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出身低微,出生时连名字也没有,甚至他的出生日期都是个谜。他给人流浪汉的感觉,事实上,他的确有过近乎流浪的日子。就是这样一个山村野夫式的人物,开创了中国历史最辉煌的一个王朝:大汉王朝。很多人把他的成功归为运气,不可否认,运气是伴随刘邦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有时候,运气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运气是由你自己吸引过来的。刘邦似乎像个奇特的磁铁,他能吸引运气。
刘邦的成功绝不仅仅是运气所能概括的,三分天命,七分人为。说到人为也让人困惑了,如果按照儒家传统的道德,刘邦绝对算不上有德有能的人。他好酒色,与人私通,根据传统道德标准肯定没法及格;说到能力,打仗他不行,出谋划策他不行,后勤管理他不行。他的能力只有一样比较出色:人际关系。刘邦是一个忍术大师,真正的忍术大师不是一味隐忍,而是把忍术融合在自己的性情里,这样既能统筹大局,又避免给人城府很深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刘邦比朱元璋要更高明一些。
刘邦是个十分喜欢玩弄权术的皇帝,同时又是少有的不摆架子的皇子。他就像一个谜,让人猜不透,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也许就豁然开朗。在刘邦做混混时,他后来的那些成功经验和技巧便已悄悄萌芽。正所谓,混沌在萌芽中,道已存在……
游手好闲的败家子
大凡真命天子出世,总不会是无风无雨,平平常常。
我们的始祖黄帝出生时,巨龙在天上腾跃,凤凰拍着翅膀跳舞,鸟儿歌唱,百兽欢呼,甚至花儿都提前开放。
尧帝出生前,他的母亲庆都坐在小船上观赏自然风光,忽然刮来一阵龙卷风,仿佛一条赤龙在盘旋,庆都不仅不怕,反而冲着龙卷风笑(让人怀疑她精神是不是有问题)。第二天晚上,庆都睡觉的时候,突然房间里起了一阵阴风,一条赤龙向庆都扑来……就这样,庆都怀上了尧。
大禹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流星穿过腹中,梦中感应,吞下神珠然后生下了禹。……似乎这些人都是天命所归,要成为圣人和伟人的。
刘邦出身微贱,也编造了一个类似的神话。相传,他娘王氏一次外出的时候,路径大泽,忽然感到全身疲劳,想是原本就怀孕了而不自知,于是就坐在草堤上歇息。歇着歇着,有了睡意,似睡非睡似梦非梦之际,忽然看到一个满身尽带黄金甲的神人从天而降,一下子晕了过去。写到这里,我表示很佩服神人,神人就是神人,穿着黄金甲都能让人怀孕。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见老婆出去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回来,不免有些担心。刚准备出门,突然天一下子变黑了(想是老天暗示刘公别去打扰神人的好事),天地间电光霍霍、雷声隆隆。太公哪里知道是神人在搞自己老婆,拿起雨具拼命往大泽那边跑。远远看到草堤上睡着一个人,似乎就是自己的老婆,奇怪的是一团云雾罩着老婆,云雾中露出发光的鳞甲,似乎有蛟龙在里面“折腾”。
刘公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一看这场面吓住了。直到云雾散去,才敢走近妻子旁边。妻子朦朦胧醒来万事不知,刘公一说,妻子也感到震惊。随后,怀上了刘邦。
夫妇俩都认为这孩子将来有大出息,因为他们发现这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大腿上有72颗黑子,不是太阳那个黑子,黑痣而已。这是异人的标志,当年舜帝重华出生的时候,每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也被视为异人。所以说,在古代要成大事,长得奇怪也是一个便利条件。
夫妇俩对这儿子期望值挺高的!哪知道,这孩子越长大越让人失望,以至于刘公后来干脆称他为“无赖”,那时,老两口早忘了那个梦,只要这小子自己养活自己就够了,可惜,刘邦连这点都做不到,是个货真价实的啃老族。在四邻八乡的眼里,刘邦是个不良青年,我们不妨为他做一份简历,这样能更好地看出他人生轨迹。
姓名:刘邦(父母最初为他取的名字是刘季,伯仲叔季,季在古代是“老四”的意思,但这里应该理解为“老小”或者“老细”,因为刘邦只有两个哥哥)
性别:男(这一点不需要证明吧,虽然刘邦确实玩过同性恋,他是个很前卫的人)
民族:汉
生卒年:公元前256~前195年(死亡日期可以确定,出生日期待定)
籍贯: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
升职记:流浪汉——亭长——土匪——沛公——汉王——皇帝
爱好:酒、犬马、女人、足底按摩
讨厌:读书、劳动
偶像:信陵君
一生最大的贵人:萧何
刘邦比秦始皇小三岁,秦始皇四处巡视的时候,刘邦还在为生计发愁。刘邦有两个哥哥,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两个哥哥都是非常老实的庄稼人,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靠得住的好男人。刘邦跟两个哥哥完全不同,从小就不喜欢干活,长大了还是不改,经常和一些狐朋狗友到处浪游。
看老三这么没出息,刘公心里真着急,屡次教育他:老三啊老三,你也不小了,还这么贪玩取乐,小心娶不到老婆,你看看你那两个哥哥,哪个不比你强……
刘邦只当是耳边风,刘公拿老三没办法,只好任由他想怎样就怎样,反正养老还有两个儿子。本来呢,都是同根生,你刘邦混得烂,两个哥哥可以照应嘛!但是,有了嫂子就不行了,两个哥哥一结婚,刘邦就郁闷了。
大嫂是个非常小气的女人,看到刘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整日坐吃山空,免不了一肚子怨气。她对公公说:“爹,你倒说说看,刘老三这么大的一个人了,屁事不干一个,饭量还那么大,我们就是再累死累活也不够养他啊!这样下去,我和阿伯干得也不起劲啊!”
