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1700000036

第36章

中分别业品之三

偈曰。复有五种业。释曰。复有余师说。业有五种。不定受业分为二。谓于报或定。于报或不定。此中现法应受业者。于此生造业。即于此生熟。生应受业者。于此生造业。于第二生熟。后应受业者。于此生造业。从第二生后熟。有余师说。现法应受业果报。于余生亦有。由随此功力立名故。勿最强力业果报劣薄。毗婆沙师不许此义。何以故。彼说有业果报亲近果报非胜。有业翻此。譬如外种子。葵三月半结实。麦等六月结实。偈曰。余师说四句。释曰譬喻部师。说有四句。有业于位定于报不定。若业现报于报不定。有业于报定于位不定。有业二处皆定。若现报等于报亦定。有业于二处皆不定。若业不必应受。于报亦不定。于彼人此业成八种。现报有二种。定不定乃至定不。定亦尔。彼说现报等为定。第四不定。于一刹那中。得引四业。俱起不得。云何得。于三教他自行邪淫。此四若一时究竟。是四业中。偈曰。引聚同分三。释曰。何以故。此现报业。不能引聚同分。现有同分故。于何界何道中。几种业可引。偈曰。一切处四引。释曰。于三界及一切道中。四种业皆有引义。此四或善或恶。此引如相应。此开今更立遮。偈曰。地狱引善三。释曰。于地狱中三种善业有引。现报无引。于中无可爱报故。偈曰。凡于离欲处。坚不引生报。释曰。凡夫人若于此地已得离欲。若坚住无退失于此下地中。不得造生报业。能造余三。偈曰。圣不造余报。释曰。坚言流至此句。若圣人于此地已得离欲。无复退堕。不能造二业。谓生报及后报。何以故。此人不能更感下地生故。但能造现报业及不定报业。于随现生处。偈曰。欲顶退不造。释曰。若圣人有退堕。已离欲界及有顶。于此二界不得造生报及后报业。何以故。此人已退果。无舍寿义。此义后当广说。于中阴有引业义不。有。偈曰。二十二种业。于欲中阴引。释曰。若欲界中阴。能引二十二种业。此云何。胎位有五。谓柯罗逻。頞浮陀。俾尸。伽诃那。波罗舍佉。已生位有五。谓婴儿童子少壮中老。于此位中中阴众生。有时引柯罗逻受业。或不定或定。乃至老位应受。及中阴中应受。偈曰。此业但现报。释曰。此中阴所引业。定有十一种。应知必是现报。何以故。偈曰。彼是一果报。释曰。此聚同分。唯有一一业所引故。是中阴聚同分。及中阴后类十位。是故不说别业感中阴。由此二同生报业所引故。复有何相应。知此业是定。偈曰。重惑及净心。或是恒所行。于功德田定。能损自父母。释曰。是业由重惑所造。或由重善心所造。或恒时所行。或于有功德田所起。应知此业必定此中有功德田。谓三宝或人差别。人差别者。若人至果胜类。或定胜类。此中若无重惑心。及重善心。此业或善或恶。必成定业。若恒所行亦尔。复次若依自父母。以率尔心造随类违损业。此业亦必定受报。余业则不定。复次现法应受业。其相云何。偈曰。此业成现报。由田意胜异。释曰。现报业者。或由田胜异成。如传说。有一比丘。于大众中行女人言。故现身即转根成女。此传有文。由故意胜异者。如传说。有一黄门。由解脱牛黄门事故。现身即转根成男。复次偈曰。永离欲地故。释曰。若业或善或恶。依此地生。由永离欲。此地此业。则成现报业。此业何相。偈曰。若业于报定。释曰。若业于果报定。于位不定。此业是所说现报业。若业于余位中定。此业定于余位中与报。有此业人无离欲故。若不定云何。此业无报。由永离欲故。此田何相。于中所造业。必定得现报。若总说。