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
【译文】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谣言就到处传播,是对道德的背弃。”
【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遮掩。”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说得出而做不到为可耻。”
【原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一个人是否乐善好施,是评判他仁义的起点;一个人如何取舍,是体会他道义的标志;一个人如何面对耻辱,是断定他是否勇敢的准则;一个人建立了怎样的名声,是他品行的终极目标。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最悲惨的是因为无钱赎罪,只能忍受酷刑,最痛心的是尽心的辅佐皇上却被污蔑,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
【原文】
哀莫大于心死,而身灭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译文】
最可怜的是无耻而又不肯自拔。对比之下,死亡倒也显得很次要了。
【原文】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译文】
孔子说:“不知命(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懂礼,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析别人言论的是非善恶,便不能了解人。”
【原文】
殖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哉。
——《老子·第九章》
【译文】
保持充盈,不如适可而止;显露锋芒,锐气难保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成名就,含藏收敛,才是合乎自然。
【原文】
家人。《象》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卦》
【译文】
家人卦。《象传》说:……为人领导、父母或老师,时时保持说话真实不妄,而行动贯彻有恒。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
【译文】
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还没有向外表露的时候,是不偏不倚的,叫做中;向外表露的时候,都能合着自然的道理叫做和。中是天下万物的大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准则。达到中和,天地就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万物就会生长发育。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朋友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宁,勤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遇见贤人就向他看齐,遇见不贤的人就内心自己反省。”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事事都根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迟钝些,而做事要敏捷些。”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季文子遇事都要考虑三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原文】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浩然:广阔盛大的水流行进不止的样子。)
【原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身在富贵之中要不迷乱本性,身在贫贱之中要不改变志向,威势武力之下也绝不卑躬屈滕有违道义,这样才可算作大丈夫。
【原文】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离娄上》
【译文】
作贱自己的人,没必要跟他谈什么有价值的言论;抛弃自己的人,不能跟他一起干什么有价值的事业。
【原文】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
【译文】
人们的共同缺点(恐怕)就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原文】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
【译文】
君子因此看见善行就倾心向往、努力学习,有了过错就迅速改正。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四十四章》
【译文】
名望和生命,何者更亲切?生命与财富,何者更珍贵?获得与失去,何者更有害?
过分的吝啬,必然导致大量的浪费;过多收藏,必然导致更严重的损失。
所以说,知道知足,就不会遭受困辱;了解事物的极限,就不会遭受危险;这样才能长久保全自己。
【解读】
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不顾危亡。老子乃唤醒世人要看重生命,不可为名利而奋不顾身。“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是很有道理的话。放眼观看,处处可以见到社会人群在求夺争攘的圈子里翻来滚去,其间的得失存亡,其实是很显然的。
【原文】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
傲气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得不可自满,享乐不可穷极。
【原文】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
做多了不正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摔倒自己。
【原文】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史记·游侠列传》
【译文】
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果敢,已经许下的诺言要真心实意地去履行。
【原文】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汉书·张良传》
【译文】
诚恳劝告的话,虽然听起来令人不舒服,却有利于立身行事;有毒的药品,虽然很苦,却有利于治病。
【原文】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列女传》
【译文】
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正直的人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原文】
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
——《北齐书·袁聿修传》
【译文】
瓜田里,李树下,这都是古人怕沾嫌疑的地方;话说多了就害怕有失,防止多言就好像防止河流泛滥一样。
【原文】
处贵则戒之以奢,持满则守之以约。
——《隋书·刘毗传》
【译文】
身居高位就要防备奢侈,财富充足就要注意俭约。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以便改掉自己的缺点。”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能取长补短,协调各种不同的意见,但不盲目附和;小人只求完全一致,(或盲从),不讲不同意见的协调。”
【原文】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君子把说得多而做得少当做是可耻。”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在陈断了粮,随行者皆病。子路极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贫穷,但小人一穷困就想胡作非为。”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东西就不牢固。”
【原文】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督促责备自己严格而对别人督促指责宽大,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格言警句 延伸阅读】
修身在正其心。
——《礼记》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礼记》
君子修美,虽未有利,福将在后至。
——《淮南子·修务训》
先莫先于修德。
——【汉】黄石公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
——【汉】王符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祸本也。
——【明】吴麟徵
宁人负我,勿我负人,此言当留心。
——【明】宋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明】吕坤
不亢亦不卑,持身乃无恭。
——【清】金甡
学古人,要学第一等古人,虽力不能至,不敢不勉。
——【清】汪汲
身贵安而轻,气贵和而清,心贵灵而明。
——【清】汪汲
人知做文字要好,不知做人更要好。文字好尚容易,做人好恰是难。
——【清】汪汲
既在天地间做个人,便要成个人才好。自己思量还是要做个圣人贤人?还是要做个庸人俗人?
——【清】汪汲
人贵自树。
——【清】汪继培
真君子不求人惜,大丈夫不受人怜。
——【清】张清和
精明须蕴于浑厚,浑厚须藏于精明。
——【清】赵润生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须用收敛法。
——【清】金缨
明莫大于自见,聪莫大于自闻。
——【汉】祢衡
丈夫立身须自省,知祸知福如形影。
——【唐】攀铸
君子表不隐里,明暗同度。
——【唐】马总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宋】林逋
寡言省谤,寡欲保身。
——【宋】林逋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吉凶悔咎非天然,无有不由己者。
——【宋】林逋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宋】林逋
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宋】林逋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宋】苏轼
人禀天地万物之灵,妒贤嫉能不如不生。
——【宋】邵雍
处世识为先,断次之。
——【明】宋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