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7300000001

第1章 序:传统文化精微的体验式回归

刘伟见

刘余莉教授是治东西方伦理学的专家。她发来《心态即命运:正说传统人生智慧》一书,索予为序,我被书稿中所洋溢的那股真诚所感动,觉得刘余莉教授她在治学中与传统文化精微发生了交道感应,渐入佳境并有所得。她已经认识和体会到传统文化不是用来讲的,是要修习的。讲,只是修习成果的一种大众见证,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渊博。当年程灏说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中国的学问本根,恰恰在这里。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这种情形可以名之为体验式回归。就如当年弘一法师听从马一浮先生建议试试佛教的茹素,辟谷。结果就深入进去了,直至成为一代高僧大德。又如当年批判宋明理学甚力的汤用彤先生在真正深入读宋儒的集子的时候,忽然重新发现了理学的博大,由此发出不读容易无知的感慨。

什么是我们的往圣绝学,其实在四书五经、大乘佛典里面都有。又如往圣古贤的集子,其实中间有着很多的有关文化精微的记录。关键在于体认,而不是仅仅将其当做学术资料进行思辨与批判。

我们从刘教授的讲课中能够感受到一种真诚,与这种真诚相匹配的是朴实的文风。没有故作惊人之语,也没有激情澎湃的鼓动,有的只是娓娓道来。讲自己所能体会到的,不作高论,这是她的风格,所以她的讲课往往能打动很多人。

在刘教授的眼里,只有服从于主题思想的论述,而不管她所引证的材料是领袖的话语或主流价值话语,还是乡村贩夫的一句俚语,甚至是古人某本笔记小说里的某个故事,更甚者可能是某种神话传说,只要有利于更简明地论证并让大众知悉,她都会信手拈来,娓娓道来。这种风格往往使我们忘了学术与生活的边界。

而尼采认为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是一种境界,我们从刘教授的书中能看到这种风景。

讲自己所体会到的是一种真诚,就如佛家的不打诳语。但仅此是不够的,因为大众需要的是更为超越的一般性指引。现代社会的残酷竞争、身心的交战,使大众充满了对心灵慰藉的渴仰,但真正能如时雨之化的传播少之又少。而刘教授贡献给大众的除了是自己所体会到的正道外,对于古圣先贤所倡导的正道,也不遗余力地宣讲,更可贵的是她能与现在的生活相结合。由此,她的受众日益多了起来。

在我看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对传统真知的解读。这是我某日在自家南窗下读明朝大儒刘宗周解孔孟所悟到的。其实我们的古人都是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自身的文化生命觉醒和时代的文化生命觉醒。如果只是自己,那只是接通了古圣先贤,如果进而能觉醒时代的文化生命,就能成为一代大家,如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又如佛家诸多开宗风的大德,皆足以千古。

我们处在一个远离了传统文化精微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时代文化对传统没有使命。读《王阳明全集》,见他在那个时代都未免经常长叹古圣先贤之学衰微,常觉知己者少。落落如我辈,在当今之世,岂不更为孤寂。虽然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微是让人自足的文化,而不将悲欣系之于有无交游之伴,但毕竟在我们这个时代,周遭多是现代文化的刺激,于文化上缺少知己,也不免有时四顾而叹。但当我看见刘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在作这种体验式回归时,颇有“德不孤、必有邻”的感觉。

参与并行进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中,我渐渐感觉出我们这个时代对传统真知的解读的另一种意义,即当今的解读虽然粗疏,却是来源于本根和草根的生活。这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检验中华文化的价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

因为在这个时代,传统文化荒芜已久,也声名狼藉已久,对其心悦诚服的人一定是从个中得到体会并有真切受用的人。当然,传承数千年的东西也有鱼龙混杂之处,对后学者来说,在没有顶礼膜拜心态下,衡量的尺度是当下是否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如果能,那么这一批没有本根的文化游魂会重新找到自己的家园。这也是我多年反复读经典并求校正于生活的原因。

