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00500000017

第17章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安行品

于是溥首大士白佛。唯大圣。此诸菩萨恭敬世尊。所当劝悦难及难及。何时应当为一切众说斯经典。佛语溥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何谓菩萨解知威仪。假使持心忍辱调柔。将护其意畏不自立。其志如地不见有人。不见有人而行法者。观自然相诸法本无。此诸法者众行之式。亦无想念。是谓威仪。何谓礼节。设令菩萨不与王者太子大臣吏民从事。不与外道异学交启。不尚世典赞叙音韶合偶习俗。不贪不学不与屠杀鱼猎弋射鸡鹜罗网贼害从事。不与歌乐游戏众会同处。不与声闻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从事。亦不亲近行礼问讯。不共止顿。不与同志经行烧香散华然灯。除其往至讲经会时。唯与讲会而共从事。纵有所说亦无所著。是为礼节。

又语溥首。菩萨大士不嫪家居宗室亲属。不殷勤思见内人女弱独说经法。亦不频数诣群从幼童男女。及余异人而说软语。所不当讲不为定意自赖说经。不与住立亦不同愿。亦不与一比丘尼独入房室。除念如来精进为行。纵为女人有说经缘。不于是中污染法味。不令受取而广谊理。不与沙弥比丘尼童子童女共在一处。常好燕坐绸缪好习辟屏闲居。是为礼节。又语溥首。菩萨大士。观一切法皆为空无。如所住立已堕颠倒。所立正谛常住如法。专秉身心不动不摇。不退不转蠲舍灭尽。不生不有无有自然。无为无数无所可有。逮无所有除诸言辞。不住无为无想不想。得伏诸想。假使菩萨。乙蜜观察斯一切法。款款修此所当行者。常住威仪礼节二事。世尊重解现此谊。而叹颂曰。

若菩萨好乐  说此经典者

于后当来世  勇猛无怯劣

顺威仪礼节  善明清白行

国王及太子  大臣寮属吏

外道若异学  屠猎恶害品

抑制交启习  不与通往返

比丘放罗汉  除立于法律

不与自大俱  复远犯禁者

比丘比丘尼  调譺嘲话谈

舍离清信女  不与无益言

现在欲获法  常当止息非

好住灭度地  是谓为威仪

假使不肯往  咨问于道法

为斯持法说  不怯无所著

众生有癞病  若亲属宗室

母人诸细色  悉当舍离去

不与是等俱  而积殖德本

当弃贩卖业  诸慢不恭敬

弃捐诸住立  不为己身害

若干种虫蚤  不习食啖肉

蠲舍诸非法  喜嗔恚恨者

所行乃如是  亦不与谈语

不与强颜俱  及余自用性

作行如是者  皆当屏除之

明者设有缘  为女人说经

而不独游行  不住于调戏

设入出聚落  数数行求食

将一比丘伴  常志念于佛

佛故先示现  此威仪礼节

其奉持斯典  则当勤行之

上中下劣人  若不行法者

无无常供养  一切皆至诚

丈夫无想念  坚固行勇猛

不知一切法  亦不见灭尽

一切诸菩萨  是谓为威仪

如常行礼节  且当听察之

斯当讲说  无为之法  一切不兴

亦无所生  建志常立  观采空谊

此为明者  所行礼节  有所念者

悉颠倒想  以无为有  用虚作实

虽有所起  诸法无生  因想蹉踖

而生诸有  心常专一  善修三昧

建立于行  若须弥顶  所住如此

普观诸法  是一切法  犹如虚空

譬若虚无  等无坚固  不念取胜

无所弃捐  诸法所处  无有常名

是为明者  所行礼节  我灭度后

若有比丘  敢能守护  如是法则

无所怯软  心不起想  为无数人

说此经典  其明哲者  所念以时

若入屋室  所行若兹  观察诸法

一切普净  宴然说谊  而不动摇

国主帝王  及与太子  欲听闻法

皆供养之  并余长者  及诸梵志

立诸眷属  皆无所欲

又语溥首。如来灭度之后欲说此经。住于安隐已立安隐。不怀谀谄无眩惑心。乃说经法藏厌身怀。或载竹帛为他人说。亦不多辞亦无所生。亦不轻慢诸余比丘。为法师者亦不歌叹亦不毁呰。异心比丘为声闻者。未曾举名说其瑕秽。亦不诽谤。亦不仇怨意相待之。未曾毁呰居家行者。无所志愿。不建彼行亦无所想。行来安住而立谊要。往来周旋。若诣法会。自护己身行无有失。而说经法。若有请问。心无所猗。离声闻乘。有所发遣觉了佛慧。佛时颂曰。

