以玉帛诣鸿池谷祭谢灵贶(旧史在本纪。新书移入五行志。案录异记。凉州刺史李袭誉奏。昌松有瑞石自然成文。凡一百十字。其略云。高皇海雨子。李九王八千。太平天子李世王。千年太子治书。燕山人士同主尚王谔奖文通千古大王。五王七王十王。凤手才子武文贞观昌大圣。四方上下万治忠孝为善。敕礼部郎中柳逞。驰驿检覆。并同所奏)。

述曰。高祖之顺承天命也。以沙门景晖有预记。乃立像造寺建斋禁杀。遽遽然无敢后。一旦惑傅奕之妖言。遂欲以佛法为无用而沙汰之。既而内难卒发。诏已下而不行。太宗临朝大弘斯化。鸿池瑞石谶文昭然。观其屡朝译经列圣制序。建仁王之高座注般若之真乘。受戒讲经问道听法。铸像建刹试经度人。斯皆天性与能起于宿禀。诚知此道有助国救世之功。为修身治心之法。故能与孔孟之学并行而不悖也。至言其历代尊僧之礼。则于古为尤异。故崇其位则不使称臣。重其德则加之爵秩。分亡物则悉依僧律。罚有过则唯禀内科。自非石谶所谓七佛八菩萨之出应世间。焉能相继崇尚之不绝乎。

十八年。岑文本为中书令。文本少时常念法华普门品。曾乘舟吴江。舟覆人尽死。文本没水中。有人言。但念佛必不死。既而随波涌出至岸获免。后于家设斋。一僧后去。谓之曰。天下方乱君幸不预灾。终逢太平致富贵。言讫不见。及文本就斋。复于食碗得舍利二。

十九年正月。玄奘三藏自西天还。长安留守房玄龄。备释部威仪。迎置弘福寺。是日有五色云覆经像上。二月至洛阳。见上于仪鸾殿。问西域事迹。诏撰西域记。所历百国山川风俗前史所未闻也。诏就弘福寺。同沙门道宣等翻译。

二十年七月。奘法师表上新译菩萨藏经显扬圣教论等凡五部。请帝制序○诏法华智威禅师。补四大师朝散大夫。威前身是陈仆射徐陵。听智者讲经因立五愿。一临终正念。二不坠三途。三人中托生。四童真出家。五不堕流俗之僧。后生缙云朱氏。年十八将纳妇。路逢梵僧。谓之曰。少年何意欲违昔誓。因示其五愿。师闻已不复还家。即往国清。投章安为师。咨受心要。即证法华三昧。

二十二年。上幸坊州玉华宫。召奘法师。既至。上曰。朕在京苦热。故就此山泉石之凉。忆见法师故遣相屈。此日所翻何经。奘曰。近译弥勒瑜伽师地论。帝宣论亲览。谓侍臣曰。曰佛教广大犹瞻天瞰海莫极高深。九流典籍犹汀滢方溟渤耳(滢音莹汀滢小水也)世言三教齐致者。此妄谈也。因敕有司写新译经论颁赐九道总管(时分天下为九道)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以冠其首(今时石本行。其文首云。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即此序也)诏皇太子撰菩萨藏经后序(二序具在藏经之前)上自是平章法义不辍于口。敬待法师亲于家人。尝问师曰。法门之益何所宜先。对曰。弘法须人度僧为最。帝说○九月诏京城诸郡。各度僧。每寺五人。凡度一万七千人○十月车驾还京师。敕于北阙大内紫微殿西建弘法院。命奘法师居之。选名德七人以从。昼则陪御谈玄。暮则归院翻译。上令翻道德经为梵文以遗西竺。师曰。佛老二教其致大殊。安用佛言用通老义。且老子立义肤浅。五竺观之适足见薄。遂止○四祖信禅师居破头山。有老僧号栽松道者。请曰。法道可得闻乎。祖曰。汝老矣。使有所闻何能广化。能再来吾尚可待。乃去行水边。见周氏女浣衣。揖求寄宿归而孕。父母逐之。日庸纺里中。夕宿众馆。及生一子弃水中。明日见溯流而上。气盛体洁。遂举之。常随母乞食。见四祖于黄梅道中。祖语其母令出家。是为弘忍禅师。嗣居东山大行其道。众馆后为佛母寺。东禅有佛母蒙(林间录)四祖登庐山绝顶。望破头山紫气如盖。下有白气横分六道。以问大众。弘忍曰。莫是和上他后横出一枝佛法否。祖曰。如是(传灯)○十二月。皇太子为文德皇后建慈恩寺。择京城大德五十人以居之。各度侍者六人。敕太常九部乐奉迎梵本诸经瑞像舍利五十大德入寺。帝御安福门楼。执炉致敬。

