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01000000002

第2章

岂独便死而不顾法耶。夫承如来作出世之大祖。非圣人不可预焉。今师子预之。是必圣人也。安有圣人而不知死于夙报。知其死又奚肯不预命。而正传其法使之相袭为后世之师祖邪。纵其传法相承之缘止此圣人。亦当预知以告其绝。苟不知其死而失传失告。又何足列于祖而传之乎。与之作传。固宜思之。假令梵本素尔。自可疑之。当留其阙以待来者。乌得信笔遽为是说起后世诤端以屈先圣。可不惧乎传灯录曰。昔唐河南尹李常者。尝得三祖璨师舍利。一日饭沙门落之。因问西域三藏僧犍那曰。天竺禅门祖师几何。犍那曰。自大迦叶至乎般若多罗。凡有二十七祖。若叙师子尊者傍出。达磨达之四世自二十二人。总有四十九祖。若自七佛至此璨大师。不括横枝。凡三十七世。常复问席间耆德曰。余尝视祖图。或引五十余祖。至于支派差殊宗族不定。或但空有其名者。此何以验之。适有六祖弟子号智本禅师者。对曰。此因后魏毁教。其时有僧昙曜。于仓黄中单录乎诸祖名目。持之亡于山野会文成帝复教。前后更三十年。当孝文帝之世。昙曜遂进为僧统。乃出其所录。诸沙门因之为书。命曰付法藏传(付法藏传。亦云。昙曜所撰)其所差逸不备。盖自昙曜逃难已来。而致然也。以吾前之所指其无本末者。验今智本之说。诚类采拾残坠所成之书。又其品目曰。某付某果。所谓单录。非其元全本者也。若宝林传者。虽其文字鄙俗序致烦乱不类学者著书。然其事有本末。世数名氏亦有所以。虽欲窃取之及原其所由。或指世书。则时所无有。或指释部。又非藏经目录所存。虽有稍合藏中之云者。亦非他宗之为。余常疑其无证。不敢辄论。会于南屏藏中适得古书号出三藏记者。凡十有五卷。乃梁高僧僧祐之所为也。其篇曰萨婆多部相承传目录记。祐自序其端云。唯萨婆多部。偏行于齐土。盖源起天竺流化罽宾。前圣后贤重明叠耀。自大迦叶至乎达磨多罗。凡历二卷。总百余名。从而推之。有曰婆罗多罗者。与乎二十五祖。婆舍斯多之别名同也(其义见于本传)有曰弗若蜜多者。与乎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同其名也。有曰不若多罗者。与乎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同其名也。有曰达磨多罗者。与乎二十八祖。菩提达磨法俗合名同也(其义见于本传)其他祖同者。若曰掬多堀。或上字同而下异。或下字异而上同。或本名反而别名合者。如商那和修。曰舍那婆斯之类是也。此盖前后所译梵僧。其方言各异而然也。唯婆舍而下四祖师其同之尤详。其第一卷目录所列。凡五十三人。而此四祖最相联属。而达磨处其末。此似示其最后世之付受者也。其所列员数之多者。盖祐公前后所得诸家之目录。不较其同异。一皆书之。杂以阿难师子尊者所傍出诸徒。故其繁也如祐序曰。先传同异。并录以广闻。后贤未绝。制传以补阙。然其大略与宝林传传灯录同也。若祐公者。以德高当时。推为律师。学而有识。而人至于今称之。然其人长于齐而老于梁。所闻必详。今其为书亦可信矣。以之验师子比丘虽死。而其法果有所传。婆舍而下四祖其相承不谬。不亦大明乎。传灯所载诚有据也。呜呼祐之书。存于大藏周天下。其几百年也。而未始得其所发。将古人之不见乎。而至人之德其晦明亦有数耶。然吾考始译斯事者。前传皆曰。初由中天竺国沙门号支疆梁楼。尝往罽宾国。于其国之象白山。会达磨达比丘。其人老寿出于常数。乃师子祖傍出之徒。支疆因以师子之后其法兴衰问之。达磨达曰。如来之法传大迦叶。以至吾师子大师。然吾师知自必遇害。未死预以法正付我同学南天竺沙门婆舍斯多。亦名婆罗多那(宝林传云。北天竺则呼为婆罗多罗。与三藏记并同。此云多那。盖译有楚夏耳)复授衣为信。即遣之。其国其人方大为佛事于彼。支疆曰。然我识其人也。支疆遂以前魏陈留王曹奂之世至于洛邑。初馆白马寺。时魏室方危。奂忧之。数从问其兴亡。支疆皆以隐语答之。因会沙门昙谛康僧铠辈。译出众经及诸祖付受事迹。传于中国。以此验知。中国先有祖事。