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5700000008

第8章

三辨體狀二。初標科略指。二依科廣釋。今初。

次出體狀。所言體狀者就中復有三種差別。一舉離相以明淨心。二舉不一不異以論法性。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雖復三種差別。總唯辨此淨心體狀也。

復有三別等是標科。總唯辨此句是略指也。或問。何意三種差別以辨淨心體狀。答曰。淨心體狀不可名言。諸相即是非相故明離相。若計有相可離則非不異。若計相即是心又非不一。今言不一不異即是離於一異相也。然雖離一異相。不得再計非一非異之相。須知淨心不一不異。而一亦淨心異亦淨心。約一即是如實空義。約異即是如實不空義也。以此三義求之而淨心體狀庶可會矣。

二依科廣釋三。初舉離相以明淨心。二舉不一不異以論法性。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初中二。初正明淨心離相。二巧示順入方便。今初。

第一明離相者。此心即是第一義諦真如心也。自性圓融體備大用。但是自覺聖智所知。非情量之能測也。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何以故。心體離名相故。體既離名即不可設名以說其體。心既絕相即不可約相以辨其心。是以今欲論其體狀實亦難哉。唯可說其所離之相。反相滅相而自契焉。所謂此心從本已來離一切相平等寂滅。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亦有相非亦無相。非古來今。非上中下。非彼非此。非靜非亂。非染非淨。非常非斷。非明非暗。非一非異等一切四句法。總說乃至非一切可說可念等法。亦非不可說不可念法。何以故。以不可說不可念對可說可念生。非自體法故。即非淨心。是故但知所有可說可念不可說不可念等法悉非淨心。但是淨心所現虗相。然此虗相各無自實。有即非有。非有之相亦無可取。何以故。有本不有故。若有本不有。何有非有相耶。是故當知淨心之體不可以緣慮所知。不可以言說所及。何以故。以淨心之外無一法故。若心外無法。更有誰能緣能說此心耶。是以應知所有能緣能說者。但是虗妄不實故有。考實無也。能緣既不實故。所緣何得是實耶。能緣所緣皆悉不實故。淨心既是實法。是故不以緣慮所知也。譬如眼不自見。以此眼外更有他眼能見此眼。即有自他兩眼。心不如是。但是一如。如外無法。又復淨心不自分別。何有能分別取此心耶。而諸凡惑分別淨心者。即如癡人大張己眼還覓己眼。復謂種種相貌是己家眼。竟不知自家眼處也。是故應知有能緣所緣者但是己家淨心。為無始妄想所熏故不能自知己性。即妄生分別。於己心外建立淨心之相。還以妄想取之以為淨心。考實言之。所取之相正是識相。實非淨心也。

自性圓融則不可以諸相取。體備大用又不可以寂滅求。所離之相謂四句百非。反相謂即流以尋源。滅相謂停波以得水也。眼不自見。猶有他眼能見我眼。心不自知。更無他心能知我心。以凡屬方隅形相皆是妄想所取。即更擬一無方隅無形相者以為淨心之相。亦是妄想。所取不過俱屬識情分別之相。決非淨心故也。餘文易知。

二巧示順入方便。

問曰。淨心之體既不可分別。如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妄念分別體是淨心。但以分別不息說為背理。作此知已。當觀一切諸法一切緣念有即非有。故名隨順。久久修習若離分別。名為得入。即是離相體證真如也。此明第一離相以辨體狀竟。

知一切妄念分別體是淨心。譬如知彼是水也。但以分別不息說為背理。譬如波浪不息說為背水之止性也。作此知已。是從名字起觀行。當觀一切諸法等。是從觀行入相似。久久修習若離分別等。是繇相似入分真。圓頓止觀之要盡在是矣。

二舉不一不異以論法性。

次明不一不異以辨體狀者。上來雖明淨心離一切分別心及境界之相。然此諸相復不異淨心。何以故。此心體雖復平等而即本具染淨二用。復以無始無明妄想熏習力故。心體染用依熏顯現。此等虗相無體唯是淨心。故言不異。又復不一。何以故。以淨心之體雖具染淨二用。無二性差別之相。一味平等。但依熏力所現虗相差別不同。然此虗相有生有滅。淨心之體常無生滅常恒不變。故言不一。此明第二不一不異以辨體狀竟。

