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家世
欧洲势力逐渐向东延伸的趋势
中国内乱的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间的关系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亲名进文,母亲沈氏,生有儿子四人。长子李瀚章,官至两广总督;三子李鹤章、四子李昭庆,都投身军旅并立有战功。李鸿章排行老二,生于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正月初五,小时候在一家普通的私塾里读书,为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到二十五岁时中进士,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入翰林院,那一年是丁未年。
李鸿章刚刚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法国大革命的风波平息的时候,绝世英雄拿破仑被流放后死于囚禁他的荒凉孤岛上。西欧大陆上的局势也已经平定下来,各个国家间不再互相侵略,而专心于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便将战略目标转移到东方。于是几千年来维持大一统局面的中国,便逐渐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麻烦事。伊犁划界条约,被在北方的俄国人单方面撕毁;而在南方,英国人开始挑起鸦片战争。整个世界进入了多事之秋,而此时也正是国家急需要有识之士的时候。加上瓦特新发明的蒸汽机的原理得到广泛使用,大型军舰、轮船等得以乘风破浪开往远方,世界各国间的距离仿佛被大大地缩短,天涯之远的国度也变得近在咫尺。苏伊士运河开凿成功,进一步拉近了东西方的距离。西方势力逐渐进入东方,这股力量迅速席卷而来、奔腾澎湃,如同狂飙,又同惊涛骇浪一般,呼啸着、汹涌着,冲击并侵蚀着海边的岩崖,天地日月为之变色,东方各国无法遏制,也难以抵抗。可以说自李鸿章出生以来,就正好是中国与世界开始发生种种联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列强间的交涉最为艰难的时代。
再看看中国国内的情况,则是自乾隆皇帝以后,盛极而衰,百姓穷苦不堪,官员骄横放纵,疆域内的麻烦事越来越多。于是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便发生了湖南、贵州红苗叛乱。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造反,蔓延到全国五个省,历时九年。嘉庆九年(1804年)消耗了二亿两白银的军费,才勉强将其形势控制住。与此同时,海盗蔡牵等人,以越南作为老巢,不断出海侵扰两广、福建、浙江等地,大肆烧杀劫掠,沿海民众受尽煎熬,到了嘉庆十五年(1810年)才被平定。紧接着,又有天理教李文成、林清等起来作乱,惊扰了山东、直隶两省。同时,陕西则传来劫匪作乱的警报。到了道光年间,又爆发回疆的张格尔叛乱,边境陷入混乱,人心惶惶,直到朝廷派重兵前去征讨,用了七年时间才将其平定。这些事件之所以连续发生,是因为在嘉庆道光年间,国力日渐衰退,民心的躁动已经达到了顶点,然而满朝上下还到处都是醉生梦死的人,依旧文恬武嬉,一片歌舞升平。下层民众对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生活,没有什么办法申诉,这种状况让当时的有识之士不禁感到了担忧。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流血的历史。所谓的人才,也是杀人的人才。纵观古今历史当中的大事,会发现只有在乱世才出英雄,而和平年代则没有。时势发展到嘉庆道光年间这种地步,于是到了道光、咸丰末年,那些所谓的英雄们,都开始磨刀霍霍、跃跃欲试,等待着改朝换代的时机来临。大概是由于中国自建立国家以来,从来就没有普通民众参与国家政事的先例,当百姓被官吏所欺压、威逼后,又对这些暴政没有可申诉的途径时,所采取的反抗手段只有两种:轻的则是罢市,重的则是起兵造反,这也是情急之下无可奈何的举动。而且,改姓换天命、改朝换代,都被大家看作是很平常的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念深入人心。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地痞流氓出身,今天还是一个盗贼,明天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神圣的帝王,只要厉害的就尊崇,没有其他可讲的道理。正是有了这样的风气,这样的心理,所以历朝历代的平民揭竿而起的事情在史书中比比皆是、不绝如缕。在这些暴乱和起义间,往往会有几百年时光的天下太平,而这也不过是在经历了前面的战乱、杀戮之后,人们对战争感到厌倦,加上人口锐减,谋生较易,或者是帝王统治有方,通过小恩小惠笼络了民心,获得了威望,缝缝补补,取得一时的安定罢了。实际上,在整个国家内,动乱的隐患从来就没有彻底地消失过,只要稍有一些机会,这些隐患就会再次生根发芽、卷土重来。所以说,几千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实际上充满了血腥,肝脑遍地,涂抹其间,这一点没有什么可避讳的。清朝从关外兴起,入主中华,在我国国民长期以来的自尊自大、蔑视外族的心理下,内心自然不会不存在一丝不满。所以自从明朝灭亡以后,明朝的遗老遗少们在私下结成的以恢复明朝为目的的秘密党会,两百多年以来,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一直蔓延在十八个行省之内,到处都是。之前虽然多次煽动造反,但是由于英明的帝王相继出现,所以都没有成功。不过情绪郁积久了,也必然会爆发出来。等到道光、咸丰两朝以后,官吏愈发变得庸碌、顽劣,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这种现象已越来越明显。加上错误的政策众多,国耻一个接一个,于是怀有民族热情的忠义之士便想要清扫雾霾以破旧立新;狡诈奸猾之人则想趁火打劫,心存非分之想,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形势使然”吧!于是一代英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等人,也因此而崛起;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也因此而崛起。
