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云:礼,诸侯不生名,则书名者绝之,不以为诸侯也。获也。获,得也。战而为敌所得。献舞不言获,故名以起之。
曷为不言其获?据晋侯言获也。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也。与凡伯同义。夷狄谓楚。不言楚言荆者,楚彊而近中国,卒暴责之,则恐为害深,故进之以渐,从此七等之极治也。
近,附近之近。卒,七忽反。
[疏]“不与”至“中国也”。
解云:秦亦夷狄而得获晋侯者,非真故也。是以爵得称伯,居旧土耳。
注“与凡伯同义”。
解云:即隐七年注云“中国者,礼义之国也。执者,治文也。君子不使无礼义制治有礼义,故绝不言执,正之言伐也”,“所以降夷狄,尊天子,为顺辞”。然则此亦获者治文,君子不使无礼义,制治有礼义,故绝不言获,正之,所以降夷狄,尊中国为顺辞,矣故云与凡伯同义。然则彼已有传,此复发之者,彼是天子大夫,此则诸侯,嫌其异,故同之。
注“夷狄”至“极始也”。
解云:注言此者,欲道楚属荆州,吴属杨州,所以抑楚言荆,不抑吴言杨者,正以楚近中国。恐为中国之害,故欲进之以渐,先从卑称进之,若先得贵名而后退之,则恐害於诸夏故也。《运斗枢》曰“抑楚言荆,不使夷狄主中国”者,义亦通於此。戴氏云“荆楚一物,义能相发。吴杨异训,故不得州名也”者,与何氏异。《穀梁传》曰:“荆者,楚也。何为谓之荆?狄之也。何为狄之?圣人立,必后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荆,狄之也。”与此异,不得合也。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何以不言出?据卫侯出奔也。
谭,徒南反。
[疏]注“据卫侯出奔也”。解云:即僖二十八年“卫侯出奔楚”,襄十四年“卫侯衎出奔齐”之属是也。注者欲据二人,故不道所奔国也。
国已灭矣,无所出也。别於有国出奔者,孔子曰:“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月者,恶不死位也。
别,彼列反。恶,乌路反。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
鄑,子斯反。
秋,宋大水。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据漷移不书。
漷,火虢反,又音郭。
[疏]注“据郭移不书”。
解云:即襄十九年“取邾娄田自漷水”,传云“其言自漷水何?以漷为竟也。何言乎以漷为竟?漷移也”,注云“鲁本与邾娄以漷为竟,漷移入邾娄界,鲁随而有之”者是也。
及我也。时鲁亦有水灾,书鲁则宋灾不见,两举则烦文不省,故诡例书外以见内也。先是二国比兴兵相败,百姓同怨而俱灾,故明天人相与报应之际,甚可畏之。
不见,贤遍反,下同。省,所景反。应,应对之应。
[疏]注“时鲁”至“见内也”。
解云:案襄九年“春,宋火”,传云“外灾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灾”,与此异者,正以比年大水,水者,流通之道,可以及两国,故得书外以明内矣。彼是火灾,无及内之理而得书,见明为王者之后记灾故也。若然,襄十九年传云“漷移也”。亦是水灾,何不书邾娄大水以见及内者?彼直移入邾娄竟内,故鲁随而侵之,实不及鲁,宁得类此?
