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7400000001

第1章 总序

张凤铸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艺术学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艺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国际上广播媒介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电视媒介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上世纪50年代以来,广播与电视迅速发展,成为20世纪后半叶影响社会各个领域的强大的视听媒介。广播文艺是以电子技术、广播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为唯一物质媒介,诉诸于人们听觉的时间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广播电视与源远流长的中西文化和多种艺术形式结缘,形成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艺术,如广播剧、电视剧、广播音乐、电视音乐,广播戏曲、电视戏曲、广播文学、电视文学、综合文艺以及各种晚会、各种选秀活动、益智类、情感类、竞技类、游戏类文艺节目等,显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美学风貌,被称作是继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电影之后的一种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新的艺术形态。作为社会文艺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艺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发展起来的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经过初建、探索和发展阶段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类型多样、互相渗透、动态发展的学科发展格局。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在于其解释、指导实践的功能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功能等的充分发挥。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指导了广播电视艺术创作实践,而且也起到了一定的理论预测作用,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一般来讲,学科体系的确认标准有三方面:其一,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有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原理,并正在或已经形成学科结构体系;其二,有专门的研究者、研究活动、学术团体、传播活动、代表作等;其三,该学科的思想、方法已经在实践中被应用、被检验,并发挥特有的功能。以这三方面标准来衡量,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并不成熟和完善,虽然初步确立起了应有的门类和框架,但从各门学科建设来看,无论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来说,都还不能按学科建设的严格原则和标准进行具体规划和落实。在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中,各学科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其中有些学科起步较早,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有些本身又分为若干个分支,学科研究向着更加深入的层次、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处于成熟或继续发展期;有些学科正处于初创阶段,趋于形成。这种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尚不完善。虽然重视了学科的创建工作,但这种“创建”还停留在表层,缺乏在开展研究、积累理论基础上的深层次创新。另外,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尚未与新时期传媒业改革问题的研究建立起互动机制,尚未走上同改革实践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轨道。同时对发展变革中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段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并开展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更缺乏理论上应有的概括、提炼和总结。

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申请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研究》的重大课题,由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老、中、青教师承担起各项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和支柱性学科之一,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在教学科研方面立足于当代最有影响的广播电视大众传媒,结合我国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实践,以中央三台等实践部门作为研究基地,借鉴国外广播电视艺术发展的先进经验,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全国广播电视艺术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一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开展了面向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完成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52项,许多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

中国传媒大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即开始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创建工作。1959年起招收本科生,1979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成为全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本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获准建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广播电视艺术学从创建、发展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科的发展必须站在理论思维的基础上,明确学科的体系和研究范围,因为学科体系的庞杂和混乱只能导致对实践指导的盲目。学科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科必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尺度,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因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在媒介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必须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研究范围。在构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如下原则:

(一)继承性原则。媒介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广播、电视媒介的生态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广播电视仍在我国占据很大比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环境下构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仍不能摈弃以往的内容另起炉灶,这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虽然在构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时必须坚持继承性原则,保持该学科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时代的前进促使广播电视艺术创作发生重大变革,与此相对应,广播电视艺术学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才能顺应历史潮流,更好地指导广播电视艺术创作实践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中展现新的风貌。

(三)现实性原则。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对广播电视艺术的形态、特征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是就我国的网络覆盖率、人们的知识更新程度、对网络的认识观念以及网络自身的负面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互联网还没有走入每个人的生活,社会还处于从印刷秩序向数字秩序的转变和过渡阶段。因此构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应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的存在,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兼顾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把现实和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所构建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能够指导当前的广播电视艺术创作工作实践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活动。

(四)预见性原则。21世纪科学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新的媒介技术不断涌现,作为与技术发展紧密相关的媒介,广播电视艺术学势必随之发展,但是作为学科发展的结果,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框架却不应当随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不断发展而经常变动。因此在构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时,必须具有预见性地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发展预留出适当的空间,当然这种预留是建立在科学预测基础上的,而不是毫无根据地猜测。

基于这种思路,综观当代研究的最新发展,课题经过研究形成了如图一所示的学科研究领域,基本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五部分。五个领域之间不是线形关系,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虽然研究工作可以集中在一个领域,但也需要熟知其他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阐述广播电视艺术学最基本的理论,包括对“广播电视艺术学”概念涵义的表述,对广播电视艺术学基本属性及功能的揭示,对广播电视艺术构成要素的分析,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框定并对广播电视艺术学一系列范畴与概念进行界定。张凤铸老师和施旭升老师等合作撰写的《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总论)》、张文娟老师撰写的《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反映了目前国内对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描述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历史,以及广播电视艺术在当代中国的现状。关玲老师的《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史》对电视艺术产生、发展的过程做了历史的梳理,杨燕老师的《中国电视戏曲发展史》对电视戏曲的发展过程、条件、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第三部分对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广播电视文化传播在整个现代媒介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影像文化现正取代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成为主导文化。蒲剑老师撰写的《电视文艺传播研究》利用传播学的观点、方法对电视文艺进行研究,对电视文艺传播的历史、现状、传播的环境、传播效果、受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何晓兵老师的《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将传播学与音乐学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

第四部分介绍广播电视艺术创作方法。施旭升老师的《电视叙事艺术论》、王雪梅老师的《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对广播电视艺术各个层面的创作进行了理论总结。

