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醋文化之外,再说一下山西的人文文化。
曾经我看过山西某频道一个戴眼镜的大叔讲故事的节目。我忘记那个大叔叫啥了,胖胖的,戴个眼镜,和蔼可亲的样子。以前在百草堰住的时候,我和老爸老妈,我们三个人晚上吃了饭,就喜欢坐在沙发上看这个节目。
平时,这个大叔都会讲一些娱乐圈或是历史上比较有趣的名人轶事。有一期节目,就说了关于我们山西文化的内容。我则特别感兴趣,并且从此以自己是山西人而感到骄傲。
这些内容,大概是这么说的。
话说,“要问我从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由这么一个谚语阐述了山西的历史文化。
说的是,现在全国各地,其实有很多人祖上都是从山西迁出来的。从两个特征,来判断是否是山西人。
第一个特征就是脚趾的小指指甲如果是两瓣的,那么祖上就一定是山西人。
第二个特征就是如果喜欢背着手走路,去厕所不说去厕所,而是说“解手”,那么说明祖上一定是山西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古时候打仗的时候,每逢打仗,老百姓就会跑到山西来躲避战乱。
山西这个地方,属于穷乡僻壤,同时地势比较复杂易守难攻。在冷兵器时代,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攻打这么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毕竟本身就是一个很穷很落后的地方,打下来又没有资源可得。所以山西这片区域,就成了古时候战乱时期避灾的区域。
但是更朝换代之后,新上任的皇帝就因此而感到头疼。
战争结束之后,全国各地都需要人口去发展战后重建。可是随着战争结束,各地人口非常稀少。毕竟战争所导致人口急剧下降,死的死,跑的跑。
所以全国的人口都集中在山西地区。于是,皇帝就下令从山西迁徙人口到各个城池去重建和生活。
而在山西躲避战乱的百姓,常年在山西居住,在山西这个地方扎了根,产生了感情。都不愿意离开山西这个地方。可是皇命难为。
官兵们就来到山西,挨家挨户清点人口,并负责把他们迁徙出去。
而迁徙的过程,并不是那么幸运,一家人全部迁到同一个地区。而是有的人仍然留在山西,有的人南迁,有的北迁等。总之,就是要把一家人活活拆散。
所以那个时候,百姓们也充满了离愁和生离死别的情绪。
在往出迁的时候,官兵们会把迁徙的人们用一条长绳把大家捆在一起。毕竟要防止有的人逃跑。
捆绑的时候,大家全部都是背着手,绳子从后面把人的双手捆起来。然后大家一条龙用绳子串起来。
逃跑的人,官兵们会施以惩戒。但是这些人毕竟不是犯人,都不是罪人,而是普通百姓。国家也需要这些人来繁衍生息。所以不能在身子上留疤,或是印记之类的。就只好在脚趾的小指指甲上切一刀。既不影响整体外观,又不被人注意,同时又有标记。
所以就有了以上所说的特征。“脚趾小指指甲是两瓣的,那么祖上就是山西人”。
在迁徙的过程中,人们也需要去厕所,去大小便。所以人们就会对押解的官兵说,“官爷,小人要方便一下,麻烦解下手”。因为当时他们的手是背着被绳子捆着的。
所以,“解手”和背着手走路“祖上是山西人”就是打这来。
当时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就对我爸说,“老爸,原来你也是山西人啊,哈哈。”
“啥意思啊?为啥我是山西人?”
“你没看么,喜欢背着手走路,去厕所不说去厕所说解手,还有脚趾的小指指甲两瓣的,这在你身上不全都被人家说中了么?”
“是么?哈哈,那我这来山西是认祖归宗了吧?”
“是啊。”
除了以上这些说明我老爸是山西人以外,还有另一个说法能证明我爸这个河北来的农村小伙,也是我们山西人。
那就是“天下王姓出太原”。
为什么说天下王姓出自太原?
那就要说起王姓的起源。也是从这个节目当中知道的。
原本在上古时期,是没有王这个姓的。王姓起源是起源于“姬”姓。
封神榜相信大家都看过,那么对于厦,商,周时期的事,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在周朝的时候,有一个朝代的太子。原本是要继承王位的。但是这位太子无心朝政,也不想和自己的兄弟争权夺势。所以就带着自己的一家老小归隐起来。
而归隐的地方,就是山西省太原市。
周朝的王姓,是姓“姬”。我们都知道。封神榜当中演过,周朝替代商朝,周武王叫姬发。
到了太原,太子一家人比较低调,隐姓埋名,从不提自己的名讳。而且乐善好施,对街坊四邻的人都很好。
有好事者就会打听,“这家人是从哪来啊?这家人姓什么啊?”
