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三朝洗儿”、“满月酒”、“百日礼”,这不又迎来了“抓周”,每次礼仪全身上下都要被反复摧残,其中最要命的还是口水以及胡须渣,让易兴苦不堪言。
这天早早的他就被吵醒了,洗漱完毕之后换上了新新的衣服,然后被柳氏带到了客厅。看着满屋子的人,深叹了一口气,他仿佛预见到一会自己悲惨的命运。客厅中央位置并排放着两张桌子,上边有一个木盘,琳琅满目放着算盘、竹简书、印章以及钱财等物。然后看到进来的柳氏后易尚停下了寒暄,直接过来抱走了易兴,不时听到身边人传来的道贺声,易尚倒是满脸的喜色,不停的回着礼。看着时辰差不多了,便抱着易兴放在了桌子的一角。
看着面前的十几件东西,易兴心中满满的排斥,要是让前世自己的朋友和敌人知道了,绝对死了也会笑醒的,正想着怎么推掉这个事,不经意间转头看到了父亲、母亲及他人满脸期盼的神情,“哎!罢了!只当让父亲高兴一回吧!这点脸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不过必须要反抗一下。”想罢便向着物品堆里爬去,看了半天东西,突然灵机一动,直接拿起了吃食,然后故作认真的左右看了看,这倒是让易尚及柳氏几人急坏了,毕竟抓周在古代还是挺被看重的,谁不愿自己的孩子以后有出息,可是这会也只能干着急。看着把玩的也差不多了便放下了吃食,顿时感觉周围一股吐气的声音,心中也是微微一笑,让你们逼我,这才刚开始,然后又在一堆杂物中翻腾了一会,拿起了一个算盘,让易尚刚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不一会看着宜兴又放下了算盘才再松了一口气,可是这家伙又拿起了玩具左看右看,看得易尚想死的心都有了,这什么事,小祖宗,你还有完没完,好在易兴没有继续玩下去,最后直接拿起了印章、竹简书及毛笔,抱着向着易尚爬了过去,中间偶尔掉了一件也是反身又去捡了回来,看着这一幕的时候易尚才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放声大笑,旁边的柳氏与王氏也是满脸的喜色,顿时身边又是一阵道贺的声音。
“恭喜易老哥,小公子日后即便不入朝为相也是一代文豪。”
“初拿吃食等而复换,将来必定是一有决断之人,恭喜啊!”
“恭喜恭喜!要是我有个和令公子年龄相仿的女儿,今日一定厚颜定了这门亲事!”
听着身边络绎不绝的恭喜赞美声,易尚的嘴都快咧到了耳后根,不停的向周围回着礼。
“今日多谢诸位捧场,略备了些酒食,一会还请放开了吃喝,莫要客气!哈哈哈哈!”
笑完后抱起了刚爬到桌角的易兴,直接将脸凑了过来猛亲了几口,看着四周跃跃欲试的众人,易兴眼睛一闭,认命了。
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才又回到了柳氏的怀中,看着易兴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便让柳氏以及王氏带着易兴回屋去了,而他则是留下来继续陪着街坊四邻及宾客。
时光流逝,转眼间易兴已经六岁了,在襄阳城内也是小有名气,一岁能言,三岁断字,四岁习文,五岁时候更是没有一个教书先生可以教他超过一个月的,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看着易尚辛辛苦苦搜罗的书籍,大到政治、军事,小到野史、杂志无所不读,而且往往能够给指出一些常人想不到的观点,倒是让人啧啧称奇,小神童之名倒是越传越远。
这天他被易尚单独叫到了书房之内,说是书房也就是院内临时建的一个小房子,里边也没有放多少书籍,毕竟在这个时代书籍还是很珍贵的资源,当初也是磨不过易兴,再说也花不了太多钱才给他建的,倒是让易兴兴奋了好些天,整天窝在书屋足不出户,倒是让父母愁了好一段时间,虽然看着孩子上进挺高兴,但也不能整天泡在书堆中啊,他们可不希望易兴的童年太过灰暗了。最后也是易兴向他们讲了一堆理想、兴趣爱好之类的才算是说服了他们,要是哪天找不到易兴那准在这个自己的小书房内。
书房中,看着自己面前粉嘟嘟的易兴,易尚也是唏嘘不已,没想到已经六年过去,当初的婴儿已经这般大了。从旁边桌子上小心拿起了一个锦盒递给了易兴,说道,“你出生没几天家里来了一个仙风道骨般神态的道士,说是刚好云游路经此地,与你有些缘分,将这个镜盒给了我,让在你六岁的时候转交给你,我当时看对方言行举止很不简单,所以一直默默守着这个秘密,不敢告诉任何人,今天正好是你出生的日子,所以就给你拿出来了,切记好生保管。”
听完老爹的话,易兴也是满脸的疑问,莫非是三国中行踪诡异的几个神仙般的人物?原来读书每每提到这些人物的神奇自己总是嗤之以鼻,毕竟自己也算是个无神论者,可是这次怎么解释,凑巧?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当时他还有说什么吗?”易兴明显想得到一些更多的消息。
“没有,他送出镜盒便转身走了,我想请他喝杯茶水,可是对方没有应我。”易尚想了下道。
又细细询问了下道士的长相等问题,不过因为已经过了好些年,记忆也都很模糊了,所以也没问出什么东西,“根本和记忆中的人物对不上号啊!算了,有缘会再见的,一会看看镜盒中是什么东西,说不定也有些线索”,想完后又和易尚聊了会家常,易尚因为要去酒楼,所以再三嘱咐了一声小心保管便走了。
送走父亲以后,一个人看着手中的镜盒,倒是有点沉,也不知道什么东西,思考了一番,想不出有什么对自己有危害的地方,便放在桌上打开了,只见盒子中静静躺着三卷竹简,大体翻开看了下,原来是一部书,叫做顺治全书,分为帝王篇、政治篇以及军事篇,而其中的军事篇又分为天文、地理以及行军布阵三个部分,看着眼前的书籍易兴顿时有股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的感觉。虽然前世自己纵横商场从无败绩,也有商场如战场的说法,但毕竟还是有诸多的差别,这部书籍虽然不多,但通过自己刚才的略读,发现用词简单大方,且立意深刻,每每引人深思,短短几眼就给了自己许多灵感,看来虽然自己有着许多超前的思想,但也不可小觑古人的智慧,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这都是无数人鲜血总结的精华,要不是大部分在历史的变迁中遗失了,不然肯定能让时代快速前进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现在倒是便宜自己了,第一个吃葡萄的人总是有诸多优惠的。从现在开始摆正自己的态度,虚心求教,以后每日这部顺治全书便是自己的必修课,前世读书总会提到襄阳的水镜先生、庞德公、廖九公等人,这个时候估计水镜先生还在颍川,庞德公、廖九公应该在襄阳,能教出诸葛孔明这种人,可见其能力,这些天倒是可以多方打探一番,取百家之长方可纵横无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