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62300000002

第2章 斯大林的选择(下)

2004年1月16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正式对外开放。在档案馆的开放档案借阅处,已经解密的8万多份中国外交档案,各国的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自由查阅。在查阅过程中,有一份特殊的档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既不是外交文件,也不是政府公文,而是一篇曾发表在美国报纸上的时评,他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 斯诺。

埃德加·斯诺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传奇的记者之一,他曾经大胆而精准地预测过苏德战争爆发和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949年4月9日,就是这位传奇的记者,在美国《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了《中国会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吗》,斯诺再次预言:“中国将成为一个共产党治理下,不跟莫斯科指挥棒转的大国。”这个预言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但后来的历史证明,他的预言又一次成为了现实。那么这仅仅是斯诺本人的运气,或者是历史的偶然吗?1949年的中苏关系,到底透露了怎样耐人寻味的讯息呢?

1949年元月,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此时,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已接近尾声,东北、华北以及整个黄淮流域都已基本解放,百万人民解放军正枕戈待旦,时刻准备挥师南下,直取南京。

面对这兵败如山倒的局势,1月8日,南京国民政府分别向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提交备忘录,希望由四国出面调停内战,实现国共和谈。事实上,国民政府所谓的和谈就是希望发动一场和平攻势,达成国共双方“划江而治”,以此来换取喘息的时间,待日后卷土重来。对于蒋介石的这个用心,毛泽东看得是一清二楚。所以,当国民政府陆续放出和平的烟幕弹时,中共方面就已经打定主意,拒绝和谈。谁能想到,就在这个时候,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却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苏联收到国民政府照会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10日,化名为菲利波夫的斯大林就致电毛泽东。电报指出:国民政府目的是向世人宣布南京政府赞成和平,如果中共“直接拒绝与南京和谈,就是向世人宣布它主张直接进行内战”。因此,斯大林建议毛泽东,应当同意国民政府的和谈请求。

他(斯大林)就给毛泽东起草了一封回信,说苏联从来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内战是你们自己的事儿,但是如果你们需要国外调停的话,只有苏联有这个资格。他说的意思是,那些在背后煽动挑动内战的那些人,没有资格参与调停。那当然说的就是美国和英国。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斯大林的这些建议,使毛泽东大为不满。这让他马上想起了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斯大林要他前往重庆谈判时的情景。他没有想到,当中国共产党即将要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斯大林会再一次要求他们向国民党政府妥协。

1月12日,毛泽东回电给斯大林,他首先为斯大林草拟了一个答复国民政府的文稿,直接代表苏联政府拒绝对中国内战双方进行调停。在这封很长的电报最后,毛泽东又特别强调:“人民解放军今年夏天将可渡过长江,攻打南京。似乎我们无须再次采取政治上的迂回行动。”

毛泽东的强硬态度,让斯大林感到有些吃惊,也有些难堪。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内,还从来没有人敢这样直截了当地违背他的意志。或许是为了弥补前一封电报的失误,1月13日,斯大林又再次致电中共中央。在电文中,他明确解释说:“我们提出的你们对国民党建议的答复草案是旨在阻扰和谈。”

这个电报说什么呢?说我给你写那个信,不是让你真的去和谈,只是让你要把和谈的旗子抓在手里,你不能把和平的旗子让给敌人,所以既然他们提出和谈,你应该接受,但是你可以提一些条件让对方无法接受,那么和谈也谈不成,谈不成么你该打也还打。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而耐人寻味的是,根据毛泽东俄文翻译师哲的回忆录,毛泽东是在1月13日收到斯大林发来的第二封电报的。可是,前苏联档案却显示,这封电报上标注的日期是1月11日,也就是在毛泽东回电的前一天。而且,这第二封电报在行文上也就像是第一封电报的“续电”。很多俄国学者由此推断,斯大林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让国共“划江而治”,他要搞“南北朝”的说法,也是一种误解。

其实,通过莫斯科的中共中央联络员,对中共不想和谈的立场,斯大林应该非常清楚。然而,他却还是明确表示希望出面调停。斯大林的这种用意,的确值得玩味。1948年12月27日,苏联驻华使馆向莫斯科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在这份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备忘录中透露出的某些讯息,似乎可以对斯大林的心思做一番解读。

