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5100000006

第6章

報恩章第二

述曰。禮重祭祀。所以報恩酬德。而一切恩中。 國恩為最。欽惟 盛朝崇佛。爰及僧倫。所以體恤之者。極至  聖聖相承。罔或有間。釋子追慕。其容已乎。 國忌之規。所以立也。至若諸天。有護法之恩。於是有齋天之規。日月有照臨之恩。於是有護日護月之規。檀越有信施之恩。於是有祈晴。祈雨。遣蝗之規。凡此皆報恩也。又有兼求恩者。則祈禱韋陀是也。以天尊。現天身而護法。願力宏深。有感斯應。故南山讚云。韋陀將軍。最多洪護。若見魔屬。惑亂比邱。則悽惶奔赴。應時剪除。可謂善於形容天尊護法之心矣。今叢林中。凡遇災難等事。祈禱韋陀。無不靈應。知求恩。自知報恩。故以附於報恩一章。竈神以大眾飲食所賴。本為五祀之一。故殿於卷末也。

國忌佛事

逢 本朝。   先聖忌辰。(即  賓天日。又稱升遐)隔宿。客堂掛牌。(牌云)某日恭逢   (某)皇帝昇天忌辰。早課。大眾師。齊詣大殿。諷楞嚴呪念佛。伏願   聖心垂鑒。 佛日增輝。

(用黃紙寫)   (某)皇帝聖位。供大殿佛前。設香花燈燭。菓供几筵。正日早課。僧眾雲集燒香傳爐。住持拈香。維那舉香讚。課誦如常。是日大殿。設壇諷金剛經。知客請住持拈香。上供時。住持上香。上茶湯。念誦畢。維那回向云。某州某寺。住持傳法(臣)僧某甲。於今某月某日。恭遇   (某)皇帝聖忌之辰。謹集僧眾。諷誦經呪。所萃殊利。謹伸回向。伏願   神遊八極。乘雲車風馬逍遙。   位證中天。受玉殿瓊樓快樂。十方三世一切佛(云云)。(舉讚)敬維   先主。護法周全。葵忱傾向莫名言。奉報在心田。眾志虔虔。唱誦利   先天。 奈麻昇天界菩薩摩訶薩(三稱)。

證義曰。此   先帝。陟天道場。理合舉行。

供天(若但供天。客堂預日。掛供天諸師牌。若兼經懺。即懺牌加五鼓供天。預晚嚴淨發符)

凡供天法事。預日。知客於法堂。命香燈師。打掃潔淨。及張掛幢旛燈綵。莊嚴供具等事。堂正中上首。設高座。供佛法僧三牌位。次于左右兩傍。舖設香案。桌圍供器。奉供 光明會上。侍從諸人。及三界司事神祇等。四十六牌位。亦羅列香花。燈燭等事。次于丹墀下中間。設天仙位。供物俱同。凡供菜麵飯。俱要豐盛如法。切不可用生冷不可食物。反招不恭過愆。如是齊備。前一日晚。止靜後。鳴鼓三下。知客通知維那等齊集。次請齋主拈香。眾師嚴淨已。即發符牒。預達諸天。儀如常式。但加結末(讚云)光明會上。護法諸天。日月星斗曜人間。持國賜安然。供奉心虔。福壽永綿綿。 南無登雲路菩薩摩訶薩(三稱各回)。