二十三年四月。上幸翠微宫。召奘法师陪从。上叹曰。与法师相见恨晚。未尽弘法之意。五月上崩。

高宗(治太宗第九子)

永徽元年。诏天宫慧威禅师补四大师朝散大夫。

二年九月。四祖信禅师安坐而逝。塔于东山黄梅寺。明年四月八日塔户自开。仪相如生。门人不复敢闭○法华威禅师为天宫慧威禅师说止观法门○常州安国寺沙门善伏。每为众说法。尝云。行慈不杀佛教之都门。若奉教而不能行。是犹讲礼而为倨傲也。又尝劝人修六道供。以人先亡者无越此途(高僧传)。

三年奘法师。请于慈恩寺建浮图。藏西天舍利经像○中天竺沙门无极高。至长安译陀罗尼集经。时那提于慈恩寺译经。地婆诃罗于弘福寺译经。一时宣译皆极其选。法门荣之。

四年。日本国遣沙门道照。入中国从奘法师传法。

六年。初奘法师译因明论。尚药吕才作解颇毁之。法师慧立致书于左仆射于志宁。以斥吕才。太常博士柳宣劾才妄举。有旨令公卿学士领才诣慈恩寺。就法师礼悔○罽宾国佛陀多罗。于白马寺译圆觉经○会稽永欣寺有异僧来。碧眸清瘦。自称我即康僧会。言讫立化。寺众惊异。乃漆其躯而事之。祈祷立应。显庆元年正月。立代王弘为皇太子。敕为建僧斋五千员于慈恩寺○敕左仆射于志宁吏部尚书来济。兼译经润文使○三月。上御制大慈恩寺碑成。奘法师上表称谢○五月。奘法师疾。上遣御药蒋孝章疗之。师因附奏二事。一者正观以老子名位在佛先。曾面陈先帝。许从改正。二者永徽初。敕僧道有过情难知者。可同俗法推勘。边远官司动行枷杖亏辱法门。上曰。佛道名位事在先朝尚书平章若僧用俗法即遣停罢○十一月。武后生皇子。神光满室。赐名佛光王(即中宗也)逾月。诏于奘法师寺出家落发授归戒(归依三宝及授五戒)。

二年。敕建西明寺。大殿十三所楼台廊庑四千区。诏道宣律师为上座。神泰法师为寺主。怀素为维那。宣律师居西明作续高僧传三十卷。起梁天监讫唐正观○敕僧道无得受父母尊长拜○金陵牛头山法融禅师示寂。师得法于五祖。为牛头第一世。应横出一枝佛法之记○西天宝掌禅师坐亡于婺州浦江寺。计其寿一千七十二岁(当周威烈王十九年生。在七国之时)。

三年。诏沙门义褒道士黄颐等入宫谈论。道士李荣立本际义。往复数四。理屈语塞。帝令黄门引荣退席。赐褒帛以赏之○日本国遣沙门智通入中国求大乘法。

四年。诏僧道入合璧宫论议。法师会隐立五蕴义。神泰立九断知义。道士李荣茫然不知。乃更立道生万物义。法师慧立反覆诘之。荣语屈而退○诏以坊州玉华宫为寺。命奘法师居之。师译大般若经。历四年而成。凡六百卷。又般若心经及诸经论。共七十五部。

五年。诏迎岐州法门寺护国真身释迦佛指骨。至洛阳大内供养。皇后施金函九重。命宣律师送还法门寺○西京胜光寺沙门孝贽。亲姻往来。数以寺果啖之。未几得呕血之疾。自云。每欲疾作。见赤衣使者。将往黑林中大风吹散肢节。顷之又引向台观上。一人仪容可畏。厉声责之曰。何得以寺家果饲亲姻。言已而失。贽惧即计直偿众僧。月余乃免。

