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1700000003

第3章

复次余师说。此色欲界变坏生。对碍故名色。若尔邻。虚色应不成色。不可变坏故。此言非难。邻虚色无独住。不和合故。若和合住则可变坏。若尔过去未来色不应成色。此亦已变坏应变坏。变坏性类故。如所烧薪。若尔无教不应成色。此亦由有教变坏故。其同变坏。如树动影动。是义不然。无教无变坏故。若尔有教谢灭。无教亦应谢灭。如树灭影灭。复有余师说。依止变坏故。无教亦变坏。是义不然。若尔眼识等。由依止变坏。亦应成色。是故汝执不平。虽然有异。何以故。无教依四大生。如影依树生。光依宝生。眼等识不尔。依眼等根生。诸根一向唯为眼等识作生因。此执非毗婆沙义。谓依树影生。依宝光生。彼师说。影等显色邻虚。各各依止自四大故。若实如此。影光依树宝生。无教不应同此依止。何以故。无教所依止。四大已谢。彼师不许无教随灭。是故此执不成救义。复有余师别立救义言。眼等诸识依止。各有差别。有依止变坏如眼等。有依止不变坏如意识等。无教依止既不尔。此难则不平。是故此义应然。由可变坏故名色阴。是法前已说。色阴为性。偈曰。此根尘复说。十入及十界。释曰。若安立入门属十八。谓眼入色入。乃至身入触入。若安立界门属十界。谓眼界色界。乃至身界触界。说色阴及安立入界已。次当说受等诸阴。此中偈曰。受阴领随触。释曰。有三种领随触。说名受阴。何者为三。谓能领随乐苦不乐不苦触。是名三受。复次若分别此受。则成六受聚。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偈曰。想阴别执相。释曰。青黄长短男女亲怨乐苦等相差别执。是名想阴。复次若分别此想。有六如受。偈曰。异四名行阴。释曰。除色受想识四阴。余有为法名行阴。经中佛世尊说。六故意聚名行取阴。此说由胜故。此故意聚。是业性故。于造作中最胜故。佛世尊说。能作功用起有为法故。说此为有行取阴。若不尔。所余心法及不相应法非阴摄。则不可立为苦谛集谛。于彼亦不可立为应知应离。佛世尊说。我不说未见未通一法决定至苦后际。未除未灭亦尔。是故诸有为法入行阴摄。应信此义。偈曰。是受等三阴。释曰。谓受想行三阴。若安立为入及界。偈曰。或名法入界。并无教无为。释曰。此七种法。说名法入及法界。偈曰。识阴对对视。释曰。对对诸尘意识心是名识阴。复次若分别此识则成六识聚。谓眼识乃至意识。是所说识阴。若安立入。偈曰。或说为意入。释曰。若安立界。偈曰。或说为七界。释曰。何者为七。偈曰。谓六识意根。释曰。眼识界乃至意识界及意界。此中五阴。已说为十二入及十八界。除无教色。是色阴立为十入十界。受想行阴无教无为。立为法入法界。是识阴即是意入及六识界并意界。为不如此耶。前说唯六识为识阴。若尔异此六识。何法名意界。无别意界异六识。虽然是诸识中。偈曰。六中无间谢。说识名意根。释曰。六识中随一无间灭。此识说名意界。譬如一人先为子后为父。又如先为果后成种子。识亦如是。先为六识后成意界。若尔实物唯十七界或十二界。何以故。六识界及意界互相摄故。若尔云何安立为十八界。虽然偈曰。为成第六依。故界成十八。释曰。是五种识界。以眼等五界为依。第六意识界无有别依。为成立此依故说意界。由如此安立依能依境界三六故。界成十八。若尔阿罗汉最后心。应非意界。无识在后生。为此无间灭故成意界。是义不然。何以故。此已住意性中故。因缘不具故。后识不生。此中由阴摄一切有为。由取阴摄一切有流。由入由界摄一切法尽。应知一切诸法复有略摄。偈曰。略摄一切法。由一阴入界。释曰。阴中以色阴。入中以意入。界中以法界。应知摄一切法尽。如来处处说摄。其义应知如此。偈曰。同自性类故。释曰。此摄由同性类相应故。不由异性故。何以故。偈曰。离余法性类。释曰。诸法与他性相离。则此性与彼不相应。是故不由此性得摄他。譬如眼根。由色阴由眼入眼界。苦集二谛等摄。以同性故。不由余阴等。彼性不相应故。若尔有处说。由他摄他。譬如由四摄类摄一切众生。此摄不恒。应知是假名。何故不成二十一界。何以故。眼耳鼻各有二故。不应尔。何以故。偈曰。类境识同故。虽二成一界。释曰。此中同类者。此二同眼性类故。同境者。此二同缘色故。同识者。此二共为一眼识依止故。是故眼根虽二共成一界。于耳鼻应知亦尔。偈曰。若尔云何二。为庄严生二。释曰。若实如此。眼等一界云何生二。为庄严依止故。若不尔。一眼耳一依处生。一鼻一孔生。此身则大丑陋。是义不然。若本来如此。及猫狸鸲鹆等。生二眼耳鼻有何庄严。若尔生二何为。为助成识故。