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4200000006

第6章 出发,寻找传说的幸福城(2)

两边的山是这个样子,车轮下的路,坑连坑,连所谓的“搓板路”还不如。沙石路面,已经轧出了很多的坑。司机们早就总结说,那叫“三颠路”,车在路上颠,人在车上颠,心在肚里颠。有的批次是在8月份最热的天气里翻山的,那个热风吹在脸上,可以把嘴唇吹焦。

半路停车的时候,大家一下子看到山窝窝里有一股水,都争着要去把毛巾放到里面沾沾,好擦擦脸舒服一下。带队的那些兵团的干部赶紧跑去拦住说:“你们不能去,那是浓碱水,擦上去风一吹,皮肤马上就裂了!”

就像他们当初的感受一样,行走在南疆的人,都会一路切身体验到什么是辽阔无际的大漠,之后很可能惊喜地进入了绿洲,看到杨树遮蔽的路边,有衣裙鲜艳的各族女子,还有满地成熟的瓜果。新疆大地绝不只有荒凉,在这长途跋涉中,壮阔的景象和间或出现的绿洲,让他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纪录片里展现过的画面。他们发现,茫茫的戈壁之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绿洲。那地上的西瓜,一个个都好大,还有哈密瓜,一问,两分钱一公斤,几乎是随便吃了。

上海来的这些女孩子,她们用来扎小辫儿的,那时候叫“玻璃丝”,实际上就是塑料绳。五颜六色的玻璃丝,一根可以跟维吾尔族老乡换上半篮子大杏。因为这种在上海很普遍的玻璃丝,在这边还没有,甚至没见过。维吾尔族小姑娘漂亮,又都特别爱美,喜欢打扮,那玩意儿扎在辫子上多好看啊。而那些又大又黄的甜杏,也是上海女孩子们在内地绝对没有尝到过的。

每经过一处集镇村庄,一定能看到打馕的作坊。馕,这种新疆特有的食物,最初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顶多引起好奇但并没怎么在意,而日后却几乎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奢望。

王祖炯坐在卡车上不知行进了多久,听说到达库尔勒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在山脚下有一片房子,就是农二师的转运站。进进出出所有的人都会在这儿住下。没有电,有人提着马灯走来走去,喊几班的往哪里走,人就跟着走,进去倒头就睡,都疲乏得不行了。

这时候,上海劳动局派去送人的李队长喊:“注意啦,师首长关心你们,一人发给你们一个馕!”“囊”是什么东西?王祖炯想,“囊”就是个布口袋吧,想必里面装了很多好吃的。一会儿各个班长从那边房子里出来,一人抱了一大摞,说是发馕了。大家接了一看,这不就是大饼嘛,不过比大饼还要大,也硬得多。

第二天还要整天赶路,是没地方开饭的,实际上发给每人一个馕是路上中午的干粮。许多人还不当回事,似乎已经忘了一出上海经过灾区时,第一次接受的社会现实的触动,更没有想到自己将来几乎会和见到的那些灾民一样难,大家都不愿意吃这东西,纷纷扔了。王祖炯倒没舍得扔,当然这其中有个原因,他离开上海的时候,由于父亲是在押反革命,家境很不好,所以没什么吃的可带。

天没亮又出发了。车开动的时候,坐在卡车车厢上的王祖炯看到昏暗的马灯灯光下,有个人在弯腰捡东西,捡他们扔掉的那些馕。借着那一点灯光认出来了,是带队的郭指导员。他没有马上上车,而是在下面到处捡。他当然知道,这些馕在后面的路上有多宝贵。

去往南疆的上海青年,主要集中在阿克苏的农一师、库尔勒的农二师和后来在喀什地区新组建的农三师。去往北疆的,集中在条件比较好的石河子农八师,少部分在博乐的农五师、五家渠的农六师。上海青年的分布以条件更为艰苦的南疆各师为主,其中分到农一师的最多,有四万多人。