李鸿章最开始时作为优贡生而客居北京,因他的文学才能而受到曾国藩赏识。于是拜曾国藩为师,日夜跟随,学习儒家义理以及经世致用的学问,其一生的学养,实际上都是来源于这时的积累。等到后来李鸿章又进入了翰林院,但还不到三年的时候,金田之乱爆发了。洪秀全以一普通民众的身份在广西揭竿而起,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席卷、蹂躏了大半个中国。东南地区的重要城市,相继陷落,所到之处,土崩瓦解,让人们产生了极度的恐慌和不安。当时李鸿章正在他的老家安徽,为安徽巡抚福济和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参赞军务。那时庐州已经陷落,敌军分兵驻扎在附近地区,形成犄角之势,福济一心想要收复庐州,却无奈实现不了。于是李鸿章建议先攻取含山、巢县,从而切断敌人的援兵。福济便授予李鸿章兵权指挥军队,很快就连续攻下了这两个县,李鸿章通晓军事的名声便流传开来,这时正是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
等到洪秀全攻下武昌的时候,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正在家服丧,李鸿章奉旨帮办团练,其慷慨激昂,练就一支精兵,以解救国家危难为己任,湘军由此而兴起。湘军,乃是淮军的母体。那时的八旗、绿营这些旧军队,都懒惰颓废,胆小怯懦、不堪大用;他们的将领都是些庸碌无能,尸位素餐的人,不能尽忠职守。曾国藩深刻洞察大局,认识到想要改变军队现状,如果不是将其彻底根除重建,必然不能产生效果。所以他广泛招揽人才,统筹全局,坚忍刻苦,百折不挠。清朝军队战斗力恢复的时机,实际上正是开始于这个时候。
洪秀全占据金陵以后,逐渐变得骄横放纵,不断内斗,自相残杀,腐败到了极点。假如当时有得力的将领和军队,全力出击的话,那么太平天国转瞬间就可以剿平。但是官兵的骄横和腐败,比太平军还严重。咸丰六年(1856年),向荣指挥的金陵大营被击溃,十年(1860年),钦差大臣和春、江南提督张国梁指挥的金陵大营再次被击溃。导致江苏、浙江相继沦陷,一时间,敌军的士气与咸丰初年相比,更为高涨。加上咸丰七年(1857年)以来,清朝与英国间开始发生战争,当张国梁、和春阵亡之时,正好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之日。天时人事,种种不顺交相进逼,到了这个时候,大清十代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已经命悬一线。
曾国藩虽然统管军队十年,然而所负责的仅仅是两湖、江皖一带的事。这固然和曾国藩深谋远虑、慎重行事,不追求急效,采取脚踏实地、稳步前进的策略有关;也和朝廷委任不专,事权不统一,从而使得他不能尽情施展心中之志有关。所以,当军队迁徙转战于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时,在其间因地方官员所牵制而延误战机的,不止一次两次,使得他很长时间内始终不能建功立业。等到金陵大营再次溃败的时候,朝廷才意识到,除了湘军之外,已没有其他可以依靠的力量了。于是在十年四月,任命曾国藩代理两江总督,很快,又授予他实权,并封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地区的军事事务。到这时,兵权和财权,才集于曾国藩一身,他才得以与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合力进击苏州、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也在这个时候,大局才开始有了转机。
李鸿章在安徽巡抚福济手下做幕僚的时候,福济曾上书推荐他做道员,然而由于遭到郑魁士阻碍,最后没有被成功举荐。当时,还谣言四起,诽谤他的言论到处都是,使得李鸿章几乎都不能再在乡里立足。后来虽然被授予福建延邵建的道员遗缺,却基本上只拥有虚名,而无实职。到了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率军转战到建昌,李鸿章便前去拜谒,随后就留在曾的手下做幕僚。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曾国藩派调在抚州的湘军旧部四营,又新招募了五营,让其弟曾国荃做统帅,开赴景德镇协助围剿,而李鸿章作为参谋也跟随一同前往。肃清了江西的太平军以后,李鸿章又在曾国藩的大营里待了两年多时间。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商议建立淮阳水师,奏请增补李鸿章为江北司道,没有获得批准;又举荐李鸿章为两淮盐运使,奏折送到北京时,恰好赶上文宗北逃至承德避难,便被搁置下来,不了了之。这时李鸿章已经三十八岁了,还怀才不遇,内心抑郁万分,只有拍腿感叹岁月蹉跎,半生已过,自认命运不济,不敢太奢谈功名利禄了。唉!这是老天有意要磨砺李鸿章吗?还是老天想要恩赐李鸿章呢?让他困顿不堪、颠沛流离的这十几年,练就了他的气度,增长了他的才干,为他日后担当大任做好了准备。而跟随着曾国藩的军队做的几年参谋,又像是李鸿章进入了一所锻炼能力的实践学校,所获得的经历让其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