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9200000014

第14章 真谛——来华译经僧中最不幸的一位(1)

李利安

一 生于乱世离家求索

公元499年春天的一日,真谛降生于古印度优禅尼国的东部重镇卑地写城。

真谛原名亲依,俗姓颇罗堕,意为利根仙人。其父老颇罗堕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婆罗门学者。五年前,他响应笈多王朝皇帝佛陀·笈多的号召,在耶输达曼的率领下,英勇作战,终于将横行肆虐的厌哒人赶出马尔瓦高原。耶输达曼因功封王,立都于乌者衍那城。随着厌哒人势力在北印和中印的进一步扩张,昔日庞大的笈多帝国,被迫退缩于恒河下游一隅之地。耶输达曼仿效各地诸侯的作法,宣布了优禅尼国的独立。颇罗堕因为英勇善战,被提升为将军,驻守在东部要塞卑地写山下的卑地写城。

亲依十八岁生日这天,颇罗堕家族的男女老少都聚集一堂,与特邀的婆罗门一起,给亲依举行成人授洗仪式。

中午时分,门外来了一队人马。旌旗前导,幢盖随后。

富丽华贵的车辇在众多侍从的环护下,缓缓停在大门之外。年逾花甲的老颇罗堕带着公子亲依迎出门外。几位随从早已闻讯而出,侧立辇旁。侍者掀开车门幕帘,一位英俊的青年男子走下马车。颇罗堕父子垂首合十,恭恭敬敬地将这位少年迎入正堂,分宾主坐下。

这位少年原来是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他是借视察卑地写城之机,前来参加亲依成人洗礼的。

“王子驾临寒舍,下官深感荣幸!今日准备不足,多有懈怠之处,还望王子见谅。”颇罗堕诚惶诚恐地说道。

“很好!很好!大伯不必客气。公子今日受洗成人,我代表父王特来祝贺,愿颇罗堕家族兴旺发达,愿亲依早承大业。”王子接着又说:“我在京城就听说贵公子风神俊朗,今日一见,果然是道气逸群,德音迈俗啊!”

亲依连连致谦道:“愚钝昏昧,怎敢当王子夸奖。”

这时,在座的一位官员插话道:“颇罗堕的确教子有方,亲依也不负众望,从六岁开始,就在婆罗门学者的直接指导下,刻苦攻读,勤奋钻研,如今已穷尽四韦秘旨,精通六师奥义,年纪虽轻,可已是我们卑地写城有名的大婆罗门了。”

亲依羞愧难当,忙摆手言道:“后生虽用功多年,四种《吠陀》、各类《奥义》都已学过,怎奈一窍难开,人生之真谛未得,宇宙之妙理未明,思想中的疙瘩犹如搅在一起的乱麻,至今依旧难以解开,真是惭愧之至。听说外界已有诸多新经问世,不知其所诠之道,可有开窍之理?”

颇罗堕忙起身说:“《吠陀》开启,岂会有差,如今外面所兴之说,还不都是些歪门邪道,不足言,不足言。”

众人也齐声附和。

王子月婆首那开口言道:“公子所说自有常人难解之处。我想公子如此好学善思,穷究至理,他日必有所成,也可为光大我天竺文明尽一份力量。”王子又将目光转向亲依,会意地点了点头,当下表示要利用这次卑地写之行,与亲依畅谈几次。亲依也表示乐意从命。

当日的成人受洗大礼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如律如法,圆满结束。

次日吃过早饭,当家人正在商议公子的婚姻大事时,亲依悄然走出了家门。王子月婆首那早已等候在别墅门外。两位年轻人欢喜重逢,随即消失在幽长清静的林间小径之中。

“昨日听小弟说‘虽通四韦而真谛未明’,我想小弟肯定会有常人难解之心得。生命短暂,宇宙无穷,学之愈深,疑之益广,知有不足,方有求得真谛之望啊。”

月婆首那首先开口。

“小弟自从随婆罗门师学习,至今已十二个年头,怎奈天生愚痴,总难融会贯通。可我的脾气是凡事皆要穷究到底。理尚未通,学无所成,内心不安啊!王子见多识广,还请不吝赐教。”亲依谦恭地说。

