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66700000002

第2章

医之可法

自伏羲神农黄帝而下。名医虽多所可学人有几人哉。至于华氏之剖腹王氏之灸针术非不神也后人安得而效之。非岐伯之圣经。雷公之炮炙伊芳贽之汤液。箕子之洪范。越人之问难仲景之伤寒。叔和之脉诀。士安之甲乙。启玄子之传注。钱仲阳之论议。皆其活法。所可学人。岂千方万论印定后人眼目者。所能比哉。其间德高行远奇才异士。与夫居缙绅隐草莽者。然有一法一节之可观。非百代可行之活法。皆所不取也。岂予好辩哉。欲使学人观此数圣贤。而知所可慕而已。或有人焉。徒能广览泛涉。自以为多学而用之无益者。岂其知本。

或问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俱会于首、然六阳会于首者、亦有阴乎

答曰。有。六腑者六阳也。五脏者五阴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是五阴也。又有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是六阴也。耳者肾也。复能听声。声为金。是耳中有肺也。鼻者肺也。复能闻臭。是鼻中有心也。舌者心也。复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口为脾脾为坤土。主静而不动。故无所兼。言耳鼻舌各兼一目兼四。此与督脉。共计十三阴也。脑为诸体之会即海也肾主之。是为十四阴矣。

经脉终始

寅手太阴肺。始于中焦终于大指内廉出其端。

卯手阳明大肠。始于大指次指之端。终于上侠鼻孔辰足阳明胃。始于鼻交 中。终于入大指间出其端。巳足太阴脾。始于大指之端。终于注心中。

午手少阴心。始于心中。终于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未手太阳小肠。始于小指之端。终于抵鼻至目内 斜络于颧。

申足太阳膀胱。始于目内 。终于小指外侧出其端酉足少阴肾。始于小指之下。终于注胸中。

戌手厥阴心包。始于胸中。终于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亥手少阳三焦。始于小指次指之端。终于至目锐 子足少阴胆。始于目锐 。终于小指次指循大指内出其端贯爪甲出三毛。

丑足厥阴肝。始于大指聚毛之上。终于注肺中。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是高能接下也。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之三阴。从腹走手。是下能趋上也。

故上下升降而为和。易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易曰。山泽通气。故气寄于辛。用于寅平旦始从中焦注循天之纪左旋至丑而终。昼夜通行五十度。周流八百一十丈。夫倡则妇随。血随气而上行。殊不见润下之意。经云。气主煦之升也。血主濡之润也。书云。水日润下。如何说得。从气之血。有不行之体如百川右行东至于海请示。

日用

复临泰壮 干 。 遁否观剥坤二六。

青白正分开与辟。 赤黑往来通道路。

泰即居艮否居坤。 干作天门巽地户。

气终于丑始于寅。 血谛辛阴从下去。

丙潜壬内却从高。 顺至乙穴还上注。

妇随夫唱几曾停。 万派千流无暂住。

血气包含六子中。 昼夜行流五十度。

食时骸理敬修行。 玄府身周匀闭拒。

排山倒海毒非常。 撩鼻捻髭心不怖。

天长地久太虚持。 不亏八一元来数。

休说乘虚谩履空。 嬴取康宁三六足。

知之非难行之难。 造次颠沛宜常虑。

人肖天地

且天地之形如卯。横卧于东南西北者。自然之势也血气营运故始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也。曰冯乎。曰大气举之也。是地如卯黄在其中矣。又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易曰。坤浓载物德。合无疆。信乎天之包地。形如卯焉。故人首之上。为天之天。足之下为地之天。人之浮于地之上。如地之浮于太虚之中也。地之西始于寅终于丑。血之东根于辛纳于乙。相随往来不息。独缺于干巽。为天地之门户也。启玄子云。戊土属干。巳土属巽。遁甲曰。六戊为天门。六巳为地户。此之谓也。经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气血者父母也。父母者天地也。血气周流于十二经。总包六子于其中。六气五行是也。无形者包有形。而天总包地也。天左行而西气随之。百川并进而东血随之。

问脾寄于坤如何。是损至第三。若从脾为。第二从肾为第四请言脾数

答曰。脾虽寄于坤。实用于巳。从上肺心。从下肾肝。脾中得三数也。如气寄于辛而用于寅。包络三焦。寄于丑而用。于申也。此人之所以肖天地而生。易曰干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明经络之数有几

