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3600000009

第9章 投笔从戎(1)

穿着军装的大学生

相传东汉初期,有一位通西域的英雄,姓班名超,字仲升,平陵(现陕西咸阳市西北)人。班超从小就刻苦耐劳,勤工好学。因为家境贫困,青年时代常给官府抄写文件,也替私人抄写书籍,得些报酬,供养老母,补助家用。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的边境,班超很是愤慨,同时他又看到西域各国同汉朝的交往,已断绝了50多年,更是心怀忧虑。有一天,他一面抄写文件,一面觉得十分烦闷,忍不住站起来,将笔猛地一扔,大声说道:“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怎能长期把时间消磨在笔砚之间?!”班超的这句话被记入了《后汉书·班超传》中。后来人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就叫投笔从戎。

杨凤田也有投笔从戎之誉。

1959年6月,杨凤田和其他同学一样,进入高考的总复习阶段。这是决定他未来前途的重要时刻,是人生路上的拐点。于是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开足马力,做最后的冲刺。6月天气渐渐热起来,尤其是进入7月,闷热的天气,让人汗流浃背;蚊虫的叮咬,让人难忍。他只好钻到学校附近的树林里,捧着厚厚的油印提纲,一篇篇、一页页地翻着,默记着,饭不思、茶不饮。考生们都把7月称为“黑七月”。不过,杨凤田知道“只有今日苦,才有明日甜”,他坚持着。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让考生们费尽心思,报考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同学们常常不约而同地议论起来,你问我,我问他,一时都拿不定主意。杨凤田同样也在思考着,他想报考北京大学物理系,将来可以当个科学家,可是心里总是不太踏实,总好像缺点什么,还有点担心“我能考上吗?如果考上了能读得起吗?”他心里左右盘算着。“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是那时学生填报志愿的共同语言。正在他犹豫不决时,他看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的招生简章,让他眼前一亮。“军工很重要,是国家重点行业。报考哈军工,我可以当兵了,念书还不花钱,这不正是我所求的吗?”他脑子里一连串的疑点都解决了。因此他高兴极了。果断决定报考哈军工。志愿定了,方向明了,他更加倍努力复习功课,毕业考试全班第一,在全校也是名列前茅。带着这样的优异成绩参加了高考。考后自己感觉良好,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

杨凤田回到家里,又帮助父母干起农活来。但是,他心里一直很不安,也很焦急。不安的是担心考不上,焦急的是希望快点拿到录取通知书。时间还是那样一天天过去,但他觉得过得太慢了,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哈军工是提前录取的学校,8月初的一天,杨凤田正在地里干活,给棉花打农药,乡邮递员走到他的面前,“恭喜你了,你考上哈军工了!”乡邮递员一边说一边将录取通知书交到他的手上。当他接过录取通知书时,心花怒放,双手颤抖着,双目已经有些模糊,盯着录取通知书的每一个字,目不转睛,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真的考上了!”他心里在呼喊着。“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自古以来就是男人的两大喜事。杨凤田金榜题名,自然高兴至极。这时他突然想起来应赶快告诉父母与家人。于是他急忙跑回家,向正在干活的父母大声说道:“爸、妈,我考上了!”随后将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父亲虽识字不多,但也看懂是儿子被哈军工录取了。母亲抢过录取通知书,虽然不知道上边写的啥,但也翻过来翻过去地认真看着。父母及哥嫂都高兴得不得了。母亲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这是杨家祖祖辈辈第一位大学生啊,还是穿军装的大学生啊!为杨家争光了,祖宗们知道后也会高兴的。父母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多年的期盼终于有了善果。

杨凤田考入哈军工的消息,很快在铁河嘴子屯传开了,乡亲们奔走相告,为村里出了一位军人大学生感到骄傲,脸上有光。有的乡亲还特意到杨家表示祝贺。不过谁也不知道哈军工是干什么的,是什么样,连杨凤田本人也说不清楚。

由于录取通知书中要求入学报到时间很紧,杨凤田的母亲开始为儿子打点行装。这时她的心是热乎乎的,脸上总带着笑容。“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马上就远行了,不知道何时再能见到,喜悦的同时,心里还有些七上八下的,担心什么呢?连她自己也说不上来,可能这就是母子情吧。杨凤田也开始忙活起来,向敬爱的老师、亲密的同学一一告别,老师和同学都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眼光,与他紧紧地握手、紧紧地拥抱。那依依不舍的情景,那情意深切的话语,至今他仍记忆犹新。