月婆首那说:“你不要再称我为王子了。尽管父王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我,可世乱我心更乱。治世还得先治心,所以来日未必就会继承王业。不管怎样,你我今后就互称兄弟吧。”

说话间,二人已走到了一处高地。回首翘望,在不远处有两座沙丘,沙丘内外散布着十几处高低错落的古塔。微风吹过,黄沙泛起,凄凉中更增添了古塔的苍劲与刚毅。在那斑驳脱落的塔缝中,生长着几束枯黄而坚硬的野草,好似古塔的精灵,在俯瞰这悲凉的世界。

月婆首那收回视线,就地在一块大石上坐下。“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看看这荒凉飘散、不能自主的尘沙,怎可与那雄浑苍劲、清净独立的古塔相比。”月婆首那慨然叹道。

“听说这些古塔是孔雀帝国时代阿育王建造的,原是想让人们见塔思佛,进而从佛法慧海中汲取资粮。可如今,我们这一带有几人知晓佛法?大家无不以四部《吠陀》为至高无上之经,无不以正统学说为登峰造极之理,谁还去学什么佛法!只可惜阿育王枉费了一片慈心。”

亲依对王子说。

月婆首那接着说:“提起阿育王,那可是我们天竺不可多得的明君。说来也巧,这位皇帝与此地还有过一段很深的因缘哩。”

“是吗?请王子快说给我听听。”亲依急切地恳求道。

月婆首那不慌不忙地讲了起来:“那时候,阿育王尚未登基,他以总督之职镇守在这里,并与此地的长者之女戴蜚结婚,后来生下摩哂陀。阿育王年轻气盛,以拓疆掠土、征服天下为志向,四处攻伐,涂炭生灵,终于建立起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原指望摩哂陀承继大业,可这位王子目睹人间惨象,认为即使建立起帝国,依然不能祛除社会的痼疾和人生的痛苦,于是毅然选择了一条与父亲完全不同的道路——皈依佛门,弘布佛法。在其子的影响下,阿育王逐渐悔悟,意识到武力征服,不但不能解决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而且增添了自己的罪孽。只有佛陀之正法,才可施惠于民,增福于己。于是,他也皈依了佛法,并在全国各地建造了八万四一阿磐提的西都,历经千年,至今都城方圆犹有三十余里。亲依背着行囊,伫立在奇布拉河岸边,望着这座似曾相识的古城,陷入了痛苦的思索:高耸的古城记载着千般辛酸,川流不息的人群不知隐藏着几多痛苦,连年的攻伐吞没了多少无辜的生命,无息的争斗摧毁了多少纯净的心灵……终日忙碌的人们啊,何时才能从这无尽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此时的优禅尼国王宫,正处在一片慌乱之中。原来,厌哒人的威胁虽暂时缓和,但西来的攻掠,南来的侵扰,一时俱发,王子月婆首那却潜行出离,至今未归。皇室派人四处打探,均无王子下落。据知情人说,王子为追求真理,已遁迹林泉,这一走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

王子离家求法的消息,对亲依产生了极大的震动,然而,这一切又似乎早已在意料之中。想起卑地写山下,他与王子促膝相谈,王子那爽朗俊逸、超凡脱俗的气质,敏锐严谨、体悟幽微的作风,曾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他从王子那里知道,在笈多帝国衰落、百邦分立争斗的年月里,婆罗门正统理论已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可王子所说的诸师竞起、各弘其说,又具体指哪些理论,何家才是解释宇宙实相之至理?哪派才是解脱人生痛苦之真谛呢?

亲依在都城住了数日。这里的学术气氛与卑地写城差不多,宏伟壮观的大黑庙,每天吸引着大量的婆罗门信徒前来朝拜。昔日的佛寺大多倒塌毁坏,婆罗门正统学说成为王国上下不可动摇的信念。亲依对此早已腻烦透顶,难怪王子身居国都,也要出走他乡。此时,他算真正理解王子的行为了。

处于极高求法热情中的亲依,已完全顾不上父母的反对,友人的劝告,和未婚妻的焦灼等待,怀着对宇宙人生的一系列疑问,茫然地踏上了云游天下、遍访名师的求学之路。临行前,他托人将这一决定告诉家人,希望父母亲能理解他的选择。这样,在婆罗门教盛行的优禅尼国,又出了一个离经叛道的求索者。

