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7100000004

第4章 宁屈乌纱不屈志 豪情谁比苏学士

【百科名片】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一)

说来不怕大伙笑话,小消我启蒙时读的居然是《三字经》,这让身为80后的我一直羞于示人。

《三字经》,光听一听这名字,就老气横秋了。

可更为老气横秋的却是《三字经》里那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二十七岁才发奋,竟然还成了名人,对我辈打击也实在太大,我们可是在娘肚子里就胎教上了啊。从能听懂说话起,我们就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给葬送了童年。

这个苏老泉可不是别人,他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苏洵青春期的爱好就是到处东游西荡、结朋交友。当他游手好闲到二十七岁的时候,也不知道误食了什么补药,脑子突然开窍了,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于是,苏洵埋头苦读经史六年,发誓要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不读透文章绝不提笔为文。

浪子回头金不换,还真的确有其事。

苏洵的妻子程氏,婚姻运还真是好啊,能在大浪沙堆里淘到苏洵这块乌金,她的远见可真不是盖的。

有史为证——就在大儿子苏轼十几岁的时候,母亲程氏给他讲东汉时期范滂的故事——范滂是个正直的政治家,结果遭到小人诬陷,被判死刑。临死时范滂对母亲说,母亲啊,我对不起你,不能为您尽孝了。范滂的母亲说,你今天能与忠义之臣齐名,死有何恨。我支持你为了理想舍弃生命。

十来岁的苏轼听到这个故事后心跳加速,心率严重不齐,他激动地对程氏说,母亲。我长大后也要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

这话,要搁在如今很多人的眼里,有点二了。一个小孩子,才活出个茅草尖尖,怎么就想到了死?

更二的事发生了。

看看,少不经事的儿子问母亲,您同不同意我为了理想而舍弃自己的性命?但凡拥有常规母爱的母亲们都可能会说,你傻呀?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让别人去拼命呀。

母爱是自私的,这点我们谁也不能劈头盖脸指责不是?就像冬天有人掉进河里,自然有别人跳河去救呀。你去救了,别人说不定倒打一耙说是你推下河的,让你赔钱吃上个官司呢。

但程氏是个拥有着大爱的母亲,窃想她当时一定是红了眼眶,满脸欣慰地对儿子苏轼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也能做范滂的母亲。

纵观天下,有多少这样荡气回肠的母亲。有多少这样忘私无我的大爱。有多少母亲能够坦然教导儿子,去吧。为了正义和道德,个人的牺牲在所不惜。

人家苏轼就这样在刻苦顽强、不按常理出牌的父亲熏陶下,在仁厚温柔、博爱无私的母亲教育下,在没有毒牛奶、没有核辐射的天然环境下非常规地成长着。

(二)

因为有着良好的家庭环璄和文化氛围,做为名人的儿子苏轼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年幼的苏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早地显露出了过人的锋芒。直到如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苏轼童年时候的小故事:

某日,有个秀才在苏洵家做客,小苏轼在客人面前不知礼数,顽劣异常——放养的父亲调教出放肆的儿嘛,遗传基因就这么过硬。

秀才便有心嘲弄一下这个调皮蛋,便指着苏轼的鼻子、眼睛说,鼻孔子,眼珠子,朱(珠)子高过孔子。此句刁难啊,既含有人的五官,又含有朱子和孔子两个人物,还暗讽苏轼的鼻孔都高过眼珠了。

哪知苏轼的眼珠一转,拿手指着秀才的眉毛、胡子说,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秀才本想给乳臭未干的小后生一个下马威,没想到遭到了反嘲弄,只得讪讪的甘拜下风。

由此可见,苏轼的学识和个性,都伴随着小孩儿长个头一样见风长了。

怎么就不晓得要低调一点呢。

每个小孩都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才学过人的苏轼更是不例外。某日,苏轼心血来潮,在自家大门上贴了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太有气势了。

苏轼整天望着对联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知乎者也且夫然则的不亦乐乎。然而,在某天,家里来了一位老者,拿出一本书向苏轼请教,苏轼一见,这本书是他从未曾见过的,书中的字也有很多不认识。

小消我猜,这些字是甲骨文也未必。

苏轼臊红了脸,提笔将对联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受到激励的苏轼,从此更加勤奋努力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他这是受了委屈呢。