刘公皱皱眉,想想也是,两个儿子都成家了,总不能白养着老三吧,干脆分家吧!分家以后,刘邦就跟着二老住。
时光荏苒匆匆往前飞,曾经那个调皮捣蛋的刘邦快成了大龄青年,还是孤单一人,还是无业游民。刘邦刚出生时,刘公还以为这儿子不同凡人,可是眼见他一天比一天没出息,刘公暗自后悔自己看走了眼,越来越看不惯这儿子,甚至骂他是无赖。到后来,连饭食都不愿给他。
刘邦是个心胸比较开阔的人,受到这样的冷遇,依然本色不改,还是过他的浪荡生活,在别人眼里他肯定是“没志气”的。很多时候,为了躲避父母的数落,他干脆住在外面。有时,他在两个哥哥家里借宿,两个哥哥倒也厚道,不嫌弃他。
后来,大哥去世后,刘邦还经常往大哥家里混饭吃,嫂子自然不高兴了。那时,刘邦还没有什么城府,单纯得像个傻子,经常带许多朋友去嫂子家里“聚餐”。嫂子见刘邦不识趣,故意用瓢把锅底刮得嗞嗞响,表示羹汤已尽。朋友们很识趣,纷纷离开。刘邦却稀里糊涂,还以为自己来迟了,没赶上嫂子吃饭的时候。送走友人后,刘邦来到厨房,看到锅里蒸汽在冒,羹汤还有大半锅。刘邦长叹一声,掉头离开,从此不再去嫂子家。刘邦是个亲情淡薄的人,后来被项羽打败后,为了逃命把儿女推下车,也许跟早年的这些经历有关。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刘邦身上有三个特点:
一、胸无城府,有赤子之心,正因为胸无城府,他才不善于看人脸色。
二、刘邦并非没有志气,知道嫂子嫌弃自己,从此不去嫂子家,说明这个人还是有骨气的。
三、刘邦很大度,虽然明知道嫂子使诈,但是并没有跟她理论计较,只是叹口气,从后来的情况看,他也没有记恨。
刘邦早年虽然很没“出息”,但是他身上具备的这些品质却是非常难得的,他的成功固然有运气的因素在里面,但也绝不是没来由的。
混混闯世界
家人嫌弃刘邦,刘邦却不嫌弃自己,有人认为这是脸皮厚,但也可以说是心理素质好。刘邦所以能成大器,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连毛主席都认为刘邦是封建帝王里最厉害的一个,可见他确实有些不简单的地方。
老子说“大国者下流”,大国应该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别人才会归附,姿态越低越容易吸引别人。刘邦身上有这个特点。
刘邦跟历史上其他领导者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拿架子,他能跟各色人等迅速地打成一片。而项羽在这方面要差很多,项羽是个英雄,给人高不可攀的感觉——这还不足以导致他失败,他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妇人之仁。越是英雄,越不能存妇人之仁,因为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英雄比枭雄原本就处于不利的位置。
受家人冷落,谁都会有些失意的。刘邦于是常常到村口的两家小酒铺里喝酒,那时的酒铺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路边的小吃店。农民们有闲的时候会在这里喝上几杯,当时村子里像刘邦这样整天泡在酒铺里的也是少数,恐怕也就几个游手好闲的登徒子吧!