注“先是二国比兴兵相败”。
解云:即上所云“公败宋师于鄑”,十年夏,“公败宋师于乘丘”之属是也。
冬,王姬归于齐。何以书?过我也。时王者嫁女於齐,涂过鲁,明当有送迎之礼。在涂不称妇者,王者无外,故从在国辞。
过,古禾反。
[疏]注“在涂不称”至“在国辞”。
解云:正以隐二年传云“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今此在涂而不称妇,故如此注也。云王者无外者,桓八年传云“女在其国称女,此其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是也。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其言归于酅何?据国灭来归不书,酅非纪国而言归。
[疏]注“据国”至“不书”。
解云:即上四年“纪侯大夫其国”,不书叔姬来归是也。叔姬来归所以不书者,江熙云“叔姬来归不书,非归宁,且非大归”是也。然则纪国之灭在庄四年,至此乃归酅者,江熙云:“叔姬守节,积有年矣。季虽有酅入于齐,不敢怀二,然襄公豺狼,未可闇信,桓公既立,德行方宣於天下,是以叔姬归于酅,鲁喜其女得申其志也。”
注“酅非纪国而言归”。
解云:谓非国都,今又属齐,如此注者,意决隐七年“叔姬归于纪”之经矣。
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归于叔尔也。叔者,纪季也。妇人谓夫之弟为叔。来归不书,书归酅者,痛其国灭无所归也。酅不系齐者,时齐听后五庙,故国之,起有五庙存也。月者,恩录之。
[疏]注“妇人”至“为叔”。
解云:《尔雅》文。即《曲礼上》篇云“嫂叔不通问”是也。
注“酅不”至“庙存也”。
解云:如此注者,正欲决昭二十一年“宋华亥”等“自陈入于宋南里以畔”之文矣。
注“月者,恩录之”。
解云:即上元年注云“内女归例月,外女不月者,圣人探人情以制恩,实不如鲁女”。然则内女之归皆书月者,悉为恩录故也。是以此注云“月者,恩录之”。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及者何?累也。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孔父、荀息皆累也。舍孔父、荀息无累者乎?曰:有。复反覆发传者,乐道人之善也。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接,《左氏》作“捷”。仇牧,音求;下音木。舍,音舍,下“舍孔父”同。复,扶又反,年未同。覆,芳服反。骄乐,音洛,下“宴乐”同。
[疏]“宋万弑其君接”。
解云:正本皆作“接”字,故贾氏云“《公羊》、《穀梁》曰接”是也。
“及者何”。
解云:尊卑灼然,而言及以殊之,故执不知问。
“孔父、荀息皆累也”。
解云:孔父之累在桓二年,荀息之累在僖十年。
“曰有”。
解云:欲指文公十八年叔仲惠伯被杀之事。
注“复反”至“之善也”。
解云:谓桓二年已有此传矣。
注“孔子曰”至“损矣”。
解云:乐皆是发心之乐,唯有“礼”下一乐,是礼乐之乐耳。言乐节礼乐者,言乐得礼乐之节。言乐道人之善者,谓口道之道。言乐佚游者,乐欲游从。言乐宴乐者,乐欲安乐而好内矣。
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仇牧?据与孔父同也。
[疏]注“据与孔父同”。
解云:案桓二年传云“何贤乎孔父”,彼注云“据叔仲惠伯不贤”。今此传云“何贤乎仇牧”者,亦与孔父同据,故言据与孔父同。
仇牧可谓不畏彊御矣。以下录万出奔月也。御,禁也。言力彊不可禁也。
御,鱼吕反。
[疏]注“以下”至“月也”。
解云:即下文“冬,十月,宋万出奔陈”,注云“月者,使与大国君奔同例,明彊御也”是。
其不畏彊御奈何?万尝与庄公战,庄公,即鲁庄公。战者,乘丘时。
[疏]注“战者,乘丘时”。
解云:即上十年“公败宋师于乘丘”是也。
获乎庄公。庄公归,散舍诸宫中,散,放也。舍,止也。获不书者,士也。
[疏]注“获不书者,士也”者。
解云:《公羊》之例,大夫见经故也。
