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程嘉陵介绍的这些对他来说绝对算是高层的内幕情况,徐小冬有些担心了:“照这么看来,英国人对我们不是存有疑心么?彼此猜疑,这还怎么合作?”程嘉陵说:“问题的复杂性还不仅仅于此,对我们来说,恐怕更艰巨的是我们未来的活动除了依靠华侨,是很难得到缅甸老百姓支持的。”徐小冬大愕:“怎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嘛,英国人占领了缅甸近百年,英国人是统治者,高高在上,缅甸人是被统治者,受尽欺压,缅甸人认为我们是去帮他们痛恨的英国人的忙,自然就不会帮助我们了。”“照你这么说来,日本人反倒成了缅甸人的解放者了?”“这你算说对了,日本人正是利用了缅甸人的这种渴望独立解放的心理,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成为了缅甸人心中的解放者。”说起缅甸的情况,程嘉陵兴致勃勃,没想徐小冬一句话,却彻底打消了他交谈的劲头。
“呃,程嘉陵,我离开重庆的时候,想给家里写封信也被拒绝了,你不是在和我妹妹的同学萧玉讲恋爱吗?你的位置特殊,一定先给萧玉通了气吧?要是萧玉知道你这次去了什么地方,我妹妹肯定也就知道我眼下的情况了。”没想程嘉陵一下子变了脸色,“啪”地伸手关了灯,闷声闷气地说了一句:“睡吧,我累了。”黑暗中,已经非常疲倦的徐小冬躺在床上依然久久不能入睡,他想,这个有着女人相的程嘉陵知道的东西还真是不少,到了缅甸,必须得虚心地多向他请教才是。
第二天下午,徐小冬一行随侯腾将军乘飞机赴缅。侯腾将军一到仰光,即刻向驻缅英军总司令赫顿中将呈交了中国军事委员会拟定的《缅南会战计划》,提出让中国军队立即进入,协助英国军队保卫缅甸。但是,英国人对这个计划的反应极为冷淡。
当侯腾把蒋介石的判断-日军会在1942年3月10日以前向缅甸发起进攻-转告赫顿后,这位总司令的回答居然是:“这绝不可能,锡唐河1000多米宽,根据我们的情报,日本人没有器材,没有船,又没有橡皮艇,连他们的大炮和坦克也没有来,只有些马匹,补给都没办法,他靠什么向我们大举进攻?”赫顿将军断定日军不会在近期对缅甸采取行动,是在用英国军队打仗的习惯来对日军的行动进行预判。他现在还不知道日军是一支厉害得常常令对手瞠目结舌的凶悍军队,在常规下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往往日军能超乎想象地做到。结果真如蒋介石所料,日军八号就拿下了仰光-因为十号是日本陆军节,这将是日军献给天皇的礼物,留学日本的蒋介石猜得到日军的心理。赫顿不得不佩服蒋介石料事如神。
英国人虽然不愿意让中国军队入缅帮助英军协防缅甸,不过他们对请中国军官创建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协助他们作战却非常积极。中国人未到仰光之前,他们便已经将创建华侨武装所需要的一切准备好了,军营、武器、食品、辎重,令徐小冬程嘉陵喜出望外的是不但有5辆汽车,竟然还有两辆装甲车。
英国人催得很紧,并决定几天后他们的赫顿中将便要到军营里视察华侨抗日志愿队。
徐小冬等人进入仰光东郊的歇马克军营后的第二天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工作。招募十分顺利,两天工夫便有450名华侨参加进来,但几乎都是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的老百姓。为了不致于在赫顿将军前来视察时露丑,徐小冬程嘉陵和3名中国军官临时抱佛脚,没日没夜地对队员们进行突击训练,内容也就是最基本的队列操练,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齐。还学怎样投弹,怎样使用武器。其他的军事技能暂时就顾不上了。
徐小冬和程嘉陵很快便明白了赫顿将军为什么会对组织这样一支华侨武装尤为重视的真正原因。
原来,英国人已经吃够了日本人组织的“缅甸独立义勇军”的苦头。而这一支支便衣武装队,均是由日本的特务组织“南机关”直接领导的。“南机关”的头子叫铃木敬市,官至大佐。在日军进攻缅甸之前的几个月,铃木大佐就率领一帮日本特务先期进入缅甸,调查缅甸的政治与民情,重点则是考察滇缅路与缅甸的民族独立运动。然后,铃木回到日本,制订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的重点就是如何将蓬勃兴起的缅甸民族独立运动,转化为一个针对英国人的民族武装暴动;让尽量多的缅甸人相信,只有日本军队,才能帮助他们脱离英国人的统治。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日本人首先派了很多特务进入缅甸,考虑到缅甸是个信奉佛教的国家,和尚的地位很高,在民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这些特务便大都以和尚的身份出现。他们频繁的袭扰暗杀爆破活动,给英国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英国人也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中国人帮助他们组织起一支类似的武装,与日军便衣队作战。