我们可以猜想,当时坐在酒铺里的刘邦,其实心里就有一些朦胧的连自己也说不上来的蠢动,这种蠢动无法满足,只能借酒浇愁。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种蠢动其实就是“理想”,很多学者,包括王立群教授也说刘邦没想过要当皇帝,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没有说出刘邦的真性情,准确的说法是:刘邦不知道自己想当皇帝。如果一个人内心里没有对某个事物的渴望,即便阴差阳错把他推到某个位置,他也会坐得不舒服。
所以我认为,刘邦“想”当皇帝,这不是头脑里的想,而是血液在想。如果对一种事物没有渴望,你根本不可能得到那个东西,因为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没有动力,就算有再多的资源也是白费。
泡酒铺的这段日子对刘邦来说是人生的迷惘期,但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收获了不少的东西。那就是结交了许多朋友,思路有所开阔。从这时起,刘邦的运气悄悄降临了。
大家一定在想,刘邦是个穷小子,无业游民,哪来的钱整天喝酒啊?总不至于两酒铺是搞慈善的吧?
是的,他没钱,但别人愿意赊欠给他,所以说很幸运!据说刘邦小伙年轻时还挺帅的,两个酒铺都是老板娘开的。一个老板娘叫王媪(ǎo),另一个叫武妇。她们发现这小子身上有一种魔力,只要他坐在店里喝酒,就会引来许多客人,这样一来,生意就翻翻,所以呢,她们很乐意刘邦在自家喝酒。
刘邦呢,承人家的情,乐得喝个逍遥自在,反正也没有地方好去,干脆整日在酒铺里混,每每喝到黄昏才回去。有时,喝醉了,就睡在酒铺的凳子上。
也不知是真是假,有一次刘邦躺在凳子上睡着了,王媪见天色快黑,准备叫他回去。突然,看见一条金龙在刘邦的头上盘旋,说不出的离奇古怪,王媪当时差点被雷倒,赶紧叫来武妇,两个女人对着刘邦头上的金龙指指点点。
“你看,龙啊!”
“是啊,还发光呢!”
“了不得啊!”
“是啊,这个人将来肯定是大富大贵。”
从此,两个老板娘对刘邦的态度越来越好,奉为贵宾。年终收酒钱的时候,也不向刘邦索要,直接划个勾,来个一笔勾销。
刘邦似乎很能吃得开,再加上他喜欢侃大山,有一股任侠豪迈之气,首先吸引了一批不务正业的混混。这帮混混还没到古惑仔的级别,只能算是地痞流氓,想必刘邦经常跟他们扯自己偶像信陵君的故事,在这些小混混的眼里,刘邦就是丰邑的信陵君。这些混混中,比较有名的有樊哙和卢绾。
樊哙是个杀狗的,我们现在只有杀猪的,叫屠夫,当时杀狗的也叫屠夫。就这么一个屠夫,最后被认为是西汉著名军事统帅,除了项羽外的第二猛将,好像这个人天生就是一个大将之才。可能吗?不可能,机遇和平台比能力本身更重要。樊哙因为靠近刘邦,所以得到了施展的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樊哙确实有打仗的能力。
卢绾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是从小在一起玩大的铁哥们,刘邦当皇帝后封他为燕王。后来,刘邦诛杀异姓王的时候,命樊哙和周勃攻打卢绾,卢绾吃了败仗,携带家人投靠匈奴。惠帝元年,卢绾死在匈奴。
刘邦在乡里充当小霸王的这段日子到底做了什么坏事?我们现在无从知道,但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刘邦不至于像现在的流氓一样欺压良善,毕竟他的偶像是信陵君,换句话说,他即使是流氓,也流氓出了道道,流氓出了义气,这也是他为什么成功的原因。他不是一般的流氓。
刘邦不满足于做一个地头蛇,他也想往上爬,所以结交了沛县的“许文强”王陵。王陵是当时沛县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家庭殷实,仗义疏财,为人豪爽,喜好结交三教九流的人物,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黑道的大哥。
依附王陵之后,刘邦反而没有以前那么洒脱了。王陵和他的偶像信陵君比起来差得太远。当时河南有个叫张耳的人,名气非常大,此人曾是信陵君魏无忌的一个门客。信陵君死后,张耳来到河南外黄县,和当地富绅的一个女儿结婚,效仿信陵君礼贤下士。
其时,刘邦的偶像信陵君已死,偶像无法瞻仰,只好退而求其次,瞻仰偶像的门客张耳。刘邦于是离开王陵,踏上了漫漫的“追星路”,那时刘邦大概20多岁。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敢于单枪匹马追逐梦想,这种勇气是应该肯定的。就这样,他从今天的江苏沛县一路走到河南的外黄,外黄是秦朝设立的一个县,位于河南西北,唐朝时才废掉。
那时候的名人没现在名人这么大排场,刘邦很顺利见到了张耳,两人交流得还挺顺,共同语言比较多,刘邦这一来就在张耳府上住了几个月。这几个月的日子应该是刘邦生命里非常开心的日子,因为张耳的见识自是比沛县里的那帮名人要高明很多。
随后,秦始皇灭魏国,张耳逃亡。刘邦回到沛县。
做亭长的日子
在刘邦的青少年时期,正是秦始皇着手兼并六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