先明不異。則不於相外別覓淨心。如全水成波則全波即水也。次明不一。則不計差別之相以為淨心。如波雖生滅不可謂水有生滅也。

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二。初明空義。二明不空義。雖云二種如來藏。秪是一體具二義耳。以其隨緣即不變故。十界染淨諸法性自非有名為空如來藏。以其不變能隨緣故。具足染淨性相一異難思名不空如來藏。體實非空非不空。故能雙炤空與不空。初中二。初正明空。二問答遣疑。今初。

次明第三二種如來藏以辨體狀者。初明空如來藏。何故名為空耶。以此心性雖復緣起建立生死涅槃違順等法。而復心體平等。妙絕染淨之相。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淨等法。亦復性自非有。如以巾望兔。兔體是無。但加以幻力故似兔現。所現之兔有即非有。心亦如是。但以染淨二業幻力所熏故。似染似淨二法現也。若以心望彼二法。法即非有。是故經言。流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又復經言。五陰如幻乃至大般涅槃如幻。若有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彼如幻。又復經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此等經文皆據心體平等以泯染淨二用。心性既寂。是故心體空淨。以是因緣名此心體為空如來藏。非謂空無心體也。

以平等心會差別法。但有平等之體。元無差別之實。名之為空。猶大佛頂經所謂一非一切非。十界俱非非。但空也。

二問答遣疑五。初遣眾生現有疑。二遣何因迷妄疑。三遣無明有體疑。四遣能熏為體疑。五遣因果一異疑。今初。

問曰。諸佛體證淨心。可以心體平等故。佛亦用而常寂。說為非有。眾生既未證理。現有六道之殊。云何無耶。答曰。真智真炤尚用即常寂。說之為空。況迷闇妄見何得不有。有(疑衍有字)即非有。

二遣何因迷妄疑。

問曰。既言非有。何得有此迷妄。答曰。既得非有而妄見有。何為不得無迷而橫起迷。空華之喻於此宜陳。

無迷而橫起迷。所謂迷本無因者也。既無華而妄見有華。亦可例知無勞而妄瞪成勞矣。

三遣無明有體疑。

問曰。諸餘染法可言非有。無明既是染因。云何無耶。答曰。子果二種無明本無自體。唯以淨心為體。但因熏習因緣故有迷用。以心往攝用即非有。唯是一心。如似粟麥本無自體。唯以微塵為體。但以種子因緣。故有粟麥之用。以塵往收用即非有。唯是微塵。無明亦爾。有即非有。

四遣能熏為體疑。

問曰。既言熏習因緣故有迷用。應以能熏之法即作無明之體。何為而以淨心為體。答曰。能熏雖能熏他令起。而即念念自滅。何得即作所起體耶。如似麥子但能生果。體自爛壞歸於微塵。豈得春時麥子即自秋時來果也。若得爾者。劫初麥子今仍應在。過去無明亦復如是。但能熏起後念無明。不得自體不滅即作後念無明也。若得爾者。無明即是常法。非念念滅。既非常故。即如燈燄前後相因而起。體唯淨心也。是故以心收。彼有即非有。彼有非有故。名此淨心為空如來藏也。

能熏指過去子果二種無明。無明指現在子果二種無明也。餘文可知。

五遣因果一異疑。

問曰。果時無明與妄想為一為異。子時無明與業識為一為異。答曰。不一不異。何以故。以淨心不覺故動。無不覺即不動。又復若無無明即無業識。又復動與不覺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異也。又不覺自是迷闇之義。過去果時無明所熏起故。即以彼果時無明為因也。動者自是變異之義。由妄想所熏起故。即以彼妄想為因也。是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一。此是子時無明與業識不一不異也。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者。無明自是不了知義。從子時無明生故。即以彼子時無明為因。妄想自是浪生分別之義。從業識起故。即以彼業識為因。是故無明妄想不一。復以意識不了境虗故即妄生分別。若了知虗即不生妄執分別。又復若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亦無無明。又復二法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是故不異。此是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也。以是義故。二種無明是體。業識妄想是用。二種無明自互為因果。業識與妄想亦互為因果。若子果無明互為因者。即是因緣也。妄想與業識互為因者。亦是因緣也。若子時無明起業識者。即是增上緣也。果時無明起妄想者。亦是增上緣也。上來明空如來藏竟。

