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1200000008

第8章 流不尽的英雄泪

春节期间百无聊赖,奔着几个喜欢的演员,在网上看了由寇世勋、赵文瑄、刘晓庆、杜志国等著名演员主演的《隋唐英雄》和严宽主演的《隋唐演义》,接着又看了马跃主演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一部写实的正剧,扮演唐太宗的马跃把一些历史的真戏演绎的非常到位,因此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想对这部剧的编剧和导演以及演员说声谢谢,为能出这样一部较为严肃的历史电视剧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根据本书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隋唐演义》,情节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甚至为了安排角色生拉硬扯的一些人物情节实在不敢恭维,但还是被剧中的贾家楼聚众起义,割袍断义,宣武门兵变等情节等情节煽的热泪盈眶,为久违了的大仁大义和英雄胆气所感染,被一代明君李世民的胸怀胆识震撼,看着就有一种莫名的激荡情绪在胸腔里左冲右突,于是对隋唐史兴趣大发,重读了一遍清初褚人获的《隋唐演义》和蔡东藩的《唐史演义》,还有吴兢编写的《贞观政要》,犹觉不尽意,又读了《旧唐书》《资治通鉴》中的相关内容,读的废寝忘食昏头涨脑,由不得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坐卧行走都被这些历史故事纠缠着,或而悲叹或而欢喜,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每每于夜半醒来,心中就浮现出的不是李世民叱咤风云的英姿,而是他婆娑的泪眼,透过他的泪眼,似乎看懂了历史深处的这位英明天子所承受的悲苦和重压,由此浮想联翩,一些思绪一而二二而三的不绝于心,禁不住胡乱划拉出来,旨在宣泄。

李世民18岁劝父趁势起兵,弱冠之年就南征北讨,经历大小战役几百起,在野史《隋唐演义》中,反王们都称李世民为“小小唐童”,一个童字,说明他太年轻,不过一个毛头小子,放到现在大多在家啃老撒娇,而李世民的文韬武略在当时就为世著称了。大唐建立之初,为统一全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的战役。这六个战役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李世民24岁平定天下,29岁登天子位。由此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贞观之治。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其间延揽人才,偃武修文,捐嫌弃怨,营造出融洽祥和的君臣关系和政治清明四边安宁的社会氛围,其文治武功何等了得。

唐朝一向被史学家们评为历史上最为意气风发光华灿烂的朝代,盛世气象令多少后人扼腕叹息“恨不生逢大唐时”,由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可谓空前绝后,其时所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租庸调等一系列国策,为大唐的三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且每处决一个重囚,必令三复五奏,反复核实,斩杀之日,吃素食,停音乐,李世民对人命的尊重,令世人无不为此感动。史学家评他不仅仅是一代明君,更是继孔子之后数一数二的圣人。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序》中说:“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

李世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明君,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和诗人,以行书写碑,称“飞白”,闻名后世,字体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臣:“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著名的诗歌《饮马长城窟行》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和宫廷诗的艳丽,被称为唐诗的辟荒之作。《全唐诗》太宗小传评:“听朝之间,则与讨论典籍,杂以文咏。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诗笔草隶,卓越前古。至于天文秀发,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此外骈体文也写的堪称一绝,他为长孙无忌做的《威凤赋》辞藻讲究,气韵生动,其辞曰:“有一威凤,憩翮朝阳。晨游紫雾,夕饮玄霜。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西翥则烟氛闭色,东飞则日月腾光。化垂鹏于北裔,驯群鸟于南荒。殄乱世而方降,应明时而自彰。俯翼云路,归功本树。仰乔枝而见猜,俯修条而抱蠹。……”

可这位雄才伟略的帝王,日子却过得并不畅快,透过历史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李世民的内心其实很苦,苦不在呕心沥血治理天下,也不在投袂发愤,提剑指麾,开疆拓土,而在于他的重情重义。

李世民53岁逝世,后人认为他因服食丹药所致,但同年代的尉迟敬德等人也在服食丹药,却活到了七十多岁,可见服食丹药说也是猜测之言,愚以为,李世民的早逝或许和他内心常常充满着悲苦有极大关系。李世民爱哭,《旧唐书》里记载他的大哭就有多次,正所谓“长使英雄泪满襟”。