非权舆于付法藏传耳。然支疆译出其事。至乎拓跋焘诛沙门。历百九十余年矣。而支疆之说固已传于世也。吾料其百九十余年之间。必复有传其事而东来者。祖数益添。已不止于二十五年矣。但不辩其传来何人耳(吾近以禅经验。当时添祖数必矣)盖吉迦夜昙曜。当其毁教之后。资旧本先为其书杂众经。以其国势扬之。其时纵有私传其事者。固不如昙曜所发之显著也。后之人不能寻其所以。徒见其不存于藏中。即谓曲说。又后世天下数更治乱。虽复得之者。或南北相绝。或岁月益远。其书既素无题目。或译人之名亦亡。以之为书者。复文词鄙俚饰说过当。故令学者愈不信之。又云。有罽宾沙门那连耶舍者以东魏孝静之世至邺。而专务翻译。及高氏更魏称齐。乃益翻众经。初与处士万天懿译出尊胜菩萨无量门陀罗尼经。因谓天懿曰。西土二十七祖亦尊此经。复指达磨其所承于般若多罗。谓此土继其后者法当大传。乃以谶记之。复出已译祖事。与天懿正之。而杨炫之名系集亦云。耶舍尝会此东僧昙启者于西天竺。共译祖事为汉文。译成而耶舍先持之东来。然与支疆之所译者。未尝异也。夫自七佛至乎二十五祖婆舍斯多者。其出于支疆之所译也。益至乎二十七祖与二十八祖达磨多罗。西域传授之事迹者。盖出于耶舍之所译也。推宝林传灯二书。至于昙曜其始单录之者。其本皆承述于支疆耶舍二家之说也。但后世人人笔削异耳。曰支疆何以得如此之详耶。曰支疆中天竺人也。其去师子尊者之世至近。而相见婆舍斯多。又得与达磨达论之。故其所知备也。若出三藏记者。盖别得其传于齐梁之间耳。僧祐曰。萨婆多部源起于天竺。而流化于罽宾。罽宾国者。盖师子祖所化之地。亦其遇害于此。祐之言详也。又曰。此部偏行于齐土者。祐齐人也。是必西人先达磨东来。而传之于齐。祐于其国遂得之为书。但亡其译人之名耳。不然则祐何从而传耶。苟谓震旦禅者为之。而祐之时何尝稍有达磨之徒耶。又何出乎萨婆多部。而律者书之乎。大凡辩事。必以理推必以迹验。而然后议其当否。反是虽有神明如蓍龟。将如之何。昔神清讥禅者。乃曰。达磨闻其二弟子被秦人摈之庐山。乃自来梁。梁既不信。以望气遂之于魏因引师子尊者死时当此齐世。而达磨遣二弟子适属乎晋。遂以其年代相违而折之。夫师子之死也。乃当前魏废帝齐王之世(以甲历计之。当在丁卯。宝林传误云己卯)齐王者。亦魏王曹芳所封之号也。清辄以为后之南齐(注清之书亦曰南齐)其所谓被摈于秦人者。盖佛驮跋陀也。跋陀诚达磨法门之犹子也。谓闻其被摈遂自来梁。夫祖师所来。乃顺大因缘以传佛心印。岂独以二弟子被摈而至耶。此言非理。清安可辄取以资其相非。然斯不足裁也。若清曰。但祖师之门天下归仁焉。禅德自高。宁俟传法然后始为宗教者欤。清之言苟简也。昔如来将化。谓大迦叶曰。吾以正法眼付嘱于汝。汝宜传之勿使断绝。然则大圣人欲其以正法相承。自我为万世之宗。以正众证。以别异道。非小事也。今曰宁俟传法以为宗教。岂吾徒之谓乎。而必执付法藏传。以辩二十八祖者。谓后世之曲说。又不能晓达磨多罗是其法俗合名。以谓非今菩提达磨者。何其未之思也。夫读书不能辩其道之真伪。究其事之本末。曷异乎市人鬻书。虽更万卷何益其所知。清自谓能著书发明而学也。如是之不详。岂谓高识乎。若宝林传。其所载诸祖之传受相承名氏异同。与其所出之国土者。大体与他书同。果是也。吾有取焉。但其枝细他缘张皇过当。或烦重事理相反。或错误差舛。殆不可按。是必所承西僧。泛传不审而传(去声)之者不能裁之。吾适略而不取也。亦禅者朴略。学识不臻。乃辄文之迂疏倒错。累乎先圣真迹不尽信于世。其虽欲张之。而反更弛之。夫著书以垂法于无穷。固亦圣贤之盛事也。安可妄为后世之徒好欲自名。窃取古人之物。而竞为其说。如此者何限。吾常为之太息。虽不能高文慷慨。皆欲刬众烦杂使大圣人之道廓然也。适以禅律诸家之书。探其事实。修而正之。其理不当而其言冗伪者。则削之。其旧虽见而不甚备者。则采其所遗以广之。断自释迦如来至此第六祖大鉴禅师。总三十四圣者。如来则为之表。次圣则为之传。及大鉴之后法既广传。则为分家略传诸祖。或横出其徒者。则为旁出传。其人有论议。正宗得其实者。则为之宗证传。与其前后所著之论。凡四十余篇。并其祖图。勒为十二卷。命曰传法正宗记。