大比丘众以佛为现前上首。若约人差别有五。偈曰。灭定无诤慈。见罗汉果起。于彼损益业。果于现法受。释曰。若人出无。心定观。即得最极心寂静。由此定似涅槃故。此人因此定。如往还于涅槃。若人出无诤三摩提。观无量众生。无诤利益。善意所随逐最猛盛。无量福德熏修所变。相续正起。若人出无量慈观。无量众生安乐善意所随逐最猛盛。无量福德薰修所变相续正起。若人出四谛观。见谛所破惑灭尽无余。故新得转依。清净相续即起。若人出阿罗汉果观。修道所破惑灭尽无余。故新得转依。清净相续即起。是故于此五人或作善利益事。或作恶损恼事。此业果报。于现世必定应得。余人所修得道。未究竟故。若出未圆满自性果观。新得转依清净不尔。是故彼不及前人福田。若果报受为胜。是故此义应思。有业但以心受为果报非身受不。有业但以身受为果报非心受不。说有。偈曰。若善业无觉。许受为果报。此受是心法。释曰。无觉业者。从中间定乃至有顶。此无觉善业。唯以心受为果报。云何非身受。此身受必与觉观俱起故。偈曰。若恶唯身受。释曰。若恶业定以身受为果报。云何心受非彼报。此业以苦受为报。若苦受在心地则成忧根。此忧根非果报。于前已说。若尔众生有癫狂。此癫狂于何心有。复由何因生。偈曰。心癫于心心。释曰。心心谓意识。何以故。若人在于五识。则无癫乱事。五识无分别故。偈曰。此从业报生。释曰。此心癫乱。从众生业报生。若人以物咒及增加所作。散坏他心。或不求欲众生。令饮毒饮酒。或恐怖众生。于猎等时。或在矿野等处。纵火焚烧。又以坑阱陷坠众生。或由余业令众生失念。因此业报。此众生于未来世心则癫乱。复有别因。偈曰。怖打不平忧。释曰。怖者。诸鬼神作可畏形相来逼。此人见即惊怖。打者诸鬼神。因人恶行起憎恚心。于此人末摩作打拍事。不平者。风热淡互相违反。令身四大皆不调适。忧者。如婆师絺等。若意识癫乱。此心癫乱。从业报生。云何言心受非果报。我等不说此心是果报。何为四大违损是果报。从此心起故。说心从果报生。由业所生四大不平等。故心狂乱。不自在失念。说此心名癫狂。若作如此四句得成。有心狂故乱。非散故乱。广说应知。狂乱非散乱者。心不自在无染污。散乱非狂乱者。心自在有染污。狂乱亦散乱者。心不自在有染污。无狂乱亦无散乱者。心自在无染污。何众生有狂乱心。偈曰。欲界除鸠娄。释曰。于欲界中有。唯除北鸠娄。何以故。于天中亦有狂天。何况于人畜生鬼神道中。地狱众生皆恒狂乱。是彼众生万种损恼恚害。末摩量重难忍。苦受所逼。于自身亦不了别。何况能识是非等事。何心何啼天地狱传此中应说。于圣人亦有心狂乱。由四大不平等故。除佛世尊。若约先定业。受报已毕。若约不定业则无果报。不由怖畏。已度五怖畏故。不由损害。永无恶行能生鬼神憎恚心故。不由忧恼。证见法如实性故。复次于经中说有三曲。身曲口曲意曲。复有三粗。身粗口粗意粗。复有三涩。身涩口涩意涩。此中次第应知。偈曰。说曲粗涩业。谄曲嗔欲生。释曰。若身业从谄曲生。说名身曲业。邪曲性类故。口意曲业亦尔。若身业从嗔恚生。说名身粗业。忿怒性类故。口意粗业亦尔。若身业从贪欲生说名身涩业。染污性类故。口意涩业亦尔。偈曰。黑白等差别。复说业四种。释曰。有黑业黑果报。有白业白果报。有黑白业黑白果报。有不黑不白业不黑不白果报。生能灭尽余诸业故。偈曰。非善欲色有。善次第应知。黑白有二业。能灭彼无流。释曰。非善业者。一向名黑。本性黑故。果报亦黑。果报非可爱故。此业唯欲界。有色界善业一向白。非黑所杂故。果报亦白。果报可爱故。