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定品(三十九颂)
静虑四各二 于中生已说
定谓善一境 并伴五蕴性
初具伺喜乐 后渐离前支
无色亦如是 四蕴离下地
并上三近分 总名除色想
无色谓无色 后色起从心
空无边等三 名从加行立
非想非非想 昧劣故立名
此本等至八 前七各有三
谓味净无漏 后味净二种
味谓爱相应 净谓世间善
此即所味著 无漏谓出世
静虑初五支 寻伺喜乐定
第二有四支 内净喜乐定
第三具五支 舍念慧乐定
第四有四支 舍念中受定
此实事十一 初二乐轻安
内净即信根 喜即是喜受
染如次从初 无喜乐内净
正念慧舍念 余说无安舍
第四名不动 离八灾患故
八者谓寻伺 四受入出息
生静虑从初 有喜乐舍受
及喜舍乐舍 唯舍受如次
生上三静虑 起三识表心
皆初静虑摄 唯无覆无记
全不成而得 净由离染生
无漏由离染 染由生及退
无漏次生善 上下至第三
净次生亦然 兼生自地染
染生自净染 并下一地净
死净生一切 染生自下染
净定有四种 谓即顺退分
顺住顺胜进 顺决择分摄
如次顺烦恼 自上地无漏
互相望如次 生二三三一
二类定顺逆 均间次及超
至间超为成 三洲利无学
二类定顺逆 非上无用故
唯生有顶圣 起下尽余惑
味定缘自系 净无漏遍缘
根本善无色 不缘下有漏
无漏能断惑 及诸净近分
近分八舍净 初亦圣或三
中静虑无寻 具三唯舍受
初下有寻伺 中唯伺上无
空谓空非我 无相谓灭四
无愿谓余十 谛行相相应
此通净无漏 无漏三脱门
重二缘无学 取空非常相
后缘无相定 非择灭为静
有漏人不时 离上七近分
为得现法乐 修诸善静虑
为得胜知见 修净天眼通
为得分别慧 修诸加行善
为得诸漏尽 修金刚喻定
无量有四种 对治嗔等故
慈悲无嗔性 喜喜舍无贪
此行相如次 与乐及拔苦
欣慰有情等 缘欲界有情
喜初二静虑 余六或五十
不能断诸惑 人起定成三
解脱有八种 前三无贪性
二二一一定 四无色定善
灭受想解脱 微微无间生
由自地净心 及下无漏出
三境欲可见 四境类品道
自上苦集灭 非择灭虚空
胜处有八种 二如初解脱
次二如第二 后四如第三
遍处有十种 八如净解脱
后二净无色 缘自地四蕴
灭定如先辩 余皆通二得
无色依三界 余唯人趣起
二界由因业 能起无色定
色界起静虑 亦由法尔力
佛正法有二 谓教证为体
有持说行者 此便住世间
迦湿弥罗议理成 我多依彼释对法
少有贬量为我失 判法正理在牟尼
大师法眼久已闭 堪为证者多散灭
不见真理无制人 由鄙寻思乱圣教
自觉已归胜寂静 持彼教者多随灭
世无依怙丧众德 无钩制惑随意转
既知如来正法寿 渐次沦亡如至喉
是诸烦恼力增时 应求解脱勿放逸
说一切有部俱舍论本颂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