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7900000010

第10章 个性形成:不做法官的法官之子(6)

这一点可以和周围的其他经济体,如菲律宾进行比较。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战略始终没有从进口替代过渡到出口扩张,也就是始终以满足内需为主,但内需的市场毕竟有限,这或许是造成后来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领台湾经济进入出口扩张阶段的是税赋改革和汇率改革。之前,台湾为了防止外汇出逃和保护本地产业,采取了复式汇率制度,对于不同的进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汇率,产生了限制某些商品进口与鼓励某些商品出口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就是根据使用外汇的目的,让商户除了用钱来换外汇之外,还必须加上一种不同比例的票证——“结汇证”,如果缺少该票证,就无法结汇。这种制度就像大陆的粮票一样是短缺时代的权宜之计,随着时间的延长而积重难返,而结汇证制度比粮票制度还复杂,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汇率问题,阻碍对外贸易的开展。

1958年,台湾政府开始统一汇率的改革,实施了“改进外汇贸易方案”,经过几个阶段,在1961年统一了汇率。之后台湾的出口扩张政策主要靠出口退税来实行。

经过外汇改革和外贸扩张,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1966~1970年间分别为8.9%、10.7%、9.1%、8.9%、11.3%。

然而,这时另一个问题又凸显了出来,那就是税收。

李国鼎的税赋改革

1969年6月25日,有“台湾科技之父”之称的李国鼎从台湾“经济部”部长转任“财政部”部长。

在台湾经济史上,尹仲容作为“台湾经济之父”被人铭记,但除了尹仲容之外,另一个人物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他就是李国鼎。如果说,尹仲容为台湾经济设计了制度基础,由此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台湾经济起飞,那么李国鼎则在80年代之后,促成了台湾经济的另一次大发展,把生产塑料、水泥和小工业品的台湾变成了全世界的电子制造基地。

李国鼎转任“财政部”部长伊始,就发现政府的税收成了问题。简单一句话,就是政府财政收入不足。轻工业快速发展,要求基础设施也要快速改善,但政府的税收满足不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另外,公务人员的待遇偏低,也需要财政加大投入。

至于税负结构,由于所得税比例偏低,导致税收的弹性不大,也急需进行结构调整。

政府财政的捉襟见肘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财政部”部长李国鼎不知道拿“经济部”部长的李国鼎怎么办。在任“财政部”部长之前,李国鼎担任台湾的“经济部”部长,负责具体经济产业的管理。为了鼓励各种产业发展,担任“经济部”部长的李国鼎常常要求“财政部”对于某些特定的行业进行减税,这些公文送到“财政部”后还没有来得及处理,李国鼎就从“经济部”调任到“财政部”。担任“财政部”部长的初期,他处理的公文恰好是自己在“经济部”部长任上送来的,并且全都要求减税。但随着职务的改变,作为“财政部”部长,他了解到财政的拮据,首要的任务恰恰是增加税收。两者之间的矛盾让他感到尴尬。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李国鼎组织了台湾的第一次税赋改革。他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行政院”税赋改革委员会来负责此事,并请来了当时身在美国的着名经济学家刘大中担任主任委员,领导改革。委员会内其余的成员涵盖了政经各界的要人,以及着名的学者,可见当时政府的重视。

刘大中,康奈尔大学博士,抗战后曾经任教于清华大学,但因为形势所迫,空有一腔热血却使不上力气,1948年郁郁回到美国,后来任教于康奈尔大学。在美国,刘大中时刻关注着大陆的经济,在1965年与人合作出版了轰动一时的《中国大陆的经济:1933~1959年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此书成了西方经济学家讨论中国大陆经济的参考书。但当时的大陆正处于“文革”前期,他能做的只是默默从远方观察着,却无法报效。

但在海峡的另一岸,刘大中却受到了重视。1960年刘大中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8年的税赋改革委员会更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的机会。