智者常安  住于佛道  先隐定坐

尔乃说经  若当敷座  务令柔软

若干种具  所置绮灿  体常儭著

净洁被服  于七七日  而习经行

犹如黑云  在于虚空  合集积累

弘雅功德  所处之座  具足箧藏

床足坚固  平坦显赫  无数坐具

[疊*毛]蓐綩綖  俨然正首  尊其视瞻

安详升据  高广法座  而普等心

为一切人  国主帝王  太子大臣

及诸比丘  比丘尼众  清信高士

及清信女  应所乐闻  为讲无量

明智无限  次第剖判  为演种种

微妙之谊  追逐侍后  请求问谊

斯睿哲者  复为解说  而入神足

柔顺之忍  其有听闻  悉得佛道

斯智慧士  皆为一切  进却弃除

懈怠疲厌  常以慈心  为众说法

未曾起于  劳废之想  昼夜歌诵

咏尊法训  分别演说  亿千垓喻

普能劝悦  诸会者心  无敢生念

欲危害者  若得供养  饮食之具

床卧所安  衣服被枕  病瘦医药

而无侥冀  不从众人  有所请求

除其瞻劳  住庙精舍  欲令众庶

悉解佛道  若一切人  来听经法

我乃嘉豫  如获大安  佛灭度后

若有比丘  宣扬经法  无所悕望

无所妨废  不遭苦患  常察精进

离于疾病  无能为彼  造怨怖事

不被杖痛  无诽谤想  身无疲厌

不有所患  其人住忍  得力如是

其明智者  所处安隐  有所存立

如佛言诏  若已咨嗟  亿百功德

一切称誉  不能究竟

又语溥首。如来灭度后若有菩萨。于是经卷怀疑不了。若说教化闻不坚固。性不调和。见余菩萨求大乘者。为造虚妄而诽谤之。见声闻缘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若值菩萨。心为踌躇不即往见。其族姓子则远无上正真之道。而不得近佛天中天所在行处。假使究竟不蒙福力不成最正觉。菩萨行三乘犹如师子在于林树。若有犹豫自然远离。不乐所乐亦不不乐。若于众生修行慈力。至于如来兴大父想。见诸菩萨念如世尊。及诸处家未离尘秽。宽弘等敬礼节恭肃。净诸法谊无疑无结。严一切法谨慎安谛。钦顺平等不著经法。极有所乐亦无所至。所在昼夜敬护斯典。溥首。是为三法之行。菩萨观时然后乃说。造安隐行。不被烦恼亦不娆害。说是经法者。与同学者等心道友。若讲若闻信乐斯典。诵持书写载之竹帛。供养奉事德不可量。说以安住。则乃颂曰。