李渊起兵之初,受到隋将宋老生抵抗,久而无粮,天阴雨连绵,李渊打算放弃,还守太原,以图后举,李世民认为只可进不可退,“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力阻,李渊不听,在唐朝新政的生死存亡的关头,眼看要前功尽弃,李世民无奈之下放声大哭,“号泣于外,声闻帐中”,这一哭,获得了父亲的理解而改变计划,才有了后来唐朝的天下。

《资治通鉴》记载玄武门之变过后,世民在父皇李渊面前“号恸久之”,那号恸之声所蕴含的复杂感情,是千年之后的局外人所无法感知的,在这场血腥的较量中,他胜了,但同时他也败了,败给了自己脆弱的感情。杀死亲人的负疚感经常让他的梦魂难以安宁,说到底毕竟是骨肉至亲,毕竟是一奶同胞,面对这段历史,后人只能穷尽想象,去假设一位盖世英雄不想这样做但又必须这样做的无奈和痛苦。而人死仇解,剩下的必然是痛定思痛,是爱与恨的纠结,因此,玄武门事件成为他一生难以解脱的阴影,也是他永远抹不去的隐痛,而这也正是他品格和良知的见证。因为只有天良丧尽的人才会对杀死亲人一事无动于衷,虽然他们死有余辜。

不走进历史深处,很难相信这位历史伟人气吞山河的外表下裹着的竟是一副侠骨柔肠,多年刀光剑影纵横天下的战争生涯,为李世民的人生增添了铁马冰河大漠烽烟的诗性光辉,无论是政务繁忙案牍劳形还是浴血奋战东征西讨,他的胸腔里跳动着的始终是一颗坚毅敏感的心,在这颗敏感的心里蕴藏着博大宽广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蕴藏着对月伤心望风荡泪的柔弱和感性。作为帝王,他拥有很多的嫔妃,却始终和自己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伉俪情深,而长孙皇后的睿智贤良以及对李世民的辅助匡正,为后世赞叹不已,其中故事丰富多彩,感人至深,难以用一篇短文一一道来。

长孙皇后曾经说过:“佛、老异方教耳,皆上所不为”,李世民深以为然。长孙皇后久病不愈,太宗为了从死神手中夺回爱妻,病急乱投医,下命修葺全国破旧寺庙,为了“上所不为”之事。(见《唐文拾遗.卷五十》)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病逝,李世民悲痛欲绝。皇后入葬元宫后,太宗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这种对已逝之人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为太宗首创。可见在李世民的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唐会要》卷二十.陵议)。为了怀悼爱妻,他又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昭陵。史书记载说:“文德皇后既葬,帝念后不已,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这就是后人熟知的”望陵毁观”,足见太宗对长孙皇后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

在魏征的劝讽下,望昭陵的层观最终拆除了,但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他在一次给魏征的回诏中,公然诉说起了自己丧偶之后的悲苦心情:“顷年以来祸衅既极,又缺嘉偶,荼毒未几,悲伤继及。凡在生灵,孰胜哀痛,岁序屡迁,触目摧感。自尔以来,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见《答魏征手诏》)。可谓杜鹃泣血,字字锥心。

魏征的直言谏诤让李世民常常难堪,丢面子,但太宗却时时事事少不得魏征这面镜子,只要魏征说的对,再难听的话他都能听进去。事实上纳谏是一件很难做到事,也是一件拂逆人性的事,因为聆听难听话比服下苦口良药的感觉更令人不爽。纳谏需要胸怀气量,需要明辨是非,李世民做到了这一点,而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正是一个常人寻求的快意和顺心,他会因此生气,愤怒,压抑,憋屈。李世民喜欢一只鹞子,正在玩耍,魏征进殿来,李世民怕挨魏征说,连忙藏在怀里,魏征装作没看见,故意絮叨,魏征走了,那只鹞子也被闷死了。唐太宗一气之下也曾想杀掉魏征,被长孙皇后劝谏遂作罢。李世民延揽了天下英雄,不计前嫌唯才是用,因此他能成功的驾驭大唐走上繁荣昌盛之路,而返回来群臣又在驾驭着李世民。李世民所以能兼听广纳,正是在有意识的规范自己的权柄,不让自己手中的权力失控而自毁江山,因而唐太宗这位皇帝做的非常苦,晚年亲征高丽,一件战袍穿了半年都不肯脱换,和将士们一起挖沟壕,修工事,千万里的路程,冒着风雪踏着泥泞,所受过的艰辛不是今人可以想见的。而平日在朝堂之上,除了言行举止处处受着朝臣们的制约不得随心所欲外,那颗重情重义的仁心也一再使自己备受伤害。

