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2400000024

第24章

论。若是善恶应不受熏等者。问若善.恶法不能受熏应不持种。如何瑜伽许三性法互持种耶。故五十一云。若起善心.或染污心.或无记心。此一切心皆善种子.染污种子.无记种子之所随逐。此所建立 答随转理门。非真实义。瑜伽自会文如前引。

论。阿罗汉至无漏法熏等者。问准疏中判。或据自身凡圣前后。或约他自凡圣相熏。有何所以为斯难耶 答由本计识二念不俱无相应义。初三大乘破熏习不成。故未计类前后二识而类是一。类是一故前识熏类。能熏所熏无不俱失。能所依别。亦得名为能所熏二。文类离识而无别体。亦得名为以前熏后。故无性论第二云。若言依止种类句义。六种转识或二刹那同一识类。由异品故有相熏习。非一切者 释曰。前后识别能所熏异名为异品。又谓邻次前后相熏不说一切。云非一切 问但识熏类何得云互 答假实能所形待名互。亦如世言父子相生。又类既一后识熏时亦得名为熏前念也。如前熏后识义意同也 或可彼许类.识相熏同此论说。不尔云何名为互耶。既许前后多识虽异而类是同。故前熏后前凡后圣类同识异。何不同彼前熏后耶 问若尔但可难自前后。如何难令异身相熏 答自识前后异类同得相熏。他身类亦同。故难更熏习。故无性论云。阿罗汉心不出识类。彼亦应是不善所熏。与此同也。

疏。以彼本计至是此本意者。此断意云前后识异而识类同识类受熏。识名根.法余之根.法同识根.法亦得名为识类同也。此之类法应互相熏。同彼前后识之类也 问前后俱识同类可熏。余之根.法非识同类。何得例熏 答类者相似。识有根.法。余根.法似。既似于识何非识类。识类既同。何不相熏。

疏。或应意根成造色性等者。按彼论第二云。谓眼等根清净色性。皆根种类之所随逐。意根亦应成造色性。根义等故 问类同分收即行蕴摄。何故难意令成造色 答且五根类假实别论法同分摄。摄假从实色界所收。识类亦尔。论据摄假随实门明。亦无有失。而难意云。两心前后异识同类。一俱识蕴。色.心二法殊根同类。一俱色蕴。若言色.心别不得同造色。亦可心.色殊根类不应等。广破如余。

疏。后无记可尔者。此设许也。无记中容容前重后。理实不然。熏习俱时不得前后。后无记者非皆第八。故知设许。

论。亦不应执色心展转互为种生者。如五十一广叙彼计。具如前引。

论。依似比量等者。如疏.枢要.义灯具明 问如佛法者对声论师立声无常。声有法宗不为其过。真性有为既是有法。何故疏等判为过耶。以有法中不言空故 答如数论师对佛法者说我是思。虽佛法中许有假我。彼不分别。意谈思我故所别过。此类亦然。故有法失 若尔声宗亦不分别对声常宗。应所别过 答沈尔言声。立敌皆许。真性有为道理差互。立敌乃别。故有法失。不同声宗。准掌珍论有广纷诤。如因明钞。

论。外道至成大邪见者。有义若言此破彼救令同外道者。自宗依他亦非实有。二失既同如何偏责。故今别解。外道毁谤但言非实不为全无非大邪见。汝今说无成大邪见。释成大邪见不是破救也。

详曰。实言唯属常寂之法可如所判。若因招果道理非谬名之为实。自宗依他何不名实。即次下云趣生体者谓要实有。此趣生体岂非依他。圣教说实处非一也。由斯破救道理无违。又若无救。如何论云外道毁谤亦不谓全无。亦言亦谁。故知疏解深得奥旨。

论。若一切法至菩提资粮者。问按掌珍论云。依世俗福智资粮二种不无依他亦有。今难无彼岂不失宗 答为二释。一难非实不责其无。即次论云不谓全无但执非实。故知彼宗世俗虽有而非实也。不尔便有他随一过。二就胜义。本被资粮极归真谛。真谛即无。资粮何用。

疏。及摄论第二至第三中义者。无性摄论第二卷中广明熏习。熏习之中而辨染净由心义也 又明安立第八识相略有三种。一者自相。二者因相。三者果相。果相等中亦明杂染清净由心。如下抄引。故此不具。