述曰。佛立禁戒。凡僧蓝钱谷蔬果器具屋庐田山。是为十方僧众常住之物。非己可得私用。苟掩以为私。虽四钱已上则便成盗罪。终不免沦坠之报。今于孝贽果啖亲姻之责。表而出之。则于盗用钱谷盗伐林木之罪为可见矣。可不警之。

龙朔元年。王元策进西天所得佛顶舍利。

二年敕会昌沙门会赜诣五台山礼文殊真容。众见金光满殿。空声赞云善哉○西蜀沙门会宁自南海附舶至诃陵国。遇沙门智贤赍涅槃后分自师子国来。即与对译成文二卷。

三年。中印度沙门福生。于慈恩寺译庄严王经等三部。

麟德元年二月。奘法师令众念弥勒佛。右胁而逝。是夕有白虹四道。贯井宿直慈恩寺塔。帝哭之恸。废朝五日。顾左右曰。国宝永失可为痛心。敕用佛故事金棺银椁。五诏褒恤葬于浐水之东。四方会葬者百万人。

干封元年。封岱岳车驾幸毫谒老君。上尊号曰玄元皇帝。圣母曰先天太后。幸鲁祠孔子追封太师。

二年十月三日。宣律师于终南山顺寂。众闻天人同声请归弥勒内院。尝于净业寺建石戒坛。为岳渎沙门再受具戒。有长眉僧来谓之曰(即住世宾头卢)昔迦叶佛曾此立坛。师乃撰坛经。行于世。师初在西明寺。中夜行道足跌前阶。有圣者扶其足。师问为谁。答曰。北天王太子那吒奉命来卫。师曰。太子威力自在。天竺有可作佛事。愿为致之。太子乃以所宝佛牙授之。师夜捧行道。昼藏地穴。唯弟子文纲知之。又与天人广问律相及西天圣迹。凡三千八百事。号天人感通传。天人费氏曰。四王各有八将护出家人。北洲少有佛法。余三洲佛法大弘。东西洲烦恼难化。南洲虽多犯罪。化令从善心易调伏。佛嘱四天王若不护破戒。谁当行我之法故四王虽见毁禁。愍而护之。见行一善万过不咎。

总章元年。诏百僚僧道会百福殿仪老子化胡经。沙门法明排众而出曰。此经既无翻译朝代。岂非伪造。举众愕然无能应者。乃敕令搜聚伪本悉从焚弃。

咸亨二年。沙门义净。自南海附舶。往西竺求经○西京法海寺神英禅师。获吴僧义济所藏梁武水陆斋仪。依法修设。感秦庄襄王张仪陈轸列国君臣见形致谢(详见光显志)。

三年。敕洛阳龙门山镌石龛卢舍那佛像。高八十五尺○五祖弘忍禅师。以法传行者慧能。能初至。祖问何来。答曰。岭南。祖曰。欲须何事。曰唯求作佛。祖曰。岭南人无佛性。曰人有南北。佛性岂然。祖异之谓曰。著槽厂去。乃入碓坊抱石而舂。经八月五祖俾众各述一偈。若语意冥符则衣法皆付。时会下七百众。神秀居第一座。于廊壁书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遣有尘埃。能闻之曰美则美矣。了则未了。至夜倩童子至壁间。书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用拂尘埃。五祖知之。夜令人召能。告之曰。佛以正法眼藏展转传授。吾今授汝。并所传袈裟用以表信。能礼足捧衣而出。通夕南迈。时道明上座闻之追至大庾岭。能即掷衣钵于磐石。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明举之不动。乃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当下大悟。礼拜问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意旨否。能曰。我今说者即非密也。返照自己密在汝边。明乃礼谢而回。

四年。诏万回禅师入宫供养。万回阌乡人(扶云反在弘农湖县)姓张。年方十岁。其兄万年戍辽东。母程氏忆之。饭僧祈福裹斋余出门际。晚持兄书归。母方知其神异以往回万里。人因呼为万回哥哥。后剃发著褐衣为沙门。