1959年8月26日,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尽管天气还是比较炎热,但轻轻的小北风不时拂面而过,带来一阵凉爽,让人感到由衷快慰。这一天,愉悦的杨凤田带着简单的行李,乘车到沈阳军区第二招待所报到。接待他的是一位上尉军官,还有一名大尉和一名中校军官。第三天晚上,辽宁的100名新兵就乘火车北上了。他们坐在同一节车厢里,年轻人聚在一起,自然是谈笑风生、兴奋不已、互相介绍、畅谈当兵的心情和未来的理想。让杨凤田感到新奇的是:在他们的队伍中,竟然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同时考入哈军工。仔细瞧瞧,长得还真挺像。火车上的一夜,新兵们都没怎么睡觉。到了第二天清晨,呜!呜!呜!火车的笛声惊醒了朦胧中的新兵们。“哈尔滨站快到了,大家醒醒吧!”领队上尉叫醒大家。杨凤田揉揉眼睛,推开车窗向外望去,火车缓缓地驶进哈尔滨。

进入8月份的哈尔滨,正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的季节,宽阔而整洁的马路两旁树木成荫,川流不息的人流,高头大马的洋车,欧式风格的建筑,洋溢着异国情调,哈尔滨的市容在他眼前闪过,“真是太美了!”他竟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你不知道吗?哈尔滨号称东方莫斯科。”坐在他邻座的一位新兵得意地插嘴说。杨凤田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向窗外看去,一边看,一边打听。火车进站了,他听见站台上锣鼓喧天,还站着一队打着“热烈欢迎新学员”横幅的军人队伍。带队上尉告诉大家:“老学员接咱们来了!”当新兵们走下火车后,老学员拥到他们跟前,与他们握手,表示欢迎。只见老学员穿着带兵种领章的军装,各个神采奕奕、英姿飒爽。杨凤田投去羡慕的目光,心里想到:“我即将和他们一样了!”不由得喜出望外。一声哨响,新兵们排好队,带队上尉对大家说:“现在我们就要开进哈军工,大约有五六华里的路程,大家是坐车去,还是步行去?”“步行去!”新兵们不约而同地喊出一个声音。上尉同意了新兵的要求,挥挥手让等候在一旁的绿色客车开回哈军工,而他带领新兵向哈军工开进。整齐的步伐,嘹亮的歌声,让路人注目凝视。不多时就到了哈军工的大门前,上尉军官高声告诉大家:“看!哈军工。”话声刚落,新兵们都把目光投向前方。只见高大的营门下,有两名持枪的岗哨,笔直地站着,当队伍经过时,哨兵举起右手行军礼致敬。队伍沿着宽阔的林荫大道向前行进,杨凤田的眼睛东瞧西看,真不知道眼睛望哪边好。只见笔直的大道,由西向东,横穿整个军工大院。道路两旁漂亮的杨树,白色的躯干光洁可爱,树间点缀着一丛丛丁香。从树间望去,一座座楼宇掠过眼帘,真是太雄伟了,令他吃惊、令他发呆,仿佛走进了天堂一样。

队伍突然在一座4层工字楼前停下,上尉告诉大家:“这就是你们的宿舍”,随后他宣布了编队名单及住宿分配名单。杨凤田分到一中队一班,他被领到宿舍里,只见房间内有8张铁床,床上铺着洁白的床单,床单上放着豆腐块似的绿军被。房间窗明几净,整洁宽敞。按带队军官的要求,他把大件东西放进了储物间,然后爬到自己的床铺上,躺下来,“真舒服啊!”他感觉真好,并有一种陶醉感。

第二天上午以班为单位领取军装,当杨凤田双手接过军装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急忙把母亲缝制的学生装脱下来,换上崭新的军装,再戴上军帽,扎上腰带,自己上下左右地打量着,“啊!真是太神气了,我是个军人了!”这话虽然没有喊出口,但是在他心里已是大声地呼喊起来了。心里那个美呀,真是无法形容。“这不是做梦吧?”他在问自己。“如果拍张照片,寄回家去那该多好啊!父母、哥嫂一定高兴得不得了。”他心里想着。其实所有新兵都和杨凤田一样,穿上新军装后都想马上拍张照片留做纪念,于是他们成群结队地跑到照相馆拍了张全身照,这时心里才平静下来。他穿着新军装,行走在殿宇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里,一个乡村学子成了一名穿军装的大学生,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活。

首先是个兵

杨凤田是个大学生,也是个兵,但首先要当好一个兵。于是入院第二天就开始了军训。按着单兵、班、排、连的顺序组织训练。从简单的立正、稍息、齐步走、正步走开始训练,有时上军事课,有时上政治课。为了使训练逼真、有效,按连队武器配置规定,发给每人一件武器,杨凤田得到一支半自动步枪。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摆弄这种东西,很是喜欢,爱不释手。