次日五更。懺師潔躬祇候。法堂燈燭供獻俱備。知客鳴鼓三下。領眾師齊集。知客請齋主拈香。餘事載科儀茲不贅。科儀有詳略二種。詳本別行。略載禪門日誦。唯四十九牌位式。列左。 奈摩中天教主。本師釋迦牟尼文佛。(牌中)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相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過去寶華功德海琉璃金山照明佛。寶勝佛。無垢熾寶光明王相佛。金燄光明佛。金百光明照藏佛。金山實葢佛。金花燄光相佛。大炬佛。寶相佛。(共十四佛。寫作一箇牌位。上中)奈摩金光明海。微妙法炬。最勝經王。(上左)奈摩光明會上。諸大菩薩。信相菩薩。金光明菩薩。金藏菩薩。常悲菩薩。法上菩薩。(共六位寫作一箇牌位。上右)婆婆界主。號令獨尊。大梵天王。并諸眷屬之位。(左一。以下每位末。俱添并諸眷屬之位六箇字)地居世主。忉利中王。帝釋尊天。(左二)東方護世。乾達婆主。持國天王。(左三)南方護世。鳩槃茶主。增長天王。(左四)西方護世。大龍王主。廣目天王。(左五)北方護世。大藥叉主。多聞天王。(左六)親伏怨魔。誓為力士。金剛密跡尊天。(左七)特尊之主。居色頂天。摩醯首羅尊天。(左八)二十八部。統領鬼神。散脂大將尊天。(左九)能與總持。大智慧聚。大辯才尊天。(左十)隨其所求。令得成就。大功德尊天。(左十一)殷憂四部。外護三洲。韋馱天將尊天。(左十二)增長出生。證明功德。堅牢地神尊天。(左十三)覺場垂蔭。因果互嚴。菩提樹神尊天。(左十四)生諸鬼王。保護男女。鬼子母神尊天。(左十五)行日月前。救兵戈難。摩利支尊天。(左十六)百明利生。千光破暗。日宮太陽尊天。(左十七)星主宿王。清凉照夜。月宮太陰尊天。(左十八)秘藏法寶。主執羣龍。娑竭羅王尊天。(左十九)掌幽冥權。為地獄主。閻摩羅王尊天。(左二十)五嶽居東。泰山府君。天齊仁元尊神。(左二十一)鐵圍兩山。十八獄主。十殿冥王尊神。(左二十二)空神。地神。晝神。夜神。一切護身諸神等眾。(左二十三)無色四空。非非想處。無所有處。識處。空處。諸大天王。(右一)色界四禪。五那含天。色究竟。善現。善見。無熱。無煩。諸大天王。(右二)色界四禪。外道所居。無想天王。(右三)色界四禪。居凡夫位。廣果。福生。無雲天上。諸大天王。(右四)色界三禪。遍淨。無量淨。少淨。諸大天王。(右五)色界二禪。光音。無量光。少光。諸大天王。(右六)色界初禪。天主大梵。次及梵輔。梵眾。諸位天王。(右七)欲色之間。示為波旬。五帝大魔。及諸魔天。(右八)欲界居頂。他化大自在天王。(右九)欲界居次。恒受化樂。自在天王。(右十)欲界居中。兜率陀天。知足天王。(右十一)欲界空居。夜摩天王。(右十二)居須彌頂。四方各八。三十二大天王。(右十三)居須彌腰。四方四部。諸天天子。(右十四)因本空居。應世吉凶。諸星宿天。(右十五)須彌山下。如次三級。常憍天。持鬘天。堅首天。諸天天子。(右十六)光明會上。迹示八部。緊那羅王。迦樓羅王。摩睺羅伽王等。一切神王。(右十七)光明會上。迹掌器界。尼連河神。主雨大神。大飲食神。風水諸神。火神等神。(右十八)東西兩土。十八伽藍。本寺伽藍。護法聖眾。(右十九)天干地支。六十太歲。十二宮神。諸大星君。(右二十)值年太歲。本命宮曹。業道冥官。一切星君。(右二十一)某省省主。某府府主。某縣縣主。城隍尊神。(右二十二)當山土地正神。某坊土地正神。(即齋主所住土地。右廿三)凡供天法儀。略如日誦本中。常儀行之。茲備疏式云。伏以靈山會上。受 如來付囑之音。摩竭場中。證世主妙嚴之品。羣生有賴。三界高居幸蒙降臨。希垂朗鑒。爰有一四天下。南贍部洲。大清國省府縣都圖土地 祠下居住。奉 佛修齋供天。為祈保何事云云。(略書意旨二語)信 (某甲)。(或有司為請主。或鄉宦。或士庶。各具名姓) 是日稽首拈香。至心皈命 光明會主。釋迦文佛。金光會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權實聖賢。金蓮座下。恭通情者。伏為何事云云(詳書所求心願) 特選今月某日。敬陳簠簋之清齋。遍奉權輿之 天主。望垂 天恩。俯納下誠。伏願 佛心哀愍。天德宏敷。隨本願以施恩。示感應之如響。人心克一。天聽斯聰。大顯威神。用資法化。 右疏恭奏 三寶諸天。速疾垂恩。無任惶悚激切之至。 年月日。 某某具疏。