那时,北部广大地区均为厌哒人占据,向南翻过文迪亚山脉,便是滚滚西去的尼布德河。亲依独自一人,沿着河边那条崎岖的山路,默默地向西走去。十八年来,他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寂寞,如此的迷惘,梳理不清的思绪,犹如那浑浊的河水,一刻不息地涌动着;一个接一个的疑问,像那蜿蜒起伏的山丘,不知何时才有尽头。

傍晚时分,亲依来到了西南印度的羯禄跋占婆国。

街道两旁为数不多的店铺中,射出几束昏暗的灯光。除了灯光下偶尔晃动的人影和为饥饿所迫出来捕捉食物的蝙蝠外,街上再没有一丝生机,犹如早已废弃的古镇。

亲依好不容易寻到几位长者,可他们的态度十分冷漠。

羯禄跋占婆国是一个邪法盛行的地方。这里民俗浮薄,人性诡诈,大家不知道学问技艺,除了祭祀天神,就是浑浑噩噩地度日。亲依在此云游月余,不但没有搜寻到什么新经秘典,而且处处受人冷遇,生活上也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艰难之中。

亲依独自一人,徘徊于坑坑洼洼的海边荒地上,内心犹如奔涌的浪涛,久久难以平静。放眼望去,海天一色,苍苍茫茫,亲依倍感凄凉和孤独,两行热泪禁不住滚落下来……亲依不由得想起了卑地写山下的那座高宅大院,他仿佛看到了父母亲那慈祥的微笑。那是一个多么温暖、多么安逸的家啊!在那里,亲依位居人上,不愁吃穿,行有卫士相随,居有奴婢服侍,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多少人连做梦也在想着这样美满的生活。而如今,他却漂泊异乡,流浪街头。

是中途回家求得躯体的舒适,还是继续游学,求得灵魂的升华?亲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第二天,他便离开了羯禄跋占婆国。

二 皈依佛门剃度为僧

月亮不知经历了多少阴晴圆缺,人间也不知发生了多少悲欢离合,四处云游的亲依却无暇顾及这一切,凭着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依然跋涉在漫漫的求索征程上。

他走过一个个国家,闯过一道道难关,历尽重重曲折,先后跟随过胜论、正理、弥曼差、吠檀多派诸大师潜心修习,也曾仔细钻研过邪命外道、顺世外道、尼乾外道的学说。特别是瑜伽派和数论派对他的影响更大。至于流行于世俗社会的天文、地理、算数、音声、韵律、文法、兵法、医术、逻辑等诸家大论,他也一一攻读,兼容并蓄,广征博采。亲依在茫茫学海之中尽情地遨游。

公元526年4月,亲依因为对正在学习的数论派学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所以又来到依烂拿山求学。

伊烂拿山原是佛教正量部的基地,现在又特别盛行萨婆多部的学说。亲依同寺僧一同诵经拜佛,精修苦学。

三个月后,亲依不但学通了所有戒律,而且已能身体力行,严持不怠。他的进步受到寺僧们的一致称赞。并由此获得了各位长老的爱戴和信任。

这天晚上,方丈老和尚将亲依叫到他的禅房之中。

亲依住寺三月有余,方丈不但从未召他入室单独相谈,就是平时偶尔相见,也从不搭话,所以,就连方丈的法号,亲依也丝毫不知,今日方丈怎么会突然专门接见他呢?莫非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莫非方丈要赶我出门?莫非……亲依心中充满了疑惑。

“想你脱离数论阵营,只身前来敝寺习法,至今日业已一百。八天,耳闻目睹,心解身行,不知有何感想,往后又将何去何从?”方丈开门见山地问道。

亲依被这一问,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位深居简出的老和尚,平日一副孤僻冷漠的样子,怎么连自己人寺前的底细都了如指掌,住寺的天数也竟然记得如此准确。就在亲依暗自惊叹之时,方丈又开口说道:“佛法如大海,三藏浩无边。古今习法路,漫漫通天涯。”