军人的天职是听从命令,起床、吃饭、就寝都听号声,号声就是命令。早晨,还在睡梦中,只要起床号一响,就得立刻爬起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叠好被子,而后跑到楼前,列队出操。

学员们穿着崭新的绿军装,扎着腰带,戴上绿军帽,个个生气勃勃、意气风发。整齐的队列,一致的步伐,显得特别威武雄壮。不过,有时也让大家紧张得不得了,甚至是提心吊胆,丢人现眼。因为在睡梦正酣时,突然哨响,队长高声叫喊:“紧急集合!紧急集合!”学员们从梦中惊醒,急忙穿衣戴帽,打背包,携带枪支、弹带、水壶等跑到楼外列队集合,这些动作要求在5分钟之内必须完成,然后跑步拉练。跑步过程中,就会有人出洋相了,不是背包散了就是鞋跑掉了,队伍继续跑,他们就在后边追,真是狼狈不堪。跑一程后,队伍停下来检查,还会发现更有趣的事:有的人没穿袜子,有的人没有带枪或者没带水壶,更有甚者裤腰带竟也没有扣好,手提着裤子跑步。这些人被叫到队前,众目睽睽下,弄得他们很难为情。每次紧急集合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但随着集合次数的增多,这样的事情就越来越少了。

军队的生活是紧张、严肃、活泼的,一切活动都要集体行动。吃饭、上课、看电影都必须列队前往,步调一致,一路高歌。早晨有早点名,晚上有晚点名,外出时必须请假,还必须两人以上结伴而行。严格的军队生活,让这些自由散漫惯了的新兵开始时真是不习惯。个别学员甚至受不了啦,免不了叫苦喊累,还有人竟开了“小差”。虽然又苦又累,但也有让杨凤田向往和难忘的事情。

第一件让他难忘的事情,那就是哈军工吃得好,这是杨凤田经常提起的事。当时他被任命为革命军人俱乐部一中队俱乐部主任。那时在哈军工实行民主办伙食,他经常听取学员们的意见,并到食堂协助工作,想办法让新兵们吃饱吃好。包子、馒头、蛋炒饭等随便吃。这对吃高粱米长大的杨凤田来说,简直是上了天堂,大饱了口福。八月十五中秋节,每人领到4块月饼,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吃上这么好、这么多的月饼。后来每逢中秋佳节的晚上,当他仰望星空,看那圆圆的、金黄色的月亮时,他就会倍加思念哈军工品尝月饼的情景与心情。

第二件让他难忘的事情,那就是实弹打靶。立式手枪打靶和卧式半自动步枪打靶,让杨凤田过了把枪瘾。平生第一次打枪,竟然打了个双优,自己很是满意。但遗憾的是打得太少了,每种枪只有10发子弹,没有过足瘾。由于是第一次打枪,尤其是对男人来讲,实是快事,难以忘怀。

第三件让他难忘的事情,那就是野外实战演习。一日清晨,野营的队伍出发了,每个人都背着行装、武器、弹药,列队行进在野营路上。野营队伍像一条蜿蜒的长龙,一路行军,一路歌声,《我是一个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广阔的田野上。傍晚时分,到了宿营地,搭起帐篷,准备食宿,开始了野营生活。

野营地是哈尔滨郊区龚家大桥,距市区有50华里。那是一片荒凉的开阔地,间有小山丘,堑壕沟壑。长着茅草和一丛丛的柳树,是一处比较理想的军事野营地。野营训练的内容包括战术训练、急行军、紧急集合、打敌空降兵、攻占山头等。为了演习,把人员按3人一组,3组一班,3班一排,3排一连的建制进行了组织。每个班有正、副班长共11人。每人发给30发子弹、5颗手榴弹。

同类推荐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一代伟人邓小平是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值此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本书选择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以最新的认识视角记述历史的真实,追思这位世纪老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景仰一代领袖的雄才大略,再次领悟一代伟人的智谋和胆识。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以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心理学说。
热门推荐
  • 萤光下的约定