恰在这时,年轻的戴立宁也因为税赋改革委员会而得到了一个新的机会。年轻人与年长的经济学家自此有了交集。

1969年,刘大中认为如果仅仅是进行税率调整,意义不大,经济问题出在了基本面上,如果要进行税赋改革,必须从法律层面上进行修改,这牵扯到起草新的税法以调整税负结构。在操作层面上,他希望招收一批新人专门进行培训,这批新人就是他实施赋税改革的基本队伍。具体来说,就是要面向社会招20名财税、财经、金融方面的青年进行法律训练,再招10名法律研究所毕业的青年进行财经训练,以这30个年轻人为骨干,再配置一些行政人员共同组成稽核组,对税率进行核算,同时对逃税的企业进行稽核。

那时在土地银行工作的戴立宁恰好从同事处得知了此事,于是决定参加委员会的招生考试。由于银行不同意给他保留职位,他正式辞去了银行的职务。

1969年11月19日,戴立宁考试合格,成为了“财政部”下属的助理稽核专员并接受了培训。

与大陆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类似,台湾有着更加完善的公职人员考试体系。如果一个人要担任公职,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没有参加过考试或者考试不及格的,不具有担任公职的资格,就算是短期内能够担任公务员,也只能算黑官,到头来还要重新考试以获得正式的资格。

在土地银行时戴立宁虽然自称公务员,但当时的他只相当于大陆的国有企业员工,不属于行政管理人员。至于税赋改革委员会的考试,则属于特别招生,并不纳入公务员考试体系之中。

因此,如果戴立宁想担任公职,还必须回头去参加公务员考试。1970年,戴立宁又急急忙忙参加了当年的公务员七职等考试,获得了普通行政组第一名,才拿到了担任公务员的资格。

由于刘大中向当时的“老总统”蒋介石据理力争,这30位肩负着税改重任的年轻人获得了不菲的待遇,其工资水平甚至比戴立宁在土地银行时还要高,比一般公务员更高了2倍多。

此时的戴立宁已经31岁,经过多年的历练,他的性格已经定型。家庭条件优裕、对金钱淡泊、成绩出众以及时不时冒出的理想主义倾向,让他成为了一个试图有所作为、且对权威缺乏敬重感的人。在培训结业典礼上,与当时的“王储”、“行政院”副院长蒋经国的对话恰好反映了他的性格。

培训结业时,由于刘大中的影响力以及上层的重视,众人已经知道蒋经国将前来与结业人员一起吃饭。当时的台湾仍然处于戒严时期,在法律上仍然有刑法第100条(内乱罪)的存在。所谓刑法第100条,指的是“意图破坏国体、窃据国土,或以非法之方法变更国宪、颠覆政府,而以强暴或胁迫着手实行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谋者,处无期徒刑。前项之预备犯,处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条款中的“意图”二字,使得人们即便想一想,或者谈论一下,都有可能被定罪,被人们戏称为“思想叛乱罪”。

正是由于这样的恶法存在,当时的人们仍然事事小心,不敢放言。

蒋经国的“继承人”地位那时已经确定。这位性格严厉的人物一直是众人敬畏的对象,以至于在他的面前谁都感到畏手畏脚不自在。

但是,吃饭时,蒋经国言辞恳切,称由于大家都是新进入行政系统,没有沾染上公务员的毛病,所以他希望听取大家的意见。

在场的人都表现得战战兢兢,不敢说话,场面显得冷淡压抑。班主任张则尧教授怕冷了场,示意戴立宁站起来说几句。

谁都以为这只是一次走过场,但戴立宁却一发不可收拾,连讲了40分钟。他谈到自己在外国公司工作过,与那儿相比,政府的行政体系则显得人浮于事,不注重人才,他一一列举了人事部门的劣行:如何打压职等、如何刁难任命……那一刻他仿佛苏秦张仪附体、司马相如再生,却把周围的人都吓得不轻。

但是,戴立宁讲完,蒋经国笑了。他淡淡地说了句年轻人对现实有些不满也正常,并举例子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打了条红领带,受到了父亲的训斥,在众人紧张的笑声中将场面圆了过去。

