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管仲的话,齐桓公很是惭愧,他说道:“好吧,就请仲父去处理吧!”于是管仲把土地还给了鲁国。但是从此以后,齐桓公在天下诸侯中已经树立了诚信的好形象。
后来,齐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霸主,威震四海,就连周天子也对齐桓公格外礼待。
[总结]
讲诚信是君王赢得人心的前提之一,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君主很难让众人心服,也就没有人愿意追随他、接受他的统治。守信是君主的一种“资本”,这种资本能给君主赢来无以数计的收获。齐桓公守信之举,不仅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齐国称霸奠定了基础。
自知者明——要有自知之明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
认识他人叫做机智,认识自己就是高明。战胜他人就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弱点,才算做刚强。
《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评析]
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比如才能、地位、身份、实力等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对自身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有些人盲目地妄自尊大,总是自以为了不起,实际是全都是虚妄的自大而已。在很多时候,人们都容易犯这种错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结果招致失败,造成损失。
[实例]
唐太宗广开言路明自身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一代名君,他在位期间,广开言路,能够听取臣子们的劝谏和谏诤,并且主动鼓励臣子们上谏。结果国家得以大治,一时间国泰民安,出现了令人称道的“唐朝盛世。”
在贞观年间,君臣能共商国事,谏诤蔚然成风: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史上的特异光彩,也是唐初“贞观之治”之所以引人注目的重要方面。像王珪、刘泊、张玄素、褚遂良、杜如晦等,甚至连长孙皇后,都是敢于忠言犯颜且卓有成效的进谏者。
魏征是贞观年间、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谏官,在短短的几年中,魏征所陈谏的事情多达200多件,且多被采用,他的忠言敢谏之举,深得唐太宗的赞许。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一天,唐太宗意外得到了一只漂亮活泼的小鹞,他素来喜欢鹰鸟,此次得到这只小鷂,简直是喜出望外,直至戏逗入迷。正在把玩时,忽见谏议大夫魏征进来奏事。
魏征此次是有备而来,他听说唐太宗把玩小鹞入迷,便预计加以干涉。唐太宗担心魏征责怪自己玩物丧志,忙将小鹞子藏到怀里。
魏征虽佯作没看见.却故意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没了。等魏征退下,唐太宗才敢取出小鹞子,可它早已被闷死了。唐太宗心疼极了,但却忍下了。
贞观六年三月,一次罢朝后,唐太宗大声怒骂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田舍翁!”
长孙皇后忙问田舍翁是谁,唐太宗道:“就是魏征!多次在我身边絮叨,常常在大廷上顶撞朕,让朕下不来台。我必杀了他,以泄心中之恨!”
长孙皇后听后大吃一惊,赶忙退下。一会儿,她正儿八经地换上了上朝用的严整朝服,向唐太宗拜贺道:“妾听说君主清明,臣便忠直。当朝既有魏征这样的忠直之臣,便可以想见陛下当政无比圣明了。”
唐太宗听后,便立即转怒为喜了。
又有一次,魏征出外办事,回来后对唐太宗说:“听说陛下要外出巡视,大的装备都已布置停当,怎么迟迟不动身呀。”
唐太宗笑着说:“前阵子是有这种打算,想到卿必定要来劝谏阻止,听以干脆在卿谏阻前打消了念头。”
魏征最负敢谏之名,但当时敢于直言忠谏且劝谏有功的大臣,绝非只有魏征一人。
有一次,王珪被荣封为侍中,奉诏后进宫拜谢,见有一美人侍立在李世民身旁。王珪觉得面熟,便故意盯着美人看。
李世民只好向他说明:“这原是庐江王李缓的姬人。李缓听说她长得漂亮,就杀了她的丈夫抢到了她。寡人将庐江王治罪后,便收下了这姬人。”
王珪听后故意问:“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
李世民答道:“杀人而后抢人妻子,是非已很清楚,何必要问?寡人不是已经治了他的罪吗?”
王珪不依不饶地说:“臣听说齐桓公曾经向郭国遗老询问郭国败亡之因,遗老说是因为善的不用而恶的不除。如今,陛下纳了庐江王的侍姬,这不是要重复庐江王的错误吗?”
李世民听后一惊,羞愧地说道:“若不是卿来提醒,朕差点就犯下错误了。”
等王珪一离去,李世民就把美女送回娘家了。
臣子们都敢于直言劝谏,就要归功于唐太宗“恐人不言,导之使谏”的“采言纳谏”之策了。魏征说得好:“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如果陛下是个不能采言纳谏的君主,下臣们哪里敢触犯忌讳,以卵击石呢?”