十年寒窗磨一剑,苏轼一家终于等到了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还真是没学问的孩子害怕考试,有才华的孩子等待考试啊。

考试,顾名思义,考验是否贪玩的试金石。

(三)

知识改变命运。科举成就梦想。参加科举。报效国家。

一腔热情的苏轼终于等到了进士考试——朝廷教育部组织的省试,洋洋洒洒地交上了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文中借用了尧帝时代的典故,宣扬做人要厚道。

苏轼的试卷批阅到了北宋国家作协主席欧阳修的手中,欧阳修阅后不禁拍案叫绝。

欧阳修嘴上叫了绝,心中却是犯了难。欧阳修拿着试卷左思右想,虽然试卷的名字是密封的,但他自认为眼光毒着呢,这文章的文风似乎出自得意门生曾巩之手。只有他这样的名师才教得出来这样的高徒啊。可若将此试卷点为第一名,别人说自己徇私舞弊,包庇学生就不好办了。

得避嫌。忍痛割爱的欧阳修阴差阳错,将原以为是自己学生,却偏不是自己学生的苏轼冤枉成了第二名。

事后欧阳修后悔莫及,却也于事无补。科举啊,要严肃。

科举,对苏轼来说是否严肃呢?

对文坛新秀苏轼怀有歉意的作协主席欧阳修念念不忘一件事,追问苏轼,你那文章里面的尧帝典故,是从哪本书中读来的啊?我花了很长时间,翻阅很多史书也没找到你文章中的资料啊。

苏轼一点也不严肃,嘻嘻一笑,想当然耳。

欧阳修哭笑不得,没想到苏轼会在严肃的科举考试中想当然耳的编造故事,他居然还当回事的把书都快翻破了。

古灵精怪的苏轼给欧阳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很多人谈及此事时说,苏轼这个人真是善于出新,以后写文章一定独步天下。再过三十年后,不会再有人提我欧阳修的名字了。

嘿,欧阳修您还是个预言家呀?不过您只预言到了一部分,三十年后的苏轼不仅成为了北宋鼎鼎有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书画家、诗人、政治家……。

敢情欧阳修先生在和苏轼玩天机不可泄露呀。

(四)

几年后,满怀抱负的苏轼顺利通过宋王朝的大考——制举考试,他考上北宋国家的公务员了。

铁饭碗啊这是,一人当官,全家风光。

苏轼被中央朝廷任命为凤翔府判官,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办公厅主任。二十六岁的苏轼终于步入仕途了。他立志一定要像范滂一样,做一个正直的好官。

初踏社会的苏轼初生牛犊不怕虎,满腔青春的热血,挥洒着年轻的激情。

然而苏轼的个性很快就遭到了打压。

枪打出头鸟嘛。谁让苏轼你才华出众的?打的就是你。

满腹才华的苏轼像大部分不羁的年轻人一样,一出校门就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压力,试探的触角来不及伸展就又迫不得已地收了回去。

苏轼的个性像被塞进蜗牛壳里一样无法施展。

这个把苏轼整得像蜗牛一样憋屈的人是他的顶头上司——陈公弼。陈公弼个头不高,黑黑瘦瘦,不苟言笑,训起人来一点也不给人留情面。我估计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这样一个严肃的原型。苏轼的单位同事都很怕这个黑脸领导陈公弼,若大家正在一个桌子上说说笑笑、吃吃喝喝,只要陈公弼一参与,同志们都立马噤若寒蝉。

这样的领导随处可见。摆着官架子到处教训人,往往让下级们敢怒不敢言。

可苏轼是谁呀?他能受这领导的窝囊气吗?学识上,苏轼作为年轻人谦虚点,就不和陈公弼比了,就光论这个儿吧,陈公弼个子才多高啊?人家苏轼有一米八六呢。

更何况苏轼还是通过科举考试便少年成名的优秀人才啊。

弯这样的英雄小蛮腰,苏轼是叫屈的。

陈公弼可不管苏轼是不是人才的,你既然是我的手下,你就得服从我的管理。陈公弼偏要对年轻人苏轼进行打压。某次他听到有同事叫苏轼为苏贤良,陈公弼嘲笑道,一个小小的判官,还称得上贤良?二话不说将那个同事打了几板子,从此以后,别人都不敢恭维苏轼为苏贤良了。

