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1700000052

第52章

分别圣道果人品之二

复次如此违舍二退。何法为性。偈曰。二退非至得。释曰。此二退以非至得为性。违退必由罪过成。舍退则不定。已得暖人后若退堕。必定以涅槃为法。若尔此暖与解脱分能善根何异。由于见四谛位最近故。若无障碍。复次偈曰。暖不受邪教。释曰。若已得暖人。后退于此位。能不受邪教。若不受邪教暖顶何异。偈曰。顶不断善根。释曰。若已得顶人。后退于此位中不能断善根。有入恶道义。亦得起无间业。偈曰。忍不堕恶道。释曰。若由舍退忍。无更入恶道义。由已远离行恶道惑业故。何以故。由得忍位。于道杂生依止。有惑所有别类。皆已得无生法谓恶趣。卵湿杂生。无想天。北鸠娄。大梵生。黄门。作黄门。二根身。第八有。见修所灭惑。此无生法于软位。何况于上。是彼无生如应得故。是故无入恶道义。偈曰。世第一离凡。释曰。若人得世第一善根。由退死二舍无有是处。此人于此位中。已得凡夫非择灭。无更堕凡夫位义。何以故。离功用于第二刹那中。必证苦谛故。是暖等四善根。各有软中上三品。即成三性。由声闻等性差别故。此中偈曰。转弟子性二。成佛。释曰。转此暖顶二善根。从声闻性生起。得成大正觉有如此义。若得忍已则无此义。何因故不得。彼说由已过度诸恶道生故。诸菩萨由化作他利益为自胜事。故意能往诸恶趣受生。此性不可回转。故无此义。偈曰。转三余。释曰。从声闻性。转三决择分能善根。成异大正觉。谓成独觉。独觉性不可回转。何以故。偈曰。不求利他故。余转性不遮。释曰。若观行人本发独觉愿。后入修观得暖顶二善根。此善根则不可转为菩萨善根。何以故。由彼不为利益他事故。发愿修观故。此二位虽复可转于彼无可转义。以心愿坚故。若转作声闻不遮此义。复次偈曰。至觉彼一坐。后定佛独觉。释曰。大师佛世尊及犀角喻佛此二人于一坐中。依止第四定。由明了不动三摩提故。从初发起四决择分能善根。乃至菩提。唯于一坐得究竟菩提。谓尽智无生智。此义后当说。有余师说。从修不净观。乃至菩提于一坐得究竟。若有人执。有别独觉异犀角喻独觉。于彼人转二善根成菩萨。此义无遮。于过去生未修解脱分能善根。但于今生作功力生决择分能善根。为有如此义。不必定。无如此义。何以故。偈曰。前彼解脱分。释曰。此义决定。应知于过去生先生解脱分能善根已。今生方得生决择分能善根。若人急疾修行。经几生修得成解脱分能。及决择分能善根。偈曰。速解脱三生。释曰。第一生先生解脱分能善根。第二生次修决择分能善根。第三生修得圣道。譬如次第下种苗成结实。何故如此次第。于此法真理及教中。应令自相续入住成熟解脱。诸师说解脱分能善根。偈曰。闻思性。释曰。此业但是闻思慧类。非修慧类。此有几业。偈曰。三业。释曰。若论最胜。但是意业。由愿所摄。身口二业亦成解脱分能何以故。有人施一食。或守一学处乐解脱力所引故。因此业引生解脱分能善根。引此业于何处。偈曰。引生于人道。释曰。人道中于三洲得引生此业。于余则无。般若厌离二法。如应无故。由义相应。说解脱分能已。入四谛观次第。是今所说。此中乃至世第一已说。所余今说故说此言。偈曰。世第一无间。无流法智忍。释曰。从世第一善根无间。无流法智忍得生。缘于何境。偈曰。欲界苦。释曰。欲界苦是彼境界。此忍说名苦法智忍。为显此无流故。以等流果简别。此忍能得法智故。名法智忍。譬如花果树。说此忍名入正定聚。何以故。因此忍观行人能入正定故。正是何法。经中说涅槃名正。于中定者。是一向不异义。至得此决定故名入。若此忍已生。说此人名道人。此法次一刹那未生时。凡夫性已转灭。是此忍未来功能。此义可然。无余譬如灯生。有余师说。以世第一灭凡夫性。是义不然。同世间法故。此义无失。此彼相违故。譬如上怨家肩杀怨家。有余师说。由二故灭。此二似无间解脱道故。偈曰。次中。法智。释曰。次苦智忍后无间于欲界苦中法智生。说此为苦法智。无流言应知流至一切处。如于欲界苦中法智忍及法智生。偈曰。复尔生。于余苦类忍。及智。释曰。苦法智后无间。合色无色界苦。为一所缘境。类智忍生。说此为苦类智忍。次无间类智生说此为苦类智。于初入观由知法真实理故。此理无坏。若佛出世及不出世。此理恒然。故说名法。由此后观是前观类。后所缘境。是前境类。以后随应前故。说后名类。如于苦有四忍智生。偈曰。三谛尔。释曰。苦类智后无间。于欲界集法智忍生。次无间集法智生。如此无间次第。于所余集类智忍。及集类智生。于欲界灭法智忍。及灭法智生。于所余灭类智忍。及灭类智生。于欲界苦对治。道法智忍及道法智生。于所余道类智忍及道类智生。偈曰。如此十六心。观四谛。释曰。由此次第。是四谛观成有十六心。有余部说。四谛观唯有一心。此观于彼应知是不了义说。何以故。于彼经中说四谛观。类不分别故。此四谛观。偈曰。有三。见境界及事。释曰。见观者。由无流智了别谛相故。境界观者。由与无流智相应同境界故。事观者。由不相应法故。谓戒生等。若已见苦。此三观即成。于集等余。谛有事观。由断证修故。若彼说约见观。立为一观。此说不然。由四谛相有差别故。若彼说。由无我相。见一切谛。是义不然。何以故。此观不从苦谛为初成故。若尔与经相违。经云。圣弟子由苦相简择苦。由集相集。由灭相灭。由道相简择道。与无流思惟相应智。说名择法觉分。若汝言。此经为显修道。故说此言。是义不然。如见修故。若汝言。由见一谛于余得自在故。故说一时观谛。此义无失。四谛观中。有说出观。有说不出观。此义应思。若说如此。是时正见苦。则灭除集。至得灭修习道故。说一时观谛若执如此。则无过失。于一谛一见观。于余谛说事观故。若约见观。于经中说。四谛定次第观此说可见。经云长者非一时观诸谛。云何观次第观。如此广说。有三经。皆有譬喻。若汝言。若人于苦谛。无疑无不决心。于佛亦无疑无不决心。由此经。是故知有一时观四谛。是义不然。依不更起必定应灭。故说此言。是所说有十六心观。偈曰。世第一同地。释曰。随世第一所依地。十六心观同依此地。世第一所依地有六。于前已说。云何必定应有此义先忍后智。由此义。偈曰。忍智无间道。解脱道次第。释曰。忍谓无间道。约烦恼至得断不可间隔故。故说无间道智。谓解脱道。是已解脱惑。至得人法故与灭离至得俱起故。故说解脱道是故此二必定应有。譬如牵却关户。若说第二解脱道。与灭离至得。一时俱起。灭离疑惑智于此境界不应得生。由忍能灭惑故。此难不然。若汝言。九结聚由忍灭。不由智故则与阿毗达磨藏相违。是义不然。忍是智伴类故。譬如臣事说为王事。忍于智亦尔。为一切十六心由见谛故。皆是见道。为不尔。虽然偈曰。由见未曾见见道十五心。释曰。以苦法智忍为初。乃至道类智忍。是十五刹那心名见道。何因得名见道。由见所未曾见谛故。于第十六心无未曾见今始见。由重习所曾见故成修道。为不如此耶。此心亦见非自所曾见道类智忍所缘谛。是义不然。何以故。今思约谛不约刹那。复次不由第八刹那谛非所见。譬如一区田。余一穗未被刈。说未刈田。无如此义。属果摄故。八智十六行修故。由道于先灭故。修道是彼相续故。是故立道类智属修道。此不退义。由执持见谛惑灭离故。若汝言。是故此属见道是义不然。由有太甚失故。七智云何属见道。由见未究竟故。此中见谛未圆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世之恋:生死相依