“从杜鲁门总统的整个对华政策看,停止给蒋介石政权提供援助已不是意外之事”,有迹象表明,“美国人决心直接同共产党接触”。

这份电报表明,当时,苏联已经敏感地察觉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杜鲁门政府极有可能要对中国内政进行政治干预,为此甚至不惜抛开国民党,直接同中共建立关系。而这正是斯大林最大的担忧。一旦美国接触并控制了中国共产党,苏联将有可能失去中国,甚至有可能失去整个远东。而国民政府在这个时候提出和谈,无疑是让斯大林看到了一个控制局面的绝好机会。

他控制这个局面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他的利益,也就是东北华北这一带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如果能够占住长江以北对他来讲就够了,他的利益就得到满足了。至于如果要过江,那他就要冒风险,就是美国要参与怎么办?另外,如果这场政治干预苏联不能得手,而让美国人得手,那搞不好共产党都会被美国人控制, 这些都是对苏联不利的。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然而,让斯大林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会对他的做法如此敏感,甚至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在1月14日两人的来往电报中,斯大林便完全改变了态度,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1949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接到莫斯科的来电,在电报的末尾,斯大林出人意料地主动提出,可以派一位负责任的政治局委员到哈尔滨或者其他地方,就中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谈判。这让毛泽东多少有些意外,因为按照原计划,他本打算亲自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会谈。

根据已经解密的前苏联档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访苏是在1948年4月22日。当时,出于安全考虑,中共中央决定只安排少数的陪同人员,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师哲就是其中之一。

他(毛泽东)打算去访苏是什么目的呢?就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就是我们新中国宣布成立的时候,起码苏联得表示承认。那么他(毛泽东)给斯大林去电报说想去访苏,斯大林说,现在中国的解放战争正处在关键时刻,你这个主帅不能离开岗位。

——师秋朗(毛泽东的俄文翻译 师哲之女)

到了1948年7月4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斯大林,要求苏联或从大连派飞机来河北,或派轮船到山东半岛接他到大连,然后转哈尔滨前往莫斯科。毛泽东还特别表示,如果苏联从海空来接都有困难,他打算7月15日前后自己动身去哈尔滨。

斯大林说行吧,那你来吧。那毛(泽东)就买了新帽子、新大衣、新皮鞋,准备了很多文件。刚准备好,斯大林又来一封电报,说你还是别来了。你来的时候我们都不在莫斯科,所有政治局委员都下去收麦子去了。毛泽东给气坏了。(他说)我就不相信中国的命运还不如苏联收麦子重要。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毛泽东不得不再次把访苏的时间推迟到11月下旬。但是,到了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刚刚结束,紧接着淮海战役又在中原打响,同时平津战役也在紧张地筹备之中,战事如此紧迫,毛泽东更加不可能离开中国。于是,就在毛泽东致电林彪,命令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的同一天,毛泽东主动致电斯大林,要求再一次推迟访苏。

没想到,这一次斯大林却主动要求派代表来中国,听取毛泽东的意见,中共方面对此可以说是喜出望外。

1949年1月30日,斯大林特派的苏联代表辗转来到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当毛泽东见到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时,才知道,来的是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而对于米高扬来说,他也是第一次有机会亲眼见识一下,这位完全没有苏联留学背景的中共领导人。

他(米高扬)第一次跟毛泽东谈话以后,(对毛泽东)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任何事情谁都别想骗过毛主席,说观察秋毫是他对毛泽东的印象。

——师秋朗(毛泽东的俄文翻译 师哲之女)

由于种种原因,关于米高扬在西柏坡的会谈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档案中竟然没有一个字的记录,或者是做了记录,却直至今日没有公开。我们现在唯一能看到的只是几张模糊的照片,还有散落在当事人回忆录中并不完整的叙述。