两天后,赫顿总司令果然带着一大群英国军官来到了军营里,幸亏检阅十分呆板简单,连正步也没要求走,就是举枪向英国军官行注目礼,然后让人进行了一下步枪、机关枪的实弹射击。上场的队员都是事前挑选出来的,打得也还不错。
赫顿总司令看了很满意,对徐小冬、程嘉陵说:“徐队长,程副队长,这些人几天前还是老百姓,现在穿上军装,经你们训练几天已经像支军队的样子了。嗯,不错,你们中国人会创造奇迹。”徐小冬向他敬了个军礼,大声说道:“尊敬的司令官先生,我们中国人创造能力并不表现在军营里,不久我会让你看到,到了战场上,我们的队员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大的奇迹,因为我们中国人上了战场以后心中只有四个字。”赫顿总司令饶有兴趣地问:“唔,哪四个字?”“爱国,仇敌,就这四个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仇恨日本,只要牢记着爱国仇敌这四个字,我们的一切智慧和才能就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好,徐队长,说得好,那我就拭目以待,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了。”事实很快证明,这位年轻精干的中国军官绝不是在英国人面前信口开河,哗众取宠,在日本人攻入缅甸以后,他和程嘉陵指挥这支450人的队伍,采用化装奇袭的手段频频出击,给日本人制造了相当多的麻烦。在1942年1月之中3战3捷。打死日军146人,其中包括日军55师团工兵大队的中队长星光少佐。与此同时,英军却在土瓦、毛淡棉一带屡战屡败。
英国人的这场恶梦是从1942年1月20日凌晨开始的。
日军第55师团主力突然由麦索、塔沃克越过泰缅国境,分两路进击莫塔马海湾上的缅甸重要港口城市毛淡棉,防守此地的英印17师第48旅旅长菲腾上校不断地对日军的进攻实行突袭并逐次设置埋伏,使日军受到一些损失。
但是日军很快形成三面合围之势,迫使赫顿不得不下令该旅放弃毛淡棉,退守拔安。另外下令斯迈思师长率领其余两旅火速前往增援。由于拔安的地形不利于防守,加之日军已从北面强渡萨尔温江,英军的侧背受到威胁,斯迈思只得下决心放弃拔安,固守米邻待援。他一面派两个旅,以米邻为中心沿百林河构筑阵地,一面又派一旅和徐小冬的抗日义勇队在拔安、米邻间机动狙击,设伏袭击日军。
英印17师在百林河拒敌两周,又遭到日军第33师团和55师团的迂回包围。见情况危急,斯迈思只得下令全师于22日深夜突围,向锡唐河转进。但是日军第33师团的213联队和第55师团的143联队已抢先迂回到达锡唐河东岸,猛攻桥头堡,同英军第1师守桥的约克郡团激战,切断了英印17师过桥西撤的退路。只有48旅利用装甲车掩护,冒死冲过大桥,才逃到西岸。
日军立即调集坦克大炮,用强大火力完全封锁了英军上桥的通道。退到河边重镇末克贝林的英印17师主力则被日军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分割包围,难以脱身。
薄暮时分,日军官兵高呼“天皇万岁”,向已成瓮中之鳖的英军发起猛攻。英军仓皇应战,建制大乱,指挥失灵,一群群失却掌握、惊慌失措的官兵,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守桥的约克郡团眼见英印17师惨遭屠戮,脱险已无可能,又怕日军冲过桥来,只得忍痛炸毁大桥。英印17师万余官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打起白旗投降。
此时,斯迈思师长还掌控着第46旅和徐小冬率领的华侨志愿队,据守着末克贝林火车站南侧靠近河边的堤坝、房屋。一河之隔,就是英军第1师的队伍。他果断下达了英国军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道命令:“凡能逃过河者赏100英镑!”此命令一下,全旅官兵立即扔下武器,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冲向锡唐河。