魏征死后,“太宗亲临痛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见《贞观政要》),李世民在《望送魏徵葬》一首诗歌中表现了悲伤难抑的心情: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唐太宗令人感叹唏嘘的事情不胜枚举,其中,为贪官党仁宏求情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历来开国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会借口种种原由诛杀功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惨剧在所不免,典型的前有汉高祖,后有明太祖。而李世民却恰恰相反,他“驱驾英材,推心待士”,早年取天下之初就一再表明要与功臣们“共享富贵”,登基之后他坚守了这个承诺,但并不是每一个功臣都能做到善始善终克己奉公,党仁宏就是其中一个。

党仁弘,唐朝大臣,广州都督,是追随李世民起兵的著名开国元勋之一。

党仁宏在唐初历任南宁、戎、广州都督,办事干练,很有才略,史书上说他:“所至皆著声迹,深得唐朝廷器重。”但因其爱聚敛钱财,贪赃枉法,公元642年在广州任上“为人所讼,赃百余万”,按律当斩。这让唐太宗李世民陷入了法与情的纠结中,他顾念党仁宏为大唐江山建立的功绩,顾念党仁宏曾为大唐战死的两个儿子,顾念他们当年一起在战斗岁月里建立的深厚感情,因此,从人情的角度处死党仁宏有万般不忍,于是不得已向众大臣们为党仁宏求情,泪流满面的诉说党仁宏曾经的功绩,“曲法而向诸位乞之。”

李世民贵为天子,不可以跪求大臣,只能跪而求天。他不敢公然以私废法,说:“法者,人君所受于天,不可以私而失信。今朕私,党仁弘违法,吾欲赦之,是乱其法,上负于天。”为了表明自己枉法是不对的,他向众臣宣布,准备到南郊去住蒿草房,日进一次素食,以谢罪于天三日。丞相房玄龄说:“生杀大权实由陛下所掌握,何必为此就自贬到如此程度呢?”李世民坚持要去,诸大臣就“顿首请于庭”从早朝一直到中午,李世民才作罢,下了一道“罪己诏”,说:“联有三罪,知人不明,一也;以私乱法,二也;善善未赏,恶恶未诛,三也。”于是免党仁弘死罪,削官为民,流放钦州。党仁宏伏地痛哭,悔愧之情无以言状。读这段历史,让人唏嘘流涕,为李世民的君臣情谊,更为他作为人君的宽厚仁爱。

尉迟恭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为大唐江山立下过赫赫战功,位高权重,不免居功自傲行为失检。一次侍宴庆善宫,尉迟恭因座位排序问题,挥拳揍人,揍的还是李渊的堂侄任城王李道宗,这一拳差一点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李世民为此很生气,责备他说:“读汉朝的历史,常常为汉高祖刘邦杀掉太多的功臣而遗憾,今天看到你的所作所为,才知道韩信、彭越灭族不是汉高祖的过错,国家大事,也就是赏与罚,法外施恩不可以屡屡得之,你自己好好想想吧,不要等将来后悔不及。”尉迟恭此后多有收敛,再不敢任性胡为。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载:“贞观十三年(639年)二月初七,尉迟敬德任鄜州(今陕西富县)都督。有人反映说尉迟恭有可能谋反,唐太宗不信,对尉迟敬德说:‘人或言卿反,何也?’尉迟敬德愤然道:‘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说罢将衣服脱掉,露出身上所受的伤疤。唐太宗见状,泪流不已,激动地说:‘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诸如这样的事,如果给了一个鸡肠小肚猜忌心重的皇帝,巴不得这些桀骜不驯的功臣们自己出点状况好有理由杀了尔等。可李世民对这些老臣却屡屡给予宽让容忍,除了后来参与谋反的侯君集被杀头外,多得了善终:秦琼病死在徐州都督任上,陪葬昭陵,太宗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马,以旌战阵之功,后改封胡国公,图形于凌烟阁。程咬金因讨伐西突厥妄杀归降胡人千余,被免官为民,后唐太宗念他的旧功,又授予程知节为岐州刺史,程知节退休后病逝,陪葬昭陵。