苏轼心里记上了仇。于是在某次单位组织的联谊会上,苏轼直接缺了席,明目张胆地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凭什么要去呀?有陈公弼那个黑脸领导在,说话不能大声,喝酒不能尽兴,做事还得看脸色。

眼不见心不烦。

陈公弼呢?对付苏轼的表现更加直接,想随意是吧,想尽兴是吧,罚款。扣工资。

绩效与工资挂钩、纪律与工资挂钩,看来这是古往今来,管理层们都爱使用的常用手段。

钱财是浮物,苏轼不在乎。但令苏轼恼火的是,他的文章已名满天下,在单位上写个把材料自然不在话下,可陈公弼偏偏要对他起草的文件圈圈点点,反复修改,不甚满意。

黑脸领导陈公弼的打压做法,强烈地挫伤了初涉社会的年轻人苏轼的自尊心。苏轼在单位受了陈公弼的压制,非常生气。苏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苏轼背地里有没有画圈圈诅咒陈公弼我不知道,但发了牢骚是肯定的,瞧瞧,苏轼在《客位假寐》一诗立马留下了几句证据: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

还真是愤怒出诗人啊。

唉,陈公弼啊,您老人家在单位上只压制了苏轼两年,人家可是有本事把对您的牢骚一直传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啊。让我来掐指算算,哈,这该有多少个两年啊。

(五)

苏轼在凤翔和陈公弼拧了两年气,终于等到了调职的消息,这次要到京都任职史官。

令苏轼想不到的是,得意总是伴随着失意。在生活的转角处永远猜不到等待你的是什么。

史官苏轼还来不及为朝廷做出瞩目的功绩,几年后便遇到了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可是皇帝宋神宗身边的大红人啊,他是比陈公弼还雷厉风行N次方的当朝宰相。王安石做事果断干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撞南墙绝不回头。

苏轼碰到了更霸气的领导王安石,陈公弼和王安石相比,那简直是小儿科。

王安石和苏轼有着共同的崇高目标,为推动国家发展而奋斗。

北宋国家已病入膏肓了,要治。这观点苏轼和王安石一致。

王安石貌似西医,要求疗效快。他雷厉风行地在北宋身体上动手术,军事这个伤口还在流血流脓呢,农业那边又哗啦一下,划了道大口子。教育那伤口正发炎呢。商业那又缝上了针。

这边苏轼同志代表中医科不吐不快了,他对王安石急功求进的治疗方法表示严重的反对,强烈的谴责王安石下药太猛,认为牵扯到国家制度的改革都似伤筋动骨,必须躺满一百天。

反对新法的人数众多,王安石贬了这个辞那个。对王安石来说,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他的结果就是希望看到国家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大人物又岂会为这些绊脚石所累呢?

王安石以自己的方式执着着他的理想,苏轼也是。

苏轼的坚持遇到了王安石的顽强,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

王安石变法苏轼就是不同意。并且是变着法子的不同意。

他爱在文采上较真,他知道,王安石是恃才更是爱才的。

一次,苏轼问王安石,波涛的“波”字怎么解释?王安石答,水之皮。苏轼嘲笑道,哦,那“滑”字就是水之骨啊。他是暗讽王安石在新法路上滑得太快,收不住脚呢。

又一次,苏轼见王安石的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未完成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轼不以为然,明月怎么能在枝头叫呢?黄狗怎么会在花心卧呢?于是擅自提笔一改,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苏轼在字里行间都与王安石斗着劲,可就算苏轼再有学识和才华,他毕竟是阻碍了王安石理想的人,都得挪走。

一批批顽强的旧法派战友们都倒下了,司马光等都集体辞职了。

自从离开了黑脸陈公弼后,苏轼在新的岗位上可谓兢兢业业,按惯例也该升官了。

等待升官的苏轼没料到,和拗宰相王安石拧了好几年了的后果,是他主动搬起了王安石这块顽石,砸到的不是自己的脚,是仕途。

任命文件到达了宰相办公室,在王安石手中转了一圈,不但没调升,反而被贬到了杭州做通判。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做中流砥柱,没那么容易的。