答中先明不一不異義。次明體用因果及因緣.增上緣義。以此諸義惟依一心虗妄建立。有即非有。故得結成空如來藏也。子時無明與業識先明不異。次明不一。果時無明與妄想先明不一。次明不異。繇根本無明得有業識之用。繇枝末無明得有妄想之用。故以二種無明為體也。繇子時無明得生果時無明。復繇果時無明熏成子時無明。故二種自互為因果。名親因緣。繇業識得起妄想。復繇妄想熏成業識。故二種亦互為因果。亦名親因緣。若子時無明起業識。果時無明起妄想。但是異法相成。秪名增上緣也。

二明不空義。猶大佛頂經所謂一即一切即。十界但即。非偏假也。文為二。初總立諸科。二隨科各釋。今初。

次明不空如來藏者。就中有二種差別。一明具染淨二法以明不空。二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第一明染淨二法中。初明淨法。次明染法。初明淨法中復有二種分別。一明具足無漏性功德法。二明具足出障淨法。

二隨科各釋即為二。初明具染淨法。二明藏體一異。初中二。初明淨法。二明染法。初又二。初明具足無漏性功德法。二明具足出障淨法。今初。

第一具無漏性功德者。即此淨心雖平等一味體無差別。而復具有過恒沙數無漏性功德法。所謂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真實識知義故。常樂我淨義故。如是等無量無邊性淨之法唯是一心具有。如起信論廣明也。淨心具有此性淨法。故名不空。

起信論云。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若心有動非真識知。非常非樂。非我非淨。心性無動即真實識知等義。此性淨法不約德用言也。

二明具足出障淨法二。初明果性惟心所具。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今初。

第二具出障淨德者。即此淨心體具性淨功德。故能攝持淨業熏習之力。由熏力故德用顯現。此義云何。以因地加行般若智業熏於三種智性令起用顯現。即是如來果德三種大智慧也。復以因地五波羅蜜等一切種行熏於相好之性令起用顯現。即是如來相好報也。然此果德之法雖有相別。而體是一心。心體具此德故。名為不空。不就其心體義明不空也。何以故。以心體平等非空不空故。

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

問曰。能熏淨業為從心起。為心外別有淨法以為能熏耶。答曰。能熏之法悉是一心所作。此義云何。謂所聞教法悉是諸佛菩薩心作。諸佛心菩薩心眾生心是一故。教法即不在心外也。復以此教熏心解性。性依教熏以起解用。故解復是心作也。以解熏心行性。性依解熏以起行用。故行復是心作也。以行熏心果性。性依行熏起於果德。故果復是一心作也。以此言之。一心為教乃至一心為果。更無異法也。以是義故。心體在凡之時本具解行果德之性。但未為諸佛真如用法所熏。故解等未顯用也。若本無解等之性者。設復熏之。德用終不顯現也。如是真金本有器朴之性。乃至具有成器精妙之性。但未得推鍛而加。故器朴等用不現。後加以鉗椎。朴器成器次第現也。若金本無朴器成器之性者。設使加以功力。朴用成用終難顯現。如似壓沙求油。鑽氷覓火。鍛氷為器。鑄水為瓶。永不可成者。以本無性故也。是故論言。若眾生無佛性者。設使修道亦不成佛。以是義故。淨心之體本具因行果德性也。依此性故起因果之德。是故此德唯以一心為體。一心具此淨德。故以此心為不空如來藏也。

能熏所熏。若果若因。無不以一心為體。心具此德故名不空。

二明染法二。初立科。二各釋。今初。

次明具足染法者。就中復有二種差別。一明具足染性。二明具足染事。

二各釋二。初明具染性。二明具染事。初又二。初正明。二釋疑。今初。

初明具足染性者。此心雖復平等離相。而復具足一切染法之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是故經云。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即是能生生死。又復經言。即是法身。流轉五道說名眾生。即是能作生死也。

