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2400000026

第26章

疏。外道笑曰愚者亦解等者。问如来说法离于四非。外道闻经云何起谤 答大士行化多益。是徒虽有少轻得利者广。由是如来四非称离 又彼外道初虽暂谤。毕竟乘此以为出要。先损后益。正合化宜。是以动静无非佛事。

疏。六十六云摄食由诸句者。按彼论云。问若有段物亦是食耶。设是食者亦段物耶。答如其所应当作四句。或有段物而非是食。谓诸段物不能长养诸根大种。或有是食而非段物。谓若有触.意思.及识。能令诸根大种长养。或有是食亦是段物。谓诸段物能令诸根大种长养。或非段物亦非是食。谓若有触.意思.及识。不能长养诸根大种。如是所余触乃至识随其所应皆作四句。

疏。六十六说名为触食者。为境能生四中触食。因从果称名触食也。若准有宗。初未变坏亦得名食。除饥.渴故。故婆沙云。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 有义大乘理实初食能除饥.渴亦得名食。义同有宗。瑜伽.对法且说胜食云变坏时名为食也 详曰。理虽可尔明教难违。故瑜伽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当于尔时不名段食但名触食。若受用已安隐消变增长喜乐。于消变时乃名段食。若有熟变不能长养诸根安乐。彼虽熟变不名段食。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不生欢喜。亦不能令诸根悦豫。当于尔时都不名食。文既郑重而简略之。何得会云就胜且说。又瑜伽等望长诸根资益变坏方名为食。暂除饥.渴。未益诸根变坏.消化食义焉在。由斯理故不为之取 问欲香.味.触得有段食。色界触有。彼立段食 答按俱舍论。三界分别十八界云。色界所系唯十四种。除香.味境及鼻.舌识。除香.味者段食性故。离段食欲方得生彼。除鼻.舌识无所缘故。若尔触界于彼应无如香.味境段食性故。彼所有触非段食性。若尔香.味类亦应然。香.味离段食无别受用。触有别用。持根.衣等。彼离食欲。香.味无用。有根.衣等故触非无。由斯色界虽有触尘无段食。余广问答如章.及灯。

论。由此色处非段食者。又俱舍论第十亦释色非食云。色亦可成段别饮啖。何缘非食。此不能益自所对根.解脱者故。夫名食者必先资益自根大种后乃及余。饮啖色时于自根大尚不为益。况能及余。由彼诸根境各别故。有时见色生喜乐者缘色触生。是食非色。又不还者.及阿罗汉解脱食贪。虽见种种上妙饮食而无益故。由此色处不名为食 又传经部而有两释。一云除声四尘为体。以声虚疏无资用故。二云但用三尘为体。色.声变时无资用故 问声及根等皆不名食。何独简色 答可段饮啖有资益者名之为食。色可段啖有滥简之。声体虚疏。意等无段。根是所资。无饮啖义。无滥不简。

论。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者。问思者造作正因等相。云何今说为希望耶 答如灯辨 有义两释。初解同灯。第二释云。由相应法令思于境起行希望。若尔心等与欲等俱。心亦应由相应之法希望为相 答心等因思希望无失。如是心等与受等俱。起领纳等皆不违理。心等皆容起多行故。然自相行正行非余。故依正行心等无杂 详曰。理恐未然。瑜伽.此论皆云心等所缘等同不同行相。故此论云心与心所同所依根。所缘相似。行相各别。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亦不可言据自相说。如所缘相相分各别即说相似。行相有同何即不说。教既无凭臆断难准。可从初释。

疏。五十七说令识增盛者。具如灯引。故此不重。

疏。又彼通等流等者。别有四食章门广明。

论。此四能持有情身命等者。又按婆沙百二十九云。食是何义。受有义。续有义。持有义。生有义。养有义。增有义。与此大同。

论。触意思食至随识有无者。有义但应说依六识有无。七.八二识既非共有。今对他宗陈共许义。故不应言随七.八也 详曰。观前文势。明自宗致无对他意。依七.八识辨随自言想亦何咎。若言前文并对于他故除七.八。辨识食体亦应但六。如何即云第八为体。由此定委前文是自对七.八言。理无爽矣。

