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3300000006

第6章

此洗无水

使具使为名。如所说。比丘色所使色所爱。比丘所使者。即彼爱彼。爱已为魔所缚。欲具欲为名。如所说。五欲功德世间爱乐。念退具退为名。如所说。五因五缘等。意解脱阿罗汉若退若忘。云何为五。一者多诵。二者业。三者和合诤。四者远行。五者长病。行具行为名。如所说。此六更乐入本所作本所思本行所报。报具报为名。如所说。诸贤。我已一施报故。七生天上为天王。七生人为人王。如是有漏具有漏为名。尊者婆奢说曰。彼所说法竟。更有受化者来。彼能知此义异句异味。以是故。世尊。此义说异句异味也。尊者瞿沙说曰。佛说此契经中二漏。一者见断。二者思惟断。见断者如己像。思惟断者治故。彼思惟断者二种。一者须臾治。二者根本断。于五品中现须臾治。最后品现根本断。如佛契经说。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无明漏心解脱。问曰。如彼欲界除欲时。欲有漏心解脱。有想无想处除欲时。有有漏心解脱。何以故。有想无想处中说。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无明漏心解脱。答曰。本已解脱。解脱为名。如已来来为名。如所说。大王从何所来。当尔时非是来。彼已来也。已取证证为名。如所说。菩萨于正中取证时得等智。如来得尽智无生智时。于欲得无欲无恚无愚痴。善根本已尽尽为名。如所说。彼苦已尽乐已尽。忧喜本已没。不苦不乐护念清净。于四禅成就游也。已正受正受为名。如所说。云何念入慈正受。答曰。欲令众生乐。已痛痛为名。如所说。彼觉乐痛时知乐痛。如是本已解脱。解脱为名。或曰。二俱永灭故说。二俱者。欲有漏无明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彼欲界除欲时。虽有参差未永尽。彼有想无想处除欲时。永尽是二俱永灭故说。或曰。缚断故说。本际不可知。如彼有有漏无明有漏。于彼欲有漏断已。断还复缚。若有想无想处除欲已。彼缚至竟断。是缚断故说。或曰缘断故说。本际不可知。如彼有有漏无明有漏。彼欲有漏断已。断与三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若有想无想处除欲已彼缘尽断。是缘断故说。或曰。责治故说。谓彼修行人有想无想处除欲已。彼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责数呵谏。我脱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谓将我生死中去欺调。是责治故说。问曰。如所说。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无明有漏心解脱。如一切心数法解脱。何故独说心解脱。答曰。妙说妙义故。彼一切心心数品中何者最妙心也。如所说。王共眷属行。或曰。谓说心主。因彼故立心数法。心者说大地。因彼故立十大地。或曰。谓彼神通作证时无碍道缘心。或曰。谓说远行。如所说偈。

远行独去  无身依身  难御能御

是世梵志

或曰。谓说前去。如所说偈。

意法在前  意妙意疾  意为念恶

若说若作  罪苦自随  轮道轹杀

意法在前  意妙意疾  意为念善

若说若作  福乐自随  影逐其形

或曰。谓彼说如王。如所说偈。

第六增上王  以染而染之

不染则无染  染者谓之愚

或曰。谓说城主。如所说。比丘城主者。识盛阴是。或曰。谓能起善不善戒。如所说。他婆提不善戒从何所起者。我说有所起从心中起是。他婆提善戒从何所起者。我说有所起从心中起是。或曰。谓不等者生恶道。等者生天上。不等生恶道者。如所说。今是时鹦鹉童子。是兜他子若命终。如申臂顷入泥犁中。何以故。如彼于我起不善心。众生恶心故。身坏命终生恶趣中。等生天上者。如所说。今是时鹦鹉童子。是兜他子若命终。如申臂顷生天上。何以故。如彼于我起善心。众生善心故。身坏命终生天上。是故说谓不等生恶道等生天上。以故尔。或曰。谓彼心若依若行若缘随转。心数法亦尔。若心依眼随转心数法亦尔。若心依耳鼻舌身意随转。心数法亦尔。若心青行随转心数法亦尔。若心赤黄白行随转心数法亦尔。若心色缘随转。心数法亦尔。若心声香味细滑法缘随转。心数法亦尔。如鱼随所转。诸子亦尔。如是心若依若行若缘。随所转心数法亦尔。或曰。谓未调御不调御身行口行。所谓调御调御身行口行。谓不调御心数法亦尔。谓调御心数法亦尔。谓不定不定身行口行。谓定定身行口行。谓不正不正身行口行。谓正正身行口行。谓不软不软身行口行。谓软软身行口行。谓不持不持身行口行。谓持持身行口行。如彼法澡罐不覆口则漏覆则不漏。如是心不持已心数法。则漏色声香味细滑法中。心持已心数法。则不漏色声香味细滑法中。是故说谓不持心数法亦不持。谓持心数法亦持。喻如法澡罐。广说三有漏处尽。