数月然后归之。归反为大夫於宋,与闵公博,传本道此者,极其祸生於博戏,相慢易也。
数,所主反。公博,如字,戏名也。字书作“薄”。易,以豉反。
[疏]“归反”至“於宋”。
解云:归而反国,乃为大夫於宋矣。
妇人皆在侧,万曰:“甚矣!鲁侯之淑,淑,善。鲁侯之美也!美,好。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万见妇人皆在侧,故讦闵公以此言。言闵公不如鲁侯美好。
讦,九列反,九谒反,一音九刈反;又一本作“揭”,其例、去列二反。闵公矜此妇人,色自美大於此妇人。妒其言,顾曰:“此虏也!顾谓侧妇人曰:此万也虏,执虏也。
妒,丁故反。尔虏焉故,尔,女也,谓万也。更向万曰女尝执虏於鲁侯,故称誉尔。
尔女,音汝,下同。称誉,音馀,又音预。鲁侯之美恶乎至?”恶乎至,犹何所至。
恶,音乌,注同。万怒,搏闵公,绝其脰。脰,颈也。齐人语。
搏,音博。脰,音豆,胫也。仇牧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手剑,持技剑。叱,骂之。
叱,昌实反。万臂摋仇牧,碎其首,侧手曰摋。首,头。
万臂,必赐反,本又作“辟”,婢亦反。摋,素葛反,又素结反,侧手系也。齿著乎门阖。阖,扇。
著,直略反。门阖,户腊反,门扇也。仇牧可谓不畏彊御矣。犹乳犬玃虎,伏鸡搏貍,精诚之至也。争搏弑君而以当国言之者,重录彊御之贼,祸不可测,明当防其重者,急诛之。
乳,如住反。玃,俱缚反,又九碧反,一本作“搏”,又音付。伏,扶又反。貍,力之反。
[疏]注“犹乳”至“之至也”。
解云:言仇牧知力不敌而有讨心,亦有精诚之至也。似若产乳之犬,不惮猛虎;伏鸡爱子,投命敌貍之类,故比之。
注“争搏弑”至“急诛之”。
解云:当国者,即言宋万是也。故隐四年“卫州吁弑其君完”,传云“曷为以国氏?当国也”者是也。
冬,十月,宋万出奔陈。万弑君所以复见者,重录彊御之贼,明当急诛之也。月者,使与大国君奔同例,明彊御也。
见,贤遍反。
[疏]注“万弑君”至“诛之也”。
解云:欲道《春秋》上下皆是弑君之贼,皆不重见,即宋督、郑归生、齐崔杼之属是也。而宋万、赵盾之属复见者,当文皆有注,更不劳重说。
注“月者”至“御也”。
解云:《春秋》之例云,大国君奔皆悉书月,即桓十六年“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之属是也。今此大夫而书月者,明彊御之甚故也。若然,昭二十年“冬,十月,宋华亥、向甯、华定出奔陈”,亦是大夫而书月,彼注云“月者,危三大夫同时出奔,将为国家患,明当防之”是也。而范氏此处注云“宋久不讨贼,致令得奔,故谨而月之也”者,与何氏别。
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娄人会于北杏。齐桓行霸,约束诸侯尊天子,故为此会也。桓公时未为诸侯所信乡,故使微者会也。桓公不辞微者,欲以卑下诸侯,遂成霸功也。
乡,许亮反。下,遐嫁反。
[疏]注“桓公时”至“会也”。
解云:言未为诸侯所信任而归乡之,是以诸侯皆使微者会,即宋人、陈人之属是也。
夏,六月,齐人灭遂。不会北杏故也。不讳者,桓公行霸,不任文德而尚武力,又功未足以除恶。
[疏]注“不讳者”至“武力”。
解云:《春秋》为贤者讳,而不讳者,正以不任文德而尚武力故也。其武力者,即此灭遂是也。《繁露》云“论功则桓兄文弟,论德则文兄桓弟”是也。而《论语》云“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之力”,谓自此以后。
注“又功未足以除恶”。
解云:《春秋》褒贬,皆以功过相除计。桓公之立,虽有北杏之会,前有篡逆灭谭之非,论其功不足,而恶有馀,故不为讳也。而言未者,欲道其九合之后,功足以除恶也。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何以不日?据唐之盟日。
柯,音歌。
[疏]注“据唐之盟日”。
解云:即隐二年“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