答曰。十二大经之别。并任督之别。脾之大络脉。别名曰大包。是为十五络。诸经皆言之。予谓胃之大络。名曰虚思。贯膈络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晨脉宗气也。是知络有十六也。

问三焦有几

答曰。手少阳者。主三焦之气也。灵枢经云。足三焦者。太阳之别也。并太阳之证。入络膀胱约下焦。是知三焦有二也。

问脏腑有几

答曰。肝心脾肺肾兼包络。一名命门。为六脏。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兼三焦。为六腑。计之十二矣。故包则为一府矣。是为十三矣。经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又云。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者。若沃以汤注云膀胱胞内居之。内外二境图云。膀胱者胞之室也以是知为十三脏腑矣。

伤寒之源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肾水涸竭而得之无水则春水无以发生故为温病。至长夏之时。时强木长因绝水之源。无以滋化。故为大热病也。

伤寒之源如此四气调神论曰。运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广成子云无劳汝形。无摇汝精。金匮真言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注云。冬不按跷。精气伏藏。阳不妄升。故春不病温。又经云。不妄作劳。又云不知持满又云水冰地折。无扰乎阳。又云。无泄皮肤。使气丞夺。启玄子云。肾水旺于冬。故行夏令。则肾气伤。春木旺而水废。故病于春也。逆冬则伤肾。故少气以奉春生之令也。是以春为温病。夏为热。长夏为大热病。其变随乎时而已。邪之所感浅者。其病轻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难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冬伤于寒者。冬行秋令也。当寒而温火胜而水亏矣水既已亏则所胜妄行。土有余也。所生受病。水不足也。所不胜者侮之。火太过也。火土合德。湿热相助。故为温病。使民腠理开泄。

少阴不藏。惟房室劳伤。辛苦之人得之。若此者皆为温病。所以不病于冬。而病于春者以其寒水居卯之分方得其权。大寒之令复行于春。腠理开泄。少阴不藏。房室劳伤。辛苦之人。

阳气泄于外。肾水亏于内。当春之月。时强木长无以滋生化之源。故为温病耳。故君子周密于冬。少阴得藏于内腠理以闭拒之虽有大风苛毒莫之能害矣。何温病之有哉。人肖天地而生也。冬时阳气俱伏于九泉之下。人之阳气俱藏于一肾之中。人能不扰乎肾。则六阳安静于内。内既得以安。外无自而入矣。此伤寒之源。非天之伤人。乃人自伤也。伤于寒者皆为病热。为伤寒气乃热病之总称。故曰伤寒。知寒受热邪明矣。六阴用事于冬。阳气在内周密闭藏可矣。反劳动之。

而泄于外。时热已伤于水矣。至春之时。木当发生阳已外泄。孰为鼓舞。肾水内竭。孰为滋养。此两者同为生化之源。源既已绝。水何赖以生乎。身之所存者。独有热也时强木长。故为温病矣。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木在时为春。在人为肝。在天为风。风者无形之清气也。当春之时发为温令。反为寒折。

是三春之月。行严冬之令也。以是知水为大过矣。水既太过。金肃愈囗是所胜者乘之而妄行也。所胜者乘之。则木虚明矣故经曰。从后来者为虚邪。木气既虚。火令不及是所生者受病也。

故所不胜者侮之。是以土来木之分 而为飧泄也。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以其湿令当权。故飧泄之候发之于夏也。若当春之时。木不发生。

温令未显。止行冬令。是谓伤卫。以其阳气不出地之外也。当以麻黄汤发之。麻黄味苦。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也。故从水中补木而泻水。发出津液为汗也。若春木已生。温令已显。

阳气出于地之上。寒再至而复折之当以轻发之。谓已得少阳之气。不必用麻黄也。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所以病发于夏者。以其木绝于夏。而土旺于长夏。湿本有夏行之体。故飧泄于夏也。不病于春者。以其春时风虽有伤。木实当权。故飧泄不病于木之时。而发于湿之分也。经曰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不胜者薄之。所生者受病。此之谓也。

夏伤于暑秋必疟

暑者。季夏也季夏者。湿土也。君火持权不与之子。暑湿之令不行也。湿令不行。则土亏矣所胜妄行木气太过。少阳旺也。所生者受病则肺金不足。所不胜者侮之。故水得以乘之土分。