论。彼命根等无此事故者。等等眼等根。眼等根断有宗正义不许更续。何以明之 答按大婆沙论一百五十云。问若天眼现前时。生得眼为断不。若断者云何不说异熟生色断已后续。若不断者二俱见色何不错乱。答应言不断。以异熟色断已更不续故。有说天眼起时生得眼断。断有二种。一暂时断。二究竟断。暂时断者可续。究竟断者不续。故无有过。有说生得.天眼互相续生未曾空故不可谓断。有说彼时生得眼断亦无有过。亦有异熟色断已而续故。云何知然。如契经说。一切施王自挑两目施婆罗门。由胜思愿令眼平复。又如经说。恶行尔时以竭地罗钩挑善行眼。亦由胜思故还得眼根。施设论说。地狱有山压迮有情令身体破坏。于后不久诸根复生。诸地狱中此类非一。故知异熟色断已更续 详曰如是说者。起天眼时生得不灭。异熟色断亦无续义。问前所引事当云何通。答实未挑眼。其事云何。谓佛昔日为菩萨时。曾作国王名一切施。能满一切来求者意。天上人中此名流布。时天帝释即往验之知其施意。便自化作婆罗门身。来诣王前咒愿二言。愿常尊胜。王言梵志来何所求。答言我正须王眼。王以四实为眼施之。彼不肯受言。我须王眼何用此为。王闻此已便举两手欲自挑眼。帝释知王施心决定便止王言。欲何所求。王言唯诸如来应正等觉是我所求。帝释闻已便复本形赞叹王言。真是菩萨不久定得无上菩提。作是言已忽然不现。故彼尔时实未挑眼。又彼所引善恶行经。诸地狱等有余种子。不尔断已更不生故 释云。此说种子。如第九十说。即彼云。若地狱中解诸支节。乃至糜烂亦有身根。有说尔时亦有眼等。异熟断已更不续故。有说眼等断已更续。业所引故趣法尔故。身根必无断已更续。是诸色根所依止故。有余师说诸地狱中虽解支节为百千分。而诸分内皆有身根诸分中间相连续故。如碎杜仲.及藕根茎。亦如破瓜蒂不相离。若相离者身根亦无。非一有情有二身故。而世现见诸虫身为多分已犹动行者。风力所转。非有身根 释云。此当评家种子也。若依经部。异熟色法断已更续。今依大乘。诸异熟色虽断已续。若离诸根更不执受。亦名不续。然根断已后从种生亦名为续。施王等事理无违也 然于地狱传有二说。一云一切地狱眼等诸根必无断义。相续受苦无间断故。二云无间地狱诸根不断。六识明利苦相续故。余地狱中亦有间断。随断随生。契经说故。有义虽未见文后说应胜 详曰。既无文判前何即劣。由斯取舍当随意乐。

论。又在定中等者。按瑜伽论五十一云。谓如理思至定及散总有六位。具如疏引。其行相者思量安立.非安立谛。正思惟者名如理思。外道等类耶思度者名不如理思。诸任运缘及无心位名不思惟。若简择心名为推求。定.散二位义可知也。此论但四。广略异尔。与彼相摄思之可悟。

论。理有众多身生起者。此身受者即定等中是第八识所缘触境。是后身识所取本质。如疏所明。复有说云。入定等位有五识身身受生起证有第八。谓以第八变本质触。身识依彼起影像触。若无本质影像亦无。云何在定将有身识。明受彼境劳适事成。有义断云。疏释为正。令身劳损非影像故。余时亦有影像相。故于一切位应皆可说 详曰。余释及断理皆有余。岂无心后身识起时无觉劳适。若尔云何唯约定中有识而说。五识理得因缘变收。影像之触云何无用。若言五识是分别变。便违正理。如前具辨。

疏。身所受故非谓受数者。劳适等触是身所受。所受名受。非能受受。

疏。此简起异熟心至无同喻者。若不言余简异熟心。而但说云非佛有情应起异熟。此便相扶。他亦有起异熟心故。又由不简余异熟心。便在宗中不可取宗而以为喻。故阙喻失。

疏。不尔便有所立不成等。若也不致许言尔者。论主喻有自所立过。以自不许六种转识真异熟故。

疏。彼说无故无俱不成者。彼小乘者不许第八。第八既无便无喻体。由无喻依二立便无。名无俱不成。

论。非异熟法趣生杂乱等者。简色.心.心所。具辨如灯 问招三涂业起必人中。此之业惑而属何趣。若属于人岂可人业招三恶耶。若属三涂感三涂业分别惑发。彼无分别何得属彼 答相传两释。一云既人等中造恶趣业而感彼报。能招业惑故属于人。以三恶趣无分别故 二云虽于人趣起彼惑业。惑业还属所招报趣。不可异趣业惑招异趣果。而言恶趣无分别惑据不现说。不障成就 详曰。二皆有理。且依后释。如于人中起上界业业属上故。又人中业为彼远缘亦应无失。如因欲善得上定故。若依前释阙定异因。