唐太宗还从制度上来促进广开言路、“采言纳谏”的施行。他在朝纲上沿袭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同时又让一些职位稍低的官员以“参与朝政”的名义,加入到最高决策层当中。唐太宗还特别重视对谏官的选择,甚至把杰出的谏官一步到位提到宰相的位置,可见其对谏言的重视程度了。
[总结]
李世民是个开明的皇帝,他知道皇帝的身份很特殊,自己一身的言行,关系着整个唐王朝的兴与衰。他担心自己有失误的地方而不能自知,于是广开言路,积极鼓励臣子们上谏,时刻督促自己,以此来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李世民贵为皇帝,尚且如此重视“自知”、“自治”,何况我们呢。
李密不自知终丧命
李密在隋朝末年,是一支起义军的将领,曾经有很大的实力和声势。但李密这个人虽有雄心壮志,却没有雄才大略,也就是说,有勇而无谋,所以难成大事。
李密的父亲原是隋朝的大官,李密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也当过几天侍从官。后来,他看到隋朝腐败,难以长久,就称病辞官,在家闭户读书。
后来,李密与朝中礼部尚书杨玄感共同谋划起兵反隋,兵败后,杨玄感被杀,李密一个人逃到雁门,隐姓埋名,做了一名教书先生。
在教书先生中,有一位魏先生,是位世外高人,李密和他渐渐熟了起来。
一天,趁着左右无人,魏先生用开玩笑的口气悄悄问李密:“你气色沮丧又目光迷乱,内心犹豫而语言含混。现在各处都在搜捕反贼,说不定你就是朝廷要抓的李密!”
李密听了大吃一惊,吓得差点跳起来,拉住魏先生的手说:“您既然知道我,难道不能帮助我吗?以先生之才,再加上我李密,我们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魏先生微微一笑,说道:“依在下察看,你没有帝王的气度和心胸,也没有将帅的才略,只能是一个乱世中的豪杰。”
李密不服气地说道:“帝王和乱世豪杰有什么区别?难道你没听说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吗?”
“不然。当然是有区别的。”魏先生摇头说,他向李密分析和论述了帝王将帅与乱世豪杰们,之所以兴废成败的关系与区别,并说:“我曾经仰观天文,发现在汾晋之间有圣人出现,你如果能去投奔他,将来可以取得富贵。”
很明显,魏先生所指的圣人,就是李渊、李世民父子。李密自视甚高,魏先生说他没有帝王的气度、没有将帅的才略,他自然不服。
李密拂袖而起,不屑地想:“这等凡庸无志的书生,说出来的话是不足以相信的,也是不足以商讨大计的!”
不久,李密投奔了瓦岗农民起义军,后来他杀死瓦岗军的首领翟让,自己取而代之。瓦岗军声势很大,曾经名噪一时,与李渊、李世民的队伍相比,占明显的优势。
但李密这个人有勇而无谋,只知硬拼,而不知韬晦。他本来有着绝好的机会逐鹿天下,在夺取了瓦岗寨的领导权后,他本可以大展宏图的,但他实在是没有这个韬略。
他仗着队伍强大,四处征战,因此成为隋军和各种起义军打击的重点,结果损失严重。
而在此机,李渊、李世民父子一方面向李密屈首称臣,一方面暗中积攒实力。后来李密的队伍耗尽实力,衰弱不堪,直至被打得七零八落,再无回天之力。
无奈之下,逞强一时的李密带着瓦岗军残留队伍,投靠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反过来称臣了。
降唐后,他本可以辅助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一番功业,这样即使当不上皇帝,也可以成为开国的功臣,和李靖、尉迟敬德等人不相上下,跻身凌烟阁。但他又犯了错误,而且这次是致命性的错误——叛唐。
此时的李密,身在他人的地盘中,怎么还有反抗的实力?叛唐的结果,自是身首异处、性命不保。
时年,李密年仅三十七岁。难怪,那位魏先生早就看出李密成不了大事,虽然他曾有时机和实力,只因他没有大人物的心胸和才略。
[总结]
李密这个人,不能说没有见识,也不能说没有谋略,但他的见识不够大,谋略也不够深,因此,他是不可能成就王业的。没有王者的谋略,却不甘居于他人之下,这就注定他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没有那么大的能力,非要站上那么高的位置,结果只能是自损、自灭了。
