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你该多吃点,你看你这么瘦。”
“一直吃的不少,长不胖好么。就是有这种身体素质,怎么吃都吃不胖。羡慕吧。”
“滚你的,你看你这么瘦,风一吹就把你吹跑了。缺乏锻炼。”
源源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这不是揭我短么,“我跟你说,别看我身体素质不好,我小的时候在运动方面还得过城区二等奖呢?”
“哼哼,就你。又来了不是。我知道你优秀,但是咱能实际点不。你说你有才华我认可,你说你文章写的好我认可。但是你自己也说了,你也就这些文艺水平比较高了。别吹别的方面的牛皮好么?”
“嘿,你还不信。”
“那你说说,你得过什么二等奖?”
“踢毽子比赛啊。”
“噗,别逗我了。那算什么运动。又是女孩子的运动。亲爱的,你就这点出息了。”
“别这么说啊,踢毽子好歹也是一项运动。反正拿奖了就是。”
“那你给我讲讲看。”
“好,你听着啊,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源源在我腰上掐了一把,“少来,正经点。”
“嘿嘿,好,说正经的。”
话说当年,大概是在五年级的时候。很多学校都开始流行起来踢毽子。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自己都会动手制作毽子。并不是那种鸡毛毽,而是用尼龙绳,穿几个铁片,然后把尼龙绳的一头,用打火机烧化了,黏在铁片上。
最后把尼龙绳的另一头用手拨弄,弄成细细的一穗穗。
当时班里踢的比较好的有三个人,参加比赛的也是我们三个人。我,张彦伟,梁忠祥。原本葛洪踢的也可以。但是他没有去参加比赛。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踢的都不是很多,踢几个就会掉。随着练习,慢慢得越踢越多。
“唉,我踢过一百个了。”张彦伟拿着他的毽子对我说。于是我不甘示弱,也开始踢,踢了五六十个就掉了。可是我不服,接着再来。然后我也破了一百。
最开始是梁忠祥先踢够九十九个的。
然后梁忠祥在张彦伟破了一百之后,他破了两百。
每天就这样,我们不停的攀比。比谁踢的多。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有比赛这回事。
梁忠祥和张彦伟比较热衷这种攀比。梁忠祥破了四百,于是张彦伟不服,破了六百。当中葛洪也有参与,也经常踢个三四百。
印象中,张彦伟很拼。某天上午下了课,他就在教室外面踢,一直没有掉,没有中断。踢到上课铃响起,他还在踢。
最后兴冲冲回到教室对我们说,“我踢了一千个。”
同学们都被他那股劲打动了,一个个替他感到开心。
后来,学校体育老师吴老师就带着我们去参加城区里面组织的比赛。
我印象当中我好像参加的是计时赛,两分钟两百四十多个的成绩拿到了城区的排名第二的位置。
之后,在礼拜一的早上,在隔壁铁路中学升国旗的时候,学校给我颁发了奖状。
张彦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获奖。当时挺为他感到遗憾。
“那亲爱的,你现在能踢多少?”
“不知道,反正没试过。很久没踢了。现在恐怕连十个都踢不了。”
“好汉不提当年勇。”
“嗯。”
不知道是因为身体素质差,还是因为我本身比较懒。对运动这些事,着实不感兴趣。
再后来踢毽子的兴趣,也就仅限于初中以后,以及成年以后。和同学或是和邻居,大家围成一个圈,把毽子踢来踢去,这样的爱好。
“你小时候还有什么运动方面的兴趣爱好?”
“弹玻璃球算不算?”
“去你的。”
“那就打台球吧。”
“嗯,打台球比较好,说说打台球的故事。”
“打台球,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战绩,只是以前喜欢打而已。要说打的好的,还得是我周围的人。”
“那你说说别人的事也可以啊。”
“嗯。”
我们家比较喜欢打台球的一个是我表弟杨凯。他总是喜欢说,去打台球。不过也仅限于说说。从来没有去过几次。
倒是我们家台球打的比较好的还得说我那个堂弟,田勤。管他田野,田昕野,田田,随便叫了。知道是他就好了。
小的时候,我们家楼下有个台球桌老板,楼下摆着几张台球桌。逢节假日,我这堂弟都会跑过来打几杆。什么缩杆,偏缩,扎杆,各种打法,玩的很溜。
他喜欢约我打球,然后说,“我给你表演一下缩杆。”
然后就见他瞄准白球的底部,砰的一声,白球滚向目标球。碰到目标球,目标球进袋了,白球以一条直线倒退到原来的位置。
接着,又给我表演偏缩。目标球进洞,白球以一个弧线,倒退到原来的位置之后,又越过了那个位置。
看上去很神奇的样子。着实令人佩服。事后,我经常练习这种技巧,结果要么就是球杆戳不到球,要么就是把白球捅飞。偶尔运气好,能打出一记漂亮的缩杆。
“大概这玩意儿,是要看天赋的吧。”我就这么安慰自己。
除了我堂弟以外,自然而然还有我的同学梁忠祥。这个家伙玩什么都玩的有模有样。打篮球,踢足球,假动作都能够以假乱真。令人眼花缭乱。打台球自然也是如此,缩杆,偏缩都能打的出来。关键是实战能力强。
说进哪个洞,就能进哪个洞。
就小学时期来说,张彦伟玩的也不错。不过张彦伟打球始终是有种野蛮人的打法。没有技巧和观赏性可言。乡下人气息很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进洞率很高。
踢球和打篮球也是这样。就是野蛮,暴力。丝毫没有观赏性。所以我们也就崇拜梁忠祥更多一点。
可以说,不是当初和我们一个圈子里的人,没有办法明白我们对梁忠祥的那种崇拜。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哥们小伙伴,和梁忠祥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那种崇拜。
而我也是踏入社会之后,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经常处于很多小社交圈子的中心,远离了学生时代的圈子,才逐渐展露出领袖气质。再加上后来成为了导师,粉丝越来越多,才不再把任何人当做参考的目标。而是关注生活,从自己的阅历当中,感悟属于自己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