若有嫉妒  怀难亿数  其法师慈

当远憎恶  有明智者  不造贪著

若欲读斯  正典摸者  未曾诽谤

说人之恶  亦不堕非  诸疑邪见

心常霍然  无有沉吟  以愍伤故

得了此定  安住之子  亦能忍辱

其人常屏  贡高自大  数数讲诵

佛之典诰  未曾以此  持作懈倦

其有菩萨  在十方者  愍伤众生

于世兴行  顺造恭敬  学圣慧者

皆当念之  是我世尊  思念诸佛

两足之上  想诸菩萨  如想父母

设有求道  无有情欲  弃捐吾我

自大之想  假使听省  如是像法

其明士等  当自慎护  所行安隐

常得调定  将御佛道  救亿众生

又语溥首。如来灭度后。若菩萨大士。奉行斯典常以时节。其是比丘当行慈愍。向诸白衣出家寂志一切群生。行菩萨道者。常念过去世行大乘者善权方便演真谛谊。若听闻者。不知不了不悦不信不省不综。反自叹说我当逮得无上正真道成最正觉。威神足力而欲得飞。溥首当知。吾见斯等。佛灭度后。菩萨有四事说法而不诤怒。何等为四。为诸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所见奉敬。帝王太子大臣群寮郡国人民所见供养。长者梵志皆共承顺。虚空神明无数天子听所说经。天龙鬼神侍卫其后皆营护之。是为四。若入县邑还归室宇。昼夜悉来咨问经法。若为解说分别所归莫不欢喜。所以者何。溥首欲知。皆佛所建立加此经恩。去来今佛尽从斯生。亦护是典。若于忍界闻正法华品。服名听声者甚难值遇。溥首。譬有大力转轮圣王。威德弘茂顺化所领。诸余敌国未率伏者。不敢窥[門@俞]。若转轮王兴举军兵。当有所讨。不宾之臣欲距大邦。雄猛将士奋武克捷。莫不稽颡。王用欢悦断功定赏。封城食邑赐之土田。七宝珍奇象马车乘男女奴婢。元首效绩勋殊特者。王解髻中明珠赐之。所以者何。臣当国强华裔乃康。如来正觉亦复如是。为大法王无极道谛。自伏其心。以法教化。以德消害。以慧战斗。降诸法王无数之众。无量经典百千要谊。咸施群生无所秘蔽。诏平等城其见身魔。能与魔战以贤圣法。攻淫怒痴降魔官属。尽三界患至于灭度。所作克捷则大勇猛。于后无坏亦无有实。因由诸虚致斯世间。如处色像一切因缘。普诸世界古今以来。无有信此正法华经未曾畅说。所以说者。由诸通慧大慈所致。如大圣帝髻中明珠。以为世尊第一法要。缘是趣行。如来使闻深妙之典。往古来今诸行班宣。斯经为最消除一切缘起之患。犹如圣帝珍重爱护髻中明珠。久乃解出以赐元功。如来如是。夙夜宝护最妙无瑕。从是来久立诸法顶。今日加哀乃演散耳。世尊欲重显现要谊。而叹颂曰。

今如来现  慈心之力  常愍众生

群萌之界  安住咨嗟  最尊经卷

故分别说  如斯典诰  最后世时

志菩萨法  若使出学  及居家者

若闻此经  慈心战栗  一切普现

不得诽谤  吾本初始  得佛道时

如今如来  现在之时  设能逮闻

于是尊经  则便建立  亿权方便

犹如势强  转轮圣帝  战斗降伏

外异国王  得赐象马  车乘箧藏

又加封邑  城郭郡土  或有得赐

手足宝钏  微妙之色  紫磨金珍

真珠夜光  车磲碧玉  种种殊别

奇财妙异  若干诸物  各用赐之

使一切众  踊跃惊喜  睹所立功

怪未曾有  最后解髻  明月宝施

佛亦如是  今为法王  忍辱之力

无极慧音  常行慈愍  兴发哀护

以法等化  一切世间  睹诸众庶

忧恼之患  讲说经法  亿千之数

晓知众生  所应方便  今日众生

以为尽原  于时法王  无极大圣

分别经卷  亿百千垓  以知黎庶

志力猛慧  便说此经  如髻明珠

最后世时  正典所处  一切诸法

皆无及者  钦仰是经  未曾轻讲

识练幽微  慧明者闻  吾以演现

如是像法  佛灭度后  当恃怙之

其有志求  斯尊道者  普当受决

如佛所言  彼人未曾  有疵瑕欲

无有疾病  众患之难  则于末后

将来之世  便即逮成  无上真慧

殊胜差特  普当具足  诸四部众

亦复顺遇  若有闻者  除身诸漏

怪其无为  悉叉手归  己身景曜

所照光光  其奉行是  所获若此

得成正觉  而转法轮  则睹弘摸

及见最胜  梦中闻见  百福德相

紫磨金色  佛所说经  设得闻已

为众会说  及诸亲族  皆悉具足

又复所护  一切除弃  若使卧寤

所见如是  悉舍远离  而行出家

皆得往至  于佛道场  便即处于

师子之座  是为求道  所获利谊

所谓七宝  悉归于斯  修此则奉

最胜如来  已得佛道  存立惠施

即转法轮  无有诸漏  为诸四辈

而说经法  不可思议  亿千劫数

分别讲说  无漏之法  教化无数

亿垓众生  梦中所见  如斯色像

灭度因缘  悉无生死  溥首当知

常志道者  多所教化  不可限量

最后末世  求斯尊法  分别广说

安住所演

菩萨从地踊出品

同类推荐
  • 續夷堅志

    續夷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官常典巡检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巡检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梁文

    全梁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前后七国志

    前后七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庭遁甲缘身经

    黄庭遁甲缘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何必问莫相寻

    何必问莫相寻

    何问湖中月,心碎掌中沙。莫寻镜中影,情丝绕天涯。富家少爷何问,因为想帮好友玉公子考察爱恋对象,遇到一个身世、做派都十分神秘的女孩儿莫寻。伴随着与莫寻的接触,他发现了她与他纠缠不清的缘分,似幻似真。他与她、与他的故事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交错延伸。
  • 剑逍遥之盛世阎罗