疏。虽现在者至得成正因者。释伏难也。难云。若非现在即非是食。岂诸现在即皆是食。现在即是食量因故。故此答生。思可解也。

论。亦不可执至有漏种故者。正释如疏。复助释云。他救意云。即无漏识持有漏种。即以所持漏种为食。斯亦何过。故牒破云。无漏既不持有漏种。有漏种无食亦不立。若不尔者。前已难彼无漏非食。何烦此难。义无别故。若言约彼持种有别为后难者。岂唯望于持种名食。故知彼取漏种为食。设彼本宗不立斯义。假叙彼计。彼转计之理俱无爽 问无漏违漏。不许无漏持有漏种。漏违无漏。应因第八不持无漏 答现无漏法正破有漏故。不得以无漏持漏。无漏法种既非能治。故因本识持无漏种。

论。身语心行等者。问定心.语寂。二行可无。云何而无身行息耶 答依毗婆沙论二十六云。有四缘故身行方转。一谓入出息所依身。二风道通。谓口.鼻等。三毛孔开。四依息地粗心现前。于四缘中若随阙一身行不转。如生欲界羯剌蓝.頞部谈.闭户.键南四位之中。但有第四粗心现前。无前三事故息不转。钵罗奢佉等位根形具足。四事具故方有息转。如生欲界及下三定入无心定及无色定。虽有前三无有第四故息不转。入第四定虽有前二。然无后二。息亦不转。又入出息依粗心转。第四静虑已上诸地。心极微细故息不转 又顺正理云。入第四定身无毛孔。以彼等持极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种遍身。即由此缘尊者世友说。入彼定身毛孔合。入漏.无漏定皆如是 若生第四定起下三定及欲界心。虽有第一.第二.及第四缘。阙第三缘故息不转。起自地心及无色心并无心定。虽有初二无后二事故息不转。若生无色四事俱无故息不转。所以灭定身行亦无。准大乘义身行不转。更同有宗。亦应无失。

疏。然欲出经同法为例等者。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此是同法。举此为喻而例识体在定令有。心行等者文同来尔。

疏。成业论至如彼论等者。下灭定中疏已引讫。此故不重。

疏。应是重生者。死而复生。

论。诸定皆无五识身故者。问此因岂非自随一过。下许定中耳闻声故 答今随他宗。下依自义。以小乘者出定闻声。又疏作量 有义破云。疏说此因依闷绝等有不定者。此义不然。立宗若云应一切定皆名无心定。闷绝等位非无心定。可说前因有不定过。宗法之中既无定字故无不定 详曰。直观言陈似如所斥。若寻意许疏旨精远。谓定无心。非定无心。而是差别。因不言定。即闷绝等。因于彼转。与意许宗便成不定。因致定言斯过方遣。故义然也。

疏。今应助难至名为心行灭者。此难意云。定云无心及心行灭。无心即据五名无心。心行灭言亦应但约五识相应受.想等说 又云然有心所至灭言等故者。重成难意。以彼二家心行灭言皆据第六不依五识。故知灭识不约五言。

论。或此位至非第六识者。有义疏所作量有自语过。故但应言灭定位识非第六识 详曰。疏既云汝。明简斯失。不尔汝言复何所用。下第四量虽亦破之。亦同此释 问他亦以此寿.暖为喻。难大乘宗灭定第八应非是识。自既有违何责他过 答我寿暖识不即不离。应非识宗于寿等喻而不转也。不可相例。

疏。彼亦自说自位无识行相等者。虽有识体但无行相。以微细故。长连读之。若不尔者他许定中而有识故。何得说云自位无识。

疏。于静虑无色修行胜故者。习此等定。受想等法有胜功用。

论。若无心所至离心所故者。有说无余涅槃为喻。彼宗灭定既许有心。余无心位亦应尔故。故成业云。诸无心位亦有心耶。应如一类经为量者所许细心彼位犹有。故不应以闷绝为喻 有义若尔因成不定。闷绝等位心所无故。故应合成。灭尽等位应无意识。无大地心所故。如眼等识不行位中。或无余依亦得为喻。或死尸等为喻亦得 详曰。前数破无细意识。已闷绝等喻亦何有失。又破无余喻有不定理如所明。若以眼等识不行位而为喻者。理亦不定。独意识转亦是眼等不行位故。今取尸喻成诸无心位第六无。虽余无心非是所诤。为止不定为宗无失。