第二篇

余昔引出三藏记所载四祖师者。以质付法藏传之谬。遂为书。迄今七年矣。然出三藏记所录者概见耳。犹恐其未能断天下之苟诤。适睹禅经及修行地不净观经序。而传法众圣。果二十八祖备矣。婆舍斯多而下四祖师。其名昭然若揭日月。僧祐所录诚有根本。而吉迦夜阙传。益不足考也。学者相党其讻讻亦可息矣。夫禅经者。盖出于菩提达磨。而佛驮跋陀罗所译。庐山慧远法师序之(本经其序。或亡出远名。进出三藏记见之最详也)不净观经其序亦宋僧慧观之所著。达磨者如来直下之相承者也。佛驮跋陀罗乃佛大先之弟子。而达磨法门之犹子也。慧远法师盖承于佛驮跋陀。慧观又跋陀之弟子者也。其所说其祖与宗固宜详而备之也。禅经曰。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此即商那和修也)尊者优波崛(即掬多也)尊者婆须蜜。尊者僧伽又(灵隐藏经。于僧伽下写为又字。初即取其又字之义。后见他处经。写曰僧伽罗叉。乃省前又字悟耳。然僧伽罗叉。即吾宗师子祖旁出之祖也。辩在吾解诬之文内甚详)尊者摩拏罗(吾尝辩此。当是称二十五祖婆罗多罗。其谓又尊者。是必以二十五祖又承二十四祖师子。其相继未尝绝也。今其经本或云。达磨多罗。盖后世传写之误也。若达磨多罗即是其说经之人。乃不若多罗传法之弟子也。岂有弟子说法。而先于其师自称尊者邪。写为达磨多罗者。亦字与婆罗多罗相近故也。古德亦有辩此。谓是摩挐罗。恐亦未然。今且从先德耳)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罗(但多蜜字与传灯录诸说异耳)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授。我今如其所闻而说是义。若夫禅经所称尊者大迦叶者。此吾正宗之第一祖者也。其曰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罗者。此吾正宗之第二十七祖者也。与其弟子说经之者达磨多罗者。乃吾正宗之第二十八祖者也。以宝林传灯众说。所谓二十八十祖者。相与较其名数未曾差也。禅经不以其次第。而一一称乎诸祖之名者。必当时欲专说法。略之而然也。但示其首末之人。则余祖在乎其中可知也。修行地不净观经序曰。传此法至罽宾(罽宾。即师子祖所化之国也)转至富若蜜多(即不如蜜多也)富若蜜多亦尽诸漏。具足六通。后至其弟子富若罗(即般若多罗也)亦得应真。此二人于罽宾中为第一教首(按宝林传灯云。此二尊者。盛化东天竺南天竺。此云为罽宾教首。必罽宾僧从。推仰其人。为承法之宗首也。或恐二人亦尝来往罽宾国也)富若蜜多去世已五十余年。弟子去世二十余年(慧观乃跋陀弟子也。此二人。同终于宋。今慧观经序。推其承法宗祖。与跋陀庐山所译并同。但其经题目辄异。又推富若蜜多富若罗二祖。师入灭之年。与宝林传灯二书。前后相差。详此或慧观于跋陀之后重译其经之文。而自序之。或承其泛传。谓富若罗入灭。遂以书之。或宝林慧观所闻于西僧者。其部类宗计各不同。或五竺泛传不的。或传至此土。年代赊远。重经灭教。而传写者。