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新千年,新的希望。
“听说你儿子的钢琴考试成绩上线了,是吗?”
“是。”
“哎呀,你儿子真争气哩。你呀,终于苦尽甘来了。”
“话不能这么说哩,今后的人生,谁也无法预料。”
“可是,你儿子上了这么好的大学,你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如果换作是我,我
早就知足了。”
儿子的分数是上线了,可母亲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原来,哥哥被越南婆子坑
骗的事,再不起诉就要过追诉期了。可越南婆子却玩起了失踪,犹如人间蒸发一样。
这下,可把哥哥害苦了。哥哥急得连觉都睡不好,母亲也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哥哥的朋友黄波给哥哥出了一个主意。他暗中派人蹲守在越南婆子的家门,经过前
期长时间的蹲点守候,摸清了越南婆子的行踪。这一天,他们守候在越南婆子经过
的地方,把她堵住,追讨有关借款的事。越南婆子见状,知道逃不掉,便跟随海平
来到哥哥家,几个人让越南婆子明确还款日期,但越南婆子仍像以往那样耍赖。
海平见状感觉不妙,担心一旦让越南婆子回去,她便像以往那样遁入地壳,再
难寻行踪。到时,岂不是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海平心生一计,拿出纸笔让越
南婆子立下字据,规定到时间不还款便以房子抵押。
越南婆子死活不同意,海平抬手便打了越南婆子一句耳光。看到海平来势汹汹,
越南婆子害怕了,不得已立下字据,答应以现有房子抵押借款。拿着越南婆子亲手
立下的字据,看着上面越南婆子按的手印,哥哥感慨万千。这两年来,为了追讨这
笔借款,他不知费了多少心思,跑了多少路,可越南婆子借着境外人士的条件,总
是玩失踪。今天多亏海平的帮助,否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越南婆子呢。
2003年,借助于法院,越南婆子以房子做抵押品还了借款,哥哥终于如愿以偿
追回被借去的钱。
消息传来,母亲松了一口气。
同年,钟馨的学校也有好消息传来。原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教育厅要
整合区内的教学资源,钟馨所在的学校要与市里的财经学校合并升级为大专院校。
消息传来。方老师和钟馨禁不住欢呼雀跃。
可没想到,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却遭到一部分中层干部的反对,围绕“是合
并升级还是继续自己独自这样干下去、维护目前这种不死不活的状态”,学校的教
职工们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斗中。
不同意合并的人都是学校里得势的人物。他们清楚,一旦合并,他们的特权将
永远丧失,而且受制于人,仰人鼻息;所以,他们拼了命地反对合并,说什么“宁
做鸡头,不做凤尾”,“与其合并之后被人管,不如自成一局,自己做大”。为了壮
大声势,这些人还怂恿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签名,给上级写了一封联名信,誓死反对
合并。
面对来势汹汹的反对声音,徐校长一时束手无策。虽然他宣称自己不恋栈权位,
不计较个人出处,愿意听从上级的安排,也向大家阐明学校的困境和合并的好处,
可不管他怎么晓之以理,苦口婆心,都不能让反对者让步。慑于反对声音太大,上
级也犯难了。有关合并的步伐也陷入停顿,甚至有传言,上级考虑到反对的声音
太大,准备放弃合并计划,让学校自己干下去。
可是怎么干下去?学校的生源已枯竭,眼看就要揭不开锅了。反对者在学校到
处散布言论,说什么“不合并也能自己养活自己”,他们计划把学校的鱼塘出租给别
人养鱼,收取租金;甚至信誓旦旦地说,假设真的招不了学生,就把学校的土地卖
掉,把钱分给大家。
学校的土地有一百多亩,靠近市区,地理交通便利,这得值多少钱啊!往少说
也有几个亿,具体分到每个人会有几百万,几百万啊,一个人即使干到退休,薪酬
也只有它的一个零头。现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闹,上级就得听,这个梦想也就能
实现。
这饼画得太大了,以至于某些人想入非非,做起了发财梦。但这些人忘了一个
前提:土地不属于学校,学校只有使用权,无权处置。但这部分人都已丧失理智,
他们根本不考虑土地的产权问题,有人甚至说,学校的职工就是学校的主人。
钟馨异常清醒,卖土地的计划简直是痴人说梦,不合并、自己干下去能养活自
己也是自欺欺人。
可眼下,没人意识到问题的根源,都陷入反对者提出的幻想中。反对者甚至策
划组织大家上访,计划去政府部门静坐示威,准备大干一场。看来,一场狂风暴雨
即将来临,后果难以预料。
这下,可把钟馨急坏了,她是多么希望能够早日合并,迎来新的生命呀。她找
到方老师商量,看用什么办法给校长打气,鼓励校长不要顾忌反对者的声音,为了
学校的前途,推进合并。
方老师也极其鄙视那些反对者,鄙视那些人打着维护职工权益的旗号所做的举
动。她非常明白这些人的做法,其实质就是为了自身利益,却以学校全体职工和利
益作为陪葬。
方老师忧心忡忡地说:“万一上级真的取消合并计划,就糟了。”
钟馨问:“怎么办才好呢?我们总不能沉默不语,否则上级会误认为学校的人全
都是反对合并的。”
方老师说:“现在都讲民意、民主嘛。”
“这是民主吗?”
