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黄道吉日。宜出行,踏青,远游。
中土大唐,长安城。
正午时分,对于那些客栈,食肆来说,本该是一天之中最为繁忙的时刻。嗯,那个,民以食为天,你懂的。如果你不懂,饥肠辘辘的肚子,应该也会在这个时间,哼哼几声,提醒你别忘记它的威仪。
不过,今天有点特殊。虽然是午膳时刻,但是长安城里,万民空巷,往日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都消失了。他们都去哪儿了?
当然是去欢送圣僧唐三藏师徒一行人去了。
今天,就是他们出发西行去雷音宝刹取经的光荣日子。这个黄道吉日是皇室早就拟定好并公布的,长安城里的百姓们都知道。
此去经年,路途绝非良辰好景。便纵有千万种风情,只恐常人难以消受。西行之路,各种妖怪虎视眈眈。此行绝对是凶险无比,只怕一个不小心,便断送了取经人卿卿性命罢。
这个道理,唐僧师徒们都懂,而普通老百姓们也懂。因为,上一次他们师徒的西行英勇事迹,早已经被一个叫做吴承恩的文人骚客,添油加醋写成了一部《西游记》,并在民间广为传阅。
长安城里的东门,南门,北门,皆大门紧闭。周边也少有人影。但是西门处,只见人流涌动,只怕有数十万人之众。
蜿蜒的送行队伍,从城里延绵到了城外十里之外。
无数全副武装的皇家侍卫们,十步一岗,用手里的长枪,把普通老百姓挡在了大路的两边。人流虽然多,但是场面还算安静有秩序,并不吵闹。
两行素装灰衣宫女,手里拿着木牌,上书“肃静”,“回避”等字样,步行走在了皇家送行队伍的最前端。唐王御弟公务出行远征,唐王自然得亲来相送,以示皇恩之浩荡。
三匹高头大马,跟随在宫女们的后头。白马居中,黄马黑马列两旁。黄马上的男子,斯文儒雅,淡紫色文官装束,正是当今丞相魏大人。黑马上的男子,全身银链戎装,身披白色披风,头戴金色皇冠,正是当今皇上唐王。纯黑色的坐骑,和身上的全身亮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威风凛凛,无比尊贵。
但是,唐王和丞相中间的那匹白马,更为引人注目。此马全身呈银白之色,除了马背上的马鬃毛,全身更无一丝杂毛,远看似乎隐有霞光闪动,端得是醒目无比。而马背上的人,身披大红色袈裟,头戴僧帽,眉目慈祥,面容肃穆,灵光宝相之貌,正是圣僧唐三藏。
这件袈裟,似乎有点特别。有道是:
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上下龙须铺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托化天仙亲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
今天是阴天,云层密布,但偶尔有几缕阳光从天透云而降,照在圣僧唐三藏的身上。大红袈裟上似乎禳有很多金丝,从容把阳光反射出去,端得是金光闪闪。唐三藏宛若天神下凡般,在白马之上,显得无比高贵。围观的民众,许多人都被这些反射金光晃花了眼,不时发出赞叹之声。看来此件袈裟,绝非凡品啊!
围观的数十万民众,大多手上各执着临摹经书,点燃的蜡烛,焚香等物,表情肃穆地静立在大路的两旁。有的甚至跪拜在地,不时磕头。场面绝对很震撼。
跟随在唐王唐僧丞相三骑之后的,同样是三头高头大马,自然就是悟空八戒沙僧三个师兄弟了。
看到这么多的热情送行人群,饶是悟空当年大闹天宫,经历过十万天兵天将压境花果山的大场面,也觉得心头有点小感动。他转过头,轻声对沙僧说道:
“雷音寺的经书,看来对于广大百姓,乃是信仰之至宝,精神之依靠。此行我本非常之不愿意,但今日看来,从大唐天下苍生着眼,此行应是不枉虚行罢。”
“是啊!我佛慈悲,普渡众生。阿弥陀佛!”沙僧简单回应道。一旁的猪八戒,却有不同看法。他咕哝着说道:
“要不是那些官僚大老爷们所谓的监管失察,导致上次的经书被天火毁之一炬,我们今日又何必再次西行?!少壮再努力,官僚不作为,依然徒伤悲啊!”看得出,对于此番的再次西行,猪八戒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
猪八戒这几句话,似乎有点望针见血。悟空沙僧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于是三人皆沉默不语,只是缓缓前行。过了好半响,沙僧才终于苦笑着憋出了几句话:
“既来之,则安之。命运就像蒲公英,看似是自由的,实则身不由己。其实风往哪里吹,根就飘往哪里去。现在吹我们一路向西的,还算是民风所趋,民心所向啊!这也算是咱哥俩积德行善吧!”