土者坤也。坤土申之分。申为相火。水入于土。则水火相干。而阴阳交争。

故为寒热。兼木气终见三焦。是二少阳相合也。少阳在湿土之分。故为寒热。肺金不足洒淅寒热此皆往来未定之气也。故为 疟。久而不愈疟不发于夏而发于秋者。以湿热在酉之分。方得其权。故发于大暑以后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秋者清肃之气。收敛下行之体也为湿所伤。是长夏之气。不与秋令也。秋令不及。所胜妄行。故火得以炎上。而克金。心火既形于肺。故肺气逆而为咳。所不胜者侮之。木气上行与火同。得动而不息也。所生者受病。故肾水亏也。长夏已亢。三焦之气盛也。命门(有三)焦之舍也。故迫肾水上行。与脾土湿热相合为痰困。 而动于脾之湿也。是以咳嗽有声有痰咳嗽不发于秋。而发于冬者。以其六阴之极。肃杀始得其气。故肺不咳嗽于秋。而咳嗽于冬也。

咳嗽者。气逆行上也气上行而逆。故面目发微肿。极则身体皆肿。变为水气。

故曰浊气在上。则生 胀。又曰。诸气 郁。皆属肺金此之谓也。春伤于风夏伤于暑冬伤于寒辞理皆顺时字伤令字也。独秋伤于湿。作令字伤时字。读者不疑也。此四者皆无所亢。而害其所乘之子也。邪从后至。言岁之主气。各差其分而为病。一定之法也。若说秋字伤湿字。其文与上三句相通。其理与法不相通大抵理与法通。不必拘于文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故曰。春伤于风说作人为风所伤非也。若是则止当头痛恶风自汗何以言夏为飧泄哉。今言春伤于风。即是时伤令也明矣。经云。东方来者为婴儿风其伤人也外在于筋。内舍于肝。又曰。春甲乙所伤。谓之肝风。用此二句。以较前文。则辞理自通矣。

问两感邪从何道而入

答曰。经云。两感者死不治。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

太阳者腑也。自背俞。而入。人之所共知。少阴者脏也。自鼻息而入。人所不知也。鼻气通于天。故寒邪无形之气。从鼻出入。肾为水也。水流湿。故肾受之。经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同气相求耳。又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以是知内外两感。脏腑俱病。欲表之。则有里。欲下之。则有表。表里既不能一治。故死矣。故云两感者不治。然所禀有虚实。所感有浅深。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犹或可治。治之而不救者有矣。夫未有不治。而获生者也。

予尝用此。间有生者。十得二三。故立此方。以待好生君子用之。解利两感神方。

大羌活汤

防风 羌活 独活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白术 甘草(炙) 细辛(去土各三钱)知母(生) 川芎 地黄(各一两)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渣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三四盏解之亦可。病愈则止。若有余证。并根据仲景随经法治之。

清气为荣

清者体之上也。阳也。火也。离中之阴降。午后一阴生。即心之生血。故曰清气为荣。

浊气为卫

浊者。体之下也。阴也。水也。坎中之阳升。子后一阳生。即肾阳举而使之。故曰浊气为卫。地之浊不升。地之清能升。能阳举而使之上也。天之清不降。天之浊能降。为六阴驱而使之下也。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之谓欤。

其用在下。胆胃膀胱大肠小肠

天六腑气表。其体在上。其用在下。

其用在上。两目两耳鼻口舌

地五脏血里。其体在下。其用在上。

格则吐逆、九窍、五脏

阴极自地而升。是行阳道。乃东方之气。金石之变。上壅是也。极则阳道不行。反闭于上。

故令人吐逆。是地之气不能上行也。逆而下降。反行阴道。故气填塞而不入则气口之脉大四倍于人迎此清气反行浊道也。故曰格。

关则不便、下窍、六腑

阳极自天而降。是行阴道。乃西方之气。膏粱之物。下泄是也。极则阴道不行。反闭于故不得小便。是天之气不得下通也。逆而上行。反行阳道。故血脉凝滞而不通。则人迎之脉大四倍于气口。此浊气反行清道也。故曰关。