證義曰。金光明經。藏有三譯。一。北凉。曇無讖譯。四卷。即今流通本。二。隋僧寶貴。與天竺志德合入。有八卷。三。唐僧。義淨譯。十卷。文義週足。名金光明最勝王經。今之供天。但宗北譯。供二十諸天。太略矣。此有四十九位。乃並宗三譯足見古規。詳細甚妙。今摘錄金光明最勝王經第八卷。大辯才天女品偈一段。以證古規。經云。我今皆召請。佛之聲聞眾。皆願速來至。成就我求心。所求真實語。皆願無虗誑。上從色究竟。及以淨居天。大梵及梵輔。一切梵王眾。乃至遍三千。索訶世界主。并及諸眷屬。我今皆召請。唯願降慈悲。哀憐同攝受。他化自在天。及以樂變化。覩史多天眾。慈氏當成佛。夜摩諸天眾。及三十三天。四天王眾天。一切諸天眾。地水火風神。依妙高山住。七海三神眾。所有諸眷屬。滿財及五頂。日月諸星辰。如是諸天眾。令世間安隱。期等諸天神。不樂作罪業。敬禮鬼子母。及最小愛兒。龍天藥叉眾。乾達阿蘇羅。及以緊那羅。莫呼洛伽等。我以世尊力。悉皆申召請。據此經文。當依此古規備供。方能感通也。後之高賢。其留意焉。

護日護月

凡遇日蝕。月蝕。客堂預日掛牌。(牌云)某日某時日蝕。(或月蝕)合院大眾師。聞鐘聲。齊詣大殿前護日。(或護月)時至。庫司向日(或月)設供。大眾聞鐘聲雲集。住持拈香。維那舉香雲葢三稱畢。齊念。

奈摩日光遍照菩薩。(護月。改念月光)至光還圓。上供。先念心經。次變食甘露真言等。乃至供畢。維那宣疏。護日疏云。

伏以。此日而食。占五紀之或乖。畏天之威。虞六沴之將作。故徇民情而救護。謹依佛力以禱禳。由是現率眾僧。謹發誠心。齊誦東方琉璃世界。日光遍照菩薩聖號。用伸救護。所冀日精。速賜還光。伏願。五色開而黃道明。照臨下土。羣陰消而陽德盛。昭回于天。(宣疏畢。舉日光讚云)圓光週遍。聖德難量。森羅海印煥天章。沙界被恩光。普濟冥陽。同慶大輪王。 奈麻日宮太陽尊天菩薩(三稱。各回護月疏云)。

伏以。月耀陰精而主夜。所賴照臨。天示咎徵于下民。於焉薄蝕。既戒既懼。以禱以禳。由是率領僧眾。謹發誠心。齊誦東方瑠璃世界。月光遍照菩薩聖號。用伸救護。所冀月華。速賜清光。伏願。妖氛滅跡。一輪現大地山河。玉兔長生。萬象納廣寒宮殿(宣畢舉讚)香飄桂粟寶鏡團圞。銀河清冷眾星環。光明照耀寬。缺處重圓。敬禮利人天。 奈麻月宮太陰尊天菩薩(三稱畢各回散)。

證義曰。此報日月照臨之恩也。所謂蝕者。日月交會。日為月掩則日蝕。日月相望。月與日亢則月蝕。亦名薄蝕。黑氣往迫為薄。日月黃赤無光。如有物逼迫之象也。形色虧缺為蝕。日月虧缺被侵。如蟲食葉也。然此薄蝕。亦七難中之一難。人與萬物。皆受照臨之恩。故須護。護者。乃下土凡民。各盡誠心。以回天象之意云爾。或曰。護本界日月。何故念東方菩薩名。答曰。名義相符故。稱彼洪名。救我日月。且佛法無邊。天心效順。稱之宜矣。結讚仍稱日宮。月宮者。仍從其本稱也。若約理言。日者。實也。常充實故。以實智照真如理。遍滅眾生一切迷暗。令登涅槃山。暫時不覺。如同死人。故須護也。月者。缺也。有盈缺故。以權智照世俗事。遍除眾生一切煩惱。令遊清涼海。一念執滯。墮坑落壍。故須護也。若午後護月。不須上供。以諸天早食。不受午後供。然清茶香燭。自可供。