“积个屁的德,要不是取经回来能仙复原职回天庭,俺才不乐意走这一趟。”八戒依然是诸多抱怨。
他们三人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身后,一里之外的人群中,有一些针对他们三人的议论之声,声音均很低,几微不入耳。
“毛脸猴貌的,自然是大徒弟孙悟空了。但是另外两个可不像是猪八戒和沙和尚啊?!一点都不像《西游记》书里所记载的。”一个民众的表情,似乎有点惊讶
“嘘,别太大声。小道消息说,圣僧的徒弟只来了孙悟空一个人,另外两个都没有来。这肌肉男和雅儒秀士,都是皇亲国戚。此番混在队伍里头,乃是西行去镀金混资历的。回来之后,他们起码官升三级,然后从容走上重要管理岗位。这是官方针对特殊下属的提拔手段,密不可宣的。”另外一个则一副老江湖的样子。
“原来是这样啊!理解理解,这是我们的大唐国情,官途之常情罢了!”再另外一个则神情麻木。
十里之外的长亭处。
除了唐王,唐三藏,丞相魏大人,其他人都在亭子的外头侍立。
“贤弟,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千言万语,尽无言中。一路险恶,多加小心。”唐王亲热地双手握着唐僧的右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皇兄,国泰民安,匹夫有责。蹈汤赴火,在所不辞。纵是阎殿,吾勇往亦。”唐三藏的眼神,除了坚定,还是坚定。
“好!有贤弟如你,本皇之所幸。此乃沿途各国之通关文牒,妥加保管之。”唐王拿出了一个黄色的布袋,双手亲呈,交给了唐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西行而求经。此去必不负天下苍生之所托。”唐僧神情肃穆,郑重地接过了黄色布袋。
“悟空,悟能,悟净,上路罢!”唐僧慢慢地翻身上了白马,伸手向远处的悟空三兄弟招手。一行四人四马,簇拥而同行,向着西方疾驰而去。
漫天的烟尘之中,唯余数万民众翘首相望,惆怅望穿秋水。
唐王和丞相,并没有立刻离开亭子。望着远去的烟尘,唐王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他突然开口说道:
“吾应该有很久不曾来过城外了!魏大人,三月之前,因大言不惭之罪,被赶出皇宫的太子,今在城外何处?”
“皇上,皇太子被安置在城外一户养殖专户,奶农之所。身体安康,吃穿不愁,亦无抱怨之言。再过三月历练之后,吾会亲自接他回归皇宫之内。”魏大人赶紧回答。老狐狸就是老狐狸,简单几句话,不但回答了皇上想要知道的,还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凛然正气地亲自为太子抬轿去了。
“他,他。”唐王想说点什么,但是犹豫了下。
“皇上,太子非常之安好。不但如此,他还把该户奶农整得大大有名。如今,该户奶农,不但成为长安城的著名大户商贾,名头还传到江南各州府去了,连锁分店都开了好几家了!那个,门前生意可是极度兴隆啊!太子的名声,在大唐万万民众中,如日中天!”魏大人看出了皇上的牵挂,于是进一步回答说。
“噢,他搞出了什么名堂?!”唐王饶有兴趣地问道。
“嗯,那个,如今,说起太子奶的皇家金字招牌,在大唐可是无人不知,广为传晓啊!”魏大人笑道。
“太子奶?!太子奶?!皇家金字招牌!!”唐王顿时惊呆住了!
“这小子,治理国家未窥门道,搞商业推销,倒是一把好手。只是,他是注定须来管理大唐朝政的。命中注定,绝无可推辞之。”半响,唐王缓缓说道,脸色忽喜忽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