云何不说无色界业。若是处有二种果报。谓中阴生阴。有三种业。谓身口意。此中说黑白业。余处不说。有余师云。此亦于余经中说。欲界善业名黑白业。非善所杂故。果报亦黑白。果报相杂故。若分别此业。须约相续。不得约性。何以故。无一业如此种类及果报。此业是黑即是白。无如此义。互相违故。若尔恶业为善业所杂故。应成白黑业。恶为善所杂。此义不成。于欲界中恶力强故。唯善可杂。由力弱故。无流业者。若起能灭尽此三。何以故。此业非黑。无染污故。非白。无白果报故。此不白言。是不了义说。有别意故。佛世尊于大空经中。依无学法说。阿难如此法。一向白一向善一向无诃。于阿毗达磨藏中说。何者为白法善法及无覆无记法。无果报者。不堕于界故。与生死相违故。一切无流业为悉能灭白等三业不。不。此云何。偈曰。于法忍离欲。于八次第道。十二种故意。此能灭黑业。释曰。于见谛道中有四法忍。于离欲欲界中有八次第道。于此中是故意有十二种。此业一向能灭黑业。偈曰。于第九故意。能灭黑白业。释曰。于第九离欲。欲界次第道故意。能灭黑白业及黑业。偈曰。白业离欲定。后次第道生。释曰。若人定定作离欲。是第九次第道。此中有四种故意。一向能灭白业。云何但第九次第道。能灭白业。不由余。此善非自性灭。已灭可更现前故。虽然缘彼为境惑灭故。故说彼灭。是故乃至余一品惑。犹以彼为境未灭。未可说彼已灭。偈曰。余说地狱报。及欲受报二。释曰。有余师见。应受地狱报业。离地狱于欲界余道应受报业。次第应知。是黑业是黑白业。何以故。唯地狱定是恶业报故。说受地狱报业名黑业。离地狱于欲界余道中。有善恶业报。是故受彼报业。名黑白业。偈曰。余说见灭黑。释曰。有余师说。见谛所灭业名黑业。与善不相杂故。偈曰。余欲业黑白。释曰。欲界业异见谛所灭业。名黑白业。此异云何。谓修道所灭。何以故。此业有善有恶。于经中说。有三牟那。谓身牟那口牟那意牟那。此中偈曰。无学身口业。意应知次第。三牟那。释曰。无学身口二业。名身口牟那。无学心名意牟那。非意业。何以故。心是真实圣者。此由身口故定可比量。复次此身口二业。离恶为性。意业但思。非有教故。不能比量为离。故说牟那。是故唯心能离故。说名牟那。云何说无学不说余。阿罗汉是真实圣者故。一切或言分别灭故。偈曰。三净。释曰。于经中说。有三种清净。谓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此三种清净。偈曰。一切三善行。释曰。一切身善行。名身清净。一切口意善行。名口意清净。能除遮恶行及惑污故。或暂或永。此正说何为。众生信乐邪牟那及邪清净。为令思量远离故。经中复说有三种恶行。偈曰。恶身口意业。说名三恶行。释曰。身口意业若不善。次第应知。名身口意恶行。偈曰。非业贪嗔等。说意恶行三。释曰。亦有恶行非业性。谓三意恶行别类。非故意故。譬喻部说。贪等名意业。于故心作。经中说。若执如此惑业成一性。若尔何有若惑成业。无如此义。于经中由故意因。此门起故。大师由彼显故意。毗婆沙师说如此。若不尔。惑业成一体。十二缘生分。则不成就故。不许如此。由此于果报非可爱。聪慧人所诃故。说身口意行名恶行。偈曰。翻此名善行。释曰。由翻恶行应许为善行。谓善身口意业。及无贪无嗔正见。无利益损恼他事故。云何正见邪见得成。善恶性为损益根本故。是所说恶行及善行。此中偈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St. Ives