鞞婆沙四流处第四

四流者。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问曰。四流有何性。答曰。欲流性二十九种。爱五恚五慢五疑四十缠。是二十九种欲流性。有流性二十八种。爱十色界五无色界五慢十色界五。无色界五。疑八色界四无色界四。是二十八种有流性。无明流性十五种。欲界无明五色界五无色界五。是十五种无明流性。见流性三十六种。欲界见十二色界十二无色界十二。是三十六种见流性。此百八种四流性。此是流性。已种相身所有自然。说性已当说行。何以故说流。流有何义。答曰。流下义是流义。漂义是流义。堕义是流义。流下义是流义者。流下诸界诸趣诸生流转生死中。是故说流下义。漂义是流义者。漂诸界诸趣诸生漂转生死中。是故说漂义是流义。堕义是流义者。堕诸界诸趣诸生堕转生死中。是故说堕义是流义。是故说流下义漂义堕义是流义。问曰。若流下诸界诸趣诸生流转生死中者。不应立上分结此亦将至上堕生上上界缚。答曰。不然。问曰。若不尔者此云何。答曰。诸界故立上分结。谓彼将至上堕生上上界缚。解脱故正智故圣道故善法故立流。虽生至第一有中故是下。解脱故正智故圣道故善法故。尊者婆跋罗茶亦尔说。久时生上。流下故是故说流。施扼故是故说扼。问曰。何以故。流中别立见流而不立有漏中。答曰。譬喻者四有漏。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见有漏。谓我此欲流彼欲有漏。谓我此有流彼有有漏。谓我此无明流彼无明有漏。谓我此见流彼见有漏。说曰。彼譬喻者。于此中不问不答。问曰。若三有漏者此云何。答曰。佛世尊法真谛余真无能过。彼知法相尽知行。若有有漏相立有漏中。或曰。此见动摇除欲时随顺也。住欲时不随顺住义是有漏义。是故余不动摇。结住结烂结杂已立有漏中流下随顺。是故流中别立见流。或曰此见狂捷利行。住时不随顺住义是有漏义。是故余不动摇。结住结烂结杂已立有漏中流下随顺。是故流中别立见流。如二狂牛系在一扼。彼挽扼破已而走。如系一狂一不狂。彼不狂者能制狂者。如是见狂捷利行。住时不随顺住义是有漏义。是故余不动摇。结住结烂结杂已立有漏中流下随顺。是故流中别立见流。如四流四扼亦尔。问曰。何以故。一切经说流已。后说四扼。亦尔。答曰。所谓流则是扼。扼则是流。流下故说流。施扼故说扼。如此众生流所流下。扼者施扼。彼当云何不受生死苦。如彼牛在犁中。施扼已以杖捶。当云何不挽犁。如是众生流所流下扼者施扼。彼当云何不受生死苦。以是故一切经说流已后说扼亦尔。广说四流四扼处尽。