上元元年。召隐士孙思邈入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问佛经以何为大。思邈曰。无若华严。上曰。近奘法师译般若六百卷。何不为大。思邈曰。华严法界是一切门。于一门中可演出大千经卷。般若乃华严中一门耳。于是帝始持华严。是岁思邈求还山。乃入终南隐居。笃志佛典。前后写华严经七百五十部(此经是晋译六十卷者。先生既长寿。若一年手书十部。则八十年中可足七百五十部矣)复舍华原旧居玉山宅为佛寺。年一百五十岁。卢照邻称。邈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见华严感应传及唐本传)思邈居终南与宣律师善。时大旱。西域僧于昆明池结坛祈雨。七日水缩数尺。有老人夜诣师求救。自称池中龙。师曰。可往求孙先生。老人至其室。思邈曰。吾闻昆明龙宫有仙方三十首。汝能传之。吾当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许妄传。今事急矣。俄捧方至前。思邈曰。汝还无虑。是池水涨溢。思邈著千金方三十卷。每卷置一方。世不得而别(酉阳杂俎)。

案湘山野录云。国初成都有僧诵法华有功。一日山仆来请入溪岭。见跨溪一阁。仆入报。出谓僧曰。先生请师诵经至宝塔品。先生野服藜杖。两眉垂肩。焚香揖听。而入设秫饭杞菊若甘露。嚫一锾(音还。虞书其罚百锾。一曰。金六两为锾○今言一锾者且约百钱也)仆送至中途。问先生何姓名。仆曰姓孙。复于僧掌书思邈字。僧方嗟骇。仆忽不见。复回寻索三日竟迷路。归视嚫乃金钱一百。由兹一膳身轻无疾。唐史言百五十岁。野录请。诵经时在国初则又三百年矣。

仪凤元年。中印度沙门日照。至京师译方广大庄严经等十八部○初罽宾沙门佛陀波利。至五台礼文殊。遇老人曰。此土人多造恶。佛顶尊胜咒为除罪秘方。可还西取经流传。忽不见。波利遂还。至是取经来上。帝令杜行顗与日照共译。留经于内波利泣曰。志在流布何得自秘。帝乃以梵本还之。波利遂于西明寺与沙门顺贞重译毕。持梵本入五台不复出○行者卢慧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禅师。为其落发。请智光律师于本寺。临坛授满分戒。此坛是宋求那跋摩造。尝记云。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又梁真谛于坛侧植二菩提树。记云。百二十年后。有大士于此树下说无上道。及师于此树下大开东山法门。宛符先记。明年归韶州曹溪宝林寺。

二年。初杜行顗所译尊胜经。遇国韩皆避之。以世尊为圣尊。救治为救除(太宗讳世民高宗讳治)上曰。佛经之言岂当避讳。乃敕令改正○国清寺僧知瑰为直岁。将常住布十端与始丰县丞李意及(天台县在隋唐时为始礼)久而不还。瑰死作寺家奴。背有智瑰字。既而丞亦死。亦作寺家奴。背亦有李意及字(见冥祥记)。

述曰。今时势家多以恩例冒占寺院。子弟干仆并缘为奸取。寺山造蒙。是陷父母于不义之地。而钱谷竹木。四时诛求视以为常。不思他日地狱酬偿之苦。为儒为官。不幸而负此见识。以是教其子。以是责其仆。小得而大失。可不自警哉。李意及为寺家奴。特其报之轻者。今故表出之。以为好作重过者之戒。

三年。老君降于北邙山之清庙。敕道士隶宗正寺班在诸王之次。令贡举人兼通老子道德经。

述曰。自有佛以来。世称佛老。立文为次。吴阚泽称道事天天事佛。隋李士谦论三教优劣。谓佛日道月儒五星。魏收撰北魏佛老志。皆先僧而后道。其义已定。太宗谓老子李姓是国之祖。遂令居佛上。违理失礼。岂老子意耶。太宗明君亦有时而愚乎。至高宗以道士隶宗正违理失礼其愚尤甚焉厥后武宗尚道废佛皆二君教其愚也。

调露元年。汾州启福寺主惠澄染患。牛吼而终。寺僧长宁。夜见澄来形色憔悴云。为互用三宝物。受苦难言。诸罪差轻唯用伽蓝物为至重愿赐救济。宁即为诵经忏罪。月余复来云。承利益已得息苦。别居一处。但未知得脱之日。

述曰。为沙门而不明因果。私取常住之物以适己用。用者受者均被其苦。轻则为牛畜奴役。重则受镬汤炉炭。的论其报可不痛哉。至于权门要路。复不知果报之为何义。以故甘受愚僧之饵而不悟其非。占山为坟卖帖住院。若主若客皆入罪门。若此之流深足鄙耻。