知情人也知道不好提起王家的名讳,就会说“这是‘老王’家”。
慢慢的,太子的后人就从“姬”姓,改为了“王”姓。所以“王”姓的由来就从此开始。
于是就有了“天下王姓出太原”的说法。
所以虽然我祖籍黑龙江,但是我亲生父亲姓王,我继父也姓王,虽然他是河北人。我们祖上都是山西人。所以有时候,会以自己是山西人而感到自豪。
“老公,那这么说你身上有皇家血统咯?”源源带着一副崇拜的眼神看着我。
“那是当然。”
“那我岂不是高攀你了?”
“没那么夸张,再说你身上也有皇家血脉啊?”
“有么?”
“有啊,你姓什么?”
“我姓刘啊。”
“对啊,刘姓也是皇家血脉啊!”
“是么?”
“一看你就历史没学好,刘氏有个开国皇帝不是叫刘邦么?”
“对哦!”源源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我捏了捏源源的小脸,说“你还是老师呢,自己历史都没学好,怎么教小朋友?”
“打你啊!又说我。”源源伸起粉拳的样子很可爱,还没打到我,被我一只手就抓住了她两只手。她怎么挣脱都挣脱不开,害羞得躲在我怀里。
说起山西的人文文化,也要顺便提一提我们阳泉的人文文化。
话说我们阳泉,也出过很多名人。
历史上的,我了解不是太多,大家可以百度。
我所知道的就是百度老总李彦宏,出自我们阳泉。虽然网上对他的出身众说纷纭,但是他的确在阳泉一中读过高中。
我也在阳泉一中读过高中。
我们高中时候临近高考的时候,学校打着标语说“欢迎李彦宏回来讲座”。
而他也确确实实有回到学校给我们演讲。同时,他父母住的化工厂小区和我姥姥家隔一条街。
偶尔能看到他们家人开着保时捷从小区出来。
除了李彦宏还有个主持人叫“张蕾”,在中央三台做节目主持。
她是出自我们阳泉二中。我姐说那是她初中同学。
但是我看她百度资料是79年。比我姐大几岁。不知道是不是我姐记错了。
要么就是我姐所说的是另一个同学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吧。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
以下这些内容来自百度:
“最近的:
百度总裁
李彦宏简历:
37岁,1968年,生于山西阳泉。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美八年间,先后担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资深工程师。最先创建ESP技术,并将它成功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1999年底,携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之一;2002年~2003年,连续荣获两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4年1月15日,当选第二届“京城十三新锐“;2004年4月,当选第二届“中国软件十大杰出青年“。现任百度公司总裁。
以前的:
赤章曼伯
又名赤章曼枝,春秋战国时仇犹国(今盂县)大夫。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晋卿智伯欲伐仇犹,苦于进犯无路,于是铸就一口大钟,谎称拟献给仇犹国君,要仇犹国修筑通往晋地的大道。仇犹国君不听赤章曼伯“若路通大钟至,卒必随之,国将亡”的劝谏,道通不久,仇犹国即被智伯所灭。此史实在《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中均有载。
许世绪
隋末唐初盂县人。隋末为鹰扬府司马。当他看到隋王朝行将灭亡之时,劝唐公李渊说:“天辅德人与能,乘机不发,后必蹈悔。隋政不纲,天下摇乱。公姓名已著谣录。今揽五郡之岳,据四海之春,苟无奇计,祸不反踵。若收取英俊,为天下倡,帝王业也。”李渊听后,感到其话很有道理,遂同左右亲信密谋策反。其弟许洛仁亦从李渊起兵晋阳,兄弟共为大唐基业累立战功。初封世绪为右一府司马,后迁蔡州(今河南汝南)剌史,真定郡公。《新唐书》卷88有传
张士贵(?~656)
唐代名将。本名忽,祖籍盂县上文村。自幼学武,颇有臂力,箭无虚发,人皆称奇。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并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但在平定辽东时,因其婿何宗宪冒领大将薛仁贵之功被累,降职随军,平辽后始官复原职。唐显庆初年(656)病故,谥荆州都督、陪葬太宗昭陵。《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记。
张乃召(1912~1980)
气象学家,平定上董寨村人
池庄(1881~1957)
字子临,教育家,平定西上庄村人。
高长虹(1898~?)
盂县西沟村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文学团社“狂飙社”的主将,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
蔡侗(1867~1933)
字同人,号遇溪,平定东关人
石评梅(1902~1928)
著名作家、才女,平定城里人
还有几个:
中国小姐赵婷婷
打乒乓球的管建华
电影演员马丽
航模运动员董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