方丈话音刚落,亲依便起身向前,右膝着地,双手合十,面对方丈,恭恭敬敬地说道:“方丈在上,亲依弃家远行,云游四海,为的是求证人生解脱之真谛。谁知数年浪迹异乡,至今一无所成,心中惭愧万分。今春一偶然机会有幸聆听一位名叫德慧的大师弘法,那法音犹如雄狮哮吼,震醒了亲依昏昧迷惘的心灵。进入贵寺习法以来,亲依如饥似渴,享尽法味之美,如今已法喜洋溢。亲依赞叹佛法!亲依离不开佛法!亲依发誓要穷尽佛法!望方丈和尚理解亲依之心,圆满亲依之愿。”

说着,亲依又向老方丈不停地礼拜起来。

方丈和尚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他扶起亲依,语重心长地说:“人生之路苦,求法之途难,你初入佛法之门,往后的路还长着那!想我婆薮跋摩,学法四十余年,走遍五印,朝遍名山,可依然没有穷尽三藏,至今犹不敢有半点懈怠啊!”

亲依听罢此言,又是一阵惊喜和激动,原来,眼前这位老方丈竟是他早已耳闻的大名鼎鼎的婆薮跋摩大师。他再次跪拜在老方丈的脚下,恳切祈求道:“尊敬的婆薮跋摩大师,亲依久仰您的学识,今日喜结法缘,实在三生有幸。请大师放心,亲依将终生献身佛门,誓愿穷尽佛法。只是眼下亲依初入佛门,下一步如何去修?如何去持?还请大师指教!”

“快快起来!”婆薮跋摩又一次扶起亲依,拉他坐在自己身旁。“其实,老衲在你第一天人寺时,就发现你有逸群之道气,脱俗之胸襟。老衲走南闯北,所见所闻也不算少,像你这样志向高远、风神爽拔的年轻人还是不多的。只要你持之以恒,精进不怠,来日定能修成正果,以满平生之愿。”说着,婆薮跋摩站起身,小声对亲依说:“且跟我来。”

亲依莫名其妙地跟着方丈走进一座古屋。婆薮跋摩随手关了房门,点着一盏油灯。

“啊!这么多的经典!”

透过跳动的灯光,亲依看到,在这座外表陈旧破败的房子之中,陈列着大量的佛教经典。房屋北墙正中,供奉着本师释迦牟尼佛像。供台不远处,有一张桌案,上面摆放着几夹梵文贝叶经典,桌旁有几把漆黑发亮的坐椅。

同类推荐
  • 半生流离半生爱

    半生流离半生爱

    雒尘编著的《半生流离半生爱》用最深情、最动人的讲述,为您婉约呈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诗词与爱情之美。与您于历史遗章里,轻诉那一幕幕的远景旧事。浅尝那一些字节间埋藏的,被珍惜或辜负的心事情意。讲述易安在那些错落动乱的华年岁月里,拥有与失去的全部经过。越过所有冰凉的时光,那个住在久远时光尽头的女子,她安静地端坐于古雅的木窗下,为遥远时空的探访者留落下一路婉约含蓄的封藏,一路内蕴深远的欢喜与悲凉。
  • 战神粟裕

    战神粟裕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 李白(名人传记丛书)

    李白(名人传记丛书)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青年时成就诗名,壮志凌云,心怀匡扶社稷的政治热忱,却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落魄终老。他的一生既饱含着悲愁,也闪耀着不朽,确切地说,正是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的忧愁成就了他的不朽。该书讲述了李白从富商子弟成为一代诗仙的淬炼历程,有助于青少年读者认识这位并不完美,但却有血有肉的伟大诗人。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神仙何物

    神仙何物

    这是好久以前写的,8月份试发,看到了不少问题。为了更好的改掉那些不足,我又重新写了一本,质量好得多,而且正在冲榜,渴望大家支持,拜谢!--------------------------------------------------------书名:《道惊天》简介:进者生,退者死,生死由人不由天。人道起,天道惊,天道诛绝人道兴。书号:2199357这个效果还好,所以我也有信心写下去,稳定更新。真心希望大家能顶顶,支持下,点击、收藏、评论、推荐,什么都行,再次拜谢!!!
  • 毒医傻妃:逆天轻狂召唤师

