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3100000006

第6章 明教教主(2)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不过是一个小和尚,还俗投军,也不过是那时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个罢了,又有谁能够知道,这样一件发生在当时无人知晓的小人物身上的事情,却成为日后改变中国历史的起点。我们现在一些年轻朋友,对于自己前途发展缺少信心,总觉得什么都那么难: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进城打工,生存艰难。总希望一夜之间自己就能够成功。朱元璋还俗投军这一段历史,我想对于我们都应该有所启迪。你起点再低,还能比朱元璋那时候低吗?你再困难,能有朱元璋那时候困难吗?可是他选择还俗投军,改写了一部中国历史。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会改写中国历史,但是你今天的选择却完全可以改写日后个人的生活道路。

朱元璋决心去投军了,可是该去哪里投军呢?

离朱元璋出家的孤庄村皇觉寺最近的一支义军就在濠州,也就是今天的凤阳。朱元璋小时候的伙伴汤和参加的就是那支义军。朱元璋于是决心去投奔濠州义军。

濠州义军的首领名叫郭子兴。郭子兴原本是山东曹州人,就是今天山东曹县人。他的父亲是个卖卦算命先生,一路给人算命,辗转来到定远。定远当地有一个大户人家,家里有个双目失明的女儿,虽然是大户人家,可是也嫁不出去。郭子兴的父亲是个外来户,想在当地站稳脚跟,还得依靠当地有势力的大户,于是他就把这个大户人家的瞎女儿娶了,也因此得以继承了大户人家的财产。婚后生下三个儿子,郭子兴是老二。

郭家虽然有钱,可是一个汉人地主,在元朝还是没有什么地位,成天净受地方官府的气,被那些贪官污吏们敲诈盘剥,郭子兴一气之下,就加入了明教,结交好汉,谋成大事。元末明教起义发生后,郭子兴索性带了几千人,进入濠州,杀了元朝的地方官,占据了濠州,响应明教号令,跟几个明教的头目一起,当上了濠州义军节制元帅。朱元璋去濠州,便是去投奔郭子兴的这支义军。

这一年是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52年,朱元璋二十五岁。春闰三月初一那天,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来到了濠州城下。

这时候濠州城被义军占领,城里面是义军,城外面还有元军,双方对峙,虽然没有打仗,但是对往来之人戒备森严盘查仔细,不敢有所疏忽。

朱元璋来到濠州城,守门的义军一见,就起了疑心。为什么呢?大家想想,朱元璋他原本是个和尚,和尚穿的是袈裟,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穿着一身破旧袈裟,突然来到城下要进城,不引人注意那是不可能的,守门的兵士当然要认真盘查。

可是这一来朱元璋心里就不痛快了,他想,我是来投奔义军的,怎么把我当成奸细来盘查呀?说来说去话不投机,朱元璋就跟守城的兵士们争吵了起来。守城的兵士们也急了,几个人一拥而上,把朱元璋绑了起来,派人去请示元帅,要把朱元璋当作奸细杀掉。郭子兴听了报告,心想,说不定真的是前来投奔的好汉,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如果错杀了人,就不会再有好汉来投靠了。于是他亲自来到城门前,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长相奇特,确实与众不同,上前一问,原来是皇觉寺的和尚,是其伙伴汤和写信叫他来投义军的,而且跟军中一些弟兄们都有关系。

这下可弄清楚了,哪里是什么奸细呀?郭子兴赶紧让人给朱元璋松了绑,把他留在了军中。就这样,朱元璋成了义军中的一名士卒。后来人们记述这件事情时说:

壬辰……闰三月,一日晨旦,抵濠城。守者不察,缚而欲斩之。有人觉,报于首雄,良久得免,收入部伍。

(《皇明本纪》)

也多亏郭子兴有眼光,不然的话,这一幕就成了小和尚血染濠州城,哪里还会有以后的大明朝呢。

三、崭露头角

朱元璋虽说经历了一点波折,总算加入了义军。他纵然有天大的本事,过人的能力,可是刚刚加入义军,也是从普通士兵做起的。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后来朱元璋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曾经说:“被收为步卒。入伍几两月,除为亲兵,终岁如之。”

(《高皇帝御制文集·纪梦》)

也就是说,朱元璋参加义军后,起初只是当了一名步卒,就是最下层的士兵,我们今天就叫列兵。但是这样的一个最下层的列兵岗位,却成为朱元璋成功之路的起点。他入伍两个月以后,就得到了提拔,从普通步卒被提拔成了亲兵。

有的史书中说他几天后被提拔为“九夫长”,“几日,拔长九夫”。

(《皇明本纪》)