误至其差舛耶。但取其承法宗祖真正入灭之年。虽稍差亦不甚妨。如众家说佛生日不等。岂可便谓非吾佛也。按慧皎传云。跋陀终在元嘉六年。而慧观元嘉十三年方制胜鬘经序。知慧观没在跋陀之后)昙摩多罗菩萨(即达磨多罗也)与佛陀斯那(即佛大先者也)俱共咨得高胜宣行法本。佛陀斯那化行罽宾为第三训首(其序亦与远公序皆见于出三藏记第九卷)若慧观所谓富若蜜多者。亦吾正宗之二十六祖也。所谓富若罗者。亦吾正宗之二十七祖也。所谓昙摩多罗菩萨者。亦吾正宗之二十八祖也。所谓佛陀斯那者。即菩提达磨同禀之佛大先者也。其所谓传此法至罽宾。转至富若蜜多者。盖谓二十四师子祖始传至于罽宾。而更自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展转而至乎二十六祖矣。其不必皆列乎。师子斯多二祖师之名者。文欲略也。但二书文字稍异。或具或略。与今宗门众说小差。盖其译有楚夏耳。按慧皎高僧传云。佛驮跋陀罗。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者也(传或为光字等误也)始在罽宾。以僧智严所请。遂与之东来。初诣罗什于长安。每与什议论。相得甚善。尝谓什曰。君所释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邪。什曰。吾年老故尔。何必能称美谈。寻为秦僧以事苟排跋陀。遂来庐山远法师。为其致书解摈。因从之译出禅经。僧祐出三藏记传跋陀亦曰。于庐山与远公译出禅数诸经。今国朝印本禅经。其端题曰东晋三藏佛驮跋陀罗译。此明其与远公同译是也。所谓跋陀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者。佛大先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受法之弟子。与菩提达磨盖同嗣之弟兄也。故远公序禅经曰。今之所译出。自达磨多罗与佛大先。其人西域之隽禅训之宗。宝林传曰。佛大先乃跋陀之弟子。菩提达磨始亦学小乘禅观于跋陀。后与大先皆禀法于般若多罗。若夫大小乘互为其师弟子。如鸠摩罗什般头达多之类。西域多有。岂达磨等始亦稍问禅观于跋陀。其后跋陀却悟大法于达磨耶。而致二书之言如是也。然彼虽小法。亦恐圣人示必有师承耳。若记传谓达磨乃观音垂迹。方七岁即知四韦陀典五明集慕法。遂博通三藏。尤工定业。又何必资学于人耶。夫宝林传之说。与禅经诚相近。但其序致似倒耳。或宝林西僧传之者未精乎。以禅经断之。理无师传其弟子之经也。今跋陀传译达磨禅经。而跋陀乃达磨之徒。吾固以慧皎远公之言为详。推此则跋陀果佛大先之弟子。而达磨之法侄。慧观经序亦曰。昙摩罗以是法要传与婆陀罗也(婆陀罗。即跋陀罗也。宝林传但称跋陀。指般若多罗。现在南天竺。未见其传法。宝林未可为据)今佛驮跋陀。传其诸父之经。列其祖师之名氏。固亦亲矣不谬也。宝林传曰。佛驮跋陀尝谓远法师云。西土已有二十七祖。而不若多罗方化于南天竺国者。此其效也(不若多罗尚在达磨未继世作祖故未称之)佛驮跋陀传云。