疏。如无表色非有质碍者。此救意云。质碍名为色无表无碍尚名色。心法虽相应。纵不相应亦心法。若不相应即非心。应无质碍即非色。

疏。然除眠闷绝者。以萨婆多不许眠等无心位摄对共许者所以除之。

疏。以无所厌故至心王犹在者。众释此文明除眠闷之所以故。今释不尔。但辨无想等无心也 言以无所厌故者。举彼由无所厌心所显心亦无 言有所厌心所心便不灭者。翻成于前无所厌所心灭所以 言非不厌故心王犹在者。释外伏难。外伏难云。心所是所厌彼位可言无。心王既非厌。彼处应犹在。故乃释云。非是不厌即令其在。以心所无故随同灭。

论。心杂染故等者。虽维摩经亦有此文。今引阿含。以维摩经非共许故。

疏。言心染故有情染等如瑜伽五十四者。按彼论云。由所润识能取能满当来内身。由此展转能取能满。不能弃舍诸异生性。以于内身能求满故。于流转中相续决定 又云。又由彼识永清净故不待余因。任运自然入于寂灭。此识相续究竟断故。于十方界不复流转。于命及死不希求故名永离欲 释曰。前由心染有情杂染。后由心净有情解脱。

论。谓染净以心为本等者。疏有四释。余有五释。具如余辨 有义复释。谓染净法以心为本。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总句。然应说心有染.净二。有漏染心通漏.无漏.有为.无为总合为本。无漏净心但与无漏有为.无为为其根本。非有漏本。因心而生。合释有漏.无漏现行因染心生。以心为本。别释无漏现行诸法因净心生亦心为本。净心不生有漏法故。依心住故者。合释有漏.无漏本有种子依染心住。故心为本。别释无漏本有种子依净心住故心为本。心受彼熏持彼种故者。合释有漏.无漏新熏种子染心为本。别释无漏新熏种子净心为本。净第八心虽不受熏。因位曾熏果持种故。前后二疏虽有多释。义皆不具。未方此解。并无净心为本等故 详曰。观经文云心杂染故有情杂染。但约有情不依佛说。若兼佛者即不应云有情等也。而如来者非有情故。故前说云唯依取蕴建立有情。佛无有漏非有情摄。论既释经。应同经意。若云示现称有情者。亦为不可。准论释经染.净二门破他申自。皆并不言佛果净识。故知二疏善悟奥旨。又设兼据净心释者。亦成繁见。何所以者。言心为本。即是染.净有为.无为之总句也。后复对彼因心而生。复云以心为本。别释无漏现行诸法因净心生亦心为本。前既言总后何云别。若言据彼别净心说。若尔别染何不是彼别染本耶。若许是者。云何不是别释染现。又若别释容有斯理。但一释中何得矛楯。余准此非。

论。若无此识至皆应无因者。无著本论具如疏引 无性释云。从无想等者。从上界没来生欲界。尔时烦恼等者。谓贪.嗔等。所染初识者。谓续生时生有初识。尔时自地一切烦恼所染污故 问何故举彼无想没耶。岂余处没有识持种 答有两释。一如灯辨。一云按正法念处经.及俱舍论。北郁单越定有生天后报之业。无想诸天定有欲界后报业也。余地不定。所以偏说。

论。无染心后等者。无著本论如疏所明。无性解者今亦略叙。对治烦恼等者。谓如最初预流果.向。见断烦恼对治道生。一切世间余识已灭。尔时若离阿赖耶识。修断烦恼所有随眠何所依住。非对治识带彼种子应正道理。由此对治识自性解脱故者。即是自性极清净义。与烦恼不俱等者。能治.所治互相违故。犹如明.闇。复于后时等者。谓见道后修道位中。余文可解。