    剑逍遥之盛世阎罗

    穿越而来的少年,面对这世界,又会掀起多大的风云?又会卷起多大的风浪?未知的危险,励志的修炼…………
  • 黄天无尽

    黄天无尽

    一个落魄而悲惨的人,获得了一桩绝世机缘————黄天印李向天将以黄天印聚集无尽信仰之力破开一切的束缚。在这世间逍遥自在,让这天地随心运转。
  • 情难忘却:蛇仙传

    情难忘却:蛇仙传

    紫樱树下与你相遇,一见倾城,再见倾心……
  • 西游世界

    西游世界

    西游记是大家心中的一个梦,西游路上师徒四人的嬉笑怒骂伴随大家走过美好的童年,然而大家知道西游路之外发生了什么吗?这是一个西游路之外的故事。这是五行山脚下的放牛娃遇见孙悟空,然后在西游世界中纵横,解开一个个西游之谜的故事。哎,没想到西游外传的名字已经被人用了。
  • 武斗风云记

    武斗风云记

    几年前,父亲被神秘人陷害,帝国废除了父亲那身绝世武功,发落边境的不毛之地,受尽别人的欺辱。不甘示弱,便立志变强!当发现这个世界充斥着黑暗,战乱时,木风和身怀绝技的兄弟们开启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拯救世界的风雨征程...可是后来却发现没这么简单.......!
  • 且为苍生

    且为苍生

    她,一身红衣,舞技非凡;一指止琴,仙姿卓卓;一技医术,能治百病;一跃轻功,快如疾风。纵有万千姿态面容,他却一眼认出:“那样一双灵动的眼睛这辈子也就见到一双而已。”抚琴感叹,这十八年的日子,一半在年幼中随意挥霍,一半在与莫大将军斗争。总算等到了喜欢的人,有了生活的目标,却又嫁了一个“玉神人”,跳进另一个麻烦洞中。她只是想要自由自在地生活,为何能惹一身的是非?四季温暖,不如亲情凉薄。乱世浮沉,人心飘渺。人生在世,且为心中的苍生罢了。——————————————精彩语段:十三岁的莫缓归。莫缓归:“下贱?或许更适合你那高高在上的爹爹和明知丈夫过错一再容忍欺瞒的娘亲。如果我是下三滥的野种,你也一样。不同的是,你将下三滥推至最高的尊崇。而我一辈子都不会。”莫彩衣划伤她的脸:“不准说爹娘的坏话!你这个坏人!”血如雨柱:“不是我不能杀你,而是不想。我要你记得,你们莫家所有人都欠我的。有朝一日,必定一同偿还。”“哇哇哇……”************十八岁的莫缓归。百里锦叶闪动琥珀色的眸子:“姑娘的眼睛生地灵秀,是否曾见过面?”莫缓归心中暗自一喜:“能与公子相识,不胜荣幸。姑娘喊得生疏,唤随心便是。”“随心人如其名,一切顺心而定。百里锦叶倒是冒昧了。”“公子唤我随心,我便唤你锦叶,这样才显得公平,听得也顺畅些。你说是不,锦叶?”“……”“是。”*************默璞调侃道:“缓儿这是在忏悔平日对我的不好?”“嗯。”转头嗓音阴阴,“你觉得我对你不好?”“哈哈,缓儿上当了!”……莫缓归问:“我这人是不是特自私?”“是,你是自私,谁人不自私。可六月不在乎这些,我也不在乎。”*************卫苍生温柔一笑:“这是夫人的钗么?平常不见你戴。”莫缓归:“我天天都戴,你十天不见一面的,还平常呢。你知道什么!”“夫人是在怪为夫平日太冷漠吗?那为夫需改过,日日伴夫人左右。”
  • 乐莲之凡尘

    乐莲之凡尘

    神仙,自古以来是佳话流传的主角。本作品就是以仙界为题材,两个神仙因犯下错误而被贬下凡间后在人间的种种。从他们梦中偶遇,相识相知~~~缠绵的爱情故事和人物性格身份的变换会在文中一一描述,请读者们敬请期待
  • 亮剑之大楚行

    亮剑之大楚行

    一个满腹经纶的历史生,一次偶然中穿越到一个:霸王灭刘邦,传世百余年,天下又大乱的时代!没有罢黜百家,诸子又该如何?待看大楚纵横平天下者,如何亮剑!倾得美人心归,玩得三十六计!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