    萤光下的约定

    她,是传说中10岁就已硕士毕业的天才。她曾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却在一次出游时,出了车祸…因为那场车祸,使仅有10岁的她失去双亲。因为那场车祸,使单纯可爱的她戴上了一层层“面具”,使她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但她在人前又是一位外表强悍,其实缺乏安全感,但你不触碰她的底线,她就会对你很好、很温柔的人。在她的眼里只有“报仇”这两个字。这看似平静的一切都是她装出来的。可她又为何要这样?那场车祸的幕后黑手是谁?那幕后黑手又为何要杀她和她的父母呢?这一切的一切只有她,那个身负许多秘密的女孩儿知道……
  •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从距今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元谋人”,到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一一秦,到威名远播的大汉,三分天下的三国,风度翩翩的魏晋,名扬天下的唐宋,软弱无能的清末,再到新中国的建立。 纵观中华五千年,那些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那些影响历史演进方向的英雄人物,共同勾勒出了历史长河波折而又蜿蜒向前的轨迹。
  • 永恒之帝

    永恒之帝

    永恒一直是万物争议的话题,而在茫茫宇宙中,深藏着永恒的秘密,人类、异族都在追寻它的足迹。当有一天,他睁开了眼睛,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龙牙骑士

    龙牙骑士

    名满天下的龙牙骑士与虎头材官、金雕猎人、玄武天师以及圣光游侠做为皇朝的精锐,抗击死敌苍狼帝国建立不世之功。骑士皆选自东郡国的贵族子弟,自幼学习驯龙术,誓死效忠东郡王。光明400年,三皇子商硕弑兄篡位,唯恐东郡王带领四大诸侯国起兵反抗,将东郡王与其麾下所有的龙牙骑士诱杀于燃剑崖,夺走了神龙“嘲风”,而驾驭嘲风的“嘲风灵牙”却凭空消失,商硕为搜寻灵牙挥军向东,屠杀了整个东郡王族和龙族,尚在襁褓中的小公子君煜在睡莲河母的帮助下,成了唯一的幸存者。商硕宣告世间再无龙牙骑士,大祭司元蔡突然自尽身亡,死前留下一句预言:“十八年后,龙牙归来,青龙盛世即将开启……”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
  • 许你再见钟情

    许你再见钟情

    女人一生总要犯一次傻的——为了最刻骨的那段恋情。最美好的故事是女人在这爱恋中一直傻下去,傻到老,傻到风景都看透,一直陪他看细水长流。世间真有顾小卿这样的傻女孩,认准一个人就不会回头,无论隔山隔水隔着锦样年华。从平凡的柜台小姐、彪悍的女司机到淡定的建筑设计师,为了靠近他,小卿八年里默默努力,执着成长。因他的痛苦而流泪,因他的寂寞而染伤。当爱情没有空间时,小卿只是全心呵护、静静守候,不去问一个结果。当错爱终于酿成生命的劫,当情路到了转角处:我一直在这里,许你再见钟情。
  • 长生图

    长生图

    灵道修者逆天长生万古迷局迄今难破七情逆天破碎虚空图谋长生笑傲天下
  • 男人要懂管理学

    男人要懂管理学

    本书要告诉大家的不仅仅是管理技巧,更多的是管理艺术。希望管理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巧,轻松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 土著狼兵

    土著狼兵

    回忆,请你慢慢的回忆在你10岁的时候,是否还在父母的羽翼的保护下天真的活着。在你10岁的时候,你能做什么?是不是连衣服都还不会穿,连饭都不会煮?在你10岁的时候,房间里是不是有很多让人爱不释手的玩具?然而,他们,英雄之后,一群10岁的小孩本该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成长,然而因一纸军令使他们走向战场,他们从来没有后悔,正因为他们走向战场才使得他们更懂得兄弟间的情谊。准确的说,他们更像一群幽灵,幽灵般的神出鬼没,使得敌人闻风丧胆。他们没有父母的羽翼的保护,却用弱小的生命保卫着我们的国家。他们所具有的信仰使他们能战胜一切困难,心中永远飘扬的那面血红的旗帜指引着他们。他们都是战争的宠儿,与生俱来的命运无法去逃避,唯有在战斗中才能使他们有些许慰藉。如果你与他们遭遇,要么消灭他们,要么被他们消灭,永远别想着你能逃跑。你是否能淡定从容的面对生与死?如果不能请不要去玷污他们,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
  • 穿越黑执事之我是个恶魔

    穿越黑执事之我是个恶魔

    我呢,是现实世界的一个17岁的普通的LOLI。(17岁还算萝莉吗.....)由于前世(?!)招惹(??!)了“毒药王后”,好不容易从恶魔堆里钻出来的我又被“活生生”的拉了回去。结果时空一乱套,我居然跑到《黑执事》里面了!拜托,人家还没有看过呢!在不明所以的成为就法多姆海恩的护卫,成为地狱的恶魔女王。接下来的事情呵........就自己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