苏轼第一次知道什么比屈才更难堪。那就是屈职,他头上的乌纱一次比一次轻。

此后的年月里,苏轼碾转调职,奔波在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将自己一生的仕途都搭了进去。

骄傲的苏轼可曾后悔过吗?不,绝不后悔。因为他的母亲程氏教育过他,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做一个像东汉时期范滂一样正直的好官。不,绝不为了明哲保身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他想念已逝的母亲,想念已有五年未曾见面的亲兄弟。

在中秋月圆的日子,苏轼心中万分感慨,写下了一首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豪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自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中秋》问世后,九百多年来,人们仍然众口一词,前人咏月诗词几可尽废,尚无后人可与媲美。

唉。前面说过,在生活的转角处永远猜不到等待你的是什么。苏轼的仕途是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此事古难全了,可他的诗词却因此到了高处不胜寒的高度啊。

(六)

遭遇了仕途滑铁卢的苏轼离开了复杂的政治淤涡,下了基层当了县令。

不管县令是几品,好歹有品。苏轼要做个有品的好官。

苏轼在密州,治下了累累相望二百余里的蝗灾,上报朝廷减了赋税,还想办法救下了千途弃婴的性命。

苏轼在徐州,遇到黄河泛滥,苏轼亲临城上,带领军民抗洪,夜宿于城上,筑长堤九百八十四丈,洪水渐退。为防洪水入徐州,又修筑木岸,筑高徐州城。

苏轼在杭州,与太守陈襄修浚西湖六井、沈公井,欲修浚运河。

苏轼在湖州筑苏湾堤。

……

苏轼渐渐成为了北宋人民口中交口称赞、反哺于民的好官。他终于是名副其实的苏贤良了。

他突然想到青年时期,老领导陈公弼因同事叫他苏贤良而被挨板子,那个时候他刚初出茅庐,之后他又批斗了王安石变法、经历了宦海沉浮、体恤了民间疾苦,苏轼已不再是当年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了。

如今,提携过他的贵人欧阳修已经逝世了,苏轼也如欧阳修当年的预言那样,三十年后,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新一代的文坛大腕儿。

挫折打碎了他的仕途,却成就了他的文学。

原来成就的梯级并不都是在仕途上,而是藏在不经意的半梦半醒间。

在人生的半梦半醒间,迷茫的苏轼似乎看到了已离世十年的亡妻王弗,正坐在小镜前梳着妆,模样还像十年前那样年轻。

惊醒的苏轼走到镜前,发觉镜中的人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即使容颜老了,心中仍有对生活的坚持,逝去的亲人在天上也会微笑的吧。

苏轼作下了千古绝唱《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了,曾经青春激扬、嘴上无毛的苏轼已是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唉,小消我见到苏轼动不动就来首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真是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同是玩文字的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七)

岁月荏苒。

令苏轼想不到的是,几十年间,他已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却是成也墨宝,败也墨宝。

墨宝给他带来了成就,也带来了灾难。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一贬再贬,辗转到了湖州。

其实苏轼的死对头王安石最近十年来也不好过。好好的国家变法,最后演绎成了利益之争。曾意气风发的王安石伤心失落,一生的心血以失败告终,回到老家消磨余年。

王安石下台了,才华学识已风靡北宋的苏轼是不是就要调回来了?作为重量级的文坛大腕儿,苏轼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何况这些年苏轼的政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这种现象是小人们不可容忍的。满腹经纶的苏轼若回了京,是会严重侵犯某些小团体利益及地位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不良的四个小人率先对苏轼发难。小消我决定刻薄一回,要努力记住他们的名字,方便随时唾弃他们:李定、舒亶、张躁、何正臣。

事儿就坏在苏轼的墨宝上了。四个小人勤扒苦读,终于在苏轼写的文章和诗词中扒拉出大逆不道的证据若干,纯粹是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唉,原来勤扒苦读并不总是褒义词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止是清水会被污浊,有时候人的心肠太黑了,连褒义词也会污染成贬义词的。

