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三十七章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如果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依然认为自己废话偏多,那么《道德经》一定是最佳良方,定能治愈这一顽疾。
37章是《道经》部分的最后一章,是对1-36章的总结,深入浅出,寥寥数语,区区50字搞定。
经文意译:
道所表现出来的常态就是无为。如果遵循这一道的根本原则,那么天下事没有什么做不成的。
如,把水稻种植在稻田里面,给予必要的水、阳光、空气与肥料,稻子就能自行成长、成熟,然后就可以收获水稻,这叫做无为。
无论是侯,还是王,或者是士大夫乃至草根百姓,都应该遵道的这一无为特性,尤其是统治阶层的侯王们,如果能遵道的无为特性,那么天下万物都将如同水稻一般,自行生长,自行成长,都将如此自化(自化:自生自长自熟自亡)。
侯王们(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人)面对自己眼前唾手可得的这些自化了、成熟了的人与物,都很容易滋生出想要独自拥有的欲望,那么此时此刻应该用道的另一特性来灭了这种无休无止的欲望,这另一种特性就是朴,朴素的朴、质朴的朴。
当“朴”真正地深入了思想之后,各种欲望很自然就被镇压了,无欲之后自然就可以进入心神宁静的状态,如此一来,身心宁静的侯王自然不会折腾了,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对于非侯非王,乃至非士大夫一族的草根而言,能心神宁静了,那么自然就成就“无为,而不为”的状态中,在这种遵道而为的状态下,将可以无所不为,势必可以在属于自己的领域或天空下灿烂一把,绽放一回。
翻译完毕,我想我应该基本讲清楚了这种道的闭环原理,简要图示如下:
《道经》部分到此为止。
开启Word文档,敲下《我读道德经》这个题目的时候,时值小暑,农历五月五月廿二,其时春去夏来;
画下37章的这幅示意图时,恰巧秋分,农历八月十一,此时夏已远,此刻秋已半。
整个夏天都在喋喋不休,似蝉鸣,若蛙歌,无论这些道里道外的喋喋不休是对是错,都不甚要紧,那些都仅仅只是记录这个季节的道说道解,仅仅只代表着自己的这个季节,仅此而已……
夏夜,那些璀璨的星空,咫尺遥远,扬眉可见,仰望可视,却伸手不及,恰如道,恰似经……
那是春秋时的星,那是春秋时的经。
那些星星一直璀璨,至今如是;那些道经一直深邃若星际,至今依然。
秋夜,天际那一弯星月,盛装而来,挣扎着冉冉而起是为徐徐而落,还是为大圆大满,或者是为渐残渐缺?宛如道,宛若经……
《道经》之源泉《易》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那是公元前的月,那是公元前的经。
秋夜,微凉的秋风轻拂都市的万家灯火,我不知这是不是汉时的风……
春秋的星,春秋的经,春秋的月,春秋的道,喋喋不休的过程中,不经意拂过了汉时的风:《秋风辞》、武帝、张良、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是故事,历史中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是瞎掰,但是真的可能与经与道关联性不强,但是这不要紧,在道经部分,我再搬出一个历史伟人,这人一定与道息息相关。
老子去了(死而不亡者寿)一百年多年以后,道家再现了一个高人,历史上将其定位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这人即为庄子,与孟子生于同一时代,春秋之后的战国时期。
一代大家庄子将老子的道家思想观点深度地传承、弘扬、诠释了一番,留下了旷世著作《庄子》。
那么,庄子作为老子学说的大成者怎么解读“道”呢?
《庄子》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虚空,静心,恬淡,寂静,无为,这五者就是道的要素,能按守于此,那么心中的天地将是水平的,将不再有波澜,能守住这五者,那么将是遵道贵德的极致水准。
因为庄子继承了老子学说的大统,于是春秋的老子,战国的庄子被合称为“老庄”,他们的学说被合并,被称之为“老庄哲学”。
不再喋喋不休。
以上即为《道经》,以下即为《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