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第十八章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不经意之间,将《道》的读后感折腾至第十八章了,插播一下关于经史方面的阅读通感。
我大概有整整两年年的时间不曾像今年夏天这样持续地写(谈不上是写作,只是天马行空地扯淡),而是都在持续地读,读书涉猎面也不是很宽,以文史、经史为主。诸如《二十四史》、诸如晚清时期杭州萧山人蔡东藩先生所著的演义版,再如当代熊召政所著述的明朝系列作品。至于经方面,诸如儒释道方面的一些基础性的经书,也是这两年开始涉猎。
读过才会懂一点点皮毛,我发现,经和史是一对孪生的兄弟或姐妹,长期读史的人,最终一定会涉及经,如果想要撇开历史,直奔经书而去,最后不是枯燥无味搞不懂而放弃,就是剑走偏锋,步入走火入魔的自我世界(偏解误读的经书世界)。
所以经史是分不开的。
此前,我们也谈到过《道德经》的源头是《易经》,而《易经》竟然是新石器时代,文字尚未发明,尚未流传的时候,伏羲氏画了一个八卦图;数千年之后,周文王被殷纣王关进监狱的七年期间,周文王给伏羲氏的八卦图配上了文字(卦辞和爻辞);600年之后,孔圣人横空出世,对《易经》爱不释手,于是就留下韦编三绝的成语,孔子对《易经》再度注解一番配上了一个《易传》作为易经的结构部分。
孔子之后至今已经1500年了,《易经》再也没被任何人编辑过,因为都自觉不配,所以都不敢,历朝历代的圣人最多也就是著书立说,解释说明一下而已。《易经》一部经书,一个完整的中华文明史。
《易经》的历史,足以证明:经史是无法拆分的。
所以,只能这样在《道德经》读后感的过程中,不断插入历史风云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试图验证《道》的光辉灿烂的本质特性。当然,我也不能排除自己是无意之间牵强附会地瞎扯。好在这些文字不求名利方面的出版,不为出版而写,只是自娱自乐,自然分享,只是个读后感而已,所以瞎掰掰错了也至于误人子弟。
《道》的十八章和十九章跟十四章&十五章非常像又是一对姊妹篇,十八章和十九章不太容易正解。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个世界原本是无需仁义的,如果大道不至于荒废,如果人心不至于不古,如果人生若如初见,那么所谓的“仁义”无需强调,真正的仁义都随大道被植入世人的神经与血脉上。
当社会各个阶层都在绞尽脑汁,运用巧智来谋取名利地位之时,那么各种巧智和智慧就会展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般的较量,于是各种虚伪和巧诈就像妖风一般地刮过,一些深度伪装的大伪就会成为常见现象。
当作为社会细胞的家族与家庭出现了父子不和、兄弟不和、夫妇不和(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于是人们才开始倡导孝慈;反过头来讲,如果天下家庭六亲都和睦,那么也就没有了孝慈与不孝慈之分了。
当国家混乱,乱成了一锅粥,内忧外患集中爆发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忠臣了。
这样的历史场景、这样的忠臣非常多,英雄无一例外都是凄凄楚楚的被委屈,被冤枉,被莫须有。如果当时国家和民族不那么昏乱,这些忠臣依然会是忠臣,依然会是英雄,或许还会幸福地走完一生,或者还会给我们留下更多、更为唯美的文学、艺术、绘画、书法作品。
前文谈到过的宋朝忠臣:岳飞、文天祥。
大明王朝时期,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后,蒙古人围攻大明王朝的京师北京,国家危在旦夕时组织了北京保卫战,保家卫国的忠臣:于谦。
明末、清末的这两段历史,是典型的国家昏乱时期,我们来看看明末时期的忠臣袁崇焕。
袁崇焕,读书人,生于万历年间(生于1584年)并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袁崇焕终于考上了进士,入朝为官:福建邵武知县。
天启二年(1622),晋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六品;随后很快再一次被提为正五品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
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外地能够入侵的时候都是国家的昏乱时期。袁承焕正处于这种国家混乱时期。
袁承焕晋升的四年之后,天启六年(1626)正月,已经崛起的后金政权努尔,进一步加速了对大明王朝的侵蚀。
1626年正月间,努尔哈赤所率20万骑兵攻击明朝山海关以外的军事重镇——宁远,袁崇焕指挥山海关明军以少胜多,击败了努尔哈赤,并狠狠地重创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不仅在这一战中败北,而且被明朝的红衣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后于当年9月驾崩),这一战史称宁远大捷。
袁崇焕因为宁远大捷被再一次提干,晋升为辽东巡抚,兵部右侍郎。