一碗清水会因为一滴墨变浑浊,一瓶墨却不能被一滴清水所净化。原来哪怕是墨水的破坏力也不容小觑。

苏轼因陷害锒铛入狱,押至乌台。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受冤的苏轼在狱中胆战心惊,生死未卜。他想到年少时,母亲程氏给他讲过的范滂的故事,与忠义之臣齐名而死,死亦何恨。

你若能做范滂,我就能做范滂的母亲。

母亲的声音穿过许多年的光阴,如此清晰地回荡在苏轼的耳边,振聋发聩啊。想到母亲程氏的鼓励,苏轼的嘴角不禁像母亲一样露出微笑,是啊,死又有什么呢?只要我无愧于心。

自忖命不久矣的苏轼,在狱中写下了两首绝命诗: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遇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

额中犀角真君子,

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

桐乡应在浙江西。

只要是限量绝版,都是爆吸引人们眼球的。

文坛的精神领袖苏轼的两首绝命诗迅速的在民间流传开来。这可是苏轼的绝笔呀。

人们的眼球被忠义之臣苏轼入狱的新闻吸引了。乌台诗案牵动了朝野上下。

牢狱之外的人们自发而迅速地展开了营救行动,亲兄弟苏辙愿以官职换取哥哥苏轼的平安。父亲的老朋友张方平立马上书,要求释放天下奇才苏轼。杭州、徐州等地的百姓们为苏轼祷告。后宫太后为苏轼求情。就连闲居在老家的宿敌王安石,也特意为苏轼写了折子,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

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

经过多方营救,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苏轼的命保住了。

之后,他以团练副使之职贬至黄州,不得签书公事,苏轼被流放到了荒远之地。

苏轼不求解释。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八)

苏轼又落难到黄州了。

不,在黄州的一切对苏轼来说,不是落难,是升华。

黄州,是苏轼一生中最失意的时期之一,却是他心灵最快乐最放松的时期。

这里不再有复杂的政治斗争,不用再操心繁琐的公文。苏轼常常就地盘坐、倚溪而息、靠桥而睡,天为被、地为床。

他成了良久的思考者,回忆并感悟着自己曾经的辉煌。

回忆归回忆,艰苦的日子总还要过着。为了生计,苏轼和农民们一起耕田种地,开辟水源。

苏轼回忆着热闹的过往,经历着安静的现在,禁不住开玩笑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他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被黄州的自由空气打开了,他的每一次呼吸都与天地进行着交流。

他学佛、学烹饪、学制药、学养生,学习一切能学到的东西。

苏轼在黄州的东坡处,号召家人都动手添砖加瓦,盖了一所房屋,还亲自在房屋的四壁上画上了雪景,并为住所取了个诗意的名字,叫雪堂。瞧瞧,苏轼的思想真是比现代人还现代呀,人家可是老早就实施了房屋装璜DIY。

苏轼留恋东坡这个地方,东坡是他心灵的沉淀地。苏轼为自己取了个别号——东坡居士。

从此,苏东坡的名号如漫天飞雪一般狂舞着,洒向了全国各地。

苏轼在雪堂里交朋结友,吟诗作画。他还爱上了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甚至还爱上了画竹。苏轼结交到的著名书画家米莱问他,你画的竹怎么一溜烟的长上去的,也不断个节?苏轼说,你见过竹子是断着节长成的吗?

苏轼在成长过程中也从未曾断节。

除了画竹,他还爱画怪木顽石,虬屈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彰显着无穷的活力。

苏轼的心中也正喷积着无穷的活力。

寂寞流放的苦难生活并未将苏轼击倒,他要像父亲苏洵一样潇洒不羁,顽强努力。

心境渐渐平和的苏轼回想到了初涉社会时,他遇到的第一个黑脸领导陈公弼。那时的陈公弼可真坏。可是,苏轼现在不这样想了,苏轼还专门为陈公弼做了一篇很长的传:我在凤翔为官时,跟随陈公二年,在那时,我年少气盛,愚昧未经世事,多次与陈公争执辩论,至于在言辞脸色上有所表现,不久就对此感到后悔。我私下里认为陈公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正直之人。