“人家声音大嘛。”
钟馨摇摇头:“可那些人只是一部分,不代表整个学校。毕竟在学校还有你我这
些赞成合并的人啊。”
“可我们能怎么办?”
是啊,怎样才能让上级听到学校中不同的声音呢?钟馨陷入了沉思,一时也不
知该怎么办才好。一天,有人拿着反对合并的联名书让钟馨签字,钟馨机灵一动,
心生一计:既然反对者如此大张旗鼓地大闹,那么支持合并的人也应该发出自己的
声音,否则,反对者占据话语权之后,后果不堪设想。
钟馨赶紧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表明支持合并的态度,并给校长打气,
希望校长不要放弃合并的计划。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职工不甘于沉默,也纷纷站出来支持合并,这些声音在
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反对合并的声音。
最终,2004年6月,有关合并的正式文件下来了。而钟馨长出了一口气:原来
的反对者并没有如原先声称的那样大闹一场,都默默接受了现实。
学校的合并,意味着学校的新生,有人兴奋,也有人惶惶不安。毕竟,从技工
学校合并升级为大专院校,总有一部分人因不能适应而被淘汰。所以,学校放宽退
休年限,给予那些工龄超过二十五年,并且自愿提前退休的教职工,只要本人提
出申请,学校全部给予内部退休;内退期间工资待遇不变,直到年龄达到国家规定
的退休年限,便给予转为正式退休。
消息一传出,便有五个教职员工提出申请,自动选择内退。大家对这些人的选
择都给予了理解。
这天,钟馨到菜地劳动时,手被划了一个口子,她到学校医务所取药,那个即
将正式退休、身材胖胖的老校医一边给她的伤口擦拭红汞,一边关心询问她下一步
的打算。当她得知钟馨没有打算申请内退时,便对她说:“你啊,既不懂吹牛皮,也
不擅长阿谀奉承,长期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一直被排挤,被边缘化,你还恋着学校
干什么?为什么还不趁此机会申请内退?告诉你啊,机会不是天天有,过了这个村
就没有那个店了。如果我是你,赶紧申请内退。退休之后,学校里什么乱七八糟的
事都与你无关,眼不见,心不烦,乐得清静,不好吗?”