魏国公李靖平萧铣,抚岭南,歼东突厥,平吐谷浑,可谓功高盖世。被李渊称为可与历史上的白起,卫青,霍去病等英雄想媲美的人物。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生病,其时李世民自己也已患病,却亲临李靖病榻慰问,见李靖病危,涕泪俱下的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李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九岁。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坟墓如同卫青、霍去病故事,筑坟形如同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积石二山形状,“以旌殊绩”。

侯君集参与太子谋反按律当斩,唐太宗问群臣:“君集有功国家,可否贷他一死?”群臣众口一词认为大逆不道之罪不可赦佑。无奈,李世民对侯君集说:“今日为国守法,要与卿永诀了。此后只能见到卿的遗像了,怎能不痛心啊”,说完泣下。唐太宗不因侯君集犯罪就抹杀他当初的功劳,依旧把他图进了凌烟阁,想念他了就去凌烟阁看看画像。这样的豁达大度宽客观公正是惯于文过饰非随意篡改历史的今人所不可相比的。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重,李世民亲自去他家中探望,抚之流泪,杜如晦死时年仅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为其废朝三日。后,有一次唐太宗吃香瓜,忽然忆起杜如晦,怆然泪下,遣人把自己吃剩的一半奠于这位文臣的灵牌前,且不时送御馔祭奠。每年在杜如晦的忌日,太宗都要派人到他家里慰问其夫人儿子,并一直保持其公府的官吏僚佐职位。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病逝,太宗要出兴安门哭吊。因“饵石临丧”为医家大忌,有司奏言,日子在辰,不可哭泣。民间也有辰日不哭的忌讳,“太宗曰:‘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中,安避辰日?’”(见《贞观政要》)。长孙无忌中道伏卧,拼命劝阻,太宗才作罢,仍南望而哭,涕如雨下。高士廉灵柩出城归葬,唐太宗又登长安故城西北楼,目送痛哭。

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当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对流涕,哽咽不能言。房玄龄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病床前与其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就是为了让他活着的时候能看到二子显贵。房玄龄卒年七十,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看着辅佐他成为一代明君的老臣重臣们一个个的先他走了,这对李世民来说都是不堪承受的打击,其内心的落寞萧索和伤痛悲凄是三宫六院的女人们所无法抚平的,他的哭绝非作秀,而是真情率性的流露,清代《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在自序里说“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则有一分哭泣……”李世民不仅有着天下第一等抱负,更有着第一等的至诚至真至情至性,惟其如此才会让天下英雄尽入穀中。

李世民同时还是一位慈父,如同世间普通的父亲一样喜欢溺爱孩子,因对长孙皇后的感情深厚,对她生的三个儿子格外爱惜。虽然他自己经历了皇储之争的血腥,深知其中的厉害,但依旧不由自主的要宠他们,娇他们,尤其对二子李泰,由于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们的进谏阻扰。太子承乾被废后,李世民一度想立李泰为太子,褚遂良认为不可,说要立太子,必须把晋王李治先安插好,才能保证他们没有危险。李世民泫然流涕,说:“这事恐怕办不到啊。”眼看李泰和承乾的太子之争又在重蹈自己当年的覆辙,为了保全儿子们不走玄武门的老路,在废掉太子承乾后,不得不同时废黜了李泰,他在诏书中沉痛地说道:“魏王李泰,是我极为心爱的儿子,我对这个儿子实所钟心。此子年幼的时候就很聪敏伶俐,又十分爱好文学,我对他的宠爱是那么的不同寻常……然而我不能让后世子孙认为皇位是可以通过谋划得到的,所以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