疏。异熟色中有九处除声者。以他不许声为异熟。今简共许。所以除声。

疏。然此虽复说不共因者。即恒因也。生得善等无名不共。

疏。亦说共等者。即遍无杂。生得善等自他皆有名为共也。

疏。有体通上亦有故者。其实有因通前所说非异熟等.及异熟色五识业感。故今不举。

论。亦非界摄非有漏故者。问趣生有漏以证第八。界非无漏何不将明第八识有。答界虽有漏。然通三性.及情.非情。故不可以证于有情异熟识也。

疏。五根在自身者。显自五根是自八相第八执受。

疏。非已相分他身五根依等者。此明他身五根.及依。不是自己第八相分自八不执。

疏。萨婆多非过未者。在过.未世不名执受名非过未。不说过.未而无体故名非过.未。故俱舍云。十八界中九无执受。谓七心界.声界.法界。所余九界各通二种。谓眼等根住现在世名有执受。过去.未来名无执受。色.香.味.触住现在世不离五根名有执受。若住现在非不离根。过去.未来名无执受。如在身内除与根合发毛爪齿大小便利洟唾血等。及在身外故地.水等中色.香.味.触。虽复现在而无执受 正理论云。有余师说不离根声五有执受 问住无心位现在五根何名执受 答执受类故亦名执受 若尔过.未应名执受 此难不然现在五根容有发识名有执受。过.未不然 又解现根识不起时名无执受。依现发识说有执受。不言现在唯执受故。如定道戒能造大种。虽不离身亦是现在。而无执受。五根亦尔 前师释方。定道大种在定即有。出定即无。名无执受。五根相续与彼不同 疏依前义。有断后胜 详曰。既未明文二皆有理。任意取之。

疏。纵第七识亦现缘起者。此释伏难。难方。若任运生即能执受第七应尔。故此文生。由第七识有覆无记非先业引。故现缘生不名能执。

同类推荐
  • 巵林

    巵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中子中说

    文中子中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秋灯琐忆

    秋灯琐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正恭敬经

    佛说正恭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ost Road

    The Lost 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火影之史上最强圣僧

    火影之史上最强圣僧

    穿越了,重生到火影世界,而且还成为了火之寺的特级和尚,地藏不禁感到有些压力山大……地陆:“师兄,师傅说过,和尚是不能喝酒吃肉的。”地藏:“别听那个老和尚瞎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懂吗?”宇智波斑:“秃子,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我的忍术对你完全无效?”地藏:“阿弥陀佛,贫僧正是超度你的人,施主你还是快把脖子伸过来吧。”照美冥:“圣僧,我们结婚吧,人家最喜欢你这种硬到无法融化的男人了。”地藏:“女施主,请矜持一点好吗,贫僧好歹也是出家人呐!”自来也:“地藏萨马,请您教我金枪不倒神功吧,我愿拜您为老大。”地藏:“施主不可妄言,贫僧那叫金刚不坏神功。”
  • 虚空祈求者

    虚空祈求者

    主角以祈求者卡尔的身份穿越到符文之地。拥有十技能的他并没有如愿以偿成为第一法师,而是剑走偏锋,走向adc的道路。
  • 修真十书金丹大成集

    修真十书金丹大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我是神娃

    穿越之我是神娃

    穿越远古造就神话,传奇的主角人生!!尽在东方神娃
  • 战骋九天

    战骋九天

    在大陆西侧有着一个叫做罗云的帝国,故事便从这里开始,,而作为帝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韩家的后代韩筱亚,却没有能力修炼斗气,便被其他家族的后代欺辱,最后誓下决心要去复仇,后来在碧岚云府发生了一些事情,而韩筱亚的人生也发生了转折。在大陆上举办的强者为尊的武道大会之上获得冠军而得,后来家族惨遭灭门,与大陆四大宗门之一为敌,从战者战师大战师战灵战魂战王战皇战尊战帝一步一步向强者之路攀登,最终挑战四大宗门,而后又牵扯出一个神秘组织…………想要具体知道,那就请看这本书吧。
  • 不婚主义者

    不婚主义者

    都说相遇是一场缘分,可我们是什么?曾经梦想自己可以进入婚姻的殿堂,凤冠霞披大红的嫁衣……可这只是遥不可及的梦。你恨我那便如你所愿……我们都是不婚主义,爱在我们在,爱亡挥挥手说声再见。
  • 虎狼之年

    虎狼之年

    夏之寒,一个挣扎在爱情与婚姻囚笼里的女人。她的婚姻,来得太早,她的爱情,来得太迟。作为律师,她是婚姻忠实的捍卫者,却在爱情来临的时候,面临背叛;作为妻子,她是婚姻可叹的失败者,却在爱情到来的时刻,无法挣脱;作为女人,她是婚姻可悲的懦弱者,却在爱情降临的一瞬,不敢前行;爱情于她,可望而不可即。当爱情遭遇职业道德,社会舆论,两个家庭与婚姻的重重围困,她该如何抉择。在这虎狼一般的年月里,爱情与婚姻的拉锯战,悄然打响……
  • 末之奢望

    末之奢望

    一个操蛋的人,有着一个操蛋的梦想,写着一个操蛋的故事。
  • 星域征战

    星域征战

    每当仰望星空,似乎总是能听到来自于浩瀚星空的呼唤,那种呼唤与源于内心深处的声音达成了丝丝共鸣。吴凡知道,这份生命的使命,注定要背离整个家族的荣耀,走向另一处深邃的路途..但,星域即将开启,征战仍将继.......
  • 创世封帝

    创世封帝

    我造之物,不可染指。我创之世,不可改动。染指则毁,改动则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