    St. Iv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

    全文十五万字,文字优美,写了一个纯情的校园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白轻衣是个如同神仙入画一样美丽清秀的女孩子,她在大四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大二的男孩封羽,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离奇、悲伤的故事,他们各自的好朋友韩蕾和边锋也互有好感。四个年轻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 韩蕾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子,但是她的行为却深深地影响了身边所有人。白轻衣的文静娴雅、封羽的英俊冷傲、韩蕾的美丽顽皮、边锋的老实专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传奇学生

    传奇学生

    林飞只身一人来到华夏大学,在华夏大学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创下了一个令人称赞的传奇!
  • 天宇的地平线

    天宇的地平线

    十七岁的墨前光和患有心脏病的妹妹相依为命。他本以为自己会这样度过一生,只求能够学医,钻研延续妹妹生命的知识。但是,一连串来自“尤摩拉中央设计局”的请柬,彻底搅乱了他的人生......
  • 一个人守一空城

    一个人守一空城

    趁还年轻,趁我们还在,趁一切还来得及,就好好彼此相爱。
  • 僵尸之不死不灭

    僵尸之不死不灭

    十岁的夏离进入一个无名山洞被千年僵尸咬了,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也变成了一只僵尸。之后发现自己飞天遁地、隐形无所不能……
  • 纯情尤物

    纯情尤物

    她是娱乐圈最具身价的清纯魔女,天生尤物。他是最深情的权贵公子,她说不出口的旧爱。他是最霸道的黑道少主,她无法摆脱的新欢。他毁了她也成就了她,他成就了她也毁了她。新欢旧爱,欲罢不能,爱恨交织,何去何从?
  • 边伯贤之你的存在

    边伯贤之你的存在

    边伯贤,你问我你的存在,我回答,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心里,我的梦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自己都不知道,你,又何必知道......
  • 超级天师系统

    超级天师系统

    天师的职业以驱邪、捉妖、除魔为己任。作为这门崇尚职业者,张睿心里很是自豪。在古代僵尸纵横,妖魔鬼怪常出没。天师自然是空闲不下来。查三界:“查人的前世三生,不但是查自己的,包括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外祖外母,岳父岳母都在查三界范围之内。”还阴债:“灵魂在投胎前向阎王借下的高利贷,把阴简的债还了之后,阳间的人才会一生无灾无难,无病无咎。百事皆顺!”补财富:“在前世所积下的功德,决定了来世的财富。常说姻缘天注定,财富也是定数的。上一世积累不够功德,今世就注定得不到更大财富。此事可通过补财富解决!”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八二灵《超级天师系统》必出名(收藏、推荐、打赏、月票)接踵而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 笙死铭

    笙死铭

    天地未分之初,六界尚为一体,各种气息纷杂交融。待天地开,六界归,恍似一片盛景之时,却不知从何飘来一声喟叹:“千百年后,此间必逢大劫。”随之,一枚水晶骨骰陷落人界。水晶骨骰分六面。天、人、冥、灵、魔各占其一,余下一面是独属上古遗女的……混沌王界。她名唤颜笙,自小被遗弃,独自在污浊的世间摸爬滚打,却从他那里得到了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温暖。本以为会一直这样享受着世间的细碎美好,却终不敌,世事难料。容颜姣好的女子冷了本如花的笑靥,清脆而又决绝的声音在空气中荡起不大不小的涟漪:“我警告过你,别想阻止我——你也阻止不了我。”温润如玉的男子露出以往宠溺的笑容:“那,便如你所愿。”本应千年连理,何故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