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亦称庙岛群岛,长山列岛。纵贯渤海海峡,划黄、勃二海于东西,担胶辽半岛于南北。地理坐标:北纬37°53′30″—38°23′58″。东京120°35′38″—120°56′36″。北距辽宁省老铁山角42.2公里,南距山东省蓬莱角7公里,占据渤海海峡五分之三的海面。
群岛由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砣矶岛、大钦岛、北隍城岛、南隍城岛、庙岛、小黑山岛、小饮岛(以上为有居民岛)和大竹羊砣子岛、牛砣子岛、砣子岛、车由岛、鳖盖山岛、烧饼岛、犁犋把岛、鱼鳞岛、蝎应岛、东嘴石岛、坡礁岛、马枪石岛、山嘴石岛、小猴矶岛、小高山岛(以上为无居民岛)32个岛屿组成。岛陆总面积为55.96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146.14公里。
诸岛南部呈星散状,北部呈条带状,南南西一北北东向展布。南北岛距最长56.4公里,东西岛距最宽30.8公里。
长岛诸岛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几经沧桑。这里,虽然没有它诞生、发展、变化的文字记载,但大自然的一举一动,却在海底、海岸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当代的地质工作者,根据海底钻探的地质标本、地质构造、岸线进退、泥沙运移、植物孢子花粉、奇特的海岸地貌、古生物化石和人类的古遗址,考察出长岛诸岛由来和演变。这些自然历史的“年轮”,能够告诉我们古老的长岛所发生的一切。
早在几亿年前的古生代,长岛诸岛之间并非隔离,亦未“沉”于大海之中,它们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连结在一起,称为“胶辽古陆”。
天荒地老,沧桑巨变。在距今1.4亿年前的燕山运动中,古陆发生了一系列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的构造断裂,隆起的“胶辽古陆”,遭到褶皱和错动。
进入新生代,大地构造运动异常强烈。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波及到此,产生了新的断裂和褶皱,加剧了古陆的切割分离,现今的渤海地区凹陷下沉。同时,在蓬莱、大黑山岛一带,先后伴有岩浆的喷发。那时的渤海初具轮廓,长岛诸岛的形态与格局,始具雏形。
进入距今200万年的最近一个地质年代——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以寒暖更替为主要特征,导致海面上升或下降,渤海、黄海几经沧桑之变。仅从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以来,这里就发生了3次较大的海侵和海退,渤海曾三起三落,长岛也“三沉三浮”。
当末次冰期过后,气候转向间冰期的温暖阶段,这个“夏季”使两极的冰盖及高纬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水增加,海面上升,滔滔河水溢过横亘胶辽之间的低丘沟谷,涌进渤海,一直漫过津浦路,淹没了沧州,这就是地质学家所称的“沧州海侵”。沧州海侵,把“胶辽山陆”上的山丘分离“浮起”,长岛诸岛被孤于大海之中。原来以淡水生存的古寒带动植物销声匿迹,而以海水生存的毛蚶、牡蛎、行礼虫等却在此“安家落户”。
茫茫的海水占据渤海几万年。大约从7万年前开始,大地骤寒、冰雪禁锢,禽兽消遁。这个“冬季”的到来,使以海水蒸发为来源的陆地降水大部分不能流回海洋。于是,两极冰层体积增大,“玉木冰期”来临了。海水退出渤海盆地,昔日被淹没的海底,又见了青天。长岛港岛与胶辽大地连成一片,成为陆地的山丘。那时海平面的高度要比现在低100多米,人们可步行到朝鲜、日本和我国台湾。
寒冷的“冬季”到距今大约三四万年前才再次转暖,新的海侵又发生了。这次海侵的规模比前一次更大,海侵一直扩展到河北的献县,长岛只有少数山头出露水面,因此,称“献县海侵”。此次海侵之后,地球气候仍受寒冷控制,以海退为普遍形式。喜寒的大型哺乳动物,如猛犸象、披毛犀等来到渤海沼泽区域活动。
人们把距今1万年左右的一个最新的地质时期称全新世。气候虽有寒暖波动,但总的是属于冰后期的温暖阶段。海平面趋向上升,滔滔之水沿着渤海海峡的沟谷底槽,一直漫溢到黄骅、静海和天津一带。所以,第三次海侵称“黄骅海侵”。这几次海侵与海退,在长岛诸岛和渤海沿岸都留有“行迹”。在蓬莱,现今距海岸4公里处的北林院迎口山,还保留完好的石英岩海蚀地貌;大连蛇岛和长岛在60-70米的海拔高程上,仍可找到残留的海蚀痕迹。
北长山的九丈崖和大黑山北庄遗址的半坡上,仍有海蚀的“脚印”。海侵时,南长山岛从鹊嘴老码头经乐园村西到南海沿一带,还是一片大海。而今的信号山,曾称小西岛,需划船而往;北长山北城村大部地带都浸漫在海里,半月湾的海水直达嵩前村前,几乎与北城的南口连起来。大款岛南、北村之间,东村村东大洼,北隍城山前村西,大黑山岛小潆、大涨村前,船旺荒场一带和小黑山村西南的海相沉积层中,距现在地面2-6米处,均残留着大量的牡蛎、泥蚶、螺売及卵石层(旱龙道),这反映出当时海岸线和泻湖的环境,说明几千年前这些“小平原”还是一片汪洋。
黄骅海侵盛期过后,又呈海退形式。不仅上述“小平原”业已成陆,在距现在海岸线5-10米处,还有当时海水“停留期”留下的海蚀阶地、海蚀洞、海蚀柱和奇礁异石。蓬莱阁下的“仙人洞”、大黑山岛庙山下的“九门洞”和破半山下的“八门洞”以及小黑山岛、南砣子岛岸滩上的狮子石等,这些被抛弃在岸上的“雕刻品”,是海退留下的最有力的见证。大黑山岛西大潆的唐墓群,比现在海面只高出10多米,说明海岸线下降到目前的位置是近一千多年的事。
气候的冷暖,制约着海水的进退。在南隍城岛南城口里和大黑山岛小濠口里,距海面3-5米处,尚有人工砌垒的石堰和挡浪坝。可见,海水在基本稳定的环境中亦有“小步”的进退,海平面有小幅度的升降。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1万年以前,人类便开始向沿海猎取生活资源。我们的祖先在“石斧”与“火”的文明史中,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曾渡海登岛,开发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新石器时期,已在这里形成“部落村”址。若把长岛出土文物按历史顺序排列开来,纵可序列几千年的历史,横可展开一个时代的画面。这里有旧石器晚期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有商周的青铜,汉代的漆器;也有唐代的三彩和宋代的瓷器。由此可见,长岛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不是“流”,而是“源”。
隋唐海运兴起,宋代营建显应宫。元代定都北京,海运再兴,明代海上有警……庙岛群岛渐成海运交通枢纽,海防重镇。据《长岛县志》记载,自明天启年间,岛上姓氏村落已成格局,先民的足迹踏遍各岛,他们用智慧和勤劳为子孙后代奠定了这块文明、富裕、美丽的海上乐园的基石。
古往今来,这里有地壳的升降,地层的断裂;有海水的进退,洋面的起落;有气候的变更,生物的演化。长岛诸岛沿着地质发展史的轨迹,在运动中应变,在发展中完善,成为胶辽地质资料的博物馆和大专院校师生的第二课堂。干万年来,经大自然雕塑师的精心打扮,使其山水生辉,风光旖旎,以它独特的山姿岛貌,屹立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