第五部分是运用前几个部分阐述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广播电视艺术类型研究。关玲老师的《中国电视综艺文化》、杨燕老师的《电视戏曲文化论坛》、王雪梅老师的《广播剧研究》、何晓兵老师的《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类型研究》对不同类型的广播电视艺术进行了“从一般到个别”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分析。

在上述这个学科体系中,第一部分解决“广播电视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第二部分介绍广播电视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三部分回答广播电视艺术创作“谁来干”、“对谁干”,第四部分让人了解“干什么”、“怎么干”,第五部分对不同类型的广播电视艺术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整个体系内容丰富完整、逻辑严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性,基本上说清了广播电视艺术的基础理论与方式方法,同时,也使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独立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研究关系到该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对艺术创作实践的指导范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以及传媒全球化的进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蕴含着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将向成熟和完备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套丛书较全面地体现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特点,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基础。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离体系完善还有很长的距离,还任重道远,中国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工作者应有广阔胸襟、恢弘气度、大家风范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把中国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达到日臻完善、完美的程度!

是为序。

同类推荐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
  •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热门推荐
  • 末日重生之吸血鬼女王

    末日重生之吸血鬼女王

    末日来临,当众人建立起安居的基地时,一朵血色之花绽放。愚昧群众的无知,亲姐眼中的嘲讽,最后伙伴的无奈,墨霖一身血迹却依然屹立,最后葬送在众人的围攻下,带着恨意而终。时间回溯,魔戒认主,在末世之初化身为高贵的血族,复仇——即将开始!
  • 查理九世——开心笑一笑

    查理九世——开心笑一笑

    查理九世经典笑话大全,无番外,只有笑话!有的还有剧集的,长篇的,你开心就好。申明:很多不是原创的笑话,但是我只是想分享给大家,希望黑粉不要胡闹!
  • tfboys之你是我最初的心跳

    tfboys之你是我最初的心跳

    一个大学的他们相遇了,开始了他们的爱情,但是,这三对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吗?
  • 火影之飞夜传说

    火影之飞夜传说

    一名学生穿越到了火影的世界……
  • 躯体改造计划

    躯体改造计划

    星际探索的地球人,在面对他们星际探索的第一种外星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技术领先,但身体素质太差,导致登陆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基因研究室通过基因拼接科技,成功的塑造成了第一例变异人。变异人的身体强大,同时具备强大的能力,却由于跟人类的区别,无法被人类接受。冉令,一个联邦的孤儿,却杀死了一个联邦元帅的孙子,作为报复,冉令被送到了抗击外星人的前线,并被注射了一种不知名的物种的基因!
  • 千年苦恋

    千年苦恋

    千年苦恋……人海茫茫,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雷宇淡然一笑:找与不找,她就在那里!千年羁绊,如何能轻易忘却!!漫过心际的孤独,早已蔚然成冰!!千年等待,只为换得你万世自由!!为了爱,他百年后成为不死人!为了爱,他受下10劫轮回之苦!为了爱,她苦苦守候,只为一个合理的借口!这是一场神与魔的对抗,人性与人性的对抗,命运与命运的对抗!相信本书,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 独家秘恋

    独家秘恋

    一个霸道的男主,一个轻逸的女子。六年等待,只为一次花开。
  • 孤傲狂女:逆天姐妹花

    孤傲狂女:逆天姐妹花

    一个被高空坠物砸死,穿越了。一个不仅穿越,还变性了,姐妹花?阿不,姐弟花。算了反正怎么说都不对。
  • 无限狂飚

    无限狂飚

    我们每天抬头看天,双脚踏在大地上,可曾感受到什么,或许什么也没有,因为都在虚度。哪里还有自己的天空,哪里还有自己的空间?属于自己的时间也被剥夺的所剩无几,深夜可曾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凌晨可会趴在窗台听不远处车轮滚过的呼啸声……那亿年的天,亿年的地,真的像你我此时所看到的那么普通那么简单吗?从出生到死亡,只不过沧海一瞬,在天地永恒面前,我们微不足道。但存在,就有存在下去的原因和动力。我们是天所生,地所育,教给我们的,就是道——掌握永恒的道!神,神是什么?在我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神的存在,可为什么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类会把个别人个别的事物称之为神呢?为什么我们自己反而甘于平庸乏味的生活而去崇拜那些创造神话的人呢……天地的存在,就是让你我参悟其中的道,然后成为神。且看一个如你我平凡的人,如何参悟天地之道而站在所有的极品名车的顶峰,被人尊称为车神!
  • 机动传说

    机动传说

    人们生活是靠一种叫做生物提炼的技术所支撑着。正如500年前,消失的地球一样,人类被迫进入外太空。另一方面,很多国家为了开发拥有生物力量的兵器而展开激烈的争夺,成为霸权国家变成很多国家的意图……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时代里,太阳系陷入了混乱之中。这个时代,有一个生存于宇宙卫星群中的独立小国——盛罗。以盛罗为舞台的起点,主人公扎克斯将在冒险旅途上遇到各色各样的人物,以成为正式生物机械师为目标的他,揭开了故事的序幕。以新的世界、新的角色来描述新的故事,这就是开拓时代的物语——机动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