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第十一章原文: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笔锋一转,于《道》第十一章中再度将话题回归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状态,以此来继续启迪世人悟道。
老子讲了三个2500年前(周朝,老子生活的朝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件东西:轮子、杯子、房子。
2500年之后的今天,这些东西依然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轮子:车轮子,2500年前,车子是靠人力、牛力、马力拉动的;2500年后今天的车轮子或汽油柴油动力驱动,或电力驱动,变的只是驱动方式,不变的是轮子的本质,作为车子的必须组成部分。
杯子:2500年之前的杯子以陶杯子为主,铜杯子是奢侈品;2500年后今天的杯子,以塑料的为主,其余各种材质都有,今天的陶杯子一定是有些品味的杯子。
房子:2500年前的房子一定是土木结构为主打;2500年之后今天的房子应该是钢筋水泥结构为主,但是其功能丝毫未变。
让我们假装一下没有读过《道德经》,如果没读过,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够像老子一样,敏锐地发现这随处可见的三个东西有什么特点?
2500年前老子发现了这三件东西有共同的特点是:中间是空的、是虚的、外形是有形的结构。
车轮子,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才能装车轴,才能被安装到马车上去,作为车轮,成为车子的结构件之一,发挥出马车奔驰的功用。
土制的杯子,烧成陶器,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才能装水、装酒,发挥出杯子的功用。
房子,因为是中间是空的,才能主人,才能存放粮食以及生产、生活物资,因为门洞和窗户是空的,才能进出,才能通风透气,因为有空虚着的部分,才能发挥出房子的功用。
三件常见物谈完之后,老子给出了关于道的结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一章就这么一句话稍微难以理解一点,我们稍微说文解字一下,以利于理解。
说了,要用很直白、很朴素的语言来谈读后感的,下面我们试试看。
有什么?然后对什么有利?
答:道生万物,万物的形成是有道的,遵循着道所形成的事物,是对事物有利的。那个轮子,应该是中间空,外面圆,这样才是遵循道的表现,这样能形成轮子,否则就不叫轮子了。
什么虚无?然后对什么有用?
任何事物(当然也包括人类)应该是要有虚无的部分的,而不能都是满满的、不能都是实心的,否则这些事物存在于天地之间是没有任何功用的。
对于人类而言,这更容易理解:虚怀若谷、空杯、虚心……都是遵道的表现。
老子在《道》的第二章,谈到过关于“有”和“无”的观点“有无相生”,这与十一章老子再度论及“有”“无”如出一辙。
老子在《道》的第三章中谈到过一个观点“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道是从哪儿来的(是谁的孩子),但是我知道道是先于天地之前就存在着的。
天地之外是宇宙,这个今天的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
宇宙是不是一种虚无的状态,科学家们告诉我们说:地球大气层之外,没有地球引力,没有空气,没有水,甚至没有光……
按照“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之道,宇宙虚无是有道的,因为虚无方才容下了无边际的银河系,银河系中才有了太阳系,太阳系中才有了地球村……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第十一章唯一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