美行可以加人——高尚的品行能赢来高超的地位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译文]
“道”是万物的奥妙所在,它是善人的法宝,不善人的护身符。漂亮的言词可以博得人们的信任,高尚的行为可以出人头地。
《道德经》 第六十二章
[评析]
一般情况下,品行高尚的人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可,更容易得到发展、赢得高超的地位。因为,品行好的人,必然能够博得上上下下的好感,上级乐于提携,下级愿意追捧,这样一来,发展之途必然顺坦很多,功名成就也会来得容易得多。靠这种正当途径得来的功名成就,不仅众人都心服口服,而且更稳固。
[实例]
光武帝宠臣包咸
包咸是东汉朝中的大官员,很受光武帝刘秀的器重。他能在朝中居于高位,途径不同于其他官员,既不媚上,也不钻营,而是凭着正直的人品和超众的德行,赢得皇帝宠信的。
西汉末年之时,包咸尚且年幼,在长安拜博士右师细君为师,跟他学习《鲁诗》和《论语》。
一次,针对学术中的问题,包咸和他人争辩不休,恩师便教诲他说:“为人要有理有节,有进有退,治学也是如此。你得理不饶人,凡事都要辩个是非曲直,这本身就有失教化的大道了。如能恭敬对人对事,不仅能让人心悦诚服,还能多积人望,感化天下,这才是最大的收益。”
包咸思之再三,从此依其道而行,果然如恩师所言,他的名望日愈增长,受到了人们的敬重。
光武帝刘秀登基,建立起东汉王朝后,听闻了包咸的仁德和大器,便征召他入朝为官。包咸初入官场,因不肯趋炎附势,屡遭别人打击和诬陷。正直之士都对他深表同情,有人就劝他说:“你重仁重义,这是君子的美德。不过既在朝为官,也该有所变通才好。”
包咸谢过,说:“我一介书生得蒙皇上厚爱,怎敢不保持名节来报效皇恩?当今朝廷风气败坏,多讲权术,人人只谋私利,就让我一人有所不同吧。”
一次,有友人暗中替包咸运作升迁之事,包咸知道后不喜反怒,并极力阻止。
朋友生气地说:“你只知苦干,而不晓官场之道,这只能是苦了你自己。我好心帮你,谁知你竟迂腐至此,实在是不可理喻。”
包咸解释说:“仁德乃我毕生所求,此为大也,焉能为了求一官职而一朝尽失?你的好意我心领了,遗憾的是,我绝不能违背我的志向。”
包咸的卓然不群,渐渐为光武帝刘秀所注意。后来,光武帝刘秀命包咸做了太子的老师,教授皇太子学习《论语》。
当群臣就此议论不解时,光武帝便在朝堂上对群臣解释说:“不争不显,宠辱不惊,说得容易,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得到呢?包咸不求私利,品行端正,这样的人不重用提拔,岂不是让天下君子寒心?由他教导太子,朕才放心啊。”
包咸高风大德,在受到人们的侧目之后,仍然保持本色,坚持不变。
汉明帝继位后,见自己的恩师生活清苦,便常常格外赏赐给包咸珍宝财物,他的俸禄也高于其他大臣。包咸则常常拿出钱财,施舍救济贫穷的儒生,并乐此不疲。
包咸这样告诫人们说:“有些时候,权位不是靠攫取能得到的,仁德才是做人成事之根本,其利大焉!”
[总结]
包咸品行超众、不争不显,在乌烟瘴气的官场中,真是卓然不群。包咸虽不趋炎附势,却能居于众人之上,独受光武帝的赏识,当上了太子的老师。包咸不曾为自己争取什么,却受到了两朝皇帝的宠爱、得到了莫大的荣耀。正如他所说:“仁德才是做人成事之根本,其利大焉!”
裴宪免祸得高官
西晋时期,官员裴宪是令人称道的有德君子,他先后担任过黄门侍郎、侍中、豫州刺史、北中郎将等职。像裴宪这样的人,在官场之中是很少见的,也正因此,显得很是稀有,因而受到了他人的广泛赞誉,也受到了当权者的格外器重。
王浚在朝中当权时,对裴宪很是器重,亲自升任他为尚书。王浚是西晋帝国的大司马、大都督,权势极大,亲朋党羽重多。
公元314年,汉赵帝国的征东大将军石勒,以闪电战夺取了幽州城蓟县,擒获了一心想当皇帝的王浚。在此之际,石勒大开杀戒,不仅处死了王浚,还屠杀了王浚的精兵一万人。王浚原来的部将、属官和幽州的士大夫们都吓坏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跑到石勒的营门去请罪,呈献的金银财宝交错堆叠,就像一座小山。
就在别人为了保命而纷纷请罪、献金时,有两个人却稳坐不动,一个是从侍中郎荀绰,另一个就是尚书裴宪。
石勒早就听说过他们两人的贤德名声,心中素有好感。知道他们不来谢罪之事后,就专程下令召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