他到底是几天后提拔的还是将近两个月才提拔的?当然还应该是朱元璋自己说的更可信。其实入伍两个月,还没有打过什么大仗,就被提拔,成为义军元帅的亲兵,已经算是提拔得够快的了。几天就提拔,也不大现实。至于究竟是提拔为亲兵还是九夫长,虽然说法不一,其实还都是兵,都算不上是官,九夫长也就是管几个人,也就是个下层班长,要说好听,其实还不如亲兵。

也有的史书说,朱元璋到军中两个月后,被郭子兴看中,选去当了一名“亲兵九夫长”。这回又有“亲兵”,又有“九夫长”,合到一块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经过学者考证,才知道,当时义军学着元朝军队的制度设立了一种“牌头”制。元朝军队以十人为一牌,一个牌头,管着九个士兵。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军队中的班长,还算不上是军官。朱元璋对此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自己不说当上了“九夫长”,只说“除为亲兵”,至于亲兵带管几个人,是什么地位,就不去提了嘛。

朱元璋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就在义军中崭露头角呢?这其实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朱元璋比义军中那些同是农民出身的士卒强太多了。

首先,他有见识,有主张。朱元璋从小就是个孩子头,有指挥能力。而且在他当和尚的时候,曾经外出游方几年,是见过世面的人,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社会经历比较丰富。这些在他当兵的时候,就都派上用场了。据说每次奉命外出行动,他都能起到决定作用,总能有所收获。连队长也不得不佩服他,有事情就跟他商量,不知不觉他就成了这队士兵的主心骨。

其次,朱元璋小时候读过私塾,认识几个字,有些文化。别看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当时义军中已经是很难得的“文化人”了。上面的命令文告,他能看;军士们的书信,他能代写,俨然是军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文书。这都使得他不同于一般士卒。

此外,我们知道,朱元璋当孩子头的时候,能够得到孩子们的拥护,原因之一是他做事有担当,有了好处又能跟大家分享。这就是我们说的一般人不容易具备的领导素质。

就这样,短短两个月,朱元璋在军中就有了一点影响,成了一个让上下都佩服的人物。这一天,郭子兴来到朱元璋所在队伍巡查,全队士卒们在一声号令后,站成了一排。朱元璋个子最高,就站到了第一的位置上。

郭子兴一眼就看到了他,也就想起那天城门守卒错把他当奸细抓起来的事情,于是问队长,这个新来的大个子和尚怎么样呀?队长平时许多事情靠朱元璋,当然对他赞不绝口,说他的确是难得的人才。郭子兴一听,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一高兴,当时就提拔朱元璋作了亲兵,把他调到元帅府去了。

朱元璋当了亲兵以后,进入了郭子兴的帅府,也就成为郭子兴的心腹。史书中说他“既长九夫,王常召与论”(《皇明本纪》)。这里说的“王”,就是郭子兴。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郭子兴被他追封为滁阳王,所以明朝人写的史书中就称郭子兴为王。

随着地位的变化,朱元璋更有了表现才能的机会,很快他就成为郭子兴身边不可缺少的人物。

凡是历史上的成功者,都少不了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自身的才能和努力,另一个是历史机遇。你光有才能和努力,没有机会,就是人们常说的“怀才不遇”,没有施展的平台怎么可能成功呀;你光遇到机会,可是没有才能,关键时刻表现不出来,也没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良机尽失”。朱元璋很幸运,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他既有能力,又有所准备,还遇到了好机会。这样一来,他的能力,在元朝末年的乱世,也就得到了最好的发挥机会,所谓英雄乘势,一飞冲天。著名的明史学界前辈吴晗教授曾经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朱元璋这一段时间的情况:

元璋作事小心勤谨,又敢作敢为。得了命令,执行很快,办理得好。打仗时身先士卒,得到战利品,不管是金、银,是衣服,是牲口粮食,扫数献给元帅。得了赏赐,又推说功劳是大伙儿的,公公平平分给同出去的战友。平时说话不多,却句句有斤两。又认得一些字,队伍上一有文墨的事情,元帅的命令,杜遵道、刘福通的文告,以至战友们的家信,伙伴们都找他解说。几个月后,不但在军中有了好名声:勇敢,能干,大方,有见识,讲义气,人缘好,甚至郭元帅也当他作心腹体己,不时和他商量事情,言听计从了。

(吴晗《朱元璋传》第二章)

大家看看,朱元璋的这些优点:做事既小心谨慎,又敢作敢为,把领导的命令执行落实好,取得功劳后把功劳归于大家。虽然都只是人所共见的优点,但是要真的身体力行做到,也不那么容易,更何况这么多优点都集于一身呢!朱元璋就是这样表现出与众不同来,于是也就比别人更快获得了成功。

朱元璋在皇觉寺的时候是什么法号,我们已无从得知了,只知道大约在这时候,他才有了朱元璋这个名字,而且有了字——国瑞。也就是到了这一年的六七月间,朱元璋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郭子兴义军中的重要人物。