戴立宁自以为是在为民请命,但事后刘大中大发雷霆,班主任张则尧教授胆战心惊。刘大中感到委屈十足,认为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为青年们争取到了最好的待遇,却被学生在关键场合告了“御状”,有苦说不出。张则尧则后悔请戴立宁发言,并要求戴立宁去给刘大中道歉,甚至他的同班同学都认为他应该有所表示。但戴立宁拒绝了,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给他带来伤害,不管是蒋经国还是刘大中,甚至后来的李国鼎,都没有因此找他的麻烦。这次事件奠定了戴立宁一生性格的基调,之后不管是对自己的直接上级,还是对后来的“总统”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只要戴立宁认为有问题,都会直言不讳,丝毫不顾及情面和自己的前途。

事情的结局让他相信自己做得很正确,毕竟刘大中、李国鼎都是善良的人,而蒋经国也没有怪罪。甚至他的讲话还带来了好的结果,与其他公务员比起来,这30人都更早地拿到了房子(当时,台湾公务员一生中有一次机会以成本价购一套房子)。戴立宁认为之所以这样,或许和自己的讲话是有些关系的,蒋经国背后打过招呼了。只不过当时戴立宁已经离开了稽核组,所以唯一没有拿到房子的就是戴立宁。

这样的直率有人喜欢,但也会伤人,这在后来他的遭遇中将能够看到。

对第一次税赋改革的评价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一般认为,税制改革的确增加了税收收入,并提高了综合所得税的比例;调整关税税率结构,强化了经济功能。不过批评者认为所得税增幅太大,出现了持续十几年的高增长,从民间抽血过多,而且所得税的主要征收对象是工薪阶层,有用穷人补贴富人的嫌疑。

台湾的第一次税改可以和大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作一个比较。两者发生的背景都是在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中央政府感觉到手中税收不够用,试图通过改革税制来增加政府收入。

在1994年税改后,大陆制定了以增值税和消费税为主、国税大于地税的制度。而个人所得税也成为重要的税种,然而,所得税的主要征收对象也是工薪阶层,同样有穷人补贴富人之嫌。

不同之处在于台湾第一次税改中只有所得税比例增加,至于营业税则拖得较晚。

1970年,刘大中功成身退,回归美国康奈尔大学。税赋改革委员会解散,其人员划归台湾“财政部”。虽然集中的税赋改革告一段落,但财税中始终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此“财政部”专门成立了税制委员会作为永久性组织,并分出稽核组专门负责税务稽核工作。戴立宁先在稽核组干了两年,到1972年,他申请进入税制委员会任秘书职务,负责税制问题研究。

在税制委员会,戴立宁很快接受了一项新的研究任务,研究税收机构的设置。

在日据时期,台湾的每个县市由税捐稽征所(后改为稽征处)负责征税,光复后为了尽量精简,在县市仍然沿用了稽征处进行征收。稽征处一度由台湾省财政厅负责,后改为县市政府负责、省财政厅监督。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其余的省份都变成了“沦陷区”,所谓的“国家”和“省”所辖的地理范围变成了一样大,于是,小小的台湾岛被加上了三层税赋:“国税、省税、地税”。“国税”属于“财政部”,省税属于台湾省财政厅,而地税属于各县市,但这三种税都由稽征处代收,于是,稽征处在行政隶属和指挥上出现了多重领导。它既要听从县市政府的指挥,又要接受省财政厅的指令。

1967年,台北成立“直辖市”,它的税收又从省里独立出来,使得税制更加复杂。基层的稽征处在多重的领导下已经显出疲态、没有效率。如何借鉴别处的经验改革征税机构?如果由统一的机构征收,如何协调这些税种?如果分别建立三个稽征处分别征收“国、省、地税”,又过于麻烦。到底如何设计基层征税组织,就是戴立宁研究的课题。