鞞婆沙四受处第五

四受者。欲受戒受见受我受。问曰。四受有何性。答曰。欲受性三十四种。爱五恚五慢五无明五疑四十缠。是三十四欲受性。戒受性六种。欲界二色界二无色界二。是六种戒受性。见受性三十种。欲界十色界十无色界十。是三十种见受性。我受性三十八种。爱十色界五无色界五慢十色界五无色界五无明十色界。五无色界五疑八色界四无色界四。此百八种四受性。此四受性已种相身所有自然。说性已当说行。何以故说受。受有何义。答曰。二事故说受。能燃行捷疾行。能燃行者。燃五趣中行。捷疾行者利故。或曰。三事故说受烧受断是故说受。问曰。云何烧义。答曰。薪义是受义。坏义是受义。缠义是受义。薪义是受义者。如因薪火燃。如是众生因结薪行火燃。是故薪义是受义。坏义是受义者。如利刺极入身中能坏身。如此受利刺极入法中能坏法身。是故坏义是受义。缠义是受义者。如蚕虫要以绵自缠而于中死。如是此众生要以结自缠而生恶趣中。是故缠义是受义。薪义坏义缠义是受义。问曰。何以故。无明有漏中别立无明漏。流中无明流。扼中无明扼。然受中不别立无明受。答曰。佛世尊于法真谛。余真无能过。彼尽知法相尽知行。谓法能担彼别立。或曰。前已说二事故。说受行燃捷疾行。彼无明虽燃五趣行。但非捷疾行。钝故烂故不利行故不定故不断故。或曰此前已说三事故。名为受能烧受断彼无明。虽有烧受但不断。捷利者。能断彼钝烂不利行不定不断。以是故受中不别立无明受。问曰。何以五见流中合立见流。扼中合立见扼。何以受中四见立见。受一见立戒受。答曰。佛世尊于法真谛。余真无能过。彼尽知法相尽知行。谓法能担别立。或曰。前已说二事故。说受行然捷疾行。彼戒盗等然五趣行等余见。或曰。前已说三事故。名为受能烧受断。彼戒盗等烧受断等余见。或曰。违道故远解脱故。违道者。欲种种苦行为清净。远解脱者。如彼依此见而远涅槃。或曰。二事欺诳故。二事者。此内法外法。问曰。云何此内法欺诳。答曰。等受持乞食粪扫衣露坐。受持沙门十二净行。如人似净行。如彼尊者婆耶。日日澡浴如似净行。如是此内法欺诳。此外法云何欺诳。谓欲种种苦行为净。此尊者瞿沙亦尔说。此世间现事如见火二事。欺诳如小儿。以是故受中四见立见。受一见立戒受。问曰。何以故说我受为行耶为缘耶。若行是我受者。应身见是我受。此是我行。若缘是我受者而无我。作此论已说曰。亦非行亦非缘。问曰。若不尔此云何。答曰。处所故。此欲界结欲处故。转行众生处故。具处故。色无色界结非欲处故。转行非众生处故。非具处故。但我处故。以故尔。如佛契经说。此四受者何本何习何生何缘。答曰。此四受无明本无明习无明生无明缘。问曰。如一切契经说。爱缘受。何以故。此契经中说无明缘受。答曰。为异学故。彼异学亦出家舍家妻子。无家无守不畜财宝。彼亦无多恶。但由无明故。依诸见令彼生恶趣中。如彼老象入污泥中而陷没。如是彼异学由无明故。依诸见令彼生恶趣中。以是故佛契经说。四受无明本无明习无明生无明缘。广说四受处尽。