    毒医傻妃:逆天轻狂召唤师

    “花痴草包成性,废柴痴傻成名。”一道讽刺的话语,在临月城响遍。天生绝脉、未婚先休的丑闻更是让南紫玥“大名远扬”。坠入冰冷的河水,却因祸得福,灵魂归位。再次睁眼的刹那,光芒毕露,顶级的天赋,绝色的容貌,什么时候,那个卑微的少女早已光芒四射?顶级灵宝随身带,高级魔兽追她契约,丹药更是信手拈来,还有什么是这绝美少女所不会的?有!学御兽,音攻破,阵法随手摆一个。你说她只不过是孤身一人?不!她女扮男装,是一夜间崛起的“弑月”月帝,万音宗少宫主的绝世光环也在她身上,冷眼这世间万物。“惹过我的,欺过我的,辱过我的,等着我来……一一讨回!”“娘子你乖。”某妖孽一脸宠溺。月帝瞥了一眼头上的大手:“……滚!”
  • 黄帝仙术传

    黄帝仙术传

    天下就是那样,强者为尊。只有达到那最强的地步,才能万人敬仰,永载史册。《黄帝仙术》《蚩尤鬼术》《祝融火术》,众术相杀,涂炭生灵......
  • 学兵瓦当

    学兵瓦当

    瓦当的学兵生涯,是在抗战的战场上完成的,他的教官,个个都是奇人,他们才是本书的主人公。没有狙击镜穿越,没有女鬼子穿帮,没有港台腔扮酷...历史细节真实,演绎才能精彩。西北古驼道,华北青纱帐,平津租界区,军援大通路,云南亚热带丛林...纵横经纬的地理跨度,多彩多姿的人文风情,努力考据的军战史背景,叙写一干传奇儿女的热血抗敌故事。
  • 你好,我是系统

    你好,我是系统

    上有天九重,下有地三重。她是九重天最弱的系统,被耍了后第一次做任务来到他身边。“你好,我是你的系统。”第一次见面,她这么说。“系统?外挂?为什么来的这么慢啊!爸爸我这几年都快被玩死了!”“哈?那是你自己太废了好吧?身为穿越者活的这么憋屈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就算没有外挂不也应该是各种牛逼吊炸天么?穿越前没好好读书吧?呵呵。”“我想换系统。”“呵呵。”
  • 殿前欢:湿身为后

    殿前欢:湿身为后

    南素素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西凉王朝,以为自己是个后宫妃子,却不想却是个小宫女。可,还是耐不住人家皇上喜欢。调戏当今万岁爷就成了南素素的乐趣,却不想调戏着调戏着却被反调戏了。南素素怎知万岁爷就是一只休眠期的禽兽,她一不小心将他给调戏醒了。传言,她宠冠后宫,成了一代妖妃。传言,后来她被活活放入棺柩之内;传言,她当时已身怀六甲......
  • 魅惑少年:少女请站住

    魅惑少年:少女请站住

    “啊!!!!糟了糟了糟了!!!要迟到了!”白曈曈如火箭似地跑都去了学校,比刘翔快地冲到了学校,“啊!”“啊。”“谁啊?走路没长眼睛啊!”抬头一看,卧槽,吓到我了,是南弦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妖孽宠婚:老公是长生的

    妖孽宠婚:老公是长生的

    你老公是总裁?弱爆了。你老公是总统?还凑合。什么,她老公是重生的?呵呵…不好意思,那也比不上我老公。重生还需重新奋斗,俺老公儿已经积累了千年财富。清理车库的时候翻出个破碗——唐碗,50万。“老婆,拿去败家吧。”她过生日,他从地窖里找出一副古画,生日礼物,价值,一亿三千万。“老公,这个月的任务是……”“这个月的任务是怀上一个宝宝,另外帮我花出去几个亿。”废柴千金嫁给了低调的长生男,从此走上了花钱和装逼打脸的不归路。“几个亿,老公,臣妾做不到啊——”对,俺老公是长生的!
  • 诸圣祭

    诸圣祭

    圣贤施大伟力在黑暗深邃中开辟一方方世界!以脊梁支撑文明脉络,以力量镇压化外妖邪!生命的摇篮,百族的希望!大劫的杀机,独行的旅客!我降临此处,哪怕是刹那昙花,也要有灿烂的辉煌,甘愿永世沉沦不得苏醒!每天上午十点稳定更新,还请喜欢的读者给个收藏、推荐票!拜求!