经过调研,他写了一篇《税务机构改革刍议》的报告递交了上去。在报告里,他比较了台湾地区与西方各个国家的税制,发现各国的税制多采取两级征税的制度,一是国税,一是地税,这一点与目前中国大陆所采取的制度颇为一致。为此,他设立了一个打分体系,把三种税收分开征收、部分合并征收与完全合并征收,一共列出了十种情况分别进行打分,根据分值的高低,提出将省税和国税合并征收、地税单独征收的方法。其中国省税的征收机构沿用以前的税务稽征处,把它改组为地方税务分局,隶属于省税务局,再直属“财政部”;而地方税则由县市的财政科另设一个股或者专人来征收。这种方式简化了现有的流程,又考虑了群众的便利。这份报告是改变他一生的一份报告。

同类推荐
  •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对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刘伯温传奇

    刘伯温传奇

    元末明初,是一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时代,各种英雄豪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刘伯温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热门推荐
  • 穿越流年

    穿越流年

    如果我吝啬的将自己封存,是不是就可以在遇到你时,给你一个最好的自己。而穿越的奇遇,让我不后悔将自己留给你。
  • 墨迹末心生

    墨迹末心生

    一场意外之后的连环锁链,让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场车祸让23岁年轻有为的严迹瘫痪,同时一场意外让末生痛失双亲,是阴谋还是纯粹事故?双面公子哥戴霖墨的出现,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围绕着三人的周围展开的甜蜜爱恋与残酷真相,终将如何继续......
  • 天契星辰

    天契星辰

    神恩大陆自上古便流传下来这么一个传说。天空无尽中星辰对应着主宰天地的神,每一个被星辰照耀的人都有机会封神,但是却没从未有人成功。直到来自另一个世界石天来到这里打开星辰世界的大门后才对星辰那神秘的力量有了一丝了解。宠物为军,我辈少年奇迹崛起,征伐乱世,诸神,恶魔,异兽,虫族纷纷入侵。突然之间掌握世界命运的一群少年又该如何抉择呢?英雄,奸雄,小人,君子,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流传在神恩大陆永世传唱的佳话。
  •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恋之爱Angel

    恋之爱Angel

    “如果我的存在给你们带来的是麻烦,那我一定会不惜一切离开……”“我不允许你消失,更不允许你离开,我的身边除了你,还会有谁愿意陪着我……”她的第一滴眼泪是为他而流,回想以前的日子他们之间似乎真的已经离不开彼此,就算她是即将消失的天使,就算他们之间的爱情只有这么一天的时间…………命运是上天安排的,而她却是一个特例。她们是双胞胎,却拥有着非人类的化身,她们一次一次陷入困境,他一次一次去解救,明明知道她们身份的特殊,他却一次一次的帮助保护,这是命中注定,还是无法自拔的单相思…………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ARZAN of the Apes

    TARZAN of the Ap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些年擦肩而过的他

    那些年擦肩而过的他

    静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在班上,学习不好,也是存在感很低的女孩,遇到孤凡,也许就是她整个初中阶段最美好的事,这个男孩让她知道喜欢,是一件美好而又遥远的事…
  • 墓碑:罪与罚

    墓碑:罪与罚

    《墓碑:罪与罚》是系列小说《墓碑》第一阶段三部曲中的首部曲,故事发生在追捕并击毙国际恐怖军事集团”蝗蛇“的干部马奎尔之后,来自意大利地区的蝗蛇指挥官弗洛伊德与联合国皇后议会雇佣精英部队“墓碑”的青年指挥官杰洛斯准将的斗争。斗争的主战场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杰洛斯将会为了公义与和平,与嗜血的弗洛伊德展开激烈的交锋。(并且,本作涉及政治、军事和战争场面。大多数内容为作者原创虚构!文段略微地天马行空、不切实际!请各位读者理解,谢谢!)备注:争取一天更一章,新人一枚希望喜欢的朋友们多来捧捧场谢谢!!!
  • 天古神武

    天古神武

    长路漫漫,谁主沉浮?重悟玄道,成就巨擘。天古时年,纵横天下,神武之镜,王者无敌。天古玄龙,王者血脉。盖世至尊,天古神武。镇灵天塔,镇压天地妖魔;试炼之路,试炼千古奇才。我欲称霸,天地让我三分;我欲为尊,万古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