这番话,让钟馨异常难受。是啊,在很多人眼里,钟馨属于那类乐于提前退休
的人,毕竟,长期不得志,还留恋学校干什么?但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学校
没有合并,那学校内部允许提前退休的话,钟馨肯定二话没说便申请退休了;可新
学校生活即将开始,她有信心在新的环境下做好自己的工作,绝不会像过去那样得
过且过。钟馨没有当面反驳校医,默默一笑便离开了医务室。
之后,钟馨放弃接受由学院出资的深造计划,也就是放弃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转而接受行政工作岗位。
这天,当人事处来征询每一个人的个人发展意愿时,钟馨自愿报名到食堂工作。
方老师被她的决定惊呆了,她责怪钟馨怎么不挑一个好部门,偏偏自愿去人人都嫌
弃的食堂。
是的,方老师的责怪是有道理的。在这场合并的浪潮中,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新
的选择,大家都各显神通,为自己谋一个好岗位,不是到学生会当办事员,就是到
各系当辅导员,只有钟馨呆头呆脑地跑去食堂卖饭票。
那么,钟馨为什么要自告奋勇地去食堂卖饭票呢?原因非常简单,就是食堂在
校园的另一隅,远离学校的办公大楼,每天上下班不用和上面的领导打交道。钟馨
就是冲着这一点去的啊。
当一起卖饭票的同事知道钟馨是干部身份之后,纷纷为钟馨惋惜,责怪钟馨为
什么不申请到各个系部去。哪怕在系里当个办事员也比在食堂卖饭票强。甚至说什
么食堂卖饭票是全校最低层的工作,被全校各部门看不起,地位低、被人歧视等。
她们还举出各种被其他教职工歧视的例子来强化自己的观点。
这些话听多了,钟馨也不免有些沮丧。但这些沮丧是短暂的,因为脱离了原来
的学校,离开了原来的环境,她的心如放飞的鸟儿,她以极大的热情来看待自己的
新岗位,对每一位前来充值的学生都是热心接待。她的这种态度,感染了身边的
同事,给她们带来了新的活水。她们都说,钟馨的到来,改变了原来死气沉沉的
气氛。
有位女同事目空一切,极其傲慢,独来独往。不仅工作散漫,对前来充值的学
生态度恶劣,经常出言不逊,恶语伤人,还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连领导都劝戒不
了她。她不仅与学生关系紧张,与同事们的关系也如同水火。在与钟馨的接触中,
钟馨以她的勤奋、诚实、率真感动了这位女同事,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与同事们
的关系也大有改善。
2004年也是钟馨人生转折的关键年。就在她卖饭票被人冷嘲热讽之时,她却赢
得了难得的心灵的安宁。她变得开朗、善感、多情,她的思维像脱缰之马,驰骋在
广阔的天地,不管何时何地。她突然领悟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灵感,没错,这就
是灵感,创作的源泉,假设把脑子里涌出的大片大片灵感用文字记录下来,不就成
了文章吗?
钟馨说干就干。但此时的她没有电脑,过去在夜校学的电脑打字技术也忘得差
不多了。庆幸的是,自从卖饭票之后,她有了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是因为卖饭票让
她重新把打字技术找了回来。她利用上班空隙,把这些灵感在电脑上串起来。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时刻。那是2004年10月20日,一个星期三的上午,钟
馨忙完早饭前的卖饭票工作之后,她毅然决然地在电脑上打下了几个字:“妈妈,妈
妈,您真是我的好妈妈!”
奇怪了,这几个字用得极其自然,甚至连想都没想就从脑子里蹦出来了。自此
一发不可收拾,她大段大段地写着,甚至连想都没想,因为脑子里涌出的思绪让她
没有想的时间,把这些像瀑布飞流的思绪记录下来就让她忙不过来了。
她对朋友说,她要把自己的人生写成回忆录,作为遗产留给儿子。朋友们听了,
都一笑而过,谁也不相信钟馨的话。钟馨自己也非常低调,不敢张扬,毕竟,“作家”
这个称谓对她来说仍然太高贵,可望而不可即。而且,她虽然动了笔,依然困难重重,
很多词汇和成语都忘了,错别字多得惨不忍睹。
但此时此刻,钟馨那种凡事认真,不做则已,一做就锲而不舍的性格发挥了作用,
即便困难重重,词汇和成语都忘了,错别字再多,也无法动摇钟馨的执着,而写作
也让她变得圆融宽厚,富有乐趣。
2005年的寒假快到了。一旦放假,家里没有电脑,写作就无法进行下去。可钟
馨的写作欲望仍然极其强烈,她无法遏制这股写作的冲动。她跑到电子商贸城把电
脑买了回来。从此,不管白天黑夜,只有一想起来什么,哪怕是一个梦,都能让她
坐在电脑前敲键盘,而且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连饭都忘了吃。此时,时间对她已没
有意义,她只顾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