经过阿克苏的时候,毛国胜从卡车上看出去,觉得这多少还像个城市,虽然没法跟上海的街道比,但在新疆这么多天总算看到了楼房,二三层的土灰色楼房,看到了马路,偶尔有汽车过去。不管怎么说,阿克苏毕竟是个地委所在地。

穿越天山,当年另一支队伍的走向,是从库尔勒折向东,318国道大致沿着塔里木河的流向延伸,空旷的路边出现了路牌:34团。这是地名。当年激情满怀的王祖炯也许不会想到,他的目的地就在这里。这就是农二师34团,处在塔里木河下游,西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临荒无人烟的罗布泊。

这块地方在地图上能够找到,附近的地名叫铁干里克,曾经的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重镇,现在一切的印记都湮灭在了茫茫的荒漠之中。

操着南腔北调劝说:下来吧,到了

作为当年随军进疆的老兵,赵国胜说:“我们原来老部队的人员构成,一部分是经过打仗过来的;还有一部分呢,是从湖南、四川、山东这些地方招来参军的女同志。这是在转为建设兵团以前的情况。”他说的这些女同志,应该就包括那“八千湘女上天山”了。

从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之初,成员除了集体转业的原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部队官兵,其余大都陆续来自山东、河南、甘肃、湖南等地的乡村。到60年代,所有这些人都已经是农场的老职工了。对于他们来说,大上海也同样像是一个传说,同样是在那遥远的地方。

兵团的军人子弟何立云,那时候也是个差不多二十岁的青年。对于上海青年的到来,他记忆中的情景是这样的:“听说他们要来了,赶快尽我们农场的能力,为他们准备盖的被子,准备一人一块白布作床单,还有一人一条褥子,褥子里面我们都给装上麦杆子。上级派我们单位的人去缝被子,装被子。而且提前有通知发下来,说他们什么时候到,像打仗一样,事先都联系好了,第一天他们到哪儿,第二天到哪儿。哪一天到你们这儿,必须在几天之内准备好。”没想到的是,后来他娶了上海女青年李雯兰。

在纪录片《军垦战歌》里,就有欢迎支边青年到达团场的场面,当地组织起干部、职工和家属以及各族群众都来夹道欢迎。这和实际情况差不多,并没有多少渲染。那是1963年的7月30号,第一批上海支边青年来到了农一师,先是到达师部所在地。到处都挂起了欢迎横幅,张贴了标语,农场的领导、老同志排成队,分列在路的两边,热烈呼口号,鼓掌欢迎。

这第一批是给后面十万人打基础的,所以在欢迎上,在生活上、住宿上都准备得非常用心。上海青年来了以后,那时候房子少,就先安排住在学校,还安排在师、团机关的办公室。像李梦桃他们分到北疆五家渠的农六师,这里唯一的一座楼,是师里的俱乐部,叫八一俱乐部,让他们住在里边。先住上十天八天,好好休整、适应一番,从头到脚整理一下卫生。然后再分往各个团场,下到连队里面。

那天,何立云他们终于得到了通知,叫所有的人马上集合,全团各连的人都很快集合起来。然后派上各种车辆,包括牛车、马车、拖拉机,呼呼啦啦地赶路,把大伙都拉到团部来,让大家提前排列在那条唯一的大路两边,等着欢迎上海青年。

毛国胜是站在卡车上接近团场的,他们的车子在路上停下来,前面就是农场了,看到了白杨树,两边都是笔直的高高的白杨,然后听见敲锣打鼓。他们跳下车,按要求都整理好行装,把帽子戴正,腰带扎紧,女生把头发理顺。大家充满了好奇,一下子都打起精神。整队大步往前走,就看到前面男女老少的人群,他们兴奋地走进了老职工和家属的夹道欢迎中。