这个米高扬一来就声明,他只是带着耳朵来的,他是替斯大林来听毛泽东的意见的。所以毛主席把建国前后的打算,建国以后的安排等一系列的问题就给他详细地讲了一遍。讲到青年团体的时候就说,要成立青年团、学生会等各种组织。米高扬插了一句,青年团有一个组织就行了,把全国的青年都团结起来。毛泽东就生气了,说中国有多少万青年,一个组织怎么能把他们都拢到一块儿?米高扬就说,我是只带耳朵来的,以后就再也没敢插话。

——师秋朗(毛泽东的俄文翻译 师哲之女)

随着前苏联档案的解密,我们终于有机会看到关于米高扬这次秘密之行的完整记录。在长达60多页的《米高扬与中共领导人谈话记录》中,详细记录了1949年1月30日至2月7日,米高扬与中共领导人的12次会谈,会谈的内容涉及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从备忘录记录的时间来看,米高扬几乎每一天都会向莫斯科发电报,及时地汇报当天的会谈内容。虽然,当时斯大林给米高扬的指示电报,至今都没有公开,但是,从现在已经公布的档案里可以看到,斯大林精心安排的这场秘密外交,并非只是让米高扬“带着耳朵去”的。

当时,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政权,但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越是临近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就越感到,中共在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在经济管理和城市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因此,在与米高扬的会谈中,中共领导人多次提出,需要苏联派遣各行各业的专家和顾问,帮助新中国的建设。

干部准备不足,导致了中共对怎么管理国家,怎么坐稳江山信心不足。你再看后来周恩来、陈云、薄一波跟苏联大使的谈话,其实讲的都是这个问题。你这个企业怎么管理?没人管过企业,打麦子他知道,但怎么管工厂?还有技术人员也靠不住, 国民党的技术人员不敢用,日本人遗留下来的又不可靠,自己的又没培养出来,靠谁?还得靠苏联专家啊!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根据当时的会谈记录,仅经济建设这一个领域的专家,中共方面就提出需要至少500名。在最后一天的会谈中,毛泽东还向米高扬提出新中国需要苏联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而这些要求,米高扬都及时地反馈给了克林姆林宫,并最终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在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后,苏联也确实加快了向中共提供援助的步伐和力度。

透过这些档案,可以看出,正是米高扬的这次秘密访问,拉近了毛泽东和斯大林的距离,中国共产党和苏共中央的同盟联系,也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打下了基础。米高扬走了以后,毛泽东在党内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要向苏联一边倒,这个政策是定了,但什么时候公开讲还要等待时机。”那么毛泽东究竟是在等待什么呢?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各野战军及南方各游击队,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终于打响了,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浩浩荡荡渡过长江,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4月23日,南京解放。

1949年的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在文章中宣布,新中国将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这个消息一出,怒不可遏的美国政府就立即召回了司徒雷登,中共与美国之间的联系就此彻底切断了。

其实,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早在1949年6月就已经完稿,但是他却决定在7月1日发表,对于这个时机的选择,毛泽东显然是有着特殊的考虑。他一直在等待着来自莫斯科的消息。

原来1949年6月至8月间,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到苏联秘密访问,计划与斯大林进行面对面的会谈。在当时随行的俄文翻译师哲的回忆录中,他曾提道“我们是7月2日从北京出发”,也就是说,刘少奇秘密访苏是在《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之后。由此,许多国内研究者都断定,毛泽东选择这个时机宣布“一边倒”,是在为刘少奇与斯大林的莫斯科会谈铺平道路。而当时斯大林对此还没有表明态度,中苏的这个结盟,是中方一头热。

有两件档案把这个事情整个翻过来了。第一个档案就是斯大林克林姆林宫办公室的日志,因为那上面写着每天谁进他办公室,几点几分进来,几点几分出去。日志上记的是6月27日晚11时,刘少奇、卡尔斯基(师哲)等人进入斯大林办公室,24点出来的,谈了1个小时。再有一个档案就是会谈记录。这个会谈记录非常有意思,上来斯大林就问刘少奇:“你来干什么?你需要什么?”刘少奇就说:“我需要钱,需要武器、飞机、军舰大炮,还要建海军基地,还要清除水雷。”斯大林说:“没问题,我都答应,要什么给什么,不要都给。”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在这次会谈中,斯大林几乎同意了此前中共提出的所有要求,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帮助中共尽快占领新疆。而这仅仅是斯大林与刘少奇的第一次会面。这表明,斯大林此时,已确定了要以中共政权为盟友的对华政策,而且急于让毛泽东知道。