如人闭一眼开一眼。或开一眼半闭一眼。见色皆不明了。为庄严识令成就故。三根各须二处。说阴入界已。应说此义。阴入界其义云何。偈曰。聚来门性义。阴入界三名。释曰。随所有色。若过去未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鄙若美。若远若近。此一切色摄聚一处。说名色阴。由此经言。阴以聚义。此义得成。此中过去色者。由无常已灭。未来未生。现在已生未灭。于自相续为内。异此名外。或由入判内外。有碍为粗。无碍为细。或由相待判粗细。若汝言。或由相待则粗细不成。是义不然。由待异故。若此待彼成粗。无方便待彼成细。譬如父子。有染污为鄙。无染污为美。过去未来为远。现在为近。乃至识阴亦尔。复有差别。五根依止为粗。心依止为细。毗婆沙师依地判粗细。有大德说。五根所缘为粗。异此名细。非可爱名鄙。可爱名美。不可见处为远。可见处为近。过去等自名所显。不须别释。应知受等亦尔。由随依止故有远近。粗细义如前。入者心及心法来门义。或说来增义。能增长心及心法来。界者别义。如一山处多有铁铜金银等差别。故说名界。如此于一依止中。或相续中。有十八种差别。说名十八界。此中别以本义。本谓同类因。此十八法。同类相续。为同类因。故说名别。若尔无为则非界。是义不然。此是心及心法。同类因故。复有余师说。界以种类义。诸法种类有十八。谓自性故说名界。若阴以聚义阴应是假名。有多物聚集故。譬如聚及人。是义不然。一物邻虚得阴名故。若尔不应说阴以聚义。何以故。一物无聚义故。复有余师说。能荷负事是阴义。复有师说。分分是阴义。何以故。如有诸说。我应转三阴物。此执与经不相应。何以故。经但说聚是阴义如经言。随所有色。若过去未来现在等。广说如经。若汝言随一过去等色阴义。于经中应知。是故一切过去等色。一一皆名色阴。不应作如此执。是一切色摄聚一处。说名为阴。由此说故。是故诸阴假名有如聚。若尔有色诸入。于汝应成假名有。何以故。多眼等邻虚成来门故。是义不然。聚集中一一成因故。复次与尘共作故。根亦非十二入。故毗婆沙中说阿毗达磨师。若观假名阴说。则说如此邻虚者一界一入一阴一分。有不观说。则说如此邻虚者一界一入一阴。此中于一分。假说具分。譬如衣一分被烧说衣被烧。复次云何。世尊由阴等门作三种。正说弟子众。偈曰。痴根乐三故。故说阴入界。释曰。阿毗达磨师说如此。众生痴有三种。有诸众生于心法不明执聚为我故。有诸众生于色不明。有诸众生于色心不明。根亦有三。谓利中钝。乐亦有三。谓乐略中。广文为此三人次第说三。谓阴入界。复有何因。一切所余心法。佛世尊安置一行阴中。分受想二法别立为阴。偈曰。争根生死因。立次第因故。心法中受想。分立为别阴。释曰。争根有二。一贪著欲尘。二贪著诸见。受想二法次第为此二争胜因。由众生著受味。是故执著欲尘。由随颠倒想起执著诸见。受想二法是生死胜因。何以故。众生贪著受起倒想。轮转生死。复有因为立次第。后文当说。此中由此次第因。分受想二法别立为阴应知如此。此因立次第中当说。复次云何。于界入中说无为。阴中不说。偈曰。阴中除无为。义不相应故。释曰。若于五阴中说三无为。不可安立令与阴相符。何以故。义不相应故云何不相应。此无为安色中。非色乃至非识。不可说为第六阴。何以故。不应阴义故。阴是聚义前已说。无为无过去未来现在等异如色等。由此异一切。摄聚一处可立名无为阴。为显染污依止故说取阴。为显染污清净依止故说阴。此二义于无为中无由义。不相应故。于阴中不立无为。如瓶破坏非瓶。如此阴灭坏不可立为阴。余师说如此。若作此执。于界入中成反质难。说诸阴别义已。偈曰。复次第如粗。染器等义界。释曰。色者有碍。一切中最粗。无色中受行相粗故。世间有说。我手痛我脚痛。想粗于二。男女等差别易分别故。于识行粗。欲嗔等相易分别故。于中识最细。由自性难分别故。是故最粗于前说。复次无始生死男女。于色互相爱乐。由贪著爱味。此贪由想颠倒。此颠倒由烦恼。此烦恼从染污心生。如此如染立次第。复次由器等义立次第。如器食肴厨人啖者。色等五阴亦尔。复次或由界立次第。欲界欲尘色所显。诸定受所显。三无色界想所显。有顶唯行所显。此四即是识住。于四中识能依住。此阴次第。为显田种子次第义。是故唯立五阴。不多不少。由此立次第因。于行中分受及想。别立为阴。由此受想最粗。染污次第因。受想似食肴。能显二界故。别立为阴。入界中眼等六应说次第。何以故。由随此尘及识次第易知故此眼等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城杀手妃:佣兵王爷太妖孽