跋陀既为秦僧所摈。遂与其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俱发。神智从容初无异色。验此则慧观序述其宗祖。抑亦得之于跋陀也。详其序意。则不净观经宜与禅经一也。但未见其元本。不即裁之。考跋陀译经之时。方在晋安义熙七八年之间。而菩提达磨来梁。适在普通之初。其岁数相前后。不啻百年。是盖达磨寿考出于常数而然也。故梁武碑达磨曰。厥寿百五十岁(续高僧传亦如此云)梁帝盖以人事而言之耳。若其死葬而复提只履西归。又安可以岁数而计其寿考邪。吾尝推跋陀译经之年。而达磨当是方二十七岁耳。酌其演说禅经。固在其已前矣。序曰。西域之俊禅训之宗者。是必跋陀知其圣人与世有大因缘当袭禅祖。预与远公言之也。然跋陀自亦不测之人。宜其知达磨之圣人也。若非传法众圣。其事迹始自支疆梁楼译出为书曰续法传。会拓跋焘毁教。支疆之书遂逸。其后有昙曜吉迦夜辈。复缀成书。其所载或全或阙。更后世周武唐武宗毁教。其书又亡。又后世者虽复采拾各以为书。而全阙益差。古今辨此虽众。援引烦杂皆不足断。不若以今禅经与慧观之序证之为详。然世之所执以诤吾宗门者其最推付法藏传耳。今考其书。盖成于后魏延兴之二年。而佛驮跋陀所译禅经。乃出于晋安义熙七八年之间。而义熙前于延兴已六十二载矣(译禅经在义熙七八年。盖按僧祐出三藏记跋陀传云。至庐山自夏迄冬。译出禅经。即以义熙八年。遂适荆州。慧皎高僧传亦云。跋陀至庐山停岁许。复西适江陵。付法藏传后出于延兴二年。即见于其书之端)如此则禅经诚先见于南朝。而付法藏传后出于北朝毁教之后耳。今独执其一方。后出补亡之书。以抗其先见之全本者。可为当乎。说者曰。支疆梁楼先作续法传。元有二十五祖。至婆舍斯多。谓传法之人不自师子比丘即绝。又曰。吉弗烟与昙曜。同时别修此为五明集(盖广乎付法藏传者也。吉弗烟亦吉迦夜也)亦谓有二十七世。不止于师子祖而已矣。其所以阙者。盖昙曜初遇魏武毁法之难。仓卒单录奔窜山泽。而亡之也。以今禅经与慧观之序所备二十八祖。验其所谓元有之者。果是而相传不谬也。其过诚由昙曜之所致也。五明集亦不复见。虽有稍得之者。或别命其名目。如宝林传。圣胄集之类。又不列译人之名氏。后世复不能考其实。但以昙曜先缀集者。辄与吉迦夜两出其名。然迦夜之书非其正本。固可见矣。学者不识但视其书曰。师子比丘为罽宾国王邪见。因以利剑斩之。头中无血唯乳流出。相付法人于此便绝。乃以为然。殊不料昔之学辈党宗。故为此说相蔑。以起后世者不信。假令其实无相付法之人。而识者直笔。但不书其承法之者。而人亦自见其阙矣。何必辄书其便绝耶。然其言酷且俗。诚灭教之后不逞者。幸其前传亡本。因师子之事。而妄为之嗣。托乎梵僧吉迦夜之名以行。然吉迦夜亦名吉弗烟。诸家谓其尝着五明集。不止乎二十四世。以此验付法藏传。托之迦夜不其然乎。纵昙曜当时不为亦周武毁教之后。而其人辄作必矣。不尔则禅经与出三藏记皆备。而此何特无耶。吾谓其谬书可焚也(即付法藏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四叶草永相随