第二天,刘少奇就把会谈内容向毛泽东做了报告。三天后,毛泽东就正式宣布向苏联“一边倒”。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斯大林的态度已经十分清楚,新中国和苏联的结盟,是两国领导人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致电周恩来,表示苏联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10月3日,新中国和苏联正式建交。中苏关系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1949年12月,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身份,第一次出访苏联,为斯大林庆祝70岁的生日。很巧合的是,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生日只相差5天,所以毛泽东也是在苏联度过了他56岁的生日。但是,这一年的生日对于斯大林和毛泽东来说,似乎都有些不同寻常,因为等待他们的不仅仅是鲜花和蛋糕,还有一纸急需解决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1945年由斯大林和蒋介石签署的条约,成了新中国与苏联走向同盟的绊脚石,而要怎么搬开这块绊脚石呢?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的一场正面交锋,即将在莫斯科展开。

同类推荐
  • 工人政治

    工人政治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就是由工人阶级主导的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推动着现代世界向前发展。站在历史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似乎渐渐偃旗息鼓。然而,工人政治并没有结束。工业化早期的工厂生产结构和模式,及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矛盾,均发生了巨变,传统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而中国如何能把握好这一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如何顺利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
  •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顾我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我们讲这样的理论、钻研这样的理论底气足、热情高。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热门推荐
  • 陋虫

    陋虫

    有人说,很多事情都会变成习惯。我一直很相信,但是......事实却绝非如此,我总是觉得他们还在我的身后,可我一回头,只有自己的影子。我义无反顾的走着自己的选泽,我以为是拯救,却更像是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向绝境。既然守护的已经面目全非那么就毁灭吧!
  • 魔人传奇

    魔人传奇

    随着魔法和武学的没落,人类为了抵抗残酷的魔兽世界,为了种族的延续,大炼金术士、大魔法师俾麦斯在四百多年前创造了魔人,魔人传奇由此开始.
  • 开挂闯异世

    开挂闯异世

    当一个宅男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他会让所有人看到宅男的恐怖,依靠着宅男的专属:“开挂”他无视武神,无视所有武者大陆的高手,想干架,马勒戈壁,信不信老子召唤一群小弟把你群殴到蛋疼?什么决斗,什么1V1,什么公平,见鬼去吧!
  • 创世光明神

    创世光明神

    一位从天而降的少年,伤痕累累,记忆受创,背负着一段段传奇,在这个大陆上开始了新的冒险。
  • EXO之重生复仇逆袭

    EXO之重生复仇逆袭

    我若是离开,你们是不是特别高兴,就差唱欢乐歌了吧。可是我就偏偏不如你们愿,我楚漠熙重生了。我会把我所受的伤害加倍的讨回来!
  • 终成眷属

    终成眷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诀剑

    七诀剑

    天下刚平,乱世又起。阴谋诡计,为之江湖。南北之朝,豪杰纷纭。谁能崛起,谁又将泯灭,逐鹿群雄舍我其谁。
  • 碑塔

    碑塔

    乱世群像,任我也描绘不全整个时代的风貌,只能截取历史的断面,窥探那风雨云涌的时代。数十年前神秘岛国先进文化涌入,发酵融合。大金朝政体腐败,岌岌可危,思潮涌动,新旧文化强烈冲突,维新革命,新旧都关系微妙。伫立千年灯塔轰然倒塌,激起万层波浪。无数精英在这风起云涌的乱世中举着各自的旗帜指引这个国家前进。而一一个惊世秘密又被层层剥开。哪个有志之士没有在那浩然星空下看到挥斥方筹,纵横四海的愿景。
  •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吴亦凡,你会好好的。注定无果,只是你我强求。
  • 晓梦之魇

    晓梦之魇

    离奇的惊悚案件,迷一样的犯罪手法,毛骨悚然的诡异经历,奇特的破案思路,拨开层层迷雾,探索最深处的奥妙,展露人心不为人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