李世民为了将太子承乾栽培成为合格的储君,曾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与精力,承乾谋逆,是准备杀掉他这个做皇帝的老子自立门户,稍加心理模拟,不难体会到他所承受的尖锐痛哭和深深失望,除了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五子李祐及李世民的七弟李元昌,先后都曾想谋取帝位,这让李世民倍受打击,一度心灰意冷,对几位心腹大臣说:“我有三子一弟,都是这个样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着,“挺身跃起,自投床上,且从腰间拔出佩刀,竟欲自刎”,被长孙无忌等人拦下。李承乾谋逆当斩,但李世民终究还是忍不下心来,最后也只是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两年后承乾病死,李世民为此废朝三日,葬之以国公礼,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爱子的死,作为父亲的李世民在感情上所受的伤害却没有谁能帮他平复。承乾去世后的这一年,唐太宗写下了一首《秋日即目》: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

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

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秋菊花丛的寂寞冷清,别鹤离猿所象征的哀愁,表达了唐太宗对爱子的深深思念。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把李治和李治一母所生的妹妹晋阳公主一起放在膝下亲自抚养,及至长大成人立为太子,众臣再三提出太子应回自己的东宫,李世民依旧恋恋不舍,最后,李治只好在东宫住半月,在皇宫住半月。史学家认为李治在皇宫内随意进出居住,是他和武则天建立感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观唐太宗一生,为江山社稷,为妻子儿女,为父兄大臣,“泪流不止”“涕如雨下““怆然泪下”“泫然流涕”“涕泪俱下”“哭之甚恸”“浪浪泪空泫”的时候多不胜数,他把乾坤清气给了天下,把富庶繁华给了大唐,把道不拾遗给了百姓,把国泰民安给了社稷,把一部意气风发的煌煌唐史留给了后世,自己却早早的病逝了。他的心为天下操碎了,也被伤碎了,因此绝不可能长寿。

写至此,自己也禁不住泪眼朦胧几度哽咽起来,唐太宗李世民生前一定不曾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会有一介草民在深夜的电脑前为他“泫然泪下”,由此生出一个愿望,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昭陵祭拜,在李世民的坟前,叩首鞠躬,上香献供,聊表一位后人对这位帝王深深的景仰和爱戴。

同类推荐
  • 紫姻缘

    紫姻缘

    长诗取名为《紫姻缘》,是因了有百合花的满庭芬芳,也有彼岸花一丛一丛的经年绽放。有些甜蜜,明媚,有些酸苦,黯……这些暖意,或寒意,均来自于单薄日子在黯的氤氲气质里落下的斑斓美好。
  • 温暖的旅途

    温暖的旅途

    对于诗歌和交友方面,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四川初学写诗,就得到很多诗人的帮扶;回桂林上班后,偏居城市东郊广西师大育才校区,又相继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当这些朋友或因学业或因工作调动陆续离开桂林,再一批朋友从各地赶来,填补了他们留下的空白,刘发扬是其中一个。现在,发扬已经成为我在桂林联系最紧密的圈内好友,几天没和他碰头,就觉得心里少了些什么似的。
  • 莫言散文新编

    莫言散文新编

    本书从属于《莫言美术馆系列》,由莫言发起,汇聚“当代最富影响力的美术家、收藏家、设计家,以文字表达对艺术的感悟、思考与创作中的得失。描写了艺术如何既偶然又必然地改变了他们生命的道路。”这是延伸在美术馆之外的修辞空间,是感知艺术创作的“现身说法”。而莫言心声系列正是其中的一套书,包含《莫言散文新编》、《莫言讲演新篇》、《莫言对话新录》三本。小说之外的莫言,思维睿智、谈吐文雅。文章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中阐述作家莫言的思想情感。本次收录丛书完整展现了小说之外的莫言。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 离离

    离离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寂寞深处的风景

    寂寞深处的风景

    西海固永远是一块出产优秀诗人的沃野,这其中的奥秘大概与地气、方言、接受力等诸多现象有关。特别是文化的冲突更容易在一个诗人的笔下产生灵性,更容易在灵魂的层面上叩问自我。
热门推荐
  • 不要质疑我的保镖室友