何立云站在欢迎队伍里,大家都翘首向路口的方向望,远远地看见上海青年站在大卡车上,看见他们下车了。那边一喊“来啦!”这边就赶紧敲锣打鼓。有大鼓,也有腰鼓队,一些人打着腰鼓,扭着秧歌,当地的中小学生都列队齐声呼喊着口号。男男女女把拿在手里的小红旗挥舞起来。

何立云猛拍着巴掌,跟着呼口号,接着还唱歌,唱塔里木河真美丽,塔里木是个好地方,新疆是个好地方。这时他们上海青年就走过来了,他们也唱,欢迎的人们更卖劲儿地唱。何立云看到,他们的样子都很高兴。这个时刻他觉得很开心,他和旁边的小伙子们都注意到,走近来的上海女青年个个都那么白净俊俏。

同类推荐
  •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本书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漫漫长路沁梅香

    漫漫长路沁梅香

    在这部父亲的文集中,蕴藉着一种传承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最朴素的、最自然的爱的基因;有着一种托附天宇浩荡,历经大地调息,呼心高山流水情的风扬;更有着一种枝映心辉,月染夜色,光放乾坤的心之灵磊。
  •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本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音乐卷《河流穿过针眼》为作者的音乐随笔,共计73篇文章,皆与音乐,乐器,歌曲相关,语言流畅,写作手法独特,篇篇角度不同,独树一帜,优美感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与音乐有关的散文集。
热门推荐
  • 六月灼灼

    六月灼灼

    乔卓说,林六月啊,就是夏日的阳光,从没有云朵的天空投射而来,刺伤了他的双眼,也沉沦了他的心。
  • 移民异世界

    移民异世界

    重生的喻若本想忘却前世的一切恩怨情仇,带着孩子赚点小钱,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可随着一件神器的出现,母女二人却走上了一条离安稳,平凡越来越远的路。
  • 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好坏只能用我们学习的效果来判断,因为,学习方法只有运用于学习过程,有效地完成我们的学业才有价值。
  • 实习期冥王

    实习期冥王

    穿越了!打包了地府!冥王是萝莉!我是实习期冥王!
  • 穿越之浮生有云

    穿越之浮生有云

    这是个老套穿越文,叶云是一名医科大学的高材生,无缘无故穿越至架空时代,女扮男装骗世人,不巧却被人看上了。“诶诶诶,我可是男的”“没关系,我就好这口。”其实这是一个披着耽美的皮,却是BG的故事…
  • 灵之舞涵

    灵之舞涵

    讲述了一个孤儿从来都没被爱过,却认识对她一见钟情的服装设计师。两个人相知相爱一步步走来所遇到的困难无数,两个人也曾都绝望和后悔。可是真爱到最后都可以大团圆结局
  • 拒爱首席

    拒爱首席

    人前,他是优雅温柔的总裁大人,对所有人礼遇有加却除了她,人后,他戴上撒旦面具只对她残忍。就在他宣布要与未婚妻举行婚礼时,她却躺在医院,准备打掉他们的孩子……她曾问过他,“到底还要我怎么做,你才会放过我?”他笑了,“这辈子是没可能了。”
  • 终极护花大师

    终极护花大师

    奉师命,小道士下山救人,不想却被卷入了豪门阴谋,惹来祸事不断,还惹来众美女争相投怀……
  • 封妖紀

    封妖紀

    妖王历洪荒八年,妖修界上古妖王神玉出世,天狐族怀璧其罪举族被灭。人间历秦始皇三十一年,天狐族无能少主云轩遵母之命赴仙修界昆仑虚求取仙道,路遇人间界项羽结伴同行。从此仙途争锋、霸业皇权;诸界称雄,尽在掌中。
  • 天降大侠

    天降大侠

    讲述的是天上的斩妖大神因为触犯天条,被打下,碰巧投胎到了一户人家后,被终南山的玉昆道长收为徒,此后一路斩妖除魔,在他修仙的道路上,虽然遇到许多难事,但始终坚信邪不能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