永隆元年。沙门智运。于洛阳龙门山镌石为一万五千佛。

永淳元年十一月。慈恩法师窥基示寂。敕诸寺图形以祀。师禀奘法师瑜伽师地唯识宗旨。号百部论主。世宗为慈恩教(奘师传戒贤三时教一有二空三不有不空教)。

二年。西明寺沙门道世。宣律师之弟也。尝以教藏渊博学者难观。因撰法苑珠林一百卷。分门类事。览者便之。

则天武后([賏/空]初入宫为才人。太宗崩。出为感业寺尼。高宗诣寺行香。是之纳后宫拜昭仪。次年再为后。弘道元年高宗崩。皇太子即位。是为中宗。光宅元年。废中宗为庐陵王。武后自听政○[賏/空]照同。武后自制此字)

垂拱三年。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来。

永昌元年。义净三藏将梵本寄室利佛逝国。述南海寄归传。求法高僧传。以是年回广州。冬复往佛逝国○扬州白塔寺沙门道昶。掌知僧物自在侵用。忽有冥官数人。白日入房。曳昶下地。欲断其颈。昶惊叫乞命。官厉声言。合房资财并送还僧当放汝活。昶叩头言。不敢违命。即声钟集众。罄舍衣物。造像设斋。冥官三日复至。见昶一钵一纳。不言而去。昶自是进修。卒成明行。

载初元年。敕沙门法朗九人重译大云经。并封县公赐紫袈裟银龟袋(赐紫始此)。

二年。敕僧尼依旧立在道士女冠之上○敕荆州神秀禅师入京行道。历三朝皆礼为国师(五祖旁出)○于阗国沙门天智。译造像功德等六部。

如意元年。敕断天下屠钓。

二年。天宫威禅师为左溪朗禅师说止观法门○北印度沙门宝思惟。译文殊一字咒经等七部。南印度沙门法希。译宝雨经等十部○绛州二童女。依尼师出家。尼诵华严一日坐亡。二女失望。旦旦诣坟号泣。

三年。忽生莲华五茎于土。郡以上闻。则天敕检华根出自舌上。乃召二女入内。亲为落发令居天女寺○始令佛经制卍字。为如来吉祥万德之所集。音之为万(华严音义。作大周长寿者。盖武后尝改唐称周。年号长寿。后改为如意)。

案翻译名义引纂要云。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歹*ㄙ*ㄙ]字。名吉祥海云。又作礼。是吉祥胜德之相。由发右旋而生似卍字。[歹*ㄙ*ㄙ]礼是西土字。卍卍万方。是此土字。同呼为万。

延载元年。敕天下僧尼旧隶司宾(即鸿胪寺)今改隶祠部(以佛教有护国救人福解厄之)○波斯国人拂多诞(西海大秦国人)持二宗经伪教来朝。

述曰。太宗时。波斯穆护进火祆教。救建大秦寺。武后时。波斯拂多诞进二宗经。厥后大历间荆扬洪越等州各建摩尼寺。此魔教邪法。愚民易于渐染。由屡朝君臣当世名德不能简邪正以别同异故。其法行于世。而弗禁虚。是盖西土九十五外道之类欤○良渚曰。准国朝法令。诸以二宗经及非藏经所载不根经文传习惑众者。以左道论罪。二宗者。谓男女不嫁娶。互持不语。病不服药。死则裸葬等。不根经文者。谓佛佛吐恋师。佛说啼泪。大小明王出世经。开元括地变文。齐天论。五来子曲之类。其法不茹荤饮酒。昼寝夜兴以香为信。阴相交结称为善友。一旦郡邑有小隙则凭狼作乱。如方腊吕昂辈是也。其说以天下禅人但传卢行者十二部假禅。若吾徒即是真禅。有云。菩提子达磨。栽心地种透灵台。或问。终何所归。则曰。不生天不入地。不求佛不涉余途。直过之也。如此魔教。愚民皆乐为之其徒。以不杀不饮不荤辛为至严。沙门有为行弗谨。反遭其讥。出家守法不可自勉。