從此有彼名之為生。舉體成彼名之為作。如水生波舉體作波也。

二釋疑七。初釋性不可轉疑。二釋兩性相違疑。三釋兩業起滅疑。四釋性不相除疑。五釋互論相違疑。六釋本末同滅疑。七釋相違不熏疑。今初。

問曰。若心體本具染性者。即不可轉凡成聖。答曰。心體若唯具染性者。不可得轉凡成聖。既並具染淨二性。何為不得轉凡成聖耶。

二釋兩性相違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将星涅槃

    将星涅槃

    斗转星移,将星蒙尘,十八年前的一场夺位阴谋,让元帅之子流落凡间,吃尽苦头,十八年后,当那个孩子带着新的身份归来,当年参与阴谋的那些人又该如何处之,浴火凤凰,终将有涅槃重生的那一天
  • 悬珠

    悬珠

    天色灰黑,黑云压顶,天空像是一个倒扣着的大盆,随时都有可能将星球吞噬!对峙的四大族人虎视眈眈,目光如血,可是,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稍有不慎,就会有族亡灵灭的可能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家族来成全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就在这时,一道金光将所有的生命如铁桶一般紧紧的匝住:“东方有灵,其名为珠,天灵精华,地之血脉,得之祥和,失之俱亡!”这一道声音犹如闪电般穿透金光,在四大族人的头领耳边响起。这时候,在遥远的东方,明媚的天空下突然下起了一阵玫瑰色的雨点来。瞬间,整个大地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 上古洪荒传

    上古洪荒传

    一个普通的学生,因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而被逼的走上了漂泊流浪的路。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个女孩,将他带进了另一个时空,让他变成了可以修炼的修真者,也看到了自己的前世,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很多的秘密……一年后,他从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踏上了全新的修真旅途!
  • 九星绝杀

    九星绝杀

    地球百慕大三角上空惊现《天空之城》,而这座天空之城上面魔兽横行,万族林立,当天空之城融入地球后又是怎么世界呢......
  • 花香姑娘

    花香姑娘

    看,你我身边的花香姑娘,她们来了......!
  • 雷罚剑主

    雷罚剑主

    我有三千剑意,我有三千意境,我有三千雷霆……诸神被埋没,古剑在腐朽。莫泪殇一路高歌,酣畅淋漓的撕开这绚烂的世界,重建一个辉煌的剑道大世。踏着白骨皑皑,饮着猩红鲜血,莫泪殇常言道,我之剑杀伐天下,我之剑惩罚众生。
  • 天括

    天括

    从小在古老学院长大,身世迷离的“祸头精”——高阳括天,天生水属性满度亲和的天才体质!却不能武修!只能捣捣蛋!闯闯祸!看看美女流流口水……且看,高阳括天——半只身,一张口,两臂十指,玩闹荆洲大陆,却……
  • 吞鬼传

    吞鬼传

    六岁那年,我中了鬼蠱,被恶鬼缠身。六岁那年,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爷爷,因为他,我成为了人不人,鬼不鬼的存在。我半人半鬼,人类叫我通灵者,我自称为吞鬼者!我以鬼为食,恶鬼,怨灵,僵尸,幽灵,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食物。这是我的传奇,是我的传记。(死后为魂,头七后为鬼,鬼分幽灵,怨灵,恶鬼等,如果魂气不散,肉体为僵,一月后为僵尸,僵尸分青僵,白僵等)
  • 我的推理经历

    我的推理经历

    这是我年轻时的推理经历,今天写出来供大家一乐。切勿吐槽。(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归来娶我可好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归来娶我可好

    别人当实习生,钓到霸道总裁,不费吹灰之力坐拥整个鱼塘;陌小白也是实习生,可为毛没有遇到霸道总裁,也没有坐拥鱼塘,反而沦为了阴谋的牺牲者,还好死不死的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居然这么倒霉,堂堂一个公主,居然……居然被山大王捉去当神马压寨夫人,逃跑途中还遇到一个自恋狂,腹黑狂……然后……陌小白就得罪了他,又被他送回了山头子手里,运气不好,好不容易被个帅锅救走,又被他作为赌注带回了他的领地做……做丫鬟?!大胆啊,陌小白威风的抖出公主的名号……纳尼!不是本国,陌小白顿时“内牛满面”也终于体会到“出国”的不好,于是,悲催的“阶下囚”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