    不要质疑我的保镖室友

    当在错的路上爱上对的人,你会选择进还是退?同是女生,她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她的保镖,爱情悄然而至,选择波涛汹涌的爱情还是涓涓细流的人生,这永远是别人不能为你做的选择题。并非一见钟情,只因抵挡不住细心日久生情。大学的生活从来不缺乏笑料,也不缺少“第三者”。
  • 里乘

    里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晶莹剔透的梦

    晶莹剔透的梦

    一个新转生:紫原悠,与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好友天野祐一,还有一些新朋友相互认识。紫原悠的原本单调的生活被渲染上了鲜艳的颜色。但紫原悠总是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无法得知事情是好是坏。但他总觉得,好像有什么意愿想要传达给自己......一切就像是安排好了一样......这到底是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梦...梦境,无限循环,重蹈覆辙......失去一切,只为那小小的愿望......
  • 风华之庶女嫡妃

    风华之庶女嫡妃

    嫡母狠毒,庶姐蛮横,渣爹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被你们灭,那就只能灭你们了!她宅斗斗的挺哈皮!可这位爷又哪儿冒出来的,腹黑冷漠,装疯卖萌!尼玛,是谁说他是个瞎子的?明明健步如飞!生人勿近?对着自己又搂又抱又亲的!亲,我要换男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往仙录

    往仙录

    仙之一道虚无缥缈,自古多少术士遍寻名川大山,又有多少武者红尘试炼。一世之内,万千生灵,芸芸众生之间又有多少生离死别。于是人们求长生,渴望不灭,仙之根源皆在于此。未久,先有隐世高人羽化登仙,后有尘世炼者武破虚空,莫不都是登上了那不灭之境。自此,仙道永久流传下来,可叹后世者得道之人寥寥,但仙之火种却越发辉煌。
  • 乱天斗帝

    乱天斗帝

    他本是掌控大道本源的战帝,却因一场浩劫寂灭轮回。后世名为宇然的他,与生俱来识海中就存在着一段难以忘却的经文,这段经文让他渐渐从懵懂中走出,从稚嫩中蜕变。
  • 留守女人玩穿越

    留守女人玩穿越

    留守女人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敏感的话题。本文讲述了天上(嫦娥)人间(雨燕、王宝钏)的留守女人相识相聚的奇闻异事,展示了古今留守女人凄苦、无奈的生活,时代变了,观念更新了,看看古今留守女人们的心态有没有变?冷观苦守寒窑的宝钏妹妹附体穿越到现代生活,面对现代种种诱惑的她还能淡定吗?同样热瞧现代的留守女人面对尘世诱惑、孤独无助时,种种迷茫、挣扎的矛盾心理,以及不亢不卑的,自尊自强的高尚。
  • 为君青涩

    为君青涩

    我虽有在深宫中生活十几年的经验,但面对情,却依然摸不着头脑。我没有想成为一个手段泼辣的女人,也不曾愿意去苟延残喘。我的生命活得并不好看,也不后悔过的那么心酸。因为我遇到了那个男人,带给我的希望和绝望之间。让我渐渐懂得了坚强。——就像那次你摘了朵白梨,轻轻别进我的发鬓间,在我耳边许下了誓言。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梦。
  • 入秦

    入秦

    穿越至秦,她遇上两个人。一个是霸气逼人的流沙主人,一个是温润如玉的儒家二当家。在这场秦时大戏中,她是看戏人,还是早在最一开始,就已经变成了其中的“戏子”?
  • 灵界逍遥

    灵界逍遥

    一个闪闪发光的大明星,在屏幕上潇洒绝伦,帅死人不偿命。他的第二职业却是神秘莫测的捉灵师!羡慕我的性感女仆?那就送你一个!喂,我可是捉灵世家的大少爷,你个小女生竟然给我摆冷脸?不过,我就喜欢你这样的。让你当经纪人,这是本少爷给你面子知道么?哼,一个三流女明星也想跟我玩色诱?本少爷动动小指头就能玩死你。不就是灵界盛典么,本少爷今天包场了!家族比赛算什么?今天就让你们开开眼界,谁才是捉灵界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