京师有女人。自称圣菩萨。太后召见之。所言皆验。时大安禅师至。太后延入宫。令女见之。大安曰。闻汝善观心。我心安在。答曰。在塔头相轮铃中。寻复问之。曰在兜率天弥勒宫中听法。第三问之。曰在非非想天。皆如其言。太后忻悦。大安乃复问之。女不知答。安斥之曰。我心置阿罗汉地。汝已不知。若至菩萨诸佛地。何由可知。女辞屈惭惧。变作牝狐。下阶而走(广异记)。

证圣元年。太后以晋译华严处会未备。遣使往于阗国迎实叉难陀。于东都大遍空寺与菩提流志重译(晋译六十卷。七处八会。新译八十卷。七处九会)。沙门复礼缀文。法藏笔受。弘景证义。成八十卷。御制经序。译场初启甘露天降。内沼生莲一茎百叶(华严感应传云。人间华十余叶。天华百叶。净土华千叶)。

万岁通天元年。遣使赐六祖能禅师水精钵摩纳衣白[疊*毛]香茶敕韶州守臣安抚山门○洛阳弘道观主杜义乞为僧。赐名玄嶷。赐夏三十腊。敕住佛授记寺。嶷撰甄正论以尊佛教。

述曰。佛制受戒以先后为次序。今玄嶷以新戒而居三十夏僧之上。虽曰国恩实违佛制。厥后刘总赐五十夏。梁令因加三十腊。皆本于此日之非法也。

福先寺沙门慧澄。乞依前朝毁老子化胡经。敕秋官侍朗刘如睿八学士议之。皆言。汉隋诸书所载不当除削。

述曰。唐艺文志有八学士议状一卷。虽据汉隋诸书存化胡之说。而不知王符伪造之为非。详论在中宗神龙初元。

诏嵩岳慧安禅师。入禁中问道(五祖旁出)○诏沙弥法藏。于太原寺开华严宗旨。感白光昱然自口而出。须臾成盖。都讲以闻。有旨命京城十大德为授满分戒。赐号贤首。诏入大遍空寺。佐实叉难陀。参译华严。

圣历元年五月。义净三藏自西竺还。车驾御上东门迎劳。诏以所奉金刚座佛真容舍利梵经。置佛授记寺道场。集众翻译。

二年十月。敕法藏法师。于佛授记寺讲新译华严经。至华藏世界品。讲堂及地皆为震动。即日引对长生殿敷宣玄义。指殿隅金师子为譬。后豁然领解。封师为贤首菩萨戒师。集其言曰金师子章。学者尊称为贤首教云○华阴邓元英有亲故暴亡。七日复苏报元英。惊见冥道官吏将追君父。宜急修功德以禳之。元英惊问。修何功德可免此事。曰急写华严经一部。元英遽买纸。向邻寺多召经生。未逾旬日经已写毕。竟免斯厄。复于母坟地产一华于冬月枯茎中。后异之。敕赐立孝门。以加旌表。

久视元年四月。诏敛天下僧尼日一钱。作大像于白司马坂(音反)○诏义净三藏。于东都译金光明最胜王经。天后制圣教序。

大足元年。成州言。有佛迹见甚大。诏改号大足。

○敕润州于茅山置太平观。以奉真人王远知。初远知母梦灵凤翔集遂有娠。志公曰。生子当为神仙宗伯。后师事陶隐居。授三洞法。高祖龙潜。先生密告符命。秦王与房玄龄微服就谒。先生谓之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保爱。

十一月初武德旧制释奠于太学。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陪飨。至是房元龄等建议。请停祭周公。以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陪飨。诏可。复封孔子后为褒圣侯。

十四年。上幸国子监观释奠。命祭酒孔颖达(孔子之后)讲孝经。大征名儒为学官。学生能明一经者皆得补授。增筑学舍千二百间。学生至三千二百六十员。自屯营飞骑亦给博士使授以经。于是四方学者高丽吐蕃皆遣子弟入学。升讲筵者八千人。上以师说多门命孔颖达撰定五经疏。令学者习焉。

述曰。汉明帝幸辟雍。诸儒执经问难。搢绅之人阛桥门而观。听者以亿万计。唐太宗幸国子监。命祭酒讲经。增学舍召名儒为学官。四方来学升讲筵者八千人。大哉汉唐文治之盛。唯二君有焉。