三阳气血多少

寅为少阳。何以复为太阳。一阳初出地之外即数阳也。故谓之少阳。二阳过卯故谓之阳明三阳至巳。故谓之太阳之气。升至极之分。便是太阳也。三阳俱为太阳之气。居其底却为少阳也。以此推之。三阳所呼之名异。非有二体也。以其从多少而言之耳。

阳气之极。举阴于九天之上。故水自天而降。故太阳即为寒水也。所以血多而气少。

同类推荐
  • 外经微言

    外经微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恶门

    中恶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撫安東夷記

    撫安東夷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爱情不需要谎言

    爱情不需要谎言

    原以为是最美好的爱情,原本以为真的会有王子守候在公主的身边,没想到原本的王子转身化为魔鬼,是这么的可怕。唐婉一个年轻的漂亮总裁,继承家业,每天忙碌于公司于家之间,两点一线,从未有什么感情什么生活。她一切这么纯洁,这么美好,只是在遇上这个叫李浩的男人之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枫旭,始终守护在唐婉身边的骑士,一直等待着她的回头,他的痴心最后是否会变成一片浮云,而唐婉终究会选择和谁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神少年

    龙神少年

    少年啊!拥有跨越空间的力量。
  • 校园怪谈之阴谋

    校园怪谈之阴谋

    他的身子微微向前倾着,肩膀露在窗外,正想将头收回的时候,木子突然感觉到肩膀上多了一股力量,将他的整个身子往下压。木子想将身体直起来,可是他每多用一分力,肩上的力量也就多一分。木子的瞳孔开始逐渐放大,大半个身子都露在了外面,只靠着双手紧紧地抓住窗台。木子张了张嘴,尝试着发出求救的声音,可他的喉咙只是在大口大口地喘气,张着发“啊”的嘴形,却只能发出“额”的声音。木子的一双脚用力地蹬着地面,他害怕突然失去支撑,仰起脑袋向后。就在木子感觉自己快要掉下去的时候,肩膀上像是有一双手,将他的身体向后一拉。木子就整个倒在了地上。
  • 我咋知道下个世界是啥

    我咋知道下个世界是啥

    非是自在独饮酒,闲来寂寞细数梅。兴趣使然的一本书和一个约定写成的故事。
  • 血色文明

    血色文明

    当血色笼罩大地,世间万物皆系于噩梦之中。当地球毁灭之后,幸存的人类在艰难的存活着。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时代。诞生了一匹不同凡响的存在。
  • 九玄剑歌

    九玄剑歌

    天地法相,纵生万物。时间万物依循天地法则,而我,一个平凡的人,却不服天命,纵然此生短暂,也要和天地一搏。一剑出,苍穹变,万物颤,我就是神。
  • 萌宝来袭:找个BOSS做爹地

    萌宝来袭:找个BOSS做爹地

    蓝小雨发现自己生了一个不得了的儿子,竟然背着她勾结外人,准备将她打包送人!“暴君!你不准过来!儿子是我的,我也是我的!”某男挑挑眉,脸上一片邪肆,“儿子说,我也是你的。”“我不要行不行?”蓝小雨后悔了!某日一萌宝找上暴君总裁。“我是你儿子!”“我把我妈咪给你送来了!不过不包括我。”“只有一个要求,收了妈咪后,你让我和舅舅们打一顿!”某男的脸上满是黑线,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小包子的话,这打一顿后他还能结婚吗?【一对一宠文,还有可爱萌宝。】
  • 魅血妖姬之恶灵印记

    魅血妖姬之恶灵印记

    到底要如何的诀别才让我不再期待,当悲伤浓到绝顶之时就会化作一道血泪从天际划过。从与你相遇的开始,便注定了我走不出你你目光无边的大海。在风吹雨打中,我沉浸在屡屡的伤痛之中,你与我的相遇从开始便注定了没有结局。我不明白究竟是谁是谁的过客。花开花落,当岁月匆匆的脚步走过无数的个短暂的寒夜时,从花落又到了花开。从结局又到了开始。
  • 末世情缘前世梦

    末世情缘前世梦

    两岸文学PK大赛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相遇是缘,相知是份。一个是魔,一个是佛。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末世情劫,怎样抉择。梦回前世,寻找答案。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尽在其中。
  • 倾城公主与七个皇子夫君

    倾城公主与七个皇子夫君

    这本小说写的是古代小说,女主角荣获七个王爷夫君后发生的神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