陈公弼认识个苏轼这样的文学家真是好啊。稍不留神就托苏轼的福,青史留名了。

年轻的时候,总是把那些打磨着我们性格的人当成眼睛里的沙子,等若干年以后才会发现,这颗沙子其实在我们的性格中已揉搓成了珍珠,这颗珍珠的名字叫包容。

还有某次,苏轼在屋外漫步,突然听到有一群小孩子围着一堆花丛猛喊:“黄狗,快出来呀。黄狗。”苏轼一时好奇,怎么这帮小孩会对着花丛叫黄狗呢?小孩指着花丛说,这种虫子叫黄狗,我们叫黄狗出来好捉它。苏轼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在黄州,苏轼还知道有一种鸟的名称,叫明月鸟。苏轼突然恍悟,某年某月某日,在王安石变法的当头,自以为满腹经论的他曾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难道不是被偏见蒙蔽了双眼么?

黄州理应是苏轼最失意的地方,苏轼却把他嬗变成了最意气最昂扬的地方。

自信坚强的人总是能在困境中找到积极的勇气。找寻欢乐的源泉。

苏轼对着赤壁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对着明月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对着湖面写,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随性自由的生活激发了苏轼的浪漫和灵感。他在黄州生活的四年间,高产量的写出了大量的优秀诗词,文学的创作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上帝给你关闭了一扇窗,往往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

苏轼的官场之路被阻断了,却又开辟了新的文学之窗。

(九)

转瞬间,苏轼被贬黄州已经五年,他已快满五十岁了。

五十岁,该是知天命的年纪了。

日子虽然很苦,但苏轼觉得很快乐。苏轼不是神仙,却赛神仙,他已拥有了苦中作乐的不二法宝。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是人才走哪里都被惦记。

宋神宗又想到了被他遗弃的五年之久的人才苏轼,命他将再次为国效力,赴汝州上任了。

然而,这次上任的路途并不顺利,苏轼的幼子在途中夭折了。

也许人生在世最大的苦难就是不得不承受。

悲痛的苏轼向朝廷申请,改道往常州调整。

在苏轼往常州期间,宋神宗驾崩了。

一切都归零了。

宋神宗驾崩了、王安石变法失败了、苏轼也无罪一身轻了,曾经顽强的宿敌王安石也罢相回到老家有好些年了。

五十岁的苏轼突然想到了年轻时,他书生意气地与王安石针尖对麦芒的斗法。

苏轼决定绕道去看望王安石。

远远地,苏轼就见到了在江风中翘首以待,骑着毛驴的迎接他的王安石。原来,王安石也已老了,刚坚不可夺其志的样子早已收敛了去,变成了瘦弱、孤独的老头子了。

苏轼笑道,我今天斗胆,穿着便装来见大丞相了。

王安石看他大笑,世间礼法岂为我辈所设?

曾经的死对头相逢一笑泯恩仇。

很多年前的政敌喝上了酒,王安石说起了因卷入变法而死去的儿子,苏轼聊起了早夭的幼子,脱离了政治,两人其实都是惺惺相惜的英雄。以前有着同样的执着、如今有着同样的包容。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十)

晚年的苏轼与朝廷的政见依然不和,苏轼的仕途生涯仍然沉沉浮浮,导致一贬再贬,直到贬到了北宋时期最遥远的地方——海南。

他的心态却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和。

苏轼一生都做到了像范滂那样,宁愿为道德和正义放弃明哲保身,这是他从未丢失的信念。

人的心中只要有根,放逐得再远也不会觉得虚无。

被贬的途中,苏轼的生活有时候会很苦,苦到会在骨头缝里剔肉吃,他却笑称这种吃法就像是在吃螃蟹。

苏轼独自一人居住在天涯海角的地方——海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他已感悟到了人世间的每一处风景,直到最后。

不管生活给予我们什么,都应深深的热爱它。坚持用自己的双手和心情,赋予它无尽的快乐。

在苏轼的老家眉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苏轼出生时,眉山彭老山上的草木尽枯,传苏轼能夺山川之灵气,吸天地之精华。只到苏轼去世后,还精灵于彭老山,草木才重新茂盛起来。