鞞婆沙四缚受处第六

四缚者。欲爱身缚。嗔恚身缚。戒盗身缚。我见身缚。问曰。四缚有何性。答曰。欲爱身缚欲界爱五种。嗔恚身缚恚五种。戒盗身缚三界六种。我见身缚三界十二种。此二十八是四缚性。此缚性已种相身所有自然。说性已当说行。何以故说缚。缚有何义。答曰。束义是缚义。连续义是缚义。束义是缚义者。如彼施设所说。此无明未尽未知已彼彼身彼彼依彼彼得已身亦是因亦是缘。束而束遍束。连续相连续。如巧鬘师鬘师弟子。绳长綖已结作种种鬘。彼綖于彼华亦是因亦是缘。结而结遍结。连续相连续。如是此无明未尽未知已彼彼身彼彼依彼彼得已身亦是因亦是缘。束而束遍束。连续相连续。是故说束义是缚义连续义是缚义。相连续是缚义者。如彼契经说。当尔时香食(中阴也)。二心中必有一。或爱相应。或恚相应。是故说连续义是缚义。问曰。若此众生生死中。束而束遍束是缚义者。一切结亦尔。众生生死中束而束遍束。何以故。立四缚不立余。答曰。是世尊余言略言欲令行言。世尊为教化故。或曰。为人故为眷属故为器故为教化故。尊者瞿沙说曰。世尊于法真谛余真无能过。彼尽知法相尽知行。若有缚相立缚中。无缚相不立缚中。或曰。谓极缚三界众生。欲爱身缚嗔恚身缚极缚欲界众生。戒盗身缚我见身缚极缚三界众生。或曰。谓二事极缚白衣及学道者。欲爱身缚嗔恚身缚极缚白衣。戒盗身缚我见身缚极缚学道者。如白衣及学道。如出家及不出家。舍家妻子及不舍家妻子。有家无家。有畜财宝不畜财宝尽当知。或曰。谓能起二诤。一者淫欲故诤。二者见欲故诤。如彼契经。持澡罐杖梵志至尊者迦栴延所。而问迦栴延。何因何缘。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县县共诤。国国共诤。答曰。此梵志因淫欲著故。令此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县县共诤。国国共诤。重问曰。迦旃延此沙门亦无家无所守不畜财宝。迦栴延何固何缘。沙门沙门共诤。答曰。见欲著故。此梵志沙门沙门共诤。谓彼能起二诤。一者淫欲。二者见欲。以故尔。如诤如是二边二箭二转二戏尽当知。以是故立四缚不立余。广说四缚处尽。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半妖之名

    半妖之名

    半妖出世,灵宝相伴,璞玉却一分二,宿敌出现,他只为保卫自己的家,踏上强者之道,却面对无数杀伐,铁血中,成就强者之道!
  • 校花的透视神医

    校花的透视神医

    拥有透视和神医的本领,刘浪回到现代都市,校花妹子,绝色总裁,妩媚明星,火爆警花等纷纷扑向他的怀抱。
  • 指尖青春落寞成殇

    指尖青春落寞成殇

    人生在世,总是聚少离多,生离死别,一曲离歌,何以解脱?落寞的青春里,谁陪着走过风风雨雨?青涩的爱情,埋藏在心间,指尖的离殇,伴着眼泪搁浅在时间的海滩上!平凡的生活里,因爱而美.
  •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林汶奎主编的《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记 录了投资大师巴菲特每年向股东们写的一份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包括:巴菲特致 股东的信,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将 从其中提炼出巴菲特精华的投资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 。
  •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世毒妃:凤凌天下

    倾世毒妃:凤凌天下

    她是现代杀手,被人设计,一朝穿越漂泊异世。她是传言中不能吸纳灵气的废物,众人欺她,谤她,辱她。却一语惊天下:太子?不要!太子妃?我不稀罕!谁知道废物的本质却是惊才绝艳,谁知道草包的背后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奇才?一朝脱变,草包变天才。当废物不在废物,当原本懦弱的身体中换了另一个强悍的灵魂,原本平静的天圣大陆因她的到来而风起云涌!第一次见面,她一箭射死了他的爱宠。他凤眸微眯,冷酷至极的开口:“女人,你好大的胆子!”杀手穿越异世的故事,强者与强者的碰撞,看现代杀手在异世如何谱写出一场盛世荣华!
  • 无望相思

    无望相思

    她是尚书之女,本想寻找郎君,琴瑟和鸣。不想被送进后宫。她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不想进宫后,她胜眷正隆。后又突遭废除,被遣送出宫。三年后,她以贵妃之身回宫,三年前是阴谋还是保护?(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神源空间

    神源空间

    现代社会,灵气匮乏,以至缺乏各种灵丹妙药,天才地宝,郑林意外获得奇遇,从此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 复仇酷公主们的爱恋

    复仇酷公主们的爱恋

    三位女主因为家人的背叛,抛弃让她们各自被伤的遍体鳞伤。十年之后她们回来了,带着神秘而又可疑的身份回来复仇了。可是就在复仇时出现了她们心目中的王子。计划会被打乱吗?她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拭目以待吧!
  • 死神之六道之力

    死神之六道之力

    青山难阻洪荒涌,解平尘因一场车祸离奇的来到了一片名为“弥赛亚”的离奇大陆,靠着死神的力量与记忆,成为一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