朱元璋既然如此出众,如此重要,郭子兴就想了,这个人才可不能失去呀,得想办法留住。想个什么办法把朱元璋留住呢?郭子兴想来想去,还真就想出一个办法来。

同类推荐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管宝超编写的这本《一代谋圣:张良》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位汉朝文臣谋士的传奇人。
  •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本书用散淡清丽的文字完美再现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一生,她的年少时光,她迷途般的爱情,她在炮火中的洗礼,以及远渡重洋的漂泊,还原一个不在传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传奇,走近真实的张爱玲,体味她繁华背后的苍凉。但愿我们都能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最美的爱情。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大明名相杨士奇

    大明名相杨士奇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载,明代状元、内阁首辅泰和人陈循不无自豪地对英宗说过:“江西及浙江、褔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臣吉安府又犹盛。”作为吉安府重要组成部分的泰和县,也是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历史上孕育出了众多人物,杨士奇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1)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万兽瞩目

    万兽瞩目

    万兽大陆上,每个人体内都有一道残缺的兽魂。这残缺的兽魂会通过一次次的觉醒而成长。兽魂每觉醒一次,作为其宿主的人便会获得一份力量。通过这种类似共生的方式,这兽魂与人一同成长,一同战斗,甚至一同灭亡。没有人知道这兽魂的来历,也不知道这兽魂的目的。直到有一天.......
  • 落花时节巧遇你

    落花时节巧遇你

    ?她背叛友情,谋夺爱情,只为不让自己孤单。?梵轩,我爱你。叶晗,我也爱你。?这一句我爱你,他们等了很久很久,却一直没说出口,他们的命运会如何?分离?还是美满?
  • 乾清心

    乾清心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一片混沌,几亿流年,光阴荏苒,帝父和混沌大神在天地峰决战三百万年,最终换来三界平安,奈何乾太子因为姻缘相牵,私入天地峰禁地,并带回一倾国倾城的女子,且为之取名清心。天帝震怒,将乾太子打入凡间,历经十世轮回生老病死,清心为爱甘入轮回,誓死守在那个一见倾心的他身边······
  • EXO时过境迁

    EXO时过境迁

    荏苒,遇见了谁/回忆,错过了谁/午后/所有的不快乐/都被炙热带过/于是/所有的思念都延伸为一句话/时过境迁,回首莫及/……
  • 寻千唯我

    寻千唯我

    该书主要讲;女主和男主在商场相遇,然后成了朋友,后来女主又遇到了女二之后结成闺蜜,在北京著名的学校上学,因为剧情需要所以三小只也在北京上,然后想看的一定要阅读哦。。。。。。
  • 倾国王妃没有宠

    倾国王妃没有宠

    新婚当晚,她不在房内,王爷微怒,将她禁足,一禁便是半年。半年之后,皇上召见彻底打破她的安逸,他孤傲,绝情,亦有情。她无畏,无情,却冰冷。(大家有什么不懂可以去看作品相关里的前世今生篇,疑问要留言,呼哈。)他看她眼神越来越强烈。她看他,冰冷悄然散去。阴谋降临,一次报复与权利的争夺,渐渐绽放,成熟,国将易主。他绝望心死,蓦然入狱,留给她一纸休书,她蹙眉不理,“我是你的妃,等我救你。”她看着他,勾起了唇,一脸的笑意。
  • 灵株

    灵株

    19岁少女辛澜因病去世,结果发现自己变成草了!前世的不幸让她十分珍惜这第二次生命,一定要在这修真界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草生。
  • 下一站请你一定要幸福

    下一站请你一定要幸福

    当公主找到了一个深爱自己的王子时候,从此就会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是童话里面才会出现的情节。当王子和骑士共存的时候你会选择哪一个。王子是给你最美幻想的人,你们在一起会是人人羡慕的对象。他会为你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浪漫。骑士是一直默默守候,为你挥刀斩棘,在你最危险时候解救你的人。每个女孩都渴望有一个守护自己的的保护神,当你遇见的时候王子并不是守护神,骑士并不是王子的时候你的抉择该是什么?且看书中的女主在王子和骑士面前最终能不能和自己的王子携手白头···········
  • 原来你还在原点等我

    原来你还在原点等我

    原本以为我的一生会平平淡淡的过去,直到遇见你的时候,我才知道我还有这种运气
  • 铸就辉煌

    铸就辉煌

    杜小然原本只是个普通人,也曾憧憬过二代们的精彩生活,然而意外的相遇让他莫名其妙得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二代,他还不知道他可以有着怎样辉煌的人生。请看杜小然如何怎样一步步登上巅峰,演绎人生的精彩,更多内容就在《铸就辉煌》,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