英军的装甲车也加入了逃命的大潮。正驾驶着一辆装甲车的徐小冬一看这下兵败如山倒,再也无力回天了,他伸手掀开头顶上的天门盖,站在装甲车上冲自己的队员们嘶声大叫:
“全都给我带上武器,跟着装甲车向日军进攻!”志愿队员们见他像个怒吼天尊,已经扔掉武器的也赶快捡了起来,马上成散兵队形,持枪伴随装甲车前进。“我和程长官开着装甲车冲在前面,你们全都跟着我向前冲!”徐小冬的镇定让队员们也增添了勇气。他们或跟着装甲车往前冲,或趴在装甲车上,一直冲了七八公里。沿途的不少跑不动了的英军已经停住了脚步,打出白旗准备向日本人缴械投降。同样累得半死不活的志愿队员们顿时泄了气,也都学着英军的样儿停了下来。
徐小冬和程嘉陵的装甲车一直开到锡唐河坎上才停了下来。他们跳下装甲一看,四处黑影幢幢,啥也看不真切,而此时的锡唐河中则是人影扑腾,水花四溅,从斯迈思将军到士兵,人人跳进河中,不顾日军机枪的疯狂扫射,各显神通,拼命向西岸游去。幸亏这支部队在中东和印度曾受过很好的游泳训练,3328人生还,但带枪登上西岸者凤毛麟角。由于澳大利亚第63旅和装甲第7旅及时赶到西岸增援,加上大桥已被炸毁,日军没有敢乘势过河追击。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国联络参谋组徐小冬、程嘉陵5名军官不仅带回了枪支、弹药、野战背囊,而且还将两部电台完好无损地带了回来,英军官兵不禁都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但英国大败,仰光危在旦夕,中国联络参谋小组再呆在仰光已经失去了意义。徐小冬程嘉陵5名中国军官马上被侯腾将军召到中国军事委员会驻缅参谋团驻地腊戍。此后,徐小冬和程嘉陵均作为侯腾将军的助手,被留在腊戍工作,徐小冬任作战参谋,程嘉陵则被派到旅部此时设在梅苗的澳大利亚装甲第7旅任联络官。
腊戍是缅甸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边境小城。它坐落在汤彭山脉与萨尔温江夹峙的三角地带,为缅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滇缅公路蜿蜒而至,在这里同仰光公路和仰(光)密(支那)铁路相接。而战争期间的腊戍,不仅已经成了一座庞大的兵营,更是一个巨大的军需物资集中地。从仰光通过铁路运来的所有军需物资都在这里卸货,然后用汽车转运到中国内地。
公路两边,整齐排列的坦克、装甲车、大炮、汽车、油桶一眼望不头,各种军需物资堆积得像黑黝黝的长城,同样是了无尽头。几乎所有稍微平坦一点的地方,都立起了帐篷,囤满了军人。防空阵地更是一处连着一处,密密麻麻的高射炮、高射机枪指向空中。
徐小冬在缅南率领华侨抗日志愿队作战的这样一段重要而独特的经历,很快便使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一个小小的上尉军官,不仅英国的韦维尔总司令点名召见了他,连蒋介石也向他问询相关情况。
1942年3月1日,蒋介石首次以盟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身份飞临缅甸腊戍,筹划缅甸战事。当他听说了徐小冬的事情后,立即对此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日上午,徐小冬奉召驾车来到皇宫酒店,等候蒋委员长接见。
徐小冬一进候见室便愣住了,杜聿明、甘丽初、张轸几名高级将领也都候在那里,等待委员长的接见。
蒋介石的侍卫长俞济时将军对从未经历这种场面的徐小冬说:“给你安排的时间是30分钟,我们在委员长的屋子里安了一个蜂鸣器,到时候蜂鸣器一响,就提醒你接见结束了。”徐小冬有一点紧张,更多的则是兴奋,他走进去以后,站得笔挺地向蒋委员长行了一个军礼。
徐小冬发现过去在相片上给他留下十分威严印象的蒋介石对下层军官非常亲切,表扬他说:“小冬同志,锡唐河大败,你为中国军队争了光,干得不错嘛。坐,坐下慢慢说,先把你们华侨抗日志愿队的情况给我讲讲。”徐小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开口一讲,让蒋介石居然越听越感兴趣,他不需要对于英国人概括性的结论,最想听的是徐小冬在具体和英国人打交道中的感性认识。他问的问题比徐小冬讲得还要多。他一问,徐小冬就必须详细地回答了。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交谈超过了一个钟头仍然没有结束,蜂鸣器已经间歇地响过了好几次,蒋介石根本就不予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