    倾城杀手妃:佣兵王爷太妖孽

    她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女帝,却被好友亲自送入地狱。重来一世,她是被驱逐的废物嫡小姐,然而她已不再是她。为了糊口去当佣兵?正合她意;佣兵之王珩无人可超越?杀手女帝怕过谁。当火星撞上地球,当顾笙遇到慕容珩,很多事情早已注定。我穿越亿万光年而来,只为与你颠覆这世界。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乱唐英雄传

    乱唐英雄传

    天宝时期,唐玄宗志得意满,放纵享乐,从此少问国事,宦官势力逐渐崛起。安史之乱时肃宗称帝,其弟李麟举兵失败,李太白受其牵连入狱,得赦后在江陵“常春谷”遇见遗腹子李天麒,将其抚养长大。肃宗在位七年间,政局混乱,宦官势力膨胀,安史之后伺机而待,吐蕃虎视眈眈,庙堂江湖混乱不堪。李天麒自幼失去双亲,身世迷离,经历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造就一身绝世神功,统领群雄,是真豪杰,但面对种种情感选择时却优柔寡断,是一个多情少年。Q群:555855220
  • 云笙秋墨

    云笙秋墨

    作者是新人,文笔渣渣,写的不好可以指出来,我会多加修改的,但请不要喷我,我素玻璃心QAQ~~~~~~~~~~~~~~~~~~
  • 女尊:泽青吾爱

    女尊:泽青吾爱

    没有什么大波大浪,也没有什么虐身虐心,一条路走到底,只有淡淡的温馨。君雅,一位淡雅冷清的女子,身份成迷,高贵非凡,却独独只爱上了泽青,这个性格温和的像是白开水的男人……女尊一对一,感兴趣的可以进来看一看,不喜欢的请你绕路。—。—勿喷,谢谢。
  • 宠爱小娇妻,总裁的专属

    宠爱小娇妻,总裁的专属

    从她出生的时候她就觉得她和顾哥哥会永远在一起,可老天却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这一天她的表姐宫瑶和她最爱顾少顷一起去了美国,她觉得这个世界都要崩塌了。从那一天她就决定要变的强变得比以前好。变得任何人都不敢再去伤害自己。她二十一生日回到家,当她回到家以后看见自己的父亲死了。当她查事情的真相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父亲的死居然跟他有关。她决定报复他!她答应嫁给他然后在他身边查真相。可是为什么查着查着自己的心就一次次的心软,对他怎么样也下不了手。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
  • EXO小说合集

    EXO小说合集

    短篇的一些EXO小说,希望各位可以支持,谢谢
  • 相公是猎户

    相公是猎户

    为了一头猪的聘礼,方琳的继母要把她嫁给一个无赖,被逼无奈之下,她只好找了个人把自己娶回家。她的相公是猎户,会打猎来会煮饭,还会闷不吭声买朵花给媳妇戴。
  • 优等生学习法

    优等生学习法

    《优等生学习法》从学习的方法、习惯、能力、兴趣、各科学习的特点和具体办法及应试技巧等方面,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习方法和具体纲节进行了阐释和归纳,并为希望成为优等生的你量身打造实用锦囊,让你在吸收他人学习经验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从而使你的学习成绩有一个赝的飞跃。
  • 土匪和皇子那个啊

    土匪和皇子那个啊

    他喵的!诶,想傍个大款,一朝穿越,变成待嫁太子妃,有两个版本看看吧!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