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2800000055

第55章 风云往事

“好好好,那你跟爹说说,良才在哪,是一个怎么样的良才,你要跟爹说实话。要是真如你所说,今天的事情,我就不罚你禁足了,要是你说的不是实话,我照常禁足你一个月。”

“那可是千真万确的良才呀,爹爹,难道你就没有听说过,江对面的岳麓山上,有一个麓山寺?”

“麓山寺?有呀,爹爹去年刚刚上任的时候去过,是挺大的一个寺院,气派宏伟。”

“哎,那都是去年了,难道最近几个月,爹爹都没有听说,这麓山寺在我们潭州城红火得很?”

“这麓山寺乃是我们楚地第一大佛寺,一直以来香火都十分火旺的呀!”

“可是现在的麓山寺已经不同往日了,每天前往麓山寺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为婚嫁的少女们尤为积极,已经超过了接待人数的上限,所以麓山寺都开始限制人流了。”

“哦?这是为何呀?”

“因为这麓山寺上出了两位俊美清秀的少年僧,容貌俊秀、性情灵动、言语文雅,不像是普通的僧人,早已经传遍了整个潭州城。”

“你是说,那些积极前往麓山寺的少女们就是为了这两位少年僧?”

“正是啊!”

“哦,竟有此事?你详细给我说说。”

“今天上午,我正在书房里乖乖地看书,无意间听到府里的丫鬟们议论纷纷,谈论的正是麓山寺上的少年僧。原来,她们中有人去了一趟麓山寺,见到了少年僧,还说这两位少年僧不读佛经,读儒经。我听了觉得稀奇,便叫来小柔问了个清楚,竟果真有这样的事情,而且传遍了整个潭州城。女儿便想,这儒经乃是治国治世的经典,这两位少年僧定是不寻常的任务。爹爹你身为潭州城太守,急需治世良才,一同治理楚地。身为爹爹的女儿,不能白白读了圣贤书,为了替爹爹分忧,女儿决定亲自走一趟麓山寺,拜访传说中的两位少年僧。”朱艾说得天花乱坠,自己都分不清那句是实话,那句是假话了。

“你呀你,就只有这张嘴巴厉害。别说替我分忧了,你要是能让我少操点心,我就谢天谢地了。”朱太守显然没有那么容易被朱艾带进迷魂阵里,于是问道:“你不是说了,麓山寺限制了人流,那你如何前往拜访?”

“听说啊,这麓山寺为了限制人流,在城内大街上专供香烛,每天限制九十九份,只有拿着麓山寺专供的香烛才能进入寺院。为了不耽误爹爹招揽人才的大事,于是,女儿拉着小柔一大早就奔往大街上,拿到了这专供的香烛。”朱艾暗喜,这下总可以把爹爹绕进去了吧。

“所以你也不给管家留个话,就直奔岳麓山去了?”朱太守却清醒得很,再次严厉地质问道。

“爹爹,女儿那不也是心急嘛!人家曹操都懂得,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不是吗?”朱艾搬出史上的大奸雄,好让朱太守觉得,自己可别连曹操都不如。

“好,那后来呢,你在麓山寺见到少年僧了吗?”

“没有,原来那少年僧根本就不在麓山寺。”

“不再麓山寺,那他们在哪,你不是说前去拜访了他们吗?”

“女儿是在清风峡的一间学舍里见到他们的。”

听了朱艾的叙述,朱太守这才知道,原来朱艾所说的治世良才不过是两位读着圣贤书的少年僧人而已。朱太守心想,为何朱艾要如此口口声声地说,他们是治世之才呢。这答案十分明显,要么是朱艾贪玩的一个托词,要么便是朱艾偏袒这两位少年僧。朱太守也不拆穿,而是试探地讥讽道:

“不过是两个爱读圣贤书的孩子,哪里是什么治世良才!”

“爹爹,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朱艾再次搬出孔圣人,解释道。

原来,孔子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确很有一套,是开我国私学之先河者之一。《史记》称,孔门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有二,可谓桃李满天下。而且弟子承继师业,再传弟子层出不穷,绵延不断,孟子就是受业于孔子弟子子思之门人。孔子弟子原宪、公晳哀,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这还只是司马迁修《史记》前之境况。

孔子授业极具专业性,所授内容亦极规范、系统,包括文,行,忠,信等四个方面。其中忠、信是孔子特别强调的,而且教学效果极佳。在孔子众多弟子中,后来背叛孔子的据说只有公伯寮一人。而史学界对此人是否为叛徒,尚有争议。孔子死后,其弟子集体为其守墓三年,子贡又三年,哭尽哀而去,敬之如父。

作为孔子的徒子徒孙,自然都尊崇孔子,想方设法将孔子的思想不断发扬光大。孔子死后,其弟子分述与孔子的对话内容,结集成《论语》,以寄托对老师的哀思,让老师思想流传百世。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孔子的思想,几乎都是通过其弟子或再传弟子的著述体现出来的。与其说《论语》是孔子的个人思想,不如说是孔子及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不仅对孔子毕恭毕敬,而且顶礼膜拜,捧之至极。其弟子子贡将他比之日月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若天之不可及。其再传弟子孟子称赞孔子,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孔子是出类拔萃的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竭尽溢美之词。对于毁孔的言行,其弟子则是不依不饶,奋起而反击。如叔孙武叔毁孔子,子贡就很气愤,大声嚷嚷: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对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来说,老师的好恶,自然是自己的好恶。老师讨厌阳虎,唾骂阳虎,学生自然要效仿之。中国封建王朝的史官,几乎都是孔学之徒。这些人在修史时都不忘骂他阳虎一回。