    倾世之恋:生死相依

    六岁那年,她失去了双亲,开朗的性格渐渐变得高冷,七岁那年她被唯一的叔叔送到了杀手学院,叔叔也被暗杀,爸爸的公司也被抢占。20年后,她成为国际第一杀手,公司抢回,一手遮天,但脑残的救了快掉下山崖的妇女,自己失足掉下了山崖。睁开眼一看,握草,这是什么鬼地方自己变成了曾经大凉的公主,她劝父王归顺北魏,一切的习俗都跟北魏一样,在一次选秀中,她遇到了自己人生的白马王子,幸福的度过了一生。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九界仙魂

    九界仙魂

    万年前那一战,至今都是个谜,那一战结束后天地间出现一批新的修士,魂修。萧峰死去之后意外来到这个天地灵气干枯的世界,在这里,他遇到了传说中的那些门派。一个新的修炼大陆即将开启....
  • 灾变重生

    灾变重生

    光明,唤醒无数的生命,万物生长,走向繁荣。黑暗,催眠无数的生命,万物休憩,归于宁静。创世的那一刻,光之神与暗之神便开始纷争,他们各自的信徒也为此掀起了战争。时光静静的流淌,带了为神而战的生灵,带走了旷世的战争,也带走了曾被认为不朽的神灵。留下的只有愈发浓重的毁灭阴霾。艾拉大陆上的一切是虚幻还是现实?穿越而来的游戏爱好者王雨茫然的望着这片貌似熟悉实则陌生的大陆。灾变的命运无可避免,他与这个世界能否从中重生呢?
  • 大宋一品驸马

    大宋一品驸马

    宋开国十年,南北尚有四国未平,燕云十六州犹在敌手。柳味穿越成一落魄郡主的驸马,势要在大宋搅动风云。
  •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清代战争史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清代战争史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7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
  • 凡尘之上

    凡尘之上

    家破人亡,痛苦悲伤之下,顾宁最终被引发了血脉中三千年的灵魔愿,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天地宝典

    天地宝典

    神话仅仅是传说,妖魔鬼怪也只是虚构,在这一切都只存在幻想的现实世界中,却因为易麟的出现而改变。这个世界没有的,他将去创造,这个世界存在的,将因他而改变。一本书,一个人,浪迹都市,创六界、封神魔、造轮回,收徒立派,让传说、虚幻成为现实,在现实世界掀起一场只存在于梦幻中的盛世风云。
  • 心的愿望

    心的愿望

    我所渴望的二次元,一直未曾有改变。我所梦想的异世界,幻想存在内心中。我所羡慕的他与她,永远烙印记忆里。因为它美好,所以向往;因为不存在,所以完美。
  • 齐世篇

    齐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