我常常想,如果只是培养陋儒,我们为什么要去读它,古人为了考功名,我们现在则大可不必。这是中华文化面临的真正的挑战。我们的教育体制教会我们的只是一些对传统文化的结论,我们这一代要返回式学习,体验式回归,如果由此能成就一批承继中国文化血脉、能完成自身与时代双重文化生命自觉的人,则真是时代之盛事,中华之盛事。所以,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所期许的不止是知识,还是一种生活的情趣和境界,更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与自由。

我与刘余莉教授是同年生人,一个在教育界,一个在出版界,但我们都活跃在国学的正知正见的传播中。以我的学养本该辞此作序之盛邀,但推之再三,颇不自安,乃有了上面的文字忝而为序。

2010年11月8日

(本文作者系中国宇航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大学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同类推荐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禅悟

    禅悟

    佛理小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烦恼,进入一个沉静而祥和的世界。本书就是用佛理智慧讲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其内容包括人生、爱情、亲情、事业等各个方面,很好的阐释了人性迷失的种种原因,帮助人们解压解惑,让人们的心灵接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热门推荐
  • 我的她在哪里

    我的她在哪里

    一个爱情傻瓜的恋爱之路,他很傻,傻的总是喜欢在每一段爱情中投入许多的感情,最后让自己遍体鳞伤,他也很脆弱,没次受伤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来承受,他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用自己的一生来照顾他爱的那个人,他不帅,没有修长的身材,他有的只是一颗温柔的心,他没钱,他只有一颗敢于拼搏的心。他就是陈越,一个傻傻的只知道一味付出的一个傻小伙子。他的她究竟在哪里?是否会找到?一切不得而知。他在爱情这条路上受过太多的伤,身上的伤口虽然已经结痂,但是不经意的触碰还是会痛。这就是陈越,一个爱情的傻瓜。
  • 王俊凯,蓝色生死恋

    王俊凯,蓝色生死恋

    “雨馨,你听我说解释。”“有什么好解释的。”我不想理你。反正你这么喜欢许莹。”
  • 她心他城他的人

    她心他城他的人

    她说想去看看首都的繁华,他为她办理好一切事宜。两年后她再度北上,这个城里从此有他,也有她。目睹他结婚生子全过程,她依旧彷徨于此,直到他抱住她说,我们结婚吧,她却无比哀伤。身边已有良人,如何不负如来不负卿?
  •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德莱风云

    德莱风云

    “'做到最牛'就是我所订下的每日标准,不管到哪儿都是。”——德莱文
  • 弑神锁天

    弑神锁天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我只是一心寻死,你若是能将我灭杀,反倒正合我意,只是你若杀不死我,弑神剑下,神鬼不留!”
  • 领路长生

    领路长生

    取名长生,是为长生?赵长生,一个六岁开始便在酒楼外替人养马的少年,只因被一流落凡俗的高人看中,离去之时赠他一玉坠,自此踏上一条不俗之路。九山太远,你去不了!是吗?九山算什么,可对得住我这名字?……且看平凡少年,如何一步步披荆斩棘,问鼎长生路。
  • 善恭敬经

    善恭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泉卖棺人

    黄泉卖棺人

    我被一个道士忽悠进了一家棺材店,这家棺材店可不普通。不仅白天有生意,夜晚的生意更多,而且晚上的客人竟然是鬼!!阴阳棺,双生棺,平安棺,石棺,,,,,,阳间用的棺,阴间用的的棺,本店全都有.我从此开始了与各种脏东西打交道的道路,恐怖惊悚、美女缠身、悬疑诙谐,看我为您演绎一个个生动而离奇的故事……
  • 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

    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

    本书从关于给新教师“基本素养”的建议、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关于修身养性的建议等方面出发,以新教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出发点,采取叙议结合的方式,给出了新教师成长的各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