司马迁在《史记》中骂阳虎为贼。班固在《汉书》中骂阳虎为盗,并将阳虎列为三类九等人物之末。

欧阳修在《新唐书》中骂阳虎为盗时,还添油加醋,言阳虎除窃了鲁国之大弓、宝玉外,还盗了《春秋》书,骂出了新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骂阳虎为祸根。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历朝的文人骚客也有不少加入骂者行列的。

唐朝诗人白居易诗云:季桓心岂忠,其富过周公。阳货道岂正,其权执国命。视阳虎为犯上作乱之徒。同为唐代诗人的李端亦诗曰:乐生东去终居赵,阳虎北辕翻适楚。世间反复不易陈,缄此贻君泪如雨。视阳虎为本性游移、随时叛主的小人。

不只如此,一些相书、医书作者也不失时机地大骂阳虎。古之相书《神像全编》的作者认为,看人应看其心性,孔子河目而阳虎类之,一圣一狂,天渊之悬,是不可不辨,大骂阳虎为狂徒。

官骂与民骂上下呼应,连成一片,声势浩大,正所谓墙倒众人推。

同类推荐
  • 末世之诡刺

    末世之诡刺

    五百万年的抵押,复活爱人的执念,都是主角变强的理由,何邪将组建自己的小队,一起称霸宇宙。
  • 我在地狱爱你

    我在地狱爱你

    落凉山考古队,一个由有着各类特殊背景的一群人组成的考古队,意外发现地狱之门,一个地狱的世界呈现眼前,各种情感的纠纷,各种意想不到的惊人发现,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逐渐拉开序幕。。。。。。
  • 末世之七彩葫芦

    末世之七彩葫芦

    谭梦馨在末世混了10年,一直艰辛的活着,每天仅仅能吃个8分饱,虽然如此,可她也没想过要死啊,就一次走神,挂了!还好,命运大神眷顾,回到了末世前2个月,还得到了自然的馈赠,看她如何在末世活的逍遥自在!保证坑品,但由于家中宝宝太小,有时闹的厉害没时间写,所以速度不敢保证。客位看官多多包含。
  • 夜来尸香

    夜来尸香

    你知道死替吗?不是做演员的死亡替身,而是……替别人去死!因为八字纯阴,我被视为不详之物。二十岁的时候,我被亲生父母做为祭品献给神秘的夜游族族长。我大难不死,从那之后,每晚十二点都会有一个陌生男子准时出现在我身边。七天之后,我却生下了一个可怕的东西。
  • 完全平行世界

    完全平行世界

    平行的世界,不同的命运,这是一个奇妙的故事,由我来讲述。
热门推荐
  • Plays and Puritans

    Plays and Purit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刀塔英雄传

    刀塔英雄传

    一个流传万年的预言,两个背负着命运前行的少年,一曲永世流传的赞歌。是英雄造就了伟大的时代,还是时代铸就了勇敢的英雄。当鲜血染红大地,魔法的光辉与剑刃的寒芒交织于战场。是谁的眼眸在注视,那灵魂的哀伤,命运的乐章在此奏响。
  • 沙藏

    沙藏

    一本奶奶的老书,让我踏上探险之路,一次又一次的悬疑,让我摸不透前方的路,我叫张忌...我在沙藏中...等你......
  • 其实我们没有那么相爱

    其实我们没有那么相爱

    那些分手后还会默默地关注对方却又不会让对方知道的人,是有多么不舍得曾经的感情,却又不得不放弃。没有关系,你的世界就让你拥有,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 豆童迷仙记

    豆童迷仙记

    一个名叫豆子的幼童,无父无母,平时以青梅为食,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只因一次机缘际会糊里糊涂进入古神国第一大帮派北斗门成为一名斗童,而进入北斗门后却一心想修道成仙,不喜尘俗的争斗。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当修道与世俗冲突之时,情感与理智碰撞之际,他将如何抉择?如何才能达到修仙的彼岸?且看本书介绍的一名小小豆童的奋起之路,希望朋友们喜欢。
  • 天道轮回渡

    天道轮回渡

    “梦见,只是前生。”天有九道,道有七界,界蕴众生,众生五灾七难,乱世出英豪,众患现圣人地有六道,道转千轮,轮回万物,万物三魂七魄,轮回多离愁,阴阳隔两情人有三道,道可道,非常道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道生地道,地道生阴阳,阴阳成三才,三才循环,万物生万物生人道,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人性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如海,海有风,海有浪,海有涯轮回如阻,阻魂魄,阻人情,阻长生……“长生?哼!可惜你不配……”
  • 奇葩穿越:冷王的萌妃

    奇葩穿越:冷王的萌妃

    她,原本是现代的一个A级特工,突然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国家,穿越就算了,可是,穿了后,还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后面还有一个王爷屁颠屁颠的跟着。“拜托,我根本不认识你”“没事,我认识你就行了”
  • 权志龙,我回来了

    权志龙,我回来了

    今生无缘,来世相见。“瑛晴……你还好吗?我好想你!”一场青春,一场盛宴,一次恋爱,一生心伤……今生无缘,原我们来世相见!
  • 通天罪

    通天罪

    天道昌,人道亡。诸如这漫天的神佛,也都为吃人的妖魔。若天道有罪,终生修仙以征天。奈何天道苍苍,修仙一途,万里尸骨。父亲,一方人杰,征天未归。母亲,一代天骄,追随父亲至今杳无音讯。爱人,一掌将自己推下万丈深渊,如今也早已经成为了一方霸主!试问,天有多高?道有多长?若今生不死,必登天问罪!
  • 逐云乱

    逐云乱

    谁,是扰乱平静的那一颗石子?谁,是暗流涌动下最后的胜者?谁,能在这能在这江湖之中安然而立?谁,能书写这七域最后的结局?又有谁,还记得那千万年前的誓言?史书泛黄尘封,谁记当年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