论。若无此识持业果种等者。无著摄论疏中粗引。无性等释疏盖不言。令初学者驰回难进。今本及释取要引之。冀诸习徒无滞略漏 无著论云。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此染污意识于中有中灭。于母胎中识羯罗蓝更相和合。若即意识与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识。于母胎中有意识转。若尔即应有二意识于母胎中同时而转 无性释云。非等引地所谓欲界 没即是死 依中有位者。谓依死.生二有中间 起染污者。与爱恚俱有颠倒故。释曰。男女互于父母之处起贪恚也 言意识者。余识尔时久已没故。释曰。余眼等识中有末位而久已灭。唯意识在。中有初中六识皆有 连持生故名为相续 摄受生故名为结生。此染污意识者。缘生有故。释曰。父母不净是识托处。说名为生。缘此不净谓为己有而生贪爱。或缘当生有果起爱故得润生。

同类推荐
  • 日本国考略

    日本国考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孝行览

    孝行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览冥训

    览冥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左文襄公奏牍

    左文襄公奏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箓资度早朝仪

    玉箓资度早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达磨大师破相论

    达磨大师破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月诀

    幻月诀

    有些人,注定一辈子就与别人不一样。但是却看似勇敢的自己,心中其实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唾弃,孤独,寒冷,背叛……其实一直与我们同行。唯一不变的,是那颗,永恒的,炽热的,对爱执着的心。凉夏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她不会再纠结。因为她还有更大的事要去完成。亲人,朋友,都在错综复杂的时空中,等待着自己!从今天起,绝不软弱!决不妥协!面对自己崭新的明天!
  • 八卦掌董海川

    八卦掌董海川

    清朝道光年间,青年侠士董海川在沧州酒楼劫法场,力救恩师李教头,身陷重围;得到如花似玉的侠女吕飞燕的解救。在吕飞燕的指点下,董海川来到泰山毕霞观拜毕霞道长毕澄霞为师,学习转掌,即八卦掌的雏型。历经多种磨难,董海川终于学到这种掌法的精髓,并与吕飞燕产生爱情。此时,毕澄霞的大弟子蒋山青、道门叛逆蒋山青偕女贼刁晓莺多次骚扰道观。
  • 明朝大忽悠

    明朝大忽悠

    诸位看官,请看此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忠厚善良皆不沾边……正所谓,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明朝从此不再只有苦力、悲催、特务和起义,因为有了个奇葩王孝棠,他英俊潇洒机敏过人,天赋异禀(穿越福利)勇往无前,他的人生格言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王孝棠,大名府魏县人也,吃喝嫖赌坑蒙拐骗也。吃出一个中原从此无饥民,喝出一个中华第一美酒林嫖出一个八大名妓赛天仙,赌出一个前程似锦如扶云坑出一个四夷臣服万国朝,蒙出一个皇权却被相权挠拐带多少妖娆美女把郎念,骗了多少江山留中华子孙。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忆起那句我爱你

    忆起那句我爱你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中学生活遇到这么一场感情,遇到一个彻底打败了我的你。第一次牵手走过操场的天真与羞涩;第一次和你约会是在2014.12.31!我们,是2014年最后一对情侣;第一次送你的礼物是我悉心挑选的项链;第一次亲你是在生日那天的大榕树下......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你是否还能记起?至少,我都将它们铭记在心间。因为,第一次为一个人这么死心塌地,是你!写下这份青春年少的故事用来祭奠当初年少无知的164天的爱情!忆起那句我爱你,却忆不起当初你给我的那一份温柔。
  • 美国8大冤案

    美国8大冤案

    继《美国8大名案》和《美国8大奇案》后的又一精彩之作,所不同的是,本书既有离奇曲折的案情,同时也揭示出美国的社会矛盾和司法的内幕。
  • 送张侍御赴郴州别驾

    送张侍御赴郴州别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步步沦陷

    步步沦陷

    一个陌生女人的正义之举,富二代周城被困七年。出来后他决定展开报复……一个男人恨了一个女人七年,一个男人记了一个女人七年。即便从未认识,也占据了全部。他曾经恨惨了她,之后又爱惨了她。22岁以后的周城一生都耗在这个叫沈青因的女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