次年,也即为天启七年(1627)五月,怀抱无限仇恨的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率六万大军,自沈阳出发,进攻锦州“宁锦大战”就此揭开序幕。
但是,皇太极所统帅的后金骑兵以极大伤亡的结果再一次败北,这一战史称“宁锦大捷”。
但是,袁崇焕却于1627年7月被迫向朝廷提出了辞职申请。
打了胜仗却要被辞职,这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像众人所熟悉的岳飞就是这种情况,天启皇帝朱由校执政期间,太监妖人魏忠贤把持了朝政。
抱着露头就打的这一原则,袁崇焕必须被打压一下,所以宁锦大捷的主要功绩被魏忠贤攫取,而袁崇焕仅仅被赏赐了三十两白银。
惹不起躲得起,袁崇焕的辞职申请竟然获批了。
历史往往都非常幽默,就在锦宁大捷的同年,1627年8月22日,木工皇帝朱由校驾崩了,年仅23岁。
明熹宗朱由校并没有留下后代,其弟弟朱由检继承大位,这就是明朝最悲催的末代皇帝——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上台之后立即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全面绞杀以魏忠贤为核心的太监党,二是及时启用了颇有军事天赋的读书人袁崇焕。
1627年,崇祯任命袁崇焕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紧接着继续提拔袁崇焕为督师蓟辽。
锦宁大捷两年之后的1629年10月,皇太极精心策划,准备再度进攻大明王朝,而且这一次是以京师北京为核心目标。北京,背靠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通往辽东的唯一大道就是山海关,一般而言,在冷兵器时期只要守住了山海关,北京就是安全的。
皇太极也是个军事天才,他大胆采取了后世军事中常见的长途奔袭,迂回包抄战术。皇太极率十万军队从辽东出发,取道辽西,绕道蒙古,避开了长城,绕开了山海关直接奔袭达明朝重镇遵化。
1629年11月,明朝遵化失陷,全军覆没,袁崇焕这才意识到对手的狡诈。
1629年11月,袁崇焕率部在遵化附近的蓟州拦截皇太极,但是误判,皇太极绕开蓟州直奔京城而去,朝廷获悉战况后命袁崇焕立即率部,赶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带布防,阻击皇太极,保卫北京城。
袁崇焕却没有执行这一朝廷的军令,采取了追击战术。
至于袁崇焕为何不遵守朝廷军令,赶到北京外围防守,而只是尾随追击这一现象,已经是一个历史谜团,从事后的各种分析来看,袁崇焕是打算将主战场放在北京城,以求集中兵力像当年于谦那样搞定后金的皇太极。
很诡异的一幕上演了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十七日,按照自己想法将主战场放在北京城的袁崇焕终于赶到了北京,同日,皇太极的部队也抵达北京。
抗命不尊、将敌人引导至北京城、然后加上皇太极的离间计。
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一日,崇祯皇帝钻进了皇太极设的圈套,抓了“带路党”袁崇焕。崇祯三年(1630)八月十六日,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大明王朝用3543刀慢慢割死了这位忠臣。
行刑前袁崇焕留下遗言:〖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被杀6年之后,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称帝建国,国号:大清,同年改女真族为满洲。
袁崇焕被杀14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已经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的李自成势如破竹地杀向了北京城。
袁崇焕被杀14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清帝国的王爷多尔衮统帅十万骑兵杀到了山海关外。
袁崇焕被杀14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还指望着大明帝国唯一的有生军事力量山海关吴三桂能像袁崇焕那样,率部进京勤王。3月17日,李自成完成了紫禁城的合围;3月18日,绝望的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大明王朝定格于这一天。
1644年4月13日,李自成率部绞杀观望中的吴三桂。
吴三桂的三万人马不敌李自成,1644年4月22日,吴三桂投降于关外观战的多尔衮。
1644年6月4日,称帝才不足俩月的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多尔衮率部入驻紫荆城,大明王朝百官跪迎。
268年之后,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大清王朝寿终正寝。
好吧,历史故事到此为止,我们只是在借史说经,力证“国家昏乱,有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