我宁愿相信这不是一个传说,而一个真实的故事。苏轼的精灵正附予眉山彭老山的草木上,如他活着时那样,尽情的感受风雨的洗礼、阳光的和煦、甘露的凝结、遗世的孤独。

仍在这世间,顽强地承受着生命的每一次巨大的挫折,享受着生活中每一处细微的快乐,刚柔并济、宁屈乌纱不屈志。

同类推荐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海派文学的三个途径;再从文学主题、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三个方面研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被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化参与了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建构。海派文学是一种确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之上的现代都市文学。与同类海派文学研究著作相比,本著作的特点是:著作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海派文学做了系统研究,探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几个新的结论。
  •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交往问题。文章包括《读书和写作》、《老年和青年的哲理》、《罗素的公民教育观》、《美国文明的恐惧病》、《文史之旅》、《语言的交往价值》等。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热门推荐
  • 超能神医

    超能神医

    得到一套“超能神医系统”后,顽劣学生乐毅从此醉心于游戏与现实中。游戏中,行医仗义,周旋于各门派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在现实中,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考试不再挂科,美女投怀送抱……玩网游,和古典美女任盈盈拍拍拖;玩篮球,跟超级明星姚明过过招;实在无聊时,与女神手拉手谈谈心……快哉,妙哉!
  • 佛说持句神咒经

    佛说持句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Diary of a Pilgrimage

    Diary of a Pilgrim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异天下

    玄异天下

    修真打怪,谈情说爱,山洞奇遇,高人指点,看少年如何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天。
  • 桃花妖妖邪尊美男多

    桃花妖妖邪尊美男多

    她,魅刹,慵懒任性,狡猾多变,邪恶纨绔,乖张暴戾,是魅一族最让人头疼的吸血鬼公爵。虽说她是吸血鬼,可是她从不吸血,因为不吸血而饿死重生回到上古时代,居然重生到婴儿体中。还好身上还有吸血鬼千年修炼来的功力,才让自己无谓,竟然还要重新长大,虽然期间很好玩。但是也不能带着这孩子的身体走入大千世界吧!喂喂喂,身后这些男的怎么回事。不会有恋童癖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相约一千三百一十四年的女孩

    相约一千三百一十四年的女孩

    父亲失踪,但我始终相信他还没有死。当我追查下去的时候,却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宇宙行者,宇宙猎人,星空异兽,心跳危机,最重要的,还有,令我无数年来无法忘记的女孩。。。
  • 残花落尽爱情伤败

    残花落尽爱情伤败

    不想谈恋爱,只因不想在爱情中受到伤害。痴情王子,心心念念守护她,却始终虏获不得她的芳心。我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我才能跨过心中的这道坎,什么时候,才能将他装入心房?不想再去伤害他,他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幸福;但他,会不会向他一样,将曾深爱的女人,短短时间,抛之脑后?【不不不!】你不会的,最后的半句还没说出口,他就离我而去了。爱情,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我不甘!不甘!
  • 极品杀手在修真

    极品杀手在修真

    身为国家神秘组织的杀手吴迁被自己的父亲撵出家去完成祖上三代的梦想:考大学!好不容易到了省城却被一系列的事情卷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阴谋漩涡,但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但是却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萝莉?御姐?腹黑小妞?校花?傲娇大小姐?别想了,都是我的菜!
  • 第一百封情书

    第一百封情书

    她叫艾悦依。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聪明伶俐,古灵精怪,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俗话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也。艾悦依也不能例外,从那天见到他的第一眼时,她心心念念的只有他。他叫蓝暮音,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沉静儒雅,身世显赫让人望尘莫及,可他却只为一个人默默守候。会是她吗?西出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爱情向来只是一对一的默契,到头来他们又是否两情相悦,或者只是过客匆匆呢?
  • 日久必婚:娇妻请入怀

    日久必婚:娇妻请入怀

    一场交易,她与整个东城权势滔天的男人绑在一起,世人都传苏家大少英俊绝伦、却是个无能的“废物”,为了完成唯一的任务,生孩子生孩子生孩子,她费劲心机睡了他的人偷了他的心,从此过上了腰酸背痛下不来床的日子。某日女子忍无可忍,插着腰对着男人吼:“是谁说苏家大少是废物,出来我要杀了他。”某男挑起英俊的眉,低沉迷魅的嗓音响起:“废物?看来老婆还不满意,来,我们继续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