附中秋祀月

八月十五日。晚粥前。客堂掛牌。(牌云)是晚。合院大眾師。聞鐘聲。齊詣大殿前拜月。

黃昏二板。庫司於大殿前。對月設供位。供品唯香華清茶燈燭。知客鳴鐘三下。眾集。傳爐。住持拈香。維那舉香雲葢(三稱已。舉)。

月宮太陰菩薩。(三稱)誦藥師呪。二十一遍。展具。禮月宮太陰尊天菩薩。二十四拜。拜畢。起具。舉讚。

雲開空淨。獨露嬋娟。皎潔無瑕體自圓。一月一周天。普照無邊。恩光被大千。 奈麻月宮太陰尊天菩薩。(三稱)各回本寮。聞鼓聲。齊集齋堂吃普茶。每人加月餅一箇。

同类推荐
  • 四阿含暮抄解

    四阿含暮抄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张文襄公事略

    张文襄公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辽阳闻见录

    辽阳闻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木经

    五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伦敦郊外漫笔

    伦敦郊外漫笔

    本书无疑是关于19世纪末伦敦周边自然环境的最经典读物之一,无论是花朵在风中起舞还是鲑鱼在水中谨慎前行,理查德·杰弗里斯都能用最为动人的笔触对他眼下 最为细枝末节的事物进行最为精致的描绘。诗人托马斯因此而赞叹:“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作家能够以如此这般和蔼可亲的手法来表述这种广博的知识,甚至连一个 对所述事物毫不了解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乐趣。”作者最终登上了去往布莱顿的火车,而对人本身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更是使本书富含哲思。当然,在一百多年之后 的今日,杰弗里斯对城市化无情扩张的警惕以及如何在城市周边重造自然生态,也许更具实际价值和意义。《伦敦郊外漫笔》中之所绘,亦正是今日人类之所失。
  • 天玉诀

    天玉诀

    谢玉,一个阳光少年.有勇有谋,从小多灾多难.很小时同父亲一起遇袭,堕入悬崖.巧遇爷爷当年兄弟,获得生机.而后在不断的努力之下为父亲报仇成功,并且获得了爷爷当年留下的修行法诀<天玉诀>.从此踏上修行之路......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QQ群162484882
  • 圣凌云天

    圣凌云天

    在玄地成云、迷境繁多、强者林立、无奇不有的世界里没有任何背景、不起眼的小人物,一步步纵横天下,闯荡成圣之路。
  • 娇妾来袭:休掉世子夫君

    娇妾来袭:休掉世子夫君

    永安伯府据传奇丑无比的嫡长女方绯胭自降身份要死要活地非要嫁给京城第一美男子睿王世子为小妾,最后落得个被人陷害赶回娘家的凄惨下场。一朝现代霸气特工归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斗继母,玩小妾,顺便捞一个便宜美男夫君。但是谁来告诉她,她这绝世无双、霸气侧漏的妖孽美男夫君怎么是只断袖?某女:滚,找你的小受谈情说爱去!某男(委屈):娘子,为夫心中只有你一人。(男女主身心干净,卖个萌,求收藏,求支持。另:作者玻璃心,只想安心写文,读者安心看文,不喜吐槽)
  • 以妖猎妖

    以妖猎妖

    被一位绝世强者收养的小狐狸,在师父离开之后,独自一人踏上了寻找真相的道路。难道只是一只小狐狸?当然不是,那是一只传说中强大的妖兽——绯血。老者如是说道。
  • 太初道纪

    太初道纪

    梦境变成现实,漫天飞舞的火雨,奇花异草,仙禽灵兽,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强者挥手间山崩地裂,一不小心就会被活埋,江寒喃喃自语:“这世界太危险,我要回去。”为了回去,他踏上漫漫征途……
  • 韩娱之魔

    韩娱之魔

    为了一个人可以忍受几万年的痛苦,也可以为她放弃全世界
  • 恶魔少爷别挡道

    恶魔少爷别挡道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从小感情要好,长大后,在父母的"淫威"下,两人迫不得已订了婚......为了培养他们的感情,双方父母绝定让他们同居,就这样,他和她展开了一场爱情的游戏。在这场爱情的游戏中,谁会先败下阵来...
  • 重生之工业财阀

    重生之工业财阀

    碌碌无为的走过了而立之年,因为心爱的人选择嫁给了他人他只能独自买醉,当他的身体和急速而过的汽车做了一次亲密接触后他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是的他重生了,还带着超越了时代30年的阅历,当他努力适应这样的生活时他发现自己的脑袋中储存着很多的资料,汽车、飞机、各种各样的材料配方。他开始了自己的财富传奇。
  • 内训

    内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