二十一年。上得秘谶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遂密召太史令李淳风访其事。淳风曰。臣以术推之。其兆已成。今在陛下宫中逾三十年当有天下。上曰疑似者杀之。对曰。天命不可易。且真王者不死。徒使疑似之戮。淫及无辜。上遂止○诏左丘明.孟轲.谷梁.赤公羊.高伏胜.毛苌.高堂生.孔安国.戴圣.刘向.何休.郑众.马融.卢植.郑玄.服虔.杜子春.范寗.杜预.王肃.王弼。二十一人。皆从祀先圣庙廷。

同类推荐
  • 梵网经忏悔行法

    梵网经忏悔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笑

    十二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物

    人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话后编

    诗话后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末世风波

    末世风波

    苏凌,原本是一个以收徒建立后宫为目的的“小鲜肉”他家世代相传通灵之术,爷爷大病那年,就把这门“技术”传到了他的身上,这也使他阴差阳错的达到了目的,末世来袭后.......
  • 穿越我为神

    穿越我为神

    武动天下,智掌乾坤。既然穿越于此,我叶苏南就一定要站在最顶峰,创造我的传奇。
  • 女人的资本:心态智慧篇

    女人的资本:心态智慧篇

    本书从智慧的角度阐述了女性应当如何把握自己,并塑造自我,获得成功的方法。
  • 梦一曲悲喜

    梦一曲悲喜

    千年情缘,万年悲喜,有情人终成眷属,或生死相离。
  • 面部年轻美丽的皮下秘密

    面部年轻美丽的皮下秘密

    当前,各类关于抗老化、回春、医学美容的书籍、杂志、广告、产品铺天盖地。其中良莠不齐,甚至不乏因商业目的而派生的美容观点 确实令人无所适从。不少女性朋友理论上似乎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实际上已经被深深误导了。
  •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

    您正在翻开的是一本即将颠覆传统育儿观点的图书。如果您墨守陈规,或者循规蹈矩,如果您完全地依赖学校教育,请不要继续阅读下去;但是如果您是《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忠实读者,如果您知道木村久一,那么请仔细地阅读这本书,它是作者16年坚持用自己的方法精心培育自己的孩子的经验集合,以及作者与其他家长交流得出的育儿感悟。本书仅限于12岁以下孩子家长阅读。
  • 强无敌

    强无敌

    一个刚刚在网吧里面遭遇五连跪的大一学生在从网吧走回家的途中突然听见了一个女孩的尖叫声,然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百变大咖模仿秀

    百变大咖模仿秀

    草根龙套程东获得超级模仿系统,能神奇的模仿明星,无论是歌喉,外形,神态,动作,舞蹈……都能惟妙惟肖,无论是四大天王,御姐天后,劲舞女王,萝莉淑女,情歌王子,快男超女,欧美日韩俊男美女明星……程东都能100%高仿!有了这样逆天的本领,程东演出合同不断,身价飙涨,成为各大卫视争抢的综艺红人,赚大钱之余,美女明星之类你懂得。记者:请问程老师,你能模样苍老师么?程东:这个理论上可以……
  • 盛夏女王之恣意盛开

    盛夏女王之恣意盛开

    七岁,微夏初凉,她妈妈葬身黑道,小小年纪不懂事,疯了似的把爸爸赶出家门,从此一个人独立骄傲的活着。仍是七岁,她穿着纯白色的裙子古灵精怪的走向他:苏瞳,我需要你的才华。他微微侧目,从此踏入她的万丈深渊。“她是王,我是侍。她要什么,我便给她就是了。”--苏瞳。至此,他跟随了这个女人一辈子。便是初二,她懂得了自己姓氏的意义,被庞大的家族所不认可,更是被追杀。可是仍是悠然自得的从薛家的逮捕名单上抢下了三名女子:如果现在我说,薛家的人,已经到楼下了,你们跟我走么?降落伞带着四人坠落的那一瞬间,她放肆大笑:我是薛家的人!现在这种情况,你们就理解为自相残杀吧!现是十七岁,她已以“薛家嫡系大小姐”的正式身份,回归薛家。如今:我不管你多调皮多有个性,我只要你,最后的归属,是这个男人。薛家老头子下了最后通缉令,要她联姻。联姻对象是同样是世家的司家:司家长子,司陌寒。她不惧:我不反感联姻,但不代表我不反抗。我有能力挣脱联姻,但我嫌累。我要以旁人的身份,去审视我的未婚夫。司陌寒,迎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