    四叶草永相随

    本小说讲的是tfboys与三位四叶草的恋情,不喜勿喷,喜欢加我Q1193412989,谢谢
  • 穿越之弃女烟华

    穿越之弃女烟华

    在90年那个时代,正赶上计划生育严打的时候,那时重男轻女的厉害,白微微在家排老二,白爸妈已有一个女儿,一直想要个儿子,又不愿出罚款,所以白微微一出生就被父母送人了。养母对她并不好,从记事以来没有一天不被打骂的,在小学还没毕业就想逼她出去打工了,初中三年的学费是自己捡废品打零工凑出来的,在她初中毕业那年养母心脏梗塞而去世,后来亲爸妈又把它接回,愿以为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却不想,亲爸妈也是把她当做赚钱的工具。在一次同事聚餐,完后回家途中突然打雷下雨,不仅出车祸还被雷劈中,等她醒来的时候却没发现自己已经死了,而他的鬼魂穿越到了汉朝~。
  • 繁华尽落相思引

    繁华尽落相思引

    一场穿越,是梦?还是幻?天才T博士之女塔雅意外发现T博士研究的时光穿梭机,她带着想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的想法踏上了时光之旅。机器把她带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天朝,魂穿到了前将军现右丞相的只有十岁的女儿蓝若琪身上。一入古代的她对温文尔雅的四皇子龙城洛一见钟情,并对他展开了疯狂的追夫计划。蓝家是天朝的权臣,也是想要夺位的皇子必拉拢的对象。蓝若琪能否摆脱作为上位棋子的命运,又能否最终抱得俊男归呢?
  • 全闽诗话

    全闽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妙的发明(科学知识大课堂)

    奇妙的发明(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佣兵天下之来生

    佣兵天下之来生

    曲终人散后,夕阳无限好~从大师宣布曲终人散开始,夕阳注定了不会美好......经典逝去,谁为佣兵续来生?某人不才,决定承接夕阳无限好章节,找回消失的神圣龙骑士,找回记忆里的人龙神。佣兵天下,不会结束;梦,也不会结束。
  • 静心咒

    静心咒

    如果一切都可以重来,我希望你们都能够好好地活着。
  • 爸比酷:小鬼当家

    爸比酷:小鬼当家

    爱太让人心痛了,也许是因为上天听到了我内心的呼叫,所以让我变成了现在这样。我以为我死了,只是死亡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可以轮回,因为我在一间花房呆了不知道多久,这期间总是有一个男人来这里,但是我能看得见他,可是他却看不见我。直到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跑了进来,他是我在这么长的日子里,第二个见到的人。
  • 无限之我为征服

    无限之我为征服

    一个残破的位面系统,一群为生存而战的人类,面对无数强大的位面系统他们将何去何从?主神空间、梦魇世界、超神系统…如同一座座大